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 2021,37(2):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21,37(2):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焦

  • 乔红霞1 , 杨小龙2, 王俊力1, 陶琛杰3, 蔡敏2, 刘福兴1*
    2021,37(2): 1-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蠡湖分成5个区域,于2019年10月对蠡湖沉积物的淤积深度和淤积特点进行调查,测定其沉积物中有机质(OM)、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并通过有机污染指数法(OI)和综合指数法(FF)对蠡湖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蠡湖底泥平均淤积深度为0.35 m,越向湖心越浅,平均淤深A区最浅, B区最深;2)蠡湖沉积物中TP含量属二级水平,OM含量和TN含量属三级水平,总体属中上水平;D区与A、B区的TP含量差异较大:3)蠡湖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物为中度污染,氮、磷污染为重度污染,D区磷的污染最严重,B区氮和有机物的污染较轻;4)污染评价中,以1960年太湖沉积物中的氮磷背景值和加拿大1992年发布的引起最低级别生态风险效应的总氮、总磷阈值为基准的氮污染指数STN和综合指数FF评价结果一致;以美国沉积物基准值和1960年太湖沉积物中的氮磷背景值为基准的磷污染指数STP评价结果一致。
  • 作物栽培·生理生化

  • 安海山, 张学英*, 蒋爽, 徐芳杰, 章加应, 张丽勍
    2021,37(2): 9-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2个南高丛蓝莓品种‘比洛克西’和‘戴安娜’为试材,分析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配方对蓝莓硬枝插穗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吲哚乙酸(IBA,2000 mg/L)和萘乙酸(NAA,2000 mg/L)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蓝莓插穗的生根能力,其中IBA处理的2个品种的生根率显著高于对照,NAA处理的2个品种的生根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IBA处理的‘比洛克西’和‘戴安娜’的生根指数(分别为6.48和4.81)显著高于对照和NAA处理,表明IBA的促进作用显著好于NAA。‘比洛克西’在草炭体积:蛭石体积=3:1的基质中的生根率最高,在草炭中的生根条数和生根指数较高;‘戴安娜’在草炭、蛭石和混合基质的生根率和生根指数无明显差异,表明扦插基质对蓝莓插穗生根能力的影响因品种而异,不同蓝莓品种应选择适用的基质进行扦插,以获得最佳的扦插生根效果。
  • 丁小涛,张帅磊,褚英琪,何立中,王虹,周强,余纪柱*
    2021,37(2): 15-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瓜品种‘圣女红’ ‘黄晶’ 和‘黑津’为材料,使用玻璃温室无土栽培产生的营养液废液灌溉塑料大棚土壤栽培的西瓜,研究了废液对西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土栽培废液灌溉可以促进西瓜生长,不同生长时间不同品种西瓜主蔓长、粗均有所增加,但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增加。无土栽培废液灌溉可明显提高不同品种西瓜果实的品质,‘圣女红’和‘黑津’的中心糖和边糖含量在处理后显著增加,‘黑津’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圣女红’和‘黄晶’的总酚、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无土栽培废液灌溉显著增加了‘圣女红’和 ‘黄晶’的产量。本研究可为深入探究现代温室灌溉营养液的串级利用提供参考。
  • 王小杰1,陈其欣2,张华1,张淼1,王星1,谈重芳1*
    2021,37(2): 20-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不同乳酸菌菌株[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QZ227)、L.plantarum(N-1)和L.casei (F19-30) ]及不同浓度菌悬液接种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苗长、叶鲜质量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接种109cfu/mL菌株N-1可显著提高小麦幼苗生物量及生理生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除外];接种不同浓度和不同乳酸菌菌株对小麦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相同菌株不同浓度接种时,小麦幼苗生长无显著差异。菌株N-1在接种浓度为109cfu/mL时能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可以作为潜在的微生物肥料进行深入研究。
  • 刁倩楠1 ,曹燕燕1,蒋雪君2,陈幼源1,张永平 1*
