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3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7-01-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17,33(1):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17,33(1):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张丽勍,段 可,邹小花,高清华*
    2017,33(1): 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G蛋白偶联受体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的一类膜受体家族。本研究基于粗糙脉孢菌典型GPCR蛋白氨基酸序列及其典型结构域对胶孢炭疽菌全基因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获得GPCRs超家族蛋白;对GPCRs超家族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胶孢炭疽菌中存在8个GPCR蛋白,其中碳感应因子类有3个;类cAMP受体类有2个,信息素受体、氮源感应因子和真菌视蛋白类各1个。所有的GPCR都具有典型的7个跨膜结构域及较高比例的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且均不含信号肽序列。通过遗传关系比较分析发现,胶孢炭疽菌的8个GPCR蛋白聚类在一起,构成 2个主要进化大分支和5个小分支,该聚类与其基于保守结构域的归属类别一致。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草莓胶孢炭疽菌GPCRs超家族成员的功能奠定基础。
  • 丁妍,王燕美,刘进元*
    2017,33(1): 10-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中的漆酶(LAC)作为蓝铜氧化酶家族的一个分支,可以聚合木质素单体形成木质素。拟南芥、番茄中miR397b可以调控LAC蛋白家族的表达,但验证棉花中miR397b生化功能的相关报道目前尚无。选取开花后25d的陆地棉纤维材料,通过RLM-5′RACE试验,验证了对GhLAC4 mRNA的切割发生在miR397b和GhLAC4的互补区域,即证明了GhLAC4是miR397b的靶基因。本研究预示着GhmiR397b可能参与棉花纤维中木质素的形成过程,为研究GhLAC4在棉花纤维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
  • 黄金丽1, 2,赵 妍2*,辛苗苗2,宋晓霞2,陈明杰1,2*
    2017,33(1): 15-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热激蛋白是生物体抵御逆境胁迫的重要蛋白,高温胁迫是诱导热激蛋白产生的重要因素,其中hsp90基因可以在高温诱导时大量产生。以草菇菌株V23和VH3为试验材料,首先观察了热激处理对低温胁迫后草菇菌丝恢复生长情况的影响,然后测定了热激处理再进行低温胁迫后草菇hsp90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研究结果显示:热激处理显著提高了V23与VH3的恢复生长速度,增加了草菇菌丝体中hsp90基因的表达量,有助于增强草菇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 姚丹青1,楼坚锋1,朱文莹2,张微微3,夏建明1
    2017,33(1): 21-3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查询NCBI、葫芦科基因组网站数据库获得42个黄瓜候选SNP位点。应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技术对71个市售黄瓜品种进行SNP位点筛选,并通过焦磷酸测序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探索SNP标记在黄瓜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42个SNP位点中有30个位点的多态信息量为0.027-0.528,平均为0.247;71个黄瓜品种两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分布在0.4032-0.9839,即30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数据信息可以将71份黄瓜品种区分开。
  • 杨瑞芳1,白建江1*,方 军1,曾 威1,李刚燮2,朴钟泽1**
    2017,33(1): 31-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秀水134-Bt是以‘秀水134’为受体材料,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导入抗虫基因cry1Ac1获得的转基因纯合品系,本研究对抗虫基因水稻秀水134-Bt与其原亲本‘秀水134’稻米的品质性状、理化特性及支链淀粉链长分布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水稻秀水134-Bt与非转基因亲本‘秀水134’非常相似,稻米主要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碾磨品质、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淀粉黏滞性及支链淀粉的链长分布等食用品质方面基本相同,说明在水稻遗传转化操作过程中,T-DNA插入并未显著改变原亲本稻米的主要品质特性。
