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焦

  • 张继宁, 张鲜鲜, 孙会峰, 王 从, 周 胜,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以中轻度为主,蔬菜作物重金属超标现象时有发生,土壤修复应采取“边生产边修复”的安全生产模式。本文在查阅国内最新发表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我国蔬菜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现状、目前的治理技术。本文提出从源头减少重金属的投入、通过钝化剂等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和活性、种植低积累蔬菜品种减少对重金属的吸收,以保障重金属污染蔬菜地的安全利用。这种具有针对性地确保重金属稳定性的联合修复技术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应规避钝化材料在土壤中的积累风险;选择优质高效的、易于推广应用的重金属低积累蔬菜种类及品种,最终建立蔬菜地土壤修复的可持续评价体系,实现蔬菜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 园艺·园林

  • 曲明清1,杨双双2,3 *,李贺贺4,邓春英5 ,陈明杰2,李传华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认识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Agaricus sinodeliciosus)子实体之间各类营养成分的差别,对两种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多种营养成分进行检测,以氨基酸评分(AAS)、蛋白完全性分析(IOM)、化学评分(CS)、氨基酸比值系数(RC)、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和蛋白质校正氨基酸计分(PDCAAS)等参数为指标,分析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氨基酸特性和蛋白质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粗蛋白、灰分、总膳食纤维、总维生素和总矿质元素的含量比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含量高,仅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比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含量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中除药用氨基酸和赖氨酸等少数氨基酸外,多数氨基酸的参数评分优于野生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且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高。另外,野生与栽培中国美味蘑菇子实体蛋白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都高于WHO/FAO/UNU模式谱(256 mg/g)和IOM模式谱(262 mg/g),第一限制氨基酸都是蛋氨酸+半胱氨酸。
  • 姜宗庆,梁俊捷,李豪,曾理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不同光照条件下紫楠幼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理特性,探讨有利于紫楠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遮阴方式模拟不同光照强度(即全光照、遮阴率40%、60%和80%这4个水平),分析紫楠幼苗生长指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随遮阴程度的增大,紫楠幼苗的苗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地径则逐渐减小。遮阴造成紫楠幼苗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而叶绿素a/b值降低。中、重度遮阴导致叶片气孔迅速闭合,造成蒸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均下降,而轻度遮阴则促进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使幼苗受到胁迫,导致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上升,而可溶性糖含量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而下降。综合而言,紫楠幼苗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其最适遮阴率为40%。
  • 谭延肖,韩梅梅,郑现和,石莹,徐文胜,李腾飞,杜梦扬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系是植物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吸收器官,培育发达的深根系统是水稻抗旱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系统介绍了水稻根系生长角度、根系向重力性、根系穿透力、深层土壤根系分布特征等深根性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指出今后需针对目标环境开展水稻深根性QTL发掘与利用、加快主效深根性QTL的验证与在水稻抗旱分子育种的应用。
  • 张德顺1 战颖1 姚鳗卿1 奉树成2 王本耀2 幸冬梅3 秦梦桢3 陈芃序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园林植物抗旱性的评价主要以形态评价、生理生化评价和生态适应性评价为主。随着色彩量化研究方法在各个学科的广泛应用,园林植物受干旱胁迫后叶色的变化将会成为表征树种抗旱特征的重要指标。本文在10种园林引进树种抗旱胁迫试验的基础上,从叶片色相、饱和度、亮度三个维度对叶片颜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苏格兰金莲树、红火箭紫薇、刺槐、加拿大紫荆四种树种在干旱胁迫下叶色变化较大。该方法为科学选择干旱生境园林树种提供了创新对策。
  • 遗传育种·分子遗传学

