过刊目录

  • 全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焦

  • 李智彬, 杨德利, 刘增金, 张孝宇, 俞美莲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上海市510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构建Logit-ISM模型,探求影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绿色生产的因素,深入挖掘各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与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绿色生产行为有较强的倾向性;在影响绿色生产行为的3个层次因素中,表层直接影响因素的地理标志呈显著负向影响,加工出售则相反;中层间接影响因素的市场销售问题、绿色生产认知、收购商质量要求、绿色技术掌握、政府补贴和经营主体类别呈显著正向影响;深层根源因素种植规模呈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了完善绿色技术推广培训体系、改善绿色农产品产销对接问题和加大扶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 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

  • 樊明月, 李昱莹, 王璨, 侯小改, 郭丽丽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探究不同干旱处理下油用牡丹‘凤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及其变异模式。结果表明: ‘凤丹’4年生植株的基因组DNA甲基化率为93.24%; 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凤丹’基因组DNA发生甲基化变化的位点的比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不同程度干旱处理后的‘凤丹’进行复水,与对照植株相比,复水后的‘凤丹’植株基因组DNA总甲基化率均表现为上升。干旱胁迫下‘凤丹’基因组DNA甲基化出现4种变异模式,表现为15种条带类型。轻度干旱诱导‘凤丹’基因组39.78%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40.00%的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重度干旱诱导‘凤丹’基因组46.00%的位点发生了甲基化,38.60%的位点发生了去甲基化,表明干旱胁迫会诱导‘凤丹’基因组DNA的甲基化状态发生改变。
  • 陈香波, 张冬梅 , 申瑞雪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宜绿化应用的百子莲品种,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百子莲属(Agapanthus)品种资源评价体系,从4个方面、19个指标对41个引进百子莲属品种(含3个原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花部性状与适应性权重值远高于整体性与叶部性状,对品种应用价值影响更大,而花序大小、花色稀有度、单花序小花数等花部性状位于19个性状指标权重值前列,表明花序大小与花色决定着百子莲品种观赏价值,常绿、宽叶型品种较落叶、窄叶型品种适应性更好。根据综合评价结果,筛选出12个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品种。本研究对于百子莲引种与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 朱吉风, 王伟荣, 蒋美艳, 郑洪建, 江建霞, 周熙荣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糯玉米品种‘申科糯602’为材料,基于室内发芽试验,研究了油菜、紫云英、蚕豆和豌豆4种绿肥作物地上器官(茎、叶、花)水浸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4种绿肥作物不同地上器官水浸提液在不同浓度下对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产生不同的化感效应,整体呈现为“低促高抑”的化感规律,即低浓度促进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高浓度抑制玉米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且随水浸提液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增强。从化感指数和综合敏感指数来看,在质量浓度为12.5 g/L和25.0 g/L时,蚕豆花水浸提液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而其茎、叶水浸提液与其他3种绿肥作物的地上器官水浸提液则抑制玉米幼苗的生长。
  • 陆 欢, 尚晓冬, 刘建雨, 宋春艳, 王瑞娟, 王作录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营养价值高的肺形侧耳资源,通过必需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氨基酸比值系数和IOM模式、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开展了不同产地12个肺形侧耳的氨基酸特征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肺形侧耳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氨基酸,其中,粗多糖、粗脂肪、粗纤维、灰分、矿物质和重金属含量在不同产地肺形侧耳间差异不显著。共检测到15种氨基酸,包括除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以外的6种必须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12个样品间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呈味氨基酸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氨基酸总量在16.43—39.67 mg/g,IAA/TAA值在16.49%—30.12%,IAA/NIAA值在19.75%—43.11%,均低于理想蛋白质标准。甲硫氨酸+半胱氨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个肺形侧耳分为4类。可根据不同产地的肺形侧耳氨基酸含量进行开发和利用,为肺形侧耳新品种的品质培育提供依据。