  • 王新其1,赵志鹏1,2,李国梁3,施圣高3,曹伟召3,陈小倩3,左 军3,曹黎明1*
    2017,33(1): 35-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杂交粳稻‘花优14’为试验材料,在机械直播下研究了播种密度对水稻群体冠层光合有效辐射(PAR)分布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及PAR截获率与密度呈正向趋势,各层级冠层自下而上逐渐递减,并随生育进程延续而逐渐降低。群体冠层底部光合有效辐射(TPAR)与密度呈负向趋势,同密度群体冠层TPAR自下而上呈递增趋势。在同播密条件下,各层级水稻群体冠层TPAR与LAI呈现对数关系,Y=-1.49 ln(x)+10.27(腊熟期),R2=0.9965**。在本试验密度处理范围内,密度与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呈正向趋势,而与千粒重存在负向趋势,与穗粒数和产量呈现二次曲线关系。水稻精量穴直播的密度以行穴距20 cm×16 cm,孕穗期群体基部冠层PAR截获率控制在95.0%左右,有效穗数为283.7万/hm2,则获得较高穗粒数,稻谷产量可突破10 500 kg/hm2水平。
  • 张永平,姚雪琴*,杨少军,许 爽,陈幼源**
    2017,33(1): 41-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不同甜瓜品种为试材,分别在昼(18±1) ℃/夜(12±1) ℃(T1)和昼(12±1) ℃/夜(6±1) ℃(T2,昼(28±1) ℃/夜(22±1) ℃作对照)胁迫7d后进行恢复生长7d,研究低温胁迫对不同甜瓜品种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低温胁迫下,6个甜瓜品种幼苗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T2处理比T1处理影响更大,其中SJ品种的各项指标在低温胁迫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升高,但经7d恢复T1处理的各项指标与对照接近,T2处理生长量(地上鲜重除外)、Fo、ETR、抗氧化酶活性(POD除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也均接近对照,表明低温胁迫对此品种造成的伤害是可逆的,综合以上指标可以推断SJ品种耐低温性较强。
  • 周慧娟1,叶正文1*, 苏明申1, 杜纪红1,葛志刚2, 李雄伟1
    2017,33(1): 50-5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遗传背景相似的黄桃品种‘锦香’、 ‘锦绣’、‘沪454’和‘沪452’为试材,研究其生长发育和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糖酸组分及代谢规律。结果表明:‘锦香’和‘锦绣’黄桃果实的奎宁酸、苹果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于盛花期后90和120d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说明‘锦香’和‘锦绣’黄桃果实分别于盛花期后90d和120d时风味形成,可进行果品的采摘;‘沪454’和‘沪452’黄桃果实苹果酸、蔗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于盛花期后140d和150d趋于稳定,奎宁酸含量均于盛花期后150d时降至最低,建议‘沪454’和‘沪452’黄桃果实于盛花期后150d左右进行采摘。采后第2天,‘锦香’黄桃果实蔗糖含量出现高峰,之后呈急剧下降趋势,‘沪452’蔗糖含量呈下降趋势。采后第6天,‘锦香’和‘沪452’黄桃苹果酸呈下降趋势,综合得出‘锦香’黄桃的货架安全期为4d;‘锦绣’黄桃果实蔗糖含量于第4天出现高峰,‘沪452’于第6天出现高峰;‘锦绣’和‘沪452’黄桃苹果酸含量于第8天呈急剧下降趋势,综合得出‘锦绣’黄桃的货架安全期为6d,‘沪454’ 的货架安全期为8d。生长发育期间,果实有机酸呈下降趋势,蔗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采收时,四个品种间苹果酸和总酸含量差异不显著,‘锦香’和‘沪454’ 果实蔗糖含量显著高于‘锦绣’ 和‘沪452’黄桃;‘锦香’、‘沪452’和‘沪454’黄桃中果糖/葡萄糖显著高于1,‘沪452’黄桃果实中果糖/葡萄糖的比例约等于1;‘锦香’黄桃的风味较为浓郁,‘沪454’ 和‘沪452’黄桃次之,‘锦绣’黄桃最低,果实糖酸组分及含量与果实的生育期呈非线性关系;整个贮藏期间,四个黄桃品种果实蔗糖和苹果酸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存在糖酸代谢进程。综合得出: ‘锦香’和‘锦绣’黄桃果实分别于盛花期后90d和120d时风味形成并趋于稳定,可进行采摘;‘沪454’和‘沪452’黄桃果实于盛花期后150d左右进行采摘。‘锦香’、‘锦绣’、‘沪452’和‘沪454’黄桃的货架安全期分别为4 d、6 d、4 d和8 d。
  • 姜福春1,2,冯杰1,张赫男1,吴迪1,唐传红1,张劲松1,杨焱1*