    2021,37(2): 25-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不同甜瓜自交系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甜瓜果实中β-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及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甜瓜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与果肉颜色密切相关,随着果实发育时期的延长,自交系156和12B-5-2 的果实中β-胡萝卜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B-3-1-1呈升高的趋势,162和159呈降低的趋势。PSY1基因在5个不同肉色的甜瓜果实发育初期表达较高,随着发育时期的延长逐渐下调;PSY2、LCY-b和ZDS基因在自交系162和159中表达趋势与PSY1基因一致,在自交系wm-6、12B-5-2和B3-1-1中表达趋势相反,PSY2、LCY-b和ZDS基因在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wm-6中成熟期 表达最强,在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的162表达最弱。果实糖组分和含量与果肉颜色相关性不明显,159果实中葡萄糖含量随着果实发育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而成熟期蔗糖含量在果实最低;wm-6、12B-5-2和162果实中果糖含量变化不明显,成熟期蔗糖含量明显提高,但蔗糖/(葡萄糖+果糖)比值小于1,酸性转化酶(AI)活性伴随着蔗糖含量的升高而下降,且与蔗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156和B-3-1-1的蔗糖在成熟期果实中快速积累,蔗糖/(葡萄糖+果糖)比值大于1。本研究可为甜瓜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及培育高品质甜瓜提供理论基础。
  • 余飞宇1,顾玉龙2,李 刚2 ,李茂柏3*
    2021,37(2): 34-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2019年上海市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包括特早熟组、常规晚粳组和杂交晚粳组,参试品种共计35个。为评估参试品种米质情况,对参试水稻品种进行了米质分析。结果表明:35个参试品种中,没有品种达到部颁优质一级,达到二级的有10个,达到三级的有4个,优质稻品种合计14个,占比40%。从试验组别上来看,杂交晚粳组有9个品种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常规晚粳组有5个品种达到部标优质米标准,特早熟组没有品种达到部颁优质米标准。未达部颁优质米标准的大部分为软米品种,主要是直链淀粉、透明度、垩白度等性状没有达标。
  • 园艺·园林

  • 何小艳1,2,朱红芳1*,李晓锋1,奚丹丹1,高璐1,朱玉英1**
    2021,37(2): 38-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黑油东’和‘苏州青’为材料,研究高温和淹水胁迫对不结球白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4℃条件相比,35℃和40℃的高温胁迫使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株高、根冠比、植株鲜干重、叶面积与叶片含水量均降低,且40℃下以上指标的降幅大于35℃下。高温、淹水双重胁迫下,2个不结球白菜品种的上述生长指标变化趋势与单一高温胁迫相似,但受到伤害的程度大于单一高温胁迫。高温胁迫及相同高温淹水胁迫下,耐高温和淹水的品种‘黑油东’主要生长指标增长能力大于不耐高温和淹水的‘苏州青’。综合分析表明:高温胁迫及高温淹水双重胁迫下,不结球白菜品种‘黑油东’受胁迫和抑制程度低于‘苏州青’,耐高温性和耐涝性高于‘苏州青’。
  • 李晓锋,朱红芳,朱玉英*,奚丹丹,高璐
    2021,37(2): 46-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植物细胞工程胚拯救技术创制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胞质不育系新种质P209-0201,并利用该种质选育了不结球白菜晚抽薹杂交新品种‘艳绿’。‘艳绿’属中矮箕类型,植株直立,生长势强;叶绿色,叶面光滑;叶柄淡绿色、较宽;耐寒性强,抗病抗逆性好,抽薹晚,品质优良;播种后45d采收平均产量40 500 kg/hm2左右,适宜在上海及长江中下游类似生态条件地区春季种植。
  • 高杏,王利康,翁金洋,李彭丽,俞静,牛庆良*
    2021,37(2): 50-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三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特色叶菜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著差异。芝麻菜6个品种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苦苣4个品种中,‘北京花叶苦苣’的含水量、VC、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京水菜3个品种中,‘白梗千筋京水菜’的单株鲜重、叶片数、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三种特色叶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本试验通过对三种特色叶菜及其品种间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板叶芝麻菜1号’‘北京花叶苦苣’和‘白梗千筋京水菜’三个最优品种。
  • 詹平华,郑磊,江涛,杨栩,申屠行钟,李思亮
    2021,37(2): 58-6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水云绿茶是1988年浙江桐庐县内的云雾区的创优绿茶,其主要的特点是以紧致的外形、嫩绿的色泽、明亮的汤色以及纯鲜的口感而著称。雪水云茶作为绿茶的一个品种,具备绿茶的各种特质如茶多酚类、叶绿素、氨基酸以及维生素C等等成份,因此其在采摘期上就有许多温度上的要求。通过预测公式测算的方法对当地气温进行预测,同时对雪水云绿茶的采摘期的不同月份中的茶多酚的含量及营养价值,不同气温条件下所导致的品质上的差异的比对,诸如绿茶中所含茶多酚、鞣酸、黄酮醇类等化学生物含量的对比以及影响鲜叶茶口感的酚氨比在不同日期的比对得出气象温度对于雪水云绿茶品质的显著影响,通过气温预测监控采摘日期从而保障了茶叶的品质。
