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7年, 第2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07,23(1):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特种蔬菜研发中心位于松江现代农业园区五库示范区内,主要从事野生蔬菜、芳香蔬菜、观赏蔬菜等特种蔬菜新品种和有机型栽培技术的研发。为了带动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中心与上海巨洲商务有限公司合作,以松江五库示范基地为核心基地,进行良种繁育研发;以浙江高山地区、苏北等地为原材料生产基地,对“天格兰莫”蔬菜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直至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开发。
  • 李娜,储黄伟,文铁桥,张大兵
    2007,23(1):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粳稻9522γ射线诱变,从M2中筛选出1株带有白色中脉的隐性单位点突变的突变体,定名为Oswm(wm=white midrib)。Oswm叶片的近轴面中脉呈现白色,其他性状无明显异常。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Oswm叶片位于白色中脉部位的叶绿体不能正常发育。为克隆OsWM基因,用Oswm突变体和籼稻广陆矮4号杂交的F2分离群体作为基因定位群体,通过图位克隆方法,首先将OsWM位点初步定位在水稻4号染色体上的SSR分子标记RM5503和RM2578之间。为了精细定位OsWM位点,在RM5503和RM25
  • 周音,张智奇,张建军,顾佳清,顾旭忠,徐桂林
    2007,23(1): 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3种抗氧化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柠檬酸)对茶条槭外植体组织培养中抑制污染及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抗坏血酸、亚硫酸钠、柠檬酸三者配合能明显抑制菌类污染及褐变的产生,在含有抗坏血酸0.125 g/L,亚硫酸钠0.125 g/L,柠檬酸2.5 g/L及BA 2 mg/L的培养基上增殖系数达3.76,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准,但高浓度抗氧化剂对茶条槭产生伤害。
  • 高骏,孙凤萍,王胜昌,胡建华,谢建云,邵伟娟,王英,李春华,蒋凤英,高诚
    2007,23(1): 8-1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MHV-A59标准毒株通过3种途径(腹腔、滴鼻、灌胃)对6个品系的实验小鼠(BALB/c、C57、nu/nu、NIH-Ⅲ、IL-4T、IL-10T)进行了病毒感染。通过检测小鼠感染后1个月内不同时段的抗体变化,发现小鼠在感染MHV后,血清转阳一般发生在感染后5-7 d,3周左右特异性IgG水平达到高峰;而特异性IgM水平出现上升时间比IgG早,3 d左右开始升高,7 d到达高峰,3周后开始下降。不同品系小鼠由于遗传背景不同,对MHV的易感性和耐受性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感染途径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腹腔
  • 王金福,张永霞,张似青,郁金观,顾剑新,孙维平
    2007,23(1): 12-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鹦鹉热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MOM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禽源鹦鹉热衣原体基因组为模板,应用PCR扩增MOMP基因,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上,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本株禽源鹦鹉热衣原体MOMP编码基因全长为1176 bp,与国外报道的火鸡鹦鹉热衣原体TT3株的MOMP基因同源性为91.9%,与鹦鹉鹦鹉热衣原体6BC株MOMP基因的同源性为83.1%。
  • 2007,23(1): 15-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智满,陆承平,缪德年,姚惠娟,杨惠萍,樊生超
    2007,23(1): 16-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7日龄黄羽肉鸡300只均分为对照、常规疫苗剂量配合法氏囊活性肽、常规疫苗剂量减半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生理盐水和法氏囊活性肽5组,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抗体水平和间接ELISA检测鼻腔冲洗液中IgA水平及计算法氏囊指数等试验方法,研究法氏囊活性肽和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配合应用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29日龄后,常规免疫剂量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的法氏囊指数、血清抗体滴度和Ig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常规剂量减半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与对照组在法氏囊指数、血清抗体滴度和IgA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 高清华,叶正文,章镇,李世诚,吴钰良,苏明申