    2017,33(1): 56-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两种桑树原料(桑树粉和桑树枝)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影响,对平板培养基桑黄菌丝体生长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得出桑树粉可作为生长因子;通过种子培养和发酵培养试验,探究桑树粉或桑树枝对桑黄液态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3%桑树粉及2%桑树枝对桑黄菌丝体在种子培养基中的生长具有促进效果,且该条件下的菌丝体干重达到最大,分别为7.75 g/L和5.16 g/L,较空白分别提高了133.43%和55.42%。发酵培养基中,3%桑树粉促进桑黄菌丝体生长作用最显著,最大生物量达到17.15 g/L,较空白提高了16.43%,而桑树枝对桑黄菌丝体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该两种桑树水提物对桑黄液态深层发酵的研究,能为桑黄液体发酵及规模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朱红芳,高倩倩*,李晓锋,刘金平,翟文,朱玉英**
    2017,33(1): 63-6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结球白菜‘新矮青’为试材,在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灌施外源水杨酸(SA),研究了0.2—0.8mmol/L SA对不结球白菜植株根肿病发病和感病植株生长的影响,探讨外源SA对防治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不同程度降低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缓解感病不结球白菜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处理时期均存在剂量效应,种子、子叶期、一叶一心期、三叶一心期的最佳SA处理浓度分别为0.8mmol/L、0.4mmol/L、0.6mmol/L、0.6mmol/L。综合分析各处理组合下植株发病情况和感病植株生长情况,认为一叶一心期0.6mmol/L SA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抑制效果最好。
  • 辛国胜1,邱鹏飞1,商丽丽1,韩俊杰1,张磊1,李美玲1,王鹏1,刘庆昌2
    2017,33(1): 69-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优质食用型甘薯品种‘烟薯25’为材料,在室内和田间条件下,进行不同茎尖剥离方式对比试验、茎尖成苗对比试验、病毒检测试验、试管苗快繁试验以及产量对比试验,研究甘薯高效脱毒的最佳方式。结果表明:采用“一刀切”的茎尖剥离技术平均茎尖成活率和成苗率比常规的层层剥离技术分别高219.2%和429.7%,茎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0.08mg/LIBA+0.06 mg/L 6-BA;经病毒检测,采用“一刀切”技术病毒脱除率为50%,而常规技术为25%;通过对6种不同快繁培养基配方的试验,以MS + 0.04mg/LIBA+0.05 mg/LGA为最理想快繁培养基;经田间产量对比分析,脱毒苗鲜薯产量比不脱毒平均增产19.9%、薯干增产19.6%,单株结薯数增加0.6块,大中薯率提高3.8%。
  • 诸海焘1,李建勇2,朱恩2,吴珏3,余廷园1,蔡树美1*
    2017,33(1): 74-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碧玉’黄瓜为试材,在春播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施肥黄瓜主要矿质营养氮、磷、钾的吸收分配特性。结果表明:黄瓜在不同时期对氮磷钾的分配和吸收比例不同,开花期、初瓜期、盛瓜期、末瓜期N素吸收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5.4%、28.0%、52.2%和14.3%;P素为7.1%、37.6%、34.0%和21.2%;K素为3.4%、19.2%、54.5%和22.7%。黄瓜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以钾最多,氮次之,磷最少。黄瓜整个生育期氮、磷、钾的吸收总量为25.09g/株,三者的吸收比例为1:0.48:1.36。形成75—90t/hm2商品产量的黄瓜,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244.5—293.4 kg/hm2、117.8—141.3 kg/hm2、327.8—393.3kg/hm2。
  • 宋绍祎,刘静远,徐沈裕,戚龙君,于翠,易建平*
    2017,33(1): 79-8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口岸进境的德国海棠景观树根际分离到1种拟毛刺属线虫,雌虫双生殖腺对伸,受精囊无,精子分布于子宫内;阴门孔状,阴门骨化结构小,圆三角形到椭圆形,微分离。雄虫腹中颈乳突1个,位于排泄孔前;精子大,胞核香肠形;交合刺末端微腹弯,杆区有横纹;交合伞狭窄;泄殖腔前有3个腹中交配乳突。厚皮拟毛刺线虫特异引物UNIVERSAL-F/PACHYREV2-R检测为PCR阳性,其18S序列与GenBank中厚皮拟毛刺线虫的序列相似性为99.30%-100%,序列差异为0-4bp。基于18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种线虫与厚皮拟毛刺线虫位于同一聚类组内。经形态分类鉴定、PCR检测和序列分析,将此线虫鉴定为厚皮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 pachydermus。这是我国口岸首次截获该种线虫。