  • 畜牧·兽医

  • 廖圆圆1,王燕新1,刘翊中1,李海健1,徐红伟2,杨具田1 , 阿依木古丽3*,蔡勇2*
    2021,37(2): 62-6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SPSS 22.0软件对745只宁夏盐池滩羊体重与体尺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通过对体重与体尺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体重与体尺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胸围(X5)和十字部高(X7)对宁夏盐池滩羊体重产生极显著影响,与体重(Y)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45、0.546(母羊)和0.776、0.696(公羊)。宁夏盐池母滩羊和公滩羊体尺对体重(Y) 的最优回归方程分别为:Y = -48.167 + 0.549X5 + 0.444X7 + 0.380X4(R = 0.832,P<0.01)和Y = -63.541 + 0.89X5 + 0.246X7 + 0.178X1(R=0.784,P<0.01)。结果表明,在滩羊的选种和选育过程中,要加强对胸围和十字部高的选择力度,同时考虑其他体尺的影响。
  • 闫向民1,李红波1,张宝刚2,张金山1,王传军2,李娜3,袁理星1,张杨1
    2021,37(2): 68-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健康、繁殖功能正常、膘情中等及以上的西门塔尔青年母牛150头,按照G-6-G法、GPE法和GPA法3种不同定时输精方案进行处理,测定其同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体况评分等指标,评价不同定时输精方案和体况评分对输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G-6-G组同期发情率最高为100%,与其余组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牛体况评分均以6分或7分居多,试验1组情期受胎率最高为56.52%,显著高于GPE组的50.00%和GPA组的49.02%;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同期发情率最低为92.31%,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7分试验组,体况评分5分试验组的情期受胎率最低为37.50%,极显著低于体况评分6分试验组,显著低于体况评分7分试验组。说明G-6-G组定时输精方案最好,体况评分为6-7分时,同期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较高,其同期发情率与情期受胎率呈正比。
  • 丁海生1,黄冬维1,汪勇2,程广龙1,马荣幸2,赵小伟1,齐云霞1,赵辉玲1*
    2021,37(2): 72-7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12和16周龄健康的皖南黄兔各16只(公母各半)为对象,进行屠宰测定,分析其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结果表明:12周龄和16周龄皖南黄兔平均活重分别在2 420.8 g和2 827.6 g以上,全净膛屠宰率分别在48.7%和47.8%以上,半净膛屠宰率分别在56.3%和55.3%以上,说明皖南黄兔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优,且12周龄皖南黄兔全净膛屠宰率、半净膛屠宰率以及屠宰率均不同程度高于16周龄皖南黄兔。屠宰后24 h兔肉 pH较屠宰后鲜肉 pH显著下降;部位是影响屠宰后皖南黄兔鲜肉亮度、红度和黄度的关键因素,且性别影响16周龄皖南黄兔背肌红度。此外,同一周龄皖南黄兔腿肌比背肌更嫩;而背肌的失水率和蒸煮损失较大;性别也是影响16周龄背肌蒸煮损失和12周龄腿肌熟肉率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为皖南黄兔屠宰性能和肌肉品质的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也为皖南黄兔上市日龄提供参考。
  • 李红,刘成倩*,严华祥,孙凤萍,高骏,姚惠娟,易建中**
    2021,37(2): 77-8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一种便捷的鸡蛋溶菌酶定量测定方法,将鸡蛋溶菌酶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方法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制备腹水并纯化,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试验方法检测纯化抗体的特异性。结果表明:通过筛选获得一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3E4,其抗体亚型为IgG2b,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效价分别达2 560和1.0×106;MAb的特异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株细胞系所产生的抗体能够特异地与鸡蛋溶菌酶蛋白反应。该抗体的制备为检测鸡蛋溶菌酶研究提供了基础。
  • 资源环境·植物保护

  • 张娟琴,郑宪清,李双喜,张翰林,白娜玲,张海韵,吕卫光*