  • 牛付安1,程灿1,孙滨1,储黄伟1,周继华1,邓宏中2,钟其全3, 曹黎明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生产上综合性状优良粳稻不育系较少的问题,以不育系花A为BT型细胞质供体,优质常规粳稻申21为轮回父本进行杂交,经连续多代回交育成中熟晚粳不育系申21A。申21A表现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和花粉败育率均为100%,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株叶形态好,稻米品质优良,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具有较强抗性,于201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利用申21A配制出多个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其中‘申优28’和‘申优42’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申21A综合性状好,配合力强,在优质、抗病、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张丽勍,安海山*,方献平,李水根,张学英**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已报道的酿酒酵母的11个Rab蛋白氨基酸序列及Rab数据库对果生炭疽菌全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共获得果生炭疽菌Rab蛋白10个。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这10个Rab蛋白均不含有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均为亲水蛋白。CfRab1和CfRab7蛋白定位于质膜,CfRab4蛋白定位于线粒体外,其余7个Rab蛋白定位于高尔基体。该 Rab 蛋白家族均具有保守结构域,在丝状真菌中高度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相对于菌丝阶段表达量,CfRab5A和CfRabX1在孢子发育阶段表达最高,CfRab1、CfRab2、CfRab4、CfRab5B、CfRab6、CfRab7和CfRab8在果生炭疽菌侵染后48 h表达最高。本研究为探究草莓果生炭疽菌 Rab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万延慧, 朱为民, 朱龙英, 杨志杰, 冯岩, 刘雅慧, 张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申粉16’番茄品种是以自交系1728-2为母本,自交系1781-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高品质抗病一代杂交种。‘申粉16号’番茄植株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叶色深绿。始花节位第7节位,花序隔叶数2—3片,每花序坐果5-6个。成熟果实粉红色,光滑圆整,大小均匀有绿肩,单果重210 g左右。果实整齐度较好,硬度中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左右,风味较浓。商品果率94%以上,连续坐果能力强。早熟,高产,每667 m2前期产量达2 200 kg以上,总产量达5 500 kg以上。抗烟草花叶病毒病、叶霉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综合抗性较强。
  •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 王利康,黄金阳,李彭丽,翁金洋,俞静,牛庆良*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长三角地区设施不结球白菜生产中冬夏季温度调节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以‘新夏青1号’为试材,通过调节喷灌水温(冬季升高水温,夏季降低水温),对不结球白菜根区及冠层进行短时热量调整,探究其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冬季补充热量400kJ·m-2·d-1的W2处理不结球白菜产量提升36.81%,夏季亏损热量400kJ·m-2·d-1的S2处理不结球白菜产量提升32.49%,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升,可溶性蛋白与VC含量差异不显著,同时缓解夏季不结球白菜午休现象并使其徒长状况得到控制。进一步探究表明,适度的灌溉水温调整主要通过缓解温度胁迫、提高根系吸收能力、提高叶面积及光合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速率来促进不结球白菜生长。本研究可为不结球白菜工厂化生产中的节能高效温度调节提供有效策略及理论依据。
  • 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 黄兰兰1, 2 蒋杰贤1 王金彦1 张 浩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两个物种标记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I亚基(COI)和磷酸甘油醛异构酶(Tpi)基因的序列设计分子标记对2019年和2020年采自上海地区玉米植株上的48个害虫样本进行种群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显示:相比“玉米型”草地贪夜蛾,样本的COI基因与“水稻型”草地贪夜蛾COI基因序列一致性更高,为97.9%—100%,系统进化分析也表明样本与草地贪夜蛾为一支。而样本Tpi基因片段与“玉米型”草地贪夜蛾的Tpi基因序列一致性为100%,而与“水稻型”草地贪夜蛾的Tpi基因序列存在9个碱基的差异。结合两个物种标记基因的特点和样本的实际寄主,认为上海地区2019年和2020年采集的48个害虫样本均为草地贪夜蛾,且草地贪夜蛾亚型为“玉米型”。
  • 杨娜 1 ,张文舒 1,蒋侃俊 2,王若男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联用均匀设计与正交设计,对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法测定土壤中锌、铜、镍、铬含量的样品消解条件进行优化。固定微波功率后,利用均匀设计和正交试验,对4个主要影响因素:称样量、盐酸和硝酸体积比、消解时间及消解最高温度进行优化,考察土壤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及加标回收率以确定最佳消解条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得到的最佳微波消解条件为称样量0.2 g,盐酸和硝酸体积比3∶1,微波消解时间45 min,消解最高温度195 ℃,6次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88%—1.12%,加标回收率为92.7%—102%。该方法可准确测定土壤中锌、铜、镍、铬含量的测定。
  • 李航,李亚菲,张影,李东方,吴大付,王菲*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植酸钙和磷酸钙为磷源,利用平板稀释法从小麦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解磷细菌(phosphate-solubilizing bacteria,PSB),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鉴定其种类,并且根据溶磷圈法和钼锑抗比色法对其解磷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小麦根际土壤中筛选出5株解有机磷细菌和5株解无机磷细菌,分别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谷氨酸杆菌属(Glutamicibacter)、沙雷氏菌属(Serratia)、泛菌属(Pantoea)和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拉恩氏菌属(Rahnell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以植酸钙或磷酸钙为磷源的菌株培养液pH均显著下降,实际磷酸酶活性范围在5.93—7.14 µg/(mL·min)或6.37—8.71 µg/(mL·min),活化出的速效磷浓度为3.5—5.3 mg/L或34.1—69.7 mg/L,活化率为43.3%—67.3%或30.7%—72.0%;解磷菌株对应培养液中的磷酸酶活性与pH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速效磷浓度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菌株LP17和LM分别具有较强的降解有机磷和溶解无机磷的能力,隶属于芽孢杆菌属和肠杆菌属。这为进一步研制高效解磷菌剂提供研究基础和丰富菌种资源。
  • 陈诗杰,曹越平*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发掘国内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的菌株资源,在上海市若干地区搜集土壤样品,采用NaAc-抗生素筛选法从土样中分离野生Bt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染色镜检、PCR-RFLP体系及SDS-PAGE电泳等方法对分离菌株的杀虫晶体蛋白形态、蛋白表达量及 cry 基因类型进行分析,并测定了分离菌株对草地贪夜蛾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在上海地区采集的165份土壤样品中共分离得到苏云金芽孢杆菌50株,总出菌率为8.20%;其伴孢晶体蛋白呈菱形、球形、椭球形、不规则形等晶体形态,以球形晶体为主;多数表达130ku、90ku、80ku、50ku蛋白;分离菌株所含cry基因类型丰富,包含 cry1 、 cry3 、cry8 类等共16种基因类型,以 cry32 及 cry8 类基因居多;有6株菌株对草地贪夜蛾表现出高杀虫活性,72h校正死亡率最高可达100%。上述分离菌株对后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及抗性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畜牧·兽医