  • 余月书,张志国,白 露,易 海
    2017,33(1): 84-8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农药对萱草光合作用等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农药处理后短期内(药后1 d、3 d)能够显著降低萱草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随时间延长,农药对光合作用影响下降。药后11 d,10%苯醚甲环唑1 000 mg/kg显著降低了萱草叶绿素a含量,而1 200 mg/kg苯醚甲环唑药后3 d、7 d显著增加了叶绿素b的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98.95%、104.08%。二氰蒽醌悬浮剂能显著促进萱草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上升,分别比对照增加41.23%、55.25%。药后12 d,800 mg/kg苯醚甲环唑显著抑制萱草体内可溶性糖合成。600 mg/kg代森锰锌与二氰蒽醌悬浮剂能显著增加萱草可溶性糖含量。
  • 岳 冬1,2,鲁 博3,刘 娜1*,朱为民1,郭世荣2
    2017,33(1): 88-9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樱桃番茄和普通番茄果实内在品质的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性状的樱桃番茄和普通番茄各9个品种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6个果实相关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4个主成分得累计贡献率为86.718%,决定第一主成分大小的关键为番茄红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决定第二主成分大小的重点为可滴定酸。
  • 苏明申,叶正文*,刘 盼,杜纪红,周慧娟,李雄伟,李宏义
    2017,33(1): 93-9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早中熟白肉蟠桃‘沪蟠1号’和黄肉圆桃‘锦香’果实发育中后期的果形和色泽变化。结果表明:‘沪蟠1号’的果形变化较小,‘锦香’逐步从椭圆形变为近圆形;‘沪蟠1号’和‘锦香’红果皮L*值、B*值和C*值低于同发育期的绿果皮,红果皮A*值高于同发育期的绿果皮;‘沪蟠1号’和‘锦香’的果皮A*值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果皮B*值与C*值呈上升趋势;‘沪蟠1号’和‘锦香’的果肉L*值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果肉A*值呈上升趋势,果肉B*值和C*值呈下降趋势。
  • 赵德英,袁继存,徐 锴,程存刚*,闫 帅
    2017,33(1): 99-10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幼树的树体形态和各器官养分分布特征,揭示树体矮化与矿质营养分布和积累之间的关系,选取‘GM256’、‘辽砧2号’、‘SH1’、‘SH6’、‘SH38’和‘SH40’矮化中间砧和乔砧的3a嘎啦苹果盆栽幼树为试材,测定树体的形态指标及不同部位的矿质营养含量和养分累积量。结果表明:不同中间砧嘎啦苹果致矮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SH38’、‘SH1’、‘SH6’、‘GM256’、‘SH40’和‘辽砧2号’。‘辽砧2号’各部位N、Fe和Mn含量最高,‘SH38’各部位Mg含量高于其他中间砧和对照,K含量根系最高而地上部最低;‘SH1’各部位Cu含量最高,Mn含量地上部最低。生长势较强的矮化中间砧‘辽砧2号’和‘GM256’与乔化砧木嘎啦苹果具有较高的矿质营养累积量,而生长势较弱的‘SH38’、‘SH1’和‘SH6’嘎啦苹果养分的累积量较低。矮化中间砧还影响了苹果树体中矿质营养浓度、分布和累积量。
  • 郑天汉1, 李勇2, 郑雪燕2, 张志才2, 刘 诚3, 兰思仁4*
    2017,33(1): 107-1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旨在探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茵芋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便筛选出最佳扦插基质、激素及其浓度组合,为茵芋驯化与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16种基质、5种激素种类及其浓度三因素析因设计,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茵芋扦插育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激素及其浓度对提高茵芋扦插成活率影响效应明显,扦插基质对成活率影响最大,激素其次,激素浓度影响相对较小。16种基质类型中,珍珠岩30%+泥炭40%+河砂30%混合基质的扦插成活率最优。激素类型中,对茵芋扦插成活率影响效应依次为IAA>IAA+NAA>IBA+NAA>IBA>NAA,IBA+NAA和IAA+NAA的混合激素没有明显组合效应。