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6年, 第3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6-09-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16,32(5):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16,32(5):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姚陆铭,武天龙*
    2016,32(5): 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开发自大豆的SSR分子标记及表型多样性,对收集自中国、美国、印度及泰国的31份扁豆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42个SSR标记多态性位点以及扁豆茎色与叶脉色紧密连锁。通过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31份扁豆资源能够分为3组,且分组不存在地域特异性,说明扁豆资源之间存在相互交流且自然/人工选择基于有限的遗传背景。
  • 刘毅1,赵洪阳2,唐金娟1,王加红1,刘国兰1*
    2016,32(5): 8-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杂交节水抗旱稻‘旱优73’和‘旱优3号’及其亲本为材料,采取一种高通量96深孔板提取水稻DNA的方法进行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结果表明:该提取方法获得的DNA纯度高,能满足正常的SSR分析,利用引物RM208和RM336扩增的条带清晰可辨,可对‘旱优73’和‘旱优3号’杂交种子纯度进行准确鉴定。
  • 韩 晴,卢媛1,王义发1,逯连静2,沈雪芳1*
    2016,32(5): 1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50份不同来源糯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鉴定,并利用40个SSR标记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0份糯玉米秃尖长、穗位高、毛重和净重变异较大。40个SSR标记在50份糯玉米品种上共检测到190个等位基因变异,等位基因变异范围为2-9,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4.75个等位基因。每对SSR标记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范围在0.430-0.844,平均为0.675。利用UPGMA聚类分析方法进行聚类,共划分为3个主要类群,聚类结果与品种的来源基本一致。50份糯玉米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为组配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基础。
  • 吴洋洋1,许 燕1*,胡瑞丽1,任方方1,赵 凯2,3**,唐雪明2,3**,赵 笑4
    2016,32(5): 16-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富含β-胡萝卜素转基因水稻喂养大鼠,在90 d喂养试验结束后,分别对大鼠十二指肠、回肠、咬肌及肠道微生物进行相关基因PCR扩增,分析特异性片段在大鼠体内的转移情况。结果显示:试验中饲喂含45%转基因大米饲料、含45%亲本‘中花11’大米配合饲料和全价营养饲料的所有大鼠均未发生基因水平转移,表明转基因水稻EH中的外源基因没有向大鼠的组织和肠道微生物进行转移。
  • 姚雪琴,李光庆,谢祝捷* ,刘春晴,龚静
    2016,32(5): 22-2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深入研究长三角区域主要花椰菜资源的遗传变异及与其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为花椰菜种质资源利用和杂交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对区域内的36份花椰菜及其近缘种材料进行了亲缘关系的SRAP分析。结果表明:20对SRAP引物共产生稳定清晰的扩增条带1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52条,多态性带的比例为49.52%,36 份花椰菜及其近缘品种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为0.553—0.99,26份花椰菜之间的相似系数为0.693—0.99,花椰菜及其近缘种间的相似系数高、变幅小、遗传基础比较狭窄。聚类分析表明:花椰菜和宝塔花菜亲缘关系最近,青花菜次之,芥蓝最远,熟性是影响长三角区域花椰菜品种资源类群的主要因素。
  • 关周博,董育红,赵小光,韦世豪,郑磊,张耀文,田建华
    2016,32(5): 28-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生育期性状的遗传规律,采用6个甘蓝型油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15个杂交组合,利用加性显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亲本及杂交一代生育期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之间生育期性状有差异;遗传方差分量的比率估算表明,营养生长天数和角果成熟天数主要受到加性和显性互作效应,而且遗传率最高,以遗传效应为主;同时各生育期性状还受遗传效应与环境互作效应的共同影响,其中开花天数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互作效应最大,表现出极显著性差异。遗传效应的预测值表明,P3亲本具有早花早熟的趋势,利用P3亲本较易获得早熟后代。本研究结果为改良和选育早熟性油菜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 顾树平1 ,李刚2* ,易峰1 ,张强1 ,袁伟3 ,左京1 ,周定邦1 ,程婷1
    2016,32(5): 33-3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基础地力、总施氮量和穗期用氮量一致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基蘖肥配比对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分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基蘖肥比例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基蘖肥配比为3.5:6.5时产量最高,达到10193.85kg/hm2;基部第1、2叶位分蘖发生频率随着基肥比例升高而增加,中部(第3、4叶位)和上部(第5、6、7叶位)叶位分蘖发生频率随着基肥比例升高而下降;成穗率中部叶位(第3、4叶位)最高,各处理均超过60%,且随着基肥比例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低位(第1、2叶位)叶位成穗个数及所占比例均随基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第3叶位成穗个数及所占比例在各叶位中最高,对产量的贡献最大;第2、3、4叶位分蘖是群体产量的重要部分,3个叶位对产量贡献率之和均超过30%(31.6%—44.1%)。
  • 张红梅1,王平2,金海军1,丁小涛1,余纪柱1*
    2016,32(5): 40-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基质栽培法,以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é)、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 × Cucurbita moschata)、丝瓜(Luffa cylindrica)和冬瓜(Benincasa hispida Cogn.)为砧木,‘春秋王2号’黄瓜(Cucumis sativus‘Chunqiuwang No.2’)为接穗,在智能光照培养箱中研究了黄瓜自根苗和4种嫁接苗在高温处理下的生长、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下嫁接苗和自根苗的生长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白籽南瓜砧和丝瓜砧的增长量较大;嫁接苗和自根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 qP )明显降低,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明显升高。综合生长、光合和荧光特性,以白籽南瓜和丝瓜为砧木的嫁接苗在高温胁迫下耐性较强。
  • 李彭丽, 张亚琪, 陈罡晓, 牛庆良*
    2016,32(5): 46-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准确预测厚皮甜瓜幼苗的发育期,提高育苗效率和幼苗质量,对较大温度变化范围内的5次育苗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了基于累积热量单位的甜瓜幼苗发育期模拟模型。结果表明:甜瓜幼苗期可精确地划分为出苗期、子叶展平期、一片真叶期、二片真叶期、三片真叶期、三叶一心期;完成各生育期所需的累积热量单位分别为2283.7℃ ? h、527.8℃ ? h、2162.4℃ ? h、2104.2℃ ? h、2266.0℃ ? h、1320