  • 园艺·园林

  • 李菊芬, 林 涛, 张克岩, 姜守阳, 马国斌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南瓜品种‘日本雪松’、‘韩国金砧’、‘金甲砧’、‘黑霸一号’、‘抗病先锋’、‘希望1号’为砧木,以甜瓜‘东方蜜3号’和‘东方蜜4号’为接穗,通过测定不同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植株生长势、产量、果实品质及抗性,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东方蜜3号’/‘黑霸一号’组合和‘东方蜜4号’/‘金甲砧’组合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3.8%和91.8%;植株长势较强,果实重分别比自根苗高15.58%和27.97%。果实品质测定发现,与‘东方蜜3号’自根苗相比,‘东方蜜3号’/‘黑霸一号’嫁接组合果实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蔗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提高,但糖酸比、可溶性糖和果糖含量显著下降,VC含量略有降低,而果肉硬度、黏性、弹性和咀嚼性均无明显变化;‘东方蜜4号’/‘金甲砧’嫁接组合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比自根苗有所提高,而VC含量下降,果肉质地无明显变化。抗性试验结果显示,砧木品种‘金甲砧’和‘黑霸一号’对镰刀菌酸和NaCl均具有较强的抗性。综上,‘黑霸一号’和‘金甲砧’分别是甜瓜品种‘东方蜜3号’和‘东方蜜4号’嫁接的优良砧木。
  • 张 皓, 高慧莉, 金凤雷, 林雪君, 包吉蕾, 邵 晨, 马 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是合理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势,助力农产品品牌战略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基于2011—2022年上海市松江仓桥地区逐日气象观测资料和水晶梨品质测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建立基于水晶梨综合气候品质指数的气候品质评价模型,并在区域范围内开展应用。水晶梨综合气候品质指数(V)由最大单果重、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和横径4个品质测定要素降维简化成的2个相关性较低的主成分加权求和而成,权重系数为各主分量对应的特征值占变量总方差的比例。采用有序样本最优聚类法将水晶梨气候品质划分为4个等级,“特优”“优”“良好”“一般”所对应的阈值分别为V>0.9、0.85<V≤0.9、0.8<V≤0.85、V≤0.8。水晶梨气候品质指数与生长期间旬或跨旬尺度的气温、日照时数、相对湿度、降水等17个气象因子相关,其中14个气象因子分布在果实初次膨大期至二次膨大期间。所建立的评价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归一化均方根误差为0.588),适用于水晶梨的气候品质的定量评价。
  • 王霞, 李雄伟, 杨雪莲, 苏明申, 杜纪红, 周慧娟, 张明昊, 叶正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地区13个主栽桃品种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不同果肉颜色的桃品种进行17种香气物质定量分析,并计算各香气物质的香气活力值(OAV)以衡量其对整体香气的贡献程度,分析不同桃品种间特征香气物质的含量差异,为浓香型桃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3个主栽品种中,‘沪蟠1号’香气物质总含量最高,为3757.45 μg/kg,其次为晚熟黄肉桃‘锦硕’,早熟黄桃‘锦春’总含量最低,为1011.57 μg/kg;11种香气物质(乙酸顺-3-己烯酯、正己醇、己醛、壬醛、苯甲醛、γ-辛内酯、γ-十内酯、δ-十内酯、γ-十二内酯、芳樟醇、β-紫罗兰酮)的OAV值大于1,对桃香气表型贡献较大,其中β-紫罗兰酮的OAV值最高,为75.87—868.60;黄肉桃品种酯类、醇醛类物质总含量比白肉桃品种高,内酯类、萜类衍生物总含量较白肉桃低。
  • 奚晓军, 査倩, 殷向静, 蒋爱丽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葡萄新品种‘申华’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以‘巨峰’葡萄为对照,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成熟期果实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和含量,并通过气味活性值及果实香气轮廓来综合分析两个品种在活性香气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除C6化合物外,‘申华’葡萄果实中不同种类香气物质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巨峰’。OAV结果明确‘申华’和‘巨峰’葡萄分别有19和20个活性香气成分,2-甲基丁酸乙酯是‘申华’葡萄最重要的果香类气味贡献成分,‘巨峰’则是2-甲基丁酸乙酯和己酸乙酯。香气描述发现庚酸乙酯可能是‘申华’葡萄果实酒香气味的重要贡献成分。植物类和果香类气味是两个品种果实共同的主要特征,而‘申华’葡萄果实整体气味强度高于‘巨峰’。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申华’葡萄更好地开发利用以及香味葡萄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和科学基础。
