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第28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田守波1, 2,张 辉2,于 力2,朱龙英2,黑银秀2,陈亚丽2,朱为民2*
    2012,28(3): 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于2010年秋季选取田间表现为植株矮缩, 叶片卷曲、黄化等疑似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植株为材料,对症状表现差异较大的3份病样进行鉴定。序列比对结果证明检测到的样品均为TYLCV;对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其同源性超过98.9%,是番茄黄花曲叶病毒的不同分离物;将序列在GenBank上进行BLAST分析,发现与上海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同源性最高,均达99%以上,与其它双生病毒的亲缘关系均相对较远。
  • 陈守俊1, 2,刘鸿艳2*,罗利军2
    2012,28(3): 6-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OsHMGB3是一个位于水稻抗旱QTL区段内的抗旱相关候选基因,预测编码一个具有HMGB-UBF-HMG-box结构域的蛋白。Real-time PCR分析表明,OsHMGB3基因在多个组织器官中均表达,且能够受到PEG、NaCl、低温、高温等逆境及ABA的诱导表达。对超表达OsHMGB3的转基因水稻进行了苗期甘露醇胁迫处理,转基因植株的鲜重和株高都极显著优于野生型植株,超表达OsHMGB3可提高水稻苗期抵抗渗透胁迫的能力。该基因对逆境的响应及转基因植株对渗透胁迫的抗性均暗示该基因与水稻抗逆性有密切的关系。
  • 吴雪霞,查丁石*,朱宗文
    2012,28(3): 13-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00 mmol/L 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光合作用和离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K+含量、K+/Na+值均显著降低,嫁接苗以上指标均高于自根苗;Na+、Cl-含量均显著升高,嫁接苗的Na+、Cl-含量低于自根苗。以上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茄子幼苗光合作用,但嫁接苗耐盐性优于自根苗。
  • 张永平,杨少军,陈幼源*
    2012,28(3): 17-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甜瓜品种‘红绿早脆’为试材,对其喷施0、0.05、0.1、0.5、1.0、1.5 mg/L表油菜素内酯(EBR),并进行昼(42±1 ℃, 12 h)夜(30±1 ℃, 12 h)高温胁迫处理,研究甜瓜幼苗热害指数、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外源EBR处理均降低了高温胁迫下幼苗热害指数、初始荧光Fo、非光化学荧光猝灭qN和分配给PSⅡ的激发能β;提高了叶绿素含量、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系统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II、光化学荧光猝灭qP和分配给光系统I的激发能α。可见,不同浓度的EBR均可缓解高温胁迫对甜瓜幼苗造成的伤害,以1.0 mg/L的EBR处理效果最优。
  • 于 力1, 2,阎 君1,郭世荣2,黑银秀2,许 爽1,朱为民1*
    2012,28(3): 22-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感病番茄‘1479’和抗病番茄‘H24’为试验材料,研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侵染对植株叶片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YLCV侵染后,‘1479’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增加;‘H24’各个参数变化不显著;2个品种的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降低幅度较小,‘1479’的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Ф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显著降低,而‘H24’则降幅较小;‘1479’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显著升高,而‘H24’升高不明显。表明TYLCV侵染使得番茄植株光合作用受到抑制,对感病材料影响显著,而对抗病材料无明显影响。
  • 金亦民,万明伟,王雯丽,孔令斌,潘梅莹,张书俊,高 超,周 琦,刘 俊
    2012,28(3): 26-3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2010年上海空港检疫部门截获的不同来源地旅客携带的禁止入境物的类别和截获量,旅客携带物中检出有害生物的情况以及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主要压力来源和风险,为确定重点查验人群提供参考;并对如何提高检疫工作有效性、降低旅客携带禁止进境物数量的提出了建议。
  • 代欢欢1, 2,陈舜胜1,杨翠云2,于 翠2*
    2012,28(3): 32-3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aserGene软件对GenBank数据库中已登陆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和鸢尾黄斑病毒IYS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选择最保守的区域,设计3种病毒的特异性引物,通过逐步调整优化PCR的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RT-PCR检测TSWV、INSV和IYSV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可从约16 μg的带毒烟草叶片中同时检测到3种病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该方法可以同步、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受侵染寄主植物中的TSWV、INSV和IYSV。