激素浓度中,IBA+NAA、IBA、NAA的不同激素浓度间的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浓度效应为浓度升高则成活率降低,IAA+NAA和IAA在不同浓度水平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是,清水对照的茵芋扦插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89.84%,则茵芋组织器官受机械损伤后具有较强的内源激素形成能力。茵芋扦插繁殖的最优措施为清水浸泡穗条和采用珍珠岩+泥炭+河砂(3:4:3)混合基质;次优方案为珍珠岩+泥炭+河砂(3:4:3)混合基质,配合实施浓度为400 mg/L的IAA激素;河砂基质配合实施浓度为400mg/L的IAA激素,也是经济实用方案。
  • 顾忠良1,薛正平2,李 军2,赵胜荣3,顾春军4,王治雄4
    2017,33(1): 114-1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影响黄瓜瓜果生长的农业气象条件,对2015年5月26日—6月22日大棚内外小气候和黄瓜生长量的观测数据进行了数理分析,并建立了棚内、外太阳总辐射强度的统计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白天棚内气温高于棚外,温差在1.2—4.9 ℃,最大值出现在12:00;夜间(19:00—5:00)棚外温度比棚内高1 ℃左右,温差最大值1.2 ℃(出现在21:00—23:00)。(2)9:00—13:00,棚内相对湿度低于棚外相对湿度,11:00—13:00差值最小,13:00相对湿度最低;14:00起上升,19:00差值达到最大,整个夜间棚内湿度都高于棚外相对湿度,并持续到次日8:00;夜间棚内80%以上时间的相对湿度≥95%,较棚外明显偏高。要注意夜间大棚的通风降湿,以防治病害等发生蔓延。(3)黄瓜相对生长量与棚内小时积温、前一天太阳总辐射累积量有较好正相关关系。
  • 李俊营1,詹 凯1*,唐建宏2,李 玲2,刘 伟1, 马瑞钰1,李 岩1,刘盛南1
    2017,33(1): 120-1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环境智能监控系统、粉尘采样器和测氧仪对六层层叠式笼养鸡舍不同位置的夏季环境质量参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等)进行了测定与分析,以期为蛋鸡层叠式笼养鸡舍环境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鸡舍内不同测定点的环境质量之间存在差异。试验期间鸡舍内温度为19.8℃~31.4℃,平均温度为26.5℃;平均相对湿度和风速分别为86.31%和1.67 m/s;鸡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粉尘浓度和氧气含量分别为653.57 mg/m3、0.38 mg/m3、3.06 mg/m3和20.75%。从鸡舍湿帘端到风机端温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和粉尘浓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相对湿度呈递减趋势。随着笼层的增高,温度、相对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粉尘浓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氧气含量逐渐降低。温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风速、氧气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对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风速和氧气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 陆娜云1,徐在品1*,张健梅1,邓小燕2,孙安强2,陈丽1,杨泓涛1
    2017,33(1): 125-1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ePTFE套管对兔搭桥静脉加速粥样硬化的影响,以及为血管搭桥术后防止静脉加速粥样硬化提供理论依据。将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搭桥静脉加ePTFE套管,对照组不加ePTFE套管。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同侧面前静脉重建颈总动脉,术后饲喂高脂高胆固醇饲料。于术后4、6、8周三个时间段分别取出搭桥静脉,测定不同时间段搭桥静脉内膜厚度,并观察两组搭桥静脉管壁脂质沉积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4周时内膜厚度分别为(119.04±0.42)μm和(89.95±0.08)μm,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时间段试验组内膜增厚均极显著减少;试验组(ePTFE套管组)6、8周脂质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ePTFE套管能减缓搭桥术后静脉加速粥样硬化的进程。
  • 杨海锋,刘泽辉,杨俊花,姚春霞,宋卫国,赵志辉*