  • 李本勇, 白保勋, 陈雷杰, 金宏亮, 吴士俊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规律,采用驻马店市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林业统计数据、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观测数据,对驻马店市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驻马店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7年来,森林面积增加了129 729 hm2,其中山区森林面积增加了 43 856 hm2,平原林面积增加了81 448 hm2,城市绿地增加了1 645 hm2,经济林地面积增加了2 780 hm2。2022 年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服务价值比2016 年增加了1 215 995 万元(人民币,下同),其中山区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405 251 万元,平原林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 769 310 万元,城市绿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5 300 万元,经济林木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26 129 万元。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增加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中,涵养水源价值增加了24.96%,保育土壤价值增加了29.64%,固碳释氧价值增加了32.45%,林木养分固持价值增加了2.75%,净化大气环境价值增加了3.64%,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增加了7.56%。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扩大了森林面积,改善了区域环境质量,生态效益显著。
  • 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 韩海亮, 章金明, 董航顺, 陈斌, 王桂跃, 徐红星, 吕仲贤, 赵福成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浙中地区不同玉米害虫的发生规律,在东阳市同时使用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对玉米田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东方蝼蛄和斜纹夜蛾进行种群监测。结果表明:自动虫情测报灯和高空测报灯监测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峰值数量存在差别,高空测报灯诱集的成虫数量高于自动虫情测报灯;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小地老虎、劳氏黏虫、黏虫和斜纹夜蛾在浙中地区每年均可发生4—5代,东方蝼蛄每年可发生1代;高空测报灯监测数量具有“突增突减”现象,亚洲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和黏虫的春季高峰均比自动虫情测报灯提早2—6 d。利用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监测峰值的时间差可有效指示迁飞性昆虫的迁飞行为。
  • 袁泉, , 田志慧, 邱逸忱, 吕巍巍, 孙小淋, 黄伟伟, 周文宗,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稻田常用除草剂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急性毒性效应,采用半静态试验方法,研究氢氟草酯(茎叶除草剂)、五氟磺草胺(芽前除草剂)和氟酮黄草胺(芽前除草剂)3种除草剂商品制剂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氢氟草酯、五氟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602 5 mg/L、40.622 5 mg/L,氟酮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的96 h半致死浓度大于100 mg/L。3种农药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大小依次为:氢氟草酯>五氟磺草胺>氟酮磺草胺,其中氢氟草酯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毒性等级为高毒,五氟磺草胺和氟酮磺草胺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均为低毒。研究认为,五氟磺草胺和氟酮磺草胺可在稻-虾共作生产中按常规剂量使用,而氢氟草酯按常规剂量(推荐使用最高剂量为0.209 9 mg/L)使用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应注意施用方法和对施用剂量的控制。
  • 张 浩, 王金彦, 陈义娟, 赵 杰, 周 跃, 蒋杰贤, 季香云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温度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各虫态捕食桃蚜(Myzus persicae)能力的影响,设定 18、23、28、33 ℃四个温度处理,测定不同虫态(龄)异色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在不同猎物密度条件下对桃蚜的捕食量,并分析其捕食功能反应和寻找效应。结果显示:不同温度下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 Ⅱ型。在18—33 ℃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量逐渐增加。在33 ℃条件下,异色瓢虫的捕食能力(a /Th)最强,理论最大捕食量(1 /Th)最高。同一温度下,不同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理论最大捕食量均表现为4龄幼虫>成虫>3龄幼虫>2龄幼虫>1龄幼虫。4个温度处理下,4 龄异色瓢虫幼虫对桃蚜的理论最大捕食量(1 /Th)分别为90.909、200.000、333.333、500.000头。各虫态异色瓢虫对猎物的寻找效应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各虫态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能力、日最大捕食量和寻找效应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路广亮, 高 磊, 李跃忠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杜鹃冠网蝽是杜鹃花的重要害虫,影响杜鹃花的正常生产和观赏,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调查表明:在上海地区,杜鹃冠网蝽可以成虫越冬,但是以卵越冬为主;越冬卵产于杜鹃花枝梢第 3叶位之后的叶片组织内,平均每叶2.5粒,第7—12叶位越冬卵量最高。