    2021,37(2): 81-8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盆栽试验,考察生物耕作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西瓜连作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耕作90 d,土壤 pH值趋近中性,为7.25—7.68,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3.51%—36.68%、26.45%—45.62%、8.74%—22.29%,粒径>0.25 mm的土壤大团聚体的比重提升了2.88%—29.10%;土壤Cu、Zn、 Mn、Fe的含量无显著变化,而Ca的含量随生物耕作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Mg含量则呈下降趋势;生物耕作组细菌数、放线菌较对照组依次分别提升54.95%—107.69%、15.81%—27.49%,而真菌则下降了28.67%—52.68%。综上,生物耕作能有效改善西瓜连作土壤的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提升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细菌和真菌比,促进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生物耕作的密度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态环境的改善速度,缩短处理时间。在重量相近的情况下,威廉环毛蚓对土壤的修复效果优于赤子爱胜蚓。
  • 冯尚宗1,丁效东2,王世伟1,李重阳3,程冬冬3,张士荣2,周伟1
    2021,37(2): 88-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临沂市水稻光合速率、氮肥转化效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120 kg/hm2和240 kg/hm2时,水稻的穗长、结实率、千粒重、单穗粒重显著高于CK处理,且产量以施氮量为240 kg/hm2时最高,为10 805.1 kg/hm2。施用氮肥可显著增加水稻籽粒以及秸秆的含氮量,施氮量为120 kg/hm2和240 kg/hm2的籽粒含氮量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氮量为120kg/hm2时氮素利用率最高,为78.32%,且100 kg籽粒需氮量最高,未施氮肥处理和施氮量360 kg/hm2处理氮素吸收效率最低。灌浆后期,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旗叶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但施氮量高于240 kg/hm2后光合速率上升不明显;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与光合速率的变化一致。综上,在临沂地区水稻生产上最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 马进川1, 王强1, 孙万春1, 丁潮洪2, 周大云2, 陈照明1, 林辉1, 马军伟1*
    2021,37(2): 92-9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柑橘品种‘红美人’果树叶片养分含量、果实养分含量及产量进行分析,以明确柑橘果树养分吸收特征,为科学合理的果园养分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是‘红美人’柑橘对氮、磷、钾养分需求的关键时期,叶片中氮、磷含量在开花期最高,而钾在果实膨大期含量最高;叶片中钙、硼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成熟期和幼果期达到最大值;而镁的含量变化不大,仅在花芽分化前期略有增加然后减少。根据柑橘果实产量、养分含量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估算出产量23 250 kg/hm2时的合理施肥量为324.2—405.3 kg N/hm2、230.3—345.4 kg P2O5/hm2、343.3—457.7 kg K2O/hm2。
  • 质量标准·食品安全

  • 刘 星1,李祥洲2*,邓 玉2,廉亚丽2,宋卫国1**
    2021,37(2): 97-10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2012~2018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从问题事件发生的风险诱因、所属行业、行业环节和首发媒体4个方面分析,初步揭示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特征。结果表明:问题事件舆情的风险诱因涉及到9个风险因素,“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农兽渔药残留” 及“动植物疫病”为主要的风险诱因;行业具有集中性,多发生在畜牧业和种植业;问题所属行业环节具有前置性,生产和初加工环节为舆情事件发生最多的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报道曝光的首发媒体主要为网站和报纸,占比分别为72.10%和23.48%。
  • 张金锋,张 平,施昕磊
    2021,37(2): 104-10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月季切花“黑魔术”为试验花材,以家庭常用物品蔗糖、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为原料配制瓶插保鲜剂,研究不同保鲜剂处理对月季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蔗糖、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的保鲜剂可以明显延长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促进花朵开放、提高切花吸水能力、提升切花观赏价值,以“400 mL自来水+蔗糖10 g/L +阿司匹林50 mg/L+维生素C 200 mg/L”的配方处理表现最优。