  • 陶 洁, 李本强, 程靖华, 石 迎, 刘惠莉*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于2017—2020年间从上海不同区6个猪场中采集了1078份仔猪腹泻样品,利用多重RT-PCR方法进行检测与分析,研究上海地区猪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BVDV)的感染现状。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猪群BVDV的总体检出率为7.14%(77/1078),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BVDV与其他腹泻病原的混合感染率较高,其中二重感染率最高(65%),主要以BVDV/PAstV为主(61.54%,26/40)。在此基础上,三重感染率为25%(10/40),以BVDV/PAstV/PKoV(40%,4/10)感染模式为主;四重感染率为10%(4/40),以BVDV/PAstV/ PEDV/PSV(50%,2/4)感染模式为主。猪群中BVDV流行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春季(10.36%)和秋季(13.59%)流行率高于夏季(6.8%)和冬季(2.66%)。不同猪场BVDV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为0~24.07%。鉴于近年来监测发现猪场2中以PEDV为主的腹泻病原检出率一直较高,因此本研究进一步监测该猪场中BVDV的感染情况,发现该猪场在2017—2019年间BVDV检出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9年检出率最高(8.61%,42/488);且BVDV与其他腹泻病原混合感染情况也较严重,二、三、四重感染率分别为57.58%(19/32)、21.21%(7/32)、21.21%(7/32)。本研究丰富了上海地区猪群中BVDV的流行数据,可为猪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
  • 王惠影,李光全,龚绍明,王贤泽,刘毅,杨云周,王翠,何大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浙东白鹅肠胃发育规律,选取同批出雏且体重相近的1d健康浙东白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Bertalanffy和Gompertz 3种常用的动物生长曲线模型,对1—9周龄浙东白鹅的肠长、肠重与肌胃重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1)Gompertz模型对浙东白鹅肠长的拟合效果最好,Logistic模型对肠重和肌胃重的拟合效果最好,拟合度分别为0.992、0.996和0.981;(2)肠长、肠重与肌胃重的拐点长度或质量分别为89.91cm、75.93g和74.86g,拐点周龄分别为0.43周、3.52周和2.85周,最大周增长量分别为44.06cm、32.69g和41.88g;(3)浙东白鹅肠长在0—1周为发育高峰期,肠重和肌胃重均于3—4周龄达到生长高峰。可见,浙东白鹅肠胃属于早期发育性状,4周龄前均达到生长高峰,实际养殖过程中应根据生长特点提供相对应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
  • 质量标准·食品安全