  • 沈丽丽, 施圣高, 陈芳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法开展机械水直播稻田随播随用芽前除草剂防除杂草效果及其对水稻的安全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4%双唑草腈SC 1 500 mL/hm2对千金子、异型莎草、耳基水苋菜和陌生菜防除效果优异,10%嘧草醚WP 450 g/hm2对稗草防除效果优异,两者混用能够有效扩大杀草谱,并可安全应用于机械水直播稻田。4%双唑草腈SC 1 500 mL/hm2+300 g/L丙草胺EC 1 125 mL/hm2、4%双唑草腈SC 1 500 mL/hm2+10%嘧草醚WP 375 g/hm2于水稻机械直播后随播随用,对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耳基水苋菜和陌生菜等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效均可达96.7%—100%,且对水稻出苗率、株高和地上部鲜重均无不良影响,防除效果和安全性与常用对照药剂30%苄嘧·丙草胺OD 1 500 mL/hm2+专用安全剂375 mL/hm2 无显著差异,生产上可进行交替使用。
  • 江健, 朱峰, 李双喜, 吕卫光, 徐振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奉贤区主要河道疏浚底泥还田利用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底泥还田后的土壤养分及属性、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并采用耕地生产性能综合指数、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对其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程度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道疏浚底泥还田后的耕地地力等级较高,处于一级地和二级地(即高产田)的面积占97.02%,无等级最差的五级地。对土壤养分和属性元素进行等级评价时发现,除容重(CY)的平均含量处于的5级(低)水平外,其余土壤养分元素和属性指标[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pH、耕层厚度(Apl)、水溶性盐总量(TDS)和阳离子交换量(CEC)]均处于1级(高)—3级(中)水平。底泥还田土壤中的Hg、As、Cd、Cr、Pb、Cu、Zn和Ni的均值分别为0.20mg/kg、8.43mg/kg、0.114mg/kg、53.00mg/kg、22.87mg/kg、26.93mg/kg、87.73mg/kg和25.42mg/kg,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且有毒有害物质六六六(BHC)、滴滴涕(DDT)和苯并[a]芘(BaP)未检出,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可作为耕地使用。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和生态风险评价总体结果为安全,但Hg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贡献率最大,危害级别达到强,是重金属中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来源。其他重金属元素都属于轻微级别。因此,奉贤区河道疏浚底泥农用是安全的,但需要进行跟踪监测和评价。
  • 畜牧·兽医

  • 王贤泽, 李光全, 龚绍明, 刘 毅, 杨云周, 王 翠, 王惠影, 何大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对肉鹅生长的影响,以2周龄健康霍杂肉鹅为试验材料,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添加5%发酵压片玉米的日粮,饲养至10周屠宰取样,测定其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生化、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形态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并显著降低了霍杂鹅的翻翅率;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血清TC水平,极显著降低了血清HDL和LDL水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饲粮中添加发酵压片玉米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空肠和回肠的黏膜厚度,极显著降低了霍杂肉鹅空肠隐窝深度,并极显著提高了霍杂肉鹅回肠的绒毛高度、绒毛面积和绒隐比。
  • 张莺莺, 涂尾龙, 王洪洋, 黄济, 郑坚, 姜璐忞, 谈永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上海地区市售牛肉来源品种尤其是奶肉牛品种的肉用品质特点,为牛肉生产和牛肉产品的消费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市售牛肉的2个来源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和安格斯牛为研究对象(n=6),宰后处理生产热鲜肉、冷鲜肉和冷冻肉3种形态牛肉,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指标,观察其肌原纤维微观结构,比较分析2个品种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 与安格斯牛相比,荷斯坦牛冷鲜肉的胱氨酸(Cys)和脯氨酸(Pro)含量、冷冻肉的甘氨酸(Gly)含量显著升高,冷冻肉的Pro含量显著降低,热鲜肉的甜味和芳香味氨基酸、冷鲜肉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荷斯坦牛热鲜肉的十三碳酸、热鲜肉和冷鲜肉的肉豆蔻酸和花生四烯酸、荷斯坦牛肉的二十一碳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显著升高;冷鲜肉棕榈酸、二十碳三烯酸的含量显著降低;荷斯坦牛热鲜肉肌糖原含量显著降低,冷冻肉系水力显著升高,各组化学成分、pH、剪切力等食用指标品种间无显著差异;与安格斯牛相比,荷斯坦牛热鲜肉的肌原纤维直径显著升高,冷冻肉肌节显著降低,肌原纤维密度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综上,荷斯坦牛在PUFA等脂肪酸含量上显著高于安格斯牛;热鲜肉和冷鲜肉呈味特性上安格斯牛优于荷斯坦牛;热鲜肉肌糖原含量荷斯坦牛显著低于安格斯牛,但热鲜肉肌原纤维直径荷斯坦牛显著高于安格斯牛;但基础营养、必需氨基酸(EAA)组成等营养品质、嫩度和色泽等食用品质可与安格斯牛相媲美。