  • 刘 鹏1, 2, 3,邢增涛1,邵 毅1,刘海燕1,赵晓燕1*,赵明文3
    2012,28(3): 37-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LDPE(低密度聚乙烯薄膜)、PVC(聚氯乙烯薄膜)、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和CPP(流延聚丙烯薄膜)包装杏鲍菇子实体,于4℃、相对湿度85%~95%冷库中贮藏,研究不同保鲜膜处理对杏鲍菇子实体中游离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储藏过程中,使用BOPP和CPP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海藻糖、甘露醇、甘露糖和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而LDPE和PVC包装的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化情况相似。比较各种处理杏鲍菇中游离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发现BOPP和CPP包装处理杏鲍菇更有利于维持稳定的渗透压,减少微生物的影响和抑制后熟作用,因此可能更有利于杏鲍菇子实体的储藏。
  • 李 娜1,周国梁2,印丽萍2,陈仲兵2,陈舜胜1,易建平2*
    2012,28(3): 42-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荷兰进境风信子种球带有典型软腐症状的样品上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物5093-1,对该分离物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致病性测定、过敏性反应测定、16S序列分析和Biolog测试。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人工接种风信子种苗、马铃薯薯块和蝴蝶兰均能引起腐烂反应,也能引起烟草过敏性坏死反应,16S序列和菊基腐病菌的序列相似性为99.6%,Biolog测试结果为菊基腐病菌。根据试验结果将分离物5093-1鉴定为菊基腐病菌(Dickeya chrysanthemi)。
  • 吕秀立
    2012,28(3): 46-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对2个考来木品种进行了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1/2MS培养基上,当NAA浓度为0.1 mg/L,BA浓度取1.0 mg/L时,2种考来木的增殖系数分别为3.48、2.61;生根用培养基1/2MS +IBA 1.0 mg/L效果较佳,2种考来木的生根率分别可达90.00%、83.33%,适时移栽成活率可达90%。
  • 张树山,戴建军,吴彩凤,张廷宇,张德福
    2012,28(3): 49-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随机选择的32头(4窝)巴马小型猪0~25周期间每周平均体重进行测定,并用Logistic和Gompatz两种模型对其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模型(R2=0.997)和Gompatz模型(R2=0.999)均能够对巴马小型猪的生长曲线进行良好的拟合,尤以Gompatz 模型生长曲线预测的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Gompatz 模型预测的巴马小型猪早期生长速度的拐点周龄和拐点体重分别为18周和14.388 kg。
  • 王彤光1,陈 谊1,侯加法2
    2012,28(3): 52-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地区部分宠物医院门诊收集了60例犬乳腺肿瘤自然发生病例,对其品种、性别、年龄、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大小、转移情况、发病时间、饮食状况、配种状况及周围环境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京巴犬和西施犬是最为常见的发病品种;以8~10岁患犬发病率最高;诊断前未实施卵巢子宫摘除术的占93.3%,未配种、未实施绝育术、食用剩饭菜、有假孕史犬易发生乳腺肿瘤病;尾侧腹部和腹股沟处两个乳腺下方是犬乳腺肿瘤的常发部位;由前胸乳腺至腹股沟乳腺,发生概率成递增趋势。
  • 俞平高1 张建军2*
    2012,28(3): 55-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最大的东方杉成年片林、大胸径散生大树、水湿地群落和2~3年生的东方杉幼树为材料,对东方杉优树选择标准、优树无性系构建和筛选技术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批优树无性系。通过田间观察、比较和评价,筛选出了11个具有特色的东方杉优树无性系,其中7个为速生优树无性系,3个为耐碱优树无性系,1个为景观优树无性系。
  • 杨淑红,朱延林*,张江涛,丁 鑫
    2012,28(3): 59-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KH2PO4营养液对4年生‘中红杨’叶色的影响,测定了不同间隔天数、不同浓度KH2PO4营养液处理后叶片及对照叶片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等含量,并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间隔15 d叶面喷施7‰ KH2PO4营养液能够显著提高‘中红杨’叶片中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有效提高了4年生中红杨叶色的观赏价值。
  • 严培兰,蒋春强,王荣谈,郭步青,龚胜萍
    2012,28(3): 63-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动物模型,对灵芝茯苓提取物组方的保肝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模型对照组(0 g/kg BW)比较,1.20 g/kg BW剂量组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血清谷草转氨酶活力、肝细胞坏死平均分和肝细胞病变各种类型总平均分均显著降低,受试物对小鼠体重增长无不良影响。