    2017,33(1): 130-1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收集混合后、调质后、制粒后及打包处的水产饲料样品,检测不同调质温度条件下挤压膨化制粒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EPA、DHA)含量的变化,研究不饱和脂肪酸在饲料热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调质温度升高,不饱和脂肪酸损失增加,调质温度从90℃提高到110℃时,螃蟹饲料中EPA的损失率从6.97%升高到10.8%,DHA的损失率从4.62%升高到9.15%;海鲈鱼饲料中EPA的损失率从6.59%升高到11.5%,DHA的损失率从4.07%升高到9.70%。
  • 张清真1,2,陶洁1,3,4*,殷秀辰1,3,熊年年1,2,李星1,2,刘惠莉1,3,4**
    2017,33(1): 134-1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乳化灭活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作为抗原,免疫大白兔,制备兔抗PEDV高免血清,纯化抗PEDV IgG并进行生物素标记。以体外表达的PEDV S蛋白作为抗原,商品化的PEDV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生物素标记的IgG作为检测抗体,建立了检测PEDV的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的双抗夹心ELIS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量为20 ng/μL,且稳定性和特异性较好。对25份临床猪腹泻样品进行检测,3份检出PEDV阳性,与RT-PCR法的符合率为100%。该方法为PEDV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猪腹泻病原的多重检测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 吴彩凤,戴建军*,钮莹芳,张树山,陈亚宁,张德福*
    2017,33(1): 138-1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阐明猪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后的细胞凋亡模式,本试验利用原位荧光染色技术对冻后卵母细胞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途径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中的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和总Caspase活性进行检测,用RT-PCR技术对不同途径中关键基因进行mRNA表达检测。结果显示,猪MII期卵母细胞冷冻后,死亡受体外源性凋亡途径的Caspase 8荧光强度值(32.03)和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的Caspase 9荧光强度值(16.56),以及两者共同途径中的Caspase 3和总Caspase荧光强度值(16.70和8.43)均显著高于新鲜卵母细胞对照组所对应的荧光强度值(分别为4.02、4.83、4.23和3.08)。死亡受体外源性凋亡途径TNFα、FasL、CASP8和CASP3基因表达量也均有一定水平的提高,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途径中CASP9、CASP3和P53基因表达水平呈上升趋势,而Bcl2、BAX、SOD1和survivin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综上所述,死亡受体介导的外源性凋亡和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凋亡共同参与了猪MII期卵母细胞冻后的凋亡过程。
  • 王惠影1,2,吴胜利1,吴宁昭1,刘 毅2,龚绍明2,陈国宏1
    2017,33(1): 144-1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罗曼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同日龄体重相近的4周龄罗曼鹅为试验对象,并分别饲喂4种不同的能量蛋白水平日粮,通过测定不同试验组鹅的血清生化指标,发现:(1)除血清总蛋白和谷草转氨酶外,其它血清蛋白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受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影响(P<0.05);除总蛋白和尿素氮外,其它血清蛋白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受日粮能量蛋白水平的交互影响。(2)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罗曼鹅血清脂类生化指标影响显著(P<0.05),有随着能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3)日粮能量水平对罗曼鹅血清激素指标影响显著(P<0.05),在低能量高蛋白水平时浓度较高;日粮蛋白水平对罗曼鹅血清激素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日粮能量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清中除总蛋白和谷草转氨酶外的其他生化指标(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尿素氮指标有显著影响(P<0.05)。