    2007,23(1): 20-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设施栽培中多效唑对油桃幼树树冠光截获能力和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500-750 mg/L)的多效唑叶面喷施树冠,能够改良树冠内叶片的水平分布、叶倾角,降低光辐射在冠层内的损耗,有助于提高果树群体光能利用率。不同品种油桃幼树对叶面喷施多效唑处理后的反应敏感程度表现为沪油004>沪油018>早红宝石。设施栽培中,多效唑对沪油004树体生长势有明显的调控效应,其中以750 mg/L处理调控效果最佳,各处理间果枝率差异明显。
  • 施标,王慧,王士梅,李培德,张建明,朱春梅,朴钟泽
    2007,23(1): 24-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5个不同的粳稻品种,在施氮(N10)和未施氮(N0)水平条件下,对灌浆期的稻米品质形成及品种间主要品质性状差异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粒形差异在灌浆前期已表现。在2种氮素水平下,随着籽粒灌浆进程粒厚明显加厚,以25 d为界,日增长速度前期快于后期,N10水平快于N0水平;灌浆前期(抽穗至20 d)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呈增加趋势,后又下降。整个灌浆进程中N10水平下籽粒直链淀粉平均含量均高于N0水平,但品种间存在差异。N0水平下胶稠度平均值随籽粒灌浆进程呈上升的趋势,而N10水平下胶稠度平均值随籽粒灌
  • 张振铭,张绍铃,乔勇进,陶书田
    2007,23(1): 30-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了12种不同类型果袋对幸水梨进行套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套袋后幸水梨果实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大;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显著降低,分别比对照平均降低8.47%,10.59%,20.85%;对还原型Vc含量影响显著,套袋果还原型Vc含量比对照增加10%-39.9%;套袋对果实光洁度和果点等外观品质明显改善。综合研究认为双层袋L2-1为幸水梨果实套袋处理的最佳选择。
  • 吕秀立,张冬梅,钱又宇
    2007,23(1): 34-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花叶矮牵牛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激素浓度、光照强度、叶片生理状态、暗培养时间等因素对诱导嵌合体不定芽的影响,建立了花叶矮牵牛嵌合体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无菌苗在2000 lx光照条件下,置于MS 6-BA 0.2 mg/L培养基上,嵌合体诱导率最大达到90.2%;生理年龄为20 d的叶片,在MS 6-BA 0.4 mg/L IBA0.01 mg/L培养基中,嵌合体诱导率最大达到34.8%,暗培养会降低嵌合体的诱导率。
  • 蒋益花
    2007,23(1): 39-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尖叶紫莴苣叶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用料液比1∶50(g∶mL)p、H 1的40%乙醇作提取剂、在80℃恒温浸提20 min,提取效率较好。尖叶紫莴苣叶红色素属花色素苷类色素,pH对色素影响明显,80℃以内比较稳定。光照能加快色素降解。金属离子Na 、Ca2 、Al3 、Zn2 对色素色泽无影响,而Cu2 、Fe3 、Pb2 有不良影响。色素抗氧化能力较差而耐还原性稍好。蔗糖、葡葡糖和盐等添加剂对色素无影响。
  • 戴忠良,侯喜林,潘跃平
    2007,23(1): 44-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9份结球甘蓝材料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19份材料的感官品质均符合育种要求。916、寒玉5号2个杂交组合品质优良,其Vc含量高于0.410 mg/g.FW,硫代葡萄糖苷含量在0.700 mg/g.FW以下。A0-1、TM-2、FA-2、SM-1、RN-2是低硫代葡萄糖苷材料,其含量均小于0.700 mg/g.FW;TM-1、17号、A0-2是高Vc的材料,其含量高于0.350 mg/g.FW。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有机酸,干物质与可溶性糖、硫代葡萄糖苷、有机酸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 李晓强,郭世荣,卜崇兴,王旭
    2007,23(1): 48-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菇渣基质为原料加入不同体积比的珍珠岩和蛭石形成菇渣复合育苗基质,在浇灌清水和营养液条件下,进行了甜椒营养钵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菇渣中全N、P、K含量显著高于草炭,T2(菇渣∶珍珠岩=3∶1)、T8(菇渣∶蛭石=4∶1)、T9(菇渣∶蛭石=3∶1)混合基质在两种浇灌方式下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根体积、壮苗指数都显著高于CK(草炭∶珍珠岩=1∶1)。因此,在甜椒营养钵育苗中可使用菇渣复合基质代替草炭。
  • 茅国芳,汪琦,黄钊贞,陆建忠