  • 王宏伟1,黄清俊1*,李 萍2,朱继军2,陈必胜2
    2012,28(3): 66-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华须芒草、斑叶芒、柳枝稷3种草本植物的地表及地表下20 cm处根际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盐分含量、速效钾含量等数据,研究盐碱土壤上草本植物根际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种植草本植物后,与裸土相比,3种植物无论土表还是地表下20 cm处,根际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均有下降;但根际土壤盐分含量仅种植斑叶芒下降,种植华须芒草和柳枝稷却有上升。根际数据变化说明:3种草本植物均能较好地适应此盐碱土壤环境,且对盐碱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 黄凯丰,彭慧蓉,郭肖,欧 腾,宋毓雪
    2012,28(3): 70-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产自贵州地区的繁缕、灰灰菜和野苋菜野生蔬菜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部分功能性成分及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野生蔬菜间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以灰灰菜中的蔗糖、蛋白质及膳食纤维含量较高,繁缕中的淀粉含量较高,野苋菜中黄酮含量较高;野苋菜的持水率和膨胀力显著高于灰灰菜和繁缕;3份野生蔬菜对不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总体在2.00 g/g左右,对饱和脂肪的吸附能力以灰灰菜最低;当3份野生蔬菜材料用量为0.1 g时,其对胆固醇的吸附能力最大,野生蔬菜材料间差异不显著。
  • 张 静1,朱为民2*
    2012,28(3): 74-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有耐寒性差异的3个番茄品种为试材,研究了番茄幼苗在6、10、15℃和25℃处理下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下降幅度随胁迫程度的加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较小。MDA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增强而增加,耐性强的品种其MDA含量增加的慢且少。
  • 陈春秀,王宝驹
    2012,28(3): 78-8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优质中果型西瓜品种‘早佳’自根苗为对照,分析比较了‘野生西瓜1号’、‘野生西瓜2号’、‘铁木真’、‘昌砧力士’和‘丝瓜’等5个不同砧木品种对西瓜生长、抗病性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 ‘野生西瓜2号’品种的嫁接亲和力最好,对西瓜植株的生长和品质性状影响最小,同时表现出抗病性,可以作为西瓜嫁接栽培的优选砧木品种。
  • 吴海忠1,顾敏健1,顾兴建1,王义发2
    2012,28(3): 82-8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13个青贮专用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其的生物鲜产量、干物质产量、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主要营养成分等性状特点及适应性。结果表明:‘雅玉八号’、‘青530’和‘耀青二号’适宜在上海市奉贤地区种植,‘广五’、‘广七’、‘广多’、‘青67’、‘青607’和‘农大108’不适宜在该地区种植。
  • 徐伟斌
    2012,28(3): 87-9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上海1990—2009年全市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的关系,发现上海城乡收入差距仍处于库兹涅兹倒U型曲线的前半段;上海人均GDP与城乡收入比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18%左右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内得以调整;二者具有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该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上海市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李 莉1,顾巧英2,陈金星1*
    2012,28(3): 91-9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基本概念、体系结构、控制流程和关键技术等方面详细阐释了作物栽培监控系统,并结合实例对物联网在区域农田、设施土壤墒情与盐分监测等农业领域的集成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 张 睿,张莉侠*,王晓华,闫其涛
    2012,28(3): 95-9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构造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采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上海1990—2010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估算出未来5年的预测值。结果表明: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持续增长态势,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由“八五”时期的50.79%增长到“十一五”时期的66.05%;在可能性较大的方案中,预测未来5年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达到69%左右。最后对上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