  • 许澄,赵启蒙,黄雯,包建强*
    2017,33(1): 149-1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恒定湿度(80%)贮藏的草鱼鱼鳃为研究对象,通过CCD相机获取在两级不同LED光照强度下的贮藏期间图像信息,并将草鱼鱼鳃颜色数据与贮藏时间以及草鱼肉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 将草鱼鱼鳃RGB值、L*a*b*值和CMYK值与贮藏时间以及TVBN进行线性拟合,其中线性拟合度最高的是L*a*b*值中的a*值,可将a*值作为特征采用机器视觉快速检测草鱼新鲜度。在2W光源下其与TVBN线性拟合方程为:Y= -2.2228X+179.190,R2 = 0.9632;在1.8W光源下,其与TVBN线性拟合方程为:Y= -2.3111X+180.520,R2 = 0.9517。
  • 贺大伟1,高晓阳1,2*,刘佳1,侯宝华1,李红岭1,2
    2017,33(1): 155-1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大麦田间状况的远程监测和及时有效的农业生产管理,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ARM11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选取S3C6410并构建Linux操作系统为采集节点,采用ZigBee构成田间信息采集无线局域网络,选用OV9650摄像头采集图像,用Video4Linux调控和接收视频,视频通过研究改进的优化H.264编码后,通过无线网桥传送到接收端解码存储和显示。结果表明:该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运行稳定,传输压缩率高于93﹪,误包率小于5﹪。
  • 王美凤1,赵京音1*,邵 芳2,张向飞2,王美芳3,杨 娟1,钱婷婷1,郑秀国1
    2017,33(1): 160-1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增强对青菜价格的短期预见性,本研究利用SARIMA模型、X-12-ARIMA模型、Holt-Winters乘法模型与双指数平滑模型,分别建立了上海市批发市场青菜月平均价格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四种模型中,SARIMA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较好,且优于这四种模型的组合模型,使用该模型对2015年1月至8月上海市批发市场青菜月平均价格进行预测,发现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总体介于4.47%—28.11%,预测月份中约75%月份的预测误差在20%之内,平均误差为14.8%,价格波动幅度在可接受范围。
  • 徐识溥1,2,刘 勇1,涂尾龙3,杜庆峰2,王运圣1*
    2017,33(1): 166-1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温室传感网络,本文提出了复杂网络理论及软件体系结构复杂度量思想,借助复杂网络理论和用户案例分析估算方法进行复杂度量,利用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验证。
  • 韩 晴1,卢 媛1,潘春丹2,许梅玲3,沈 渊4,沈新芬4,王义发1,沈雪芳1*
    2017,33(1): 172-17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五彩甜糯1号’是以‘申W93’为母本、‘wh-1’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籽粒为五彩花色的优质鲜食甜加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6d,生育期比对照‘申糯2号’(CK)晚1.4 d,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12 688.6 kg/hm2,比‘申糯2号’增产9.6%,品质综合评分89.2分,口感糯中带甜,是优质鲜食甜加糯玉米新品种。
  • 蒋美艳,李延莉,杨立勇,周熙荣,张俊英,王伟荣*,孙超才*
    2017,33(1): 176-1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科08’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高含油率、多抗甘蓝型双低油菜常规新品种。该品种采用品种间杂交方法育成,以‘沪油15’为母本,‘扬鉴8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过8代田间抗病性鉴定筛选,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性状选择,培育成油菜新品种‘农科08’。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农科08’种子最高含油率达49.66%,产量达2 916 kg/hm2,适合上海及周边区域推广播种。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