    2007,23(1): 52-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减量施用对设施栽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一般西瓜纯氮用量和N∶P2O5∶K2O比例分别控制在15-17 kg/666.7 m2和1∶0.5-0.7∶0.7-0.8较为适宜;西瓜不同生育期需肥特点与土壤自身供肥强度的变化在时间上具有趋同性,设施土壤暂不存在氮、磷径流与渗漏流失对水环境污染的问题。因此,过量的氮肥投入可导致土壤NO3--N积累,为土壤次生盐渍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循此可见,控制氮肥使用对设施栽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 陈伟,吴畏,高新华,唐乐珊,沈明,张红霞
    2007,23(1): 59-6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和制备了北冬虫夏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并对自制晶体与虫草素标准品进行了紫外和红外谱图比较。结果表明,子实体虫草素含量为2.82‰,在所设定条件下,虫草素与样品中的非目的成分达到了预期分离,重现性好,保证了流出曲线的峰对称性及基线的全分离。结果还表明,自制晶体的紫外特征与标准品比值的文献值相近,红外光谱规律一致,两者结构相同,为同一物质,制备虫草素纯度为99.7%。
  • 王连平,王汉荣,茹水江,方丽,金立新,陈春华,何红卫,冯忠民
    2007,23(1): 62-6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浙江省塑料大棚春番茄早疫病2年调查研究表明:早疫病初发于2月底至3月上旬,在5月中旬至6月达到高峰;年份间差异大,2002年发生重、增长快,病害增长率高达0.055528;2003年发生轻、增长慢,病害增长率为0.017999。在影响早疫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中,气象因素,特别是相对湿度(降雨)作用最大;叶位、植株长势等也密切相关,一般低位叶、长势弱的植株发病重。
  • 赵杰,严秀琴,倪秀红,陈建才,潘春丹
    2007,23(1): 65-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叶圆盘生测法测定了30种植物不同组织部位的甲醇提取液对甜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抑菌效果,其中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茎叶和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叶的甲醇提取液在离体叶圆盘的防效分别为100%和85.6%,其他植物提取液均无明显抑菌效果。上述2种植物提取液对甜瓜霜霉病菌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48.2%和25.3%。对甜瓜霜霉病的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喷雾7d后的预防效果分别为5
  • 管丽琴,徐薇玉,沈洁,葛建明,张伟,樊敏,张菊元,顾振芳,高雪娟
    2007,23(1): 70-7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结果表明,嘉定地区林业苗圃常见杂草有27科65种,以禾本科杂草和菊科杂草种类最多。杨树苗圃化除试验表明,43%乙果EC100mL/666.7m2土壤封闭处理对主要杂草的防效达90%以上,对杨树生长无不良影响;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AS、41%春多多(草甘膦)AS在严格控制条件下,采用杨树间低位定向喷雾处理,对大多数杂草的防效在90%以上,对苗木也比较安全。
  • 陆锡康,朱德渊,陈忠,陈泉生
    2007,23(1): 75-7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大棚绿芦笋的不同氮肥用量、农家有机肥及秸秆覆盖试验,以及物理、生态控制病虫害技术,不同栽培技术对绿芦笋影响的研究结果,制订了《无公害绿芦笋标准化周年生产操作规程》。经在3 hm2示范、150 hm2辐射区应用,结果表明,化学农药分别减少91.6%、70.4%;化肥分别减少55.6%、43.8%;产量增加108.4%、61.9%;无公害绿芦笋标准化周年生产示范区和辐射区,合计增收节支1 046.0万元(人民币,下同)。绿芦笋上市时间从5个月延长到11个月(除12月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 薛正平,杨星卫,王世平
    2007,23(1): 80-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网络化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依据葡萄根域限制栽培知识、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取知识及其规则,构建了农业专家系统。用户通过Internet可方便获取系统完整和可操作性强的知识、决策推断、病虫害诊断防治、栽培管理措施建议等。本系统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操作简便、用户数不受限制,内容丰富详实、图文并茂、实用性强。
  • 杨翠云,曹洁,于翠,高焕利,沈禹飞,代光辉
    2007,23(1):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TRSV CP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RT-PCR和IC-RT-PCR能从TRSV的2个分离物中分别扩增到与预期大小相同的DNA条带,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序列为TRSV CP基因的部分序列,在系统关系树上与TRSV的其他分离物形成一簇,表明所建立的RT-PCR和IC-RT-PCR检测方法是可靠的。
  • 金海洋,姚政,徐四新,杨建军