  • 质量标准·食品安全

  • 孔秋莲, 郑琦, 颜伟强, 王海宏, 岳玲, 田文慧, 陈志军, 戚文元,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不同辐照源(电子束、γ射线)及其不同剂量率(电子束2.11 kGy/s、8.44 kGy/s,γ射线0.25 kGy/h、6.00 kGy/h)考察其对病原微生物D10值(指将微生物总数降低至其初始值10%所需要的辐照剂量)、牛肉糜杀菌效果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辐照源及其不同剂量率处理对牛肉糜中添加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D10值及肉糜自身污染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无显著影响。肉糜红色参数a*随剂量增加而降低,2 kGy处理即导致a*值明显下降,电子束处理a*值小于同剂量γ射线处理。辐照导致生牛肉糜风味下降,嗅感评分随剂量增加而降低,γ射线处理嗅感评分低于同剂量电子束处理。电子鼻能区分辐照与未辐照样本,但不同辐照方式间差异较小。肉糜电子舌滋味主要是苦味、鲜味和丰富度,辐照后苦味减弱、鲜味增强,但丰富度降低。
  • 颜旭, , 关舒会, 饶钦雄, 张其才, 陈珊珊, 宋卫国,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壬基酚检测需要吸附性能好且成本低的净化材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硅酸镁(MS-1∶6)材料,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作为固相萃取材料用于净化白菜、四季豆、黄瓜、生菜和洋葱5种基质中4-壬基酚,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测定。结果表明:25 °C下新型硅酸镁材料(1∶6)对4-NP的最大吸附量为30.84 mg/g。洗脱液5.0 mL乙腈的条件下对4-NP回收率最高。与商品化吸附材料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AMCNTs)、多层氧化石墨烯(GO)和N-丙基乙二胺(PSA)相比,MS-1∶6对基质效应的降低作用仅次于GO,优于AMCNTs和PSA。具有较高的经济优势,价格仅为GO的1/1500。考察了MS-1∶6循环利用性,结果显示该萃取柱在6次吸附解析循环后,回收率仍在80%以上。平均回收率为88.63%—106.8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10.86%,检出限为0.6—0.8 μg/kg,定量限为2 μg/kg。该方法简单、快速、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能够满足蔬菜中4-壬基酚的检测需要。
  • 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

  • 陆清妍, 张孝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研究在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作用机制基础上,基于上海市25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建立以资金、政策、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信息渠道这4个一级要素形成的指标体系,分析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供需匹配情况。研究表明: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供需匹配度达0.846 4,当前整体供需匹配度较佳,可以有效建立农业科技的供需匹配反馈机制;但不同的影响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类型的农业科技供需匹配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综上,不仅要根据主体发展诉求来调整关键要素供给方向,也要加大农业科技要素供给与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协同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向高质量发展。
  • 陆利明, 陈燕, 卫月勇, 董晓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地产农产品实际营销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针对浦东新区农业经营主体网络营销需求设计开发了地产农产品营销和预售券提货系统。该系统覆盖合作社日常订单管理、在线商城、预售票券提货等各个环节,提供基于网站、微信等主流网络平台的线上线下服务,可结合散客、大客户、代理商及其他合作伙伴的原有平台系统,形成自建的地产农产品营销和预售券提货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可有效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地产农产品的营销工作效率,使得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推进了浦东地产农产品产销对接,发挥了数字化助力品牌瓜果地产农产品营销的示范引领作用。
  • 综述

  • 冯杰, 刘艳芳, 苏晓薇, 唐传红, 李娥贤, 李树红, 周帅, 张劲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三萜类活性成分主要来源于灵芝子实体、孢子及菌丝体。液态发酵合成灵芝三萜因生产周期短、发酵条件易控制、活性成分稳定等优点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除了在培养基和环境条件等方面对灵芝三萜液态发酵调控参数进行优化外,添加外源物提升灵芝三萜产量也是一种很好的调控手段。本文就灵芝三萜生物合成途径、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培养条件调控、外源物对液态发酵高产灵芝三萜的影响以及代谢通量在灵芝三萜液态发酵合成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介绍。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