  • 王晓1,2, 王春芳1,2, 柳洪入1,2, 白会庭3, 归慰羚4, 乔勇进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臭氧处理对生菜保鲜效果的影响,在2 ℃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0、30 μg/L、60 μg/L、90 μg/L和120 μg/L)臭氧气体对生菜进行熏蒸处理。结果表明:臭氧处理浓度为90 μg/L时,贮藏16 d的生菜叶子稍微萎蔫,感官得分为5.25 ± 0.29,总体尚可食用;该处理条件下贮藏12—16 d时,呼吸强度为(23.72 ± 0.95) — (28.38 ± 1.14) mg/(kg·h),明显低于对照组,此时生菜的水分含量较高,为(93.89±0.01) %—(94.19±0.0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水分含量趋势相反,该处理条件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低,色值保持较好,保鲜效果最佳。本研究对生菜的贮藏保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周慧娟,张夏南,苏明申,杜纪红,陈翅宏,李雄伟,张明昊,叶正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湖景蜜露’水蜜桃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水蜜桃质地和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用3.24 μL/L的1-MCP密闭熏蒸24h,置于(1.0±0.5)℃、相对湿度为85%—90%的冷库中贮藏,可显著降低‘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呼吸强度、腐烂率和失重率,抑制果肉组织硬度和果肉紧实度的降低,延缓果实软化;处理果实可保持较高的蔗糖、果糖、葡萄糖、苹果酸含量,苦味和咸味的产生减少,具有较高的甜度和鲜度,综合风味佳。果实甜味与蔗糖、柠檬酸含量及苦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性负相关;果实酸味与蔗糖、柠檬酸含量及甜味值和苦味值均呈显著负相关;果实苦味与柠檬酸及甜味值、鲜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性负相关;果实咸味与甜味值、苦味值和鲜味值呈显著负相关;果实鲜味与苦味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酸味值和咸味值呈显著负相关。综上,3.24 μL/L的1-MCP处理可较好地保持低温冷藏和货架期间果实固有质地和风味,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为 ‘湖景蜜露’水蜜桃果实风味物质评价的关键性参数指标。
  • 宋春宏, 顾文佳*,葛 宇**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水培蔬菜营养液微生物变化对蔬菜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影响,对营养液和水培蔬菜的指示菌和致病菌进行了检测和菌种鉴定,通过数据对比和菌相的变化,分析营养液杀菌对蔬菜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臭氧对营养液进行杀菌,营养液中微生物菌落总数始终保持相对稳定,大肠菌群数量有下降趋势;常见致病菌均未检出;回液端营养液杀菌后,细菌种类明显减少,腐败菌占比明显下降;蔬菜成熟后及时去根加工,能够有效减少叶片中致病性微生物种类增长的风险。本试验结果可为水培蔬菜微生物污染风险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

  • 田明璐,班松涛,袁涛,王彦宇,马超,李琳一*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常见虫害,遭受虫害的叶片部位花青素含量会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使用高光谱成像仪获取遭受稻纵卷叶螟虫害水稻叶片的高光谱图像,并测量叶片上健康区域和虫害区域的花青素值,建立花青素高光谱反演模型,为虫害严重程度定量化评估提供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叶片花青素值随着虫害程度的加剧而升高;花青素值与光谱反射率在波长为400~710 nm的可见光-红边波段范围内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最高为0.878(667 nm处);与一阶导数光谱在可见光-近红外多个波段范围表现出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最高为0.883(464 nm处);与NDVI等多个植被指数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最高为-0.887(NDVI)。以植被指数为自变量、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的花青素值估算模型精度最高(建模R2为0.801,RMSE为0.032)。使用模型对虫害叶片高光谱图像进行逐像元解算,得到的花青素值分布图能够定量化地、直观地反映虫害严重程度。本研究为水稻叶片花青素值测量和虫害监测提供了一种直观、快速的技术手段。
  • 侯绍靖1,钱益芳2,沙之敏1,曹林奎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优质稻米产业是上海市青浦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优质稻米产业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措施。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青浦区优质稻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优质稻米标准化绿色生产体系、强化优质稻米品牌建设、组建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和扩宽优质稻米的营销渠道等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上海青浦地区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综述

  • 顾浩天,王冬生*,张天澍,滕海媛,袁永达**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胞溶素(Lysenin, LYS)是在爱胜蚓属体腔液中发现的一类小分子造孔毒素蛋白,属于多蛋白家族,可以和细胞膜鞘磷脂特异性结合发挥其溶血毒性、抗菌、离子通道、抗氧化、细胞凋亡等功能活性。本文综述了胞溶素的理化分子结构、生物学功能、潜在应用,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 薛惠琴1,涂尾龙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姜黄素是一种植物中提取的天然物质,有着抗菌消炎、抗氧化、保肝护肝、抗肿瘤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促进猪生长,改善猪肉品质。姜黄素具有抗菌消炎功能,主要作用机制是姜黄素通过抑制生物活性相关信号通路来抑制炎症因子;并与细胞内自由基结合,生产稳定的酚类化合物,清除细胞内的自由基,降低丙二醛含量,抑制脂质代谢和氧化,提高猪肉品质。综述从姜黄素分子结构、理化特性、生物学功能、猪生产中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姜黄素在猪生产中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