    2007,23(1): 88-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呈上升趋势,郊区小河道水质普遍下降,总氮、总磷指标基本为劣V类水。黄浦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除同苏、浙异地来水有关外,还与本地畜禽养殖,化肥、农药流失,农村生活污染,水产网箱养殖等诸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分析了上海黄浦江水源保护区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与来源,提出了上海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对策,即采用技术调控和政策调控相结合,重点治理畜禽养殖和农田养分流失,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染的治理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控制。
  • 徐四新,姚政,金海洋,杨建军,罗国安
    2007,23(1): 92-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市奉贤区四团镇南十家村为例,探讨了村级农田水稻精准土壤养分管理和平衡施肥技术。在对该村农田土壤N、P、K养分状况分析及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制作了农田土壤养分图,并对土壤养分进行了分级;结合多年的水稻OPT试验参数,根据水稻的目标产量和田块的养分水平,推荐水稻施肥量,合理平衡地使用肥料资源。结果表明,推荐施肥水稻的实际产量和预测产量误差小于10%,并略高于该村的水稻平均产量,推荐N肥平均用量较全村低32%,N、P、K养分更趋于合理。
  • 王义发,沈雪芳,郑洪建,候根宝,陆马全,王金华,陆银发
    2007,23(1): 9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鲜食玉米生产现状及形势的深入分析,指出当前影响生产的主要问题,同时提出了上海鲜食玉米生产实现产业化的对策和发展思路。
  • 王晓华,李林峰,闫其涛
    2007,23(1): 99-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上海农业学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农业科技期刊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和方向。
  • 李光泗
    2007,23(1): 10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南京市农户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采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农药与化肥的施用量,但是影响并不显著。
  • 刘文敏,张占耕
    2007,23(1): 105-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上海农业的总体规模虽小,但拥有成为农业科技强市的优势资源和创新文化环境。聚集科技资源,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农业科技重点领域发展战略,提升上海农业科研支撑上海农业并服务全国的能力。
  • 乔勇进,王海宏,方强,张绍铃,徐芹
    2007,23(1): 109-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草莓生物学特性和贮藏特性,综合分析了草莓贮藏保鲜的品种选择、采前处理、采收及预冷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包括低温保鲜、气调保鲜、辐射保鲜、涂膜保鲜和生物保鲜),并对草莓的保鲜技术作了展望。
  • 陈继峰
    2007,23(1): 114-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黄瓜离体器官再生植株的途径,从离体器官(子叶、下胚轴、真叶、叶柄、幼胚、根等)获得原生质体、胚状体,然后形成植株和离体器官(子叶、真叶、茎尖)直接分化出芽或花的研究。
  • 徐伟韦,夏宜平,黄春辉
    2007,23(1): 119-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球根花卉种类丰富、适应性强、栽培便利,在切花、盆花生产及花坛、花境等园林应用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综述了近5年来国际球根花卉在遗传育种、组织培养、栽培生理和生物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 张婉华,叶向阳,朱永军,张春玲,陆鑫芳
    2007,23(1): 124-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PPVS-1A毒株和PRV-gE-毒株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在ST和BHK-21细胞上,分别测定PPV TCID50和PRV TCID50;接种3-4月龄的PPV、PRV抗体阴性猪,定期采血,分别测定PPV、PRV抗体,结果表明:二者在细胞上无明显干扰现象,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免疫猪体,能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无明显的免疫干扰现象。
  • 刘家龙
    2007,23(1): 127-128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畜牧业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染和不恰当施用化肥而导致土壤、水质和大气污染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商品有机肥推广实践中进一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作了一些思考。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