  • 陆利明,王 韧,王 笑,孙 欣
    2012,28(3): 100-10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需求、建设背景、平台设计、实现技术和应用现状等方面介绍了浦东为农综合科技短信服务平台——“惠农通”。“惠农通”围绕浦东新区特色农业,为农民提供了农事指导、病虫害预警、畜禽防疫指导、重大天气灾害预警、以及管理和执法等方面短信服务,累计发送短信344万条,逾5万户农民从中受益,是实现农村地区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 毛祥东,虞紫燕*
    2012,28(3): 104-10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SWOT分析法,对上海物联网产业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从制定规划、财税优惠、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 朱 靖,邱巧根*
    2012,28(3): 108-1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推行的趋势,分析了在推行中农业科研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的相应措施。
  • 谭陈菊, 雷雪芳,肖晓春, 熊翔宇,周铖勇,崔伏生
    2012,28(3): 111-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东乡野生稻的抗性和相关产量因子在育种研究中的利用现状,并展望了今后研究和利用的方向。
  • 王 坤,平 瑛*
    2012,28(3): 116-1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外有机食品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国内有机食品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上海市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上海市有机食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 曾凡荣1,张国荣2*
    2012,28(3): 120-1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今后尤其是在“十二五”时期闵行区“生态精品”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从发展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发展思路和建议。
  • 陆燕雯,王冬翼,顾庆华,胡晓颖,曹 忠
    2012,28(3): 124-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2个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和3个其他水稻材料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8℃以上,湿度在51.5%~86%幅度内,参试材料均能正常开花,最适宜开花环境为:温度31.3~33.2℃,湿度51.5%~55.8%。粳型二系不育系有4个开花高峰,开花数量各占全天开花量的26.2%、32.0%、32.9%、8.9%,呈现出开花高峰多、开花过程时间长的特点。籼型恢复系‘浦恢22’开花集中,开花量大,全天有2个开花高峰,开花量占全天开花量的96.1%,开花时间早于粳型二系不育系,花时差达50~80 min;在制种中只能以第2开花高峰37.8%的开花量与粳型二系不育系相遇,影响制种产量。因此,选育花时早而集中、异交率高的粳型不育系,成为粳籼亚种间杂交选育超高产杂粳组合、提高制种产量和大面积推广的关键。
  • 顾芹芹,胡大明,蒋其根,郑 超,陆 强,吴 淳,钱益芳*
    2012,28(3): 127-13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青浦地区主推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播期、播量三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表明,‘扬麦16’各处理产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品种,对当地的适应性较好;在10月31日至11月15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产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适当早播能有效提高产量水平;以360万/hm2基本苗的产量表现最好,适当提高播量可以增产。
  • 朱 萍1,王 华1,顾艾节1,夏 伟1,卫 勤1,陆金余2
    2012,28(3): 132-1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添加不同的秸秆腐熟剂及氮源对纯小麦秸秆堆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堆肥后,碳氮比从原来的60∶1降至20~30∶1,通过添加尿素来调节碳氮比是影响堆肥效果的重要因素,秸秆腐熟剂对堆肥也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 杨晓华
    2012,28(3): 135-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东方蜜1号’病虫害发生较一般甜瓜严重,主要病害有霜霉病、黑斑病、炭疽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角斑病等13种,主要害虫有蚜虫、白粉虱和瓜绢螟等3种。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制订了‘东方蜜1号’哈密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了推广应用示范。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