  • 刘晨霞1,乔勇进1*,康慧芳1,陈冰洁1,张怡1,雷天慧2
    2021,37(2): 109-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2±1)℃、RH为80%—85%的贮藏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壳聚糖(1%、2%和3%)涂膜‘夏黑’葡萄对其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结合壳聚糖涂膜保鲜‘夏黑’葡萄效果较好,能够较好地保持果粒硬度,明显降低葡萄掉粒率和腐烂率,有效维持其较高的营养物质含量。其中,2%壳聚糖处理保鲜效果最好,贮藏第5周时,果粒硬度为(8.45±0.81)kg/cm2,掉粒率和腐烂率分别为(13.39±0.88)%和(10.05±1.36)%,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含量均维持在较高水平,黄酮含量比CK组高13.84%,保持了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 杨娜
    2021,37(2): 116-1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一种基于石墨电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土壤中全磷的方法,并与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消解最优温度为135 ℃,最优时间为100 min;石墨电热消解法对土壤全磷的检出限为3.67 mg/k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14%,加标回收率为92.7%—99.6%,具有较高精密度;NaOH熔融法与石墨电热消解法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868%,绝对差值≤0.012 ug/g,满足标准LY/ T 1232—2015中绝对偏差≤0.006 g/kg的要求;采用标准物质GBW07404、GBW07408、GBW07447和GBW07452对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综上,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土壤中全磷含量,为土壤全磷的检测提供了快速稳定的方法。
  • 章慧,丰东升,张唯谊,陈美莲,王艺娇
    2021,37(2): 121-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不同蔬菜基质中哒螨灵、咪鲜胺、嘧霉胺残留量,测试其检测灵敏度,并将该方法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结果表明:胶体金法检测蔬菜中哒螨灵、咪鲜胺、嘧霉胺的检出限分别为2.0 mg/kg、1.0 mg/kg和0.05 mg/kg;该方法在不同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好,与参比方法无显著性差异。除嘧霉胺与其结构类似物有12%的交叉反应外,哒螨灵、咪鲜胺、嘧霉胺与其它常见农药均无交叉反应。胶体金法检测蔬菜中哒螨灵、咪鲜胺、嘧霉胺残留量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稳定,可作为蔬菜上市前农药残留检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 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信息技术

  • 杨娟1,宋春艳2,郑秀国1,陈辉2,于海龙2,钱婷婷1,董家田1
    2021,37(2): 127-1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主产区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分为大宗品类规模化集约生产模式、产业深入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强势引领带动模式、野生菌采集和新兴品种驯化模式4种发展模式。利用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从食用菌产业发展要素禀赋、产业转型状态、公共知识建设3方面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结构经济学状态,提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应遵循“市场为主,政府为辅”的原则,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应着力产业基础设置的建设的产业发展建议。
  • 胡亚琳1,陈雨生1,刘增金2*
    2021,37(2): 134-1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生猪养殖业存在不同养殖规模下产出效率不一问题,在收集2012—2017年全国生猪投入和每头猪总产值数据的基础上,重点对比了4种规模的投入产出差异,并通过Malmquist-DEA指数模型分析了不同规模水平下的生猪养殖生产效率。结果表明:技术水平对我国生猪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最大,生猪出栏量大的省域大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不高,出栏量小的省份大规模全要素生产率相对较高。建议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推广规模化养殖,政策干预遵循适度原则,强化产学研人才队伍建设和壮大生猪联合制农业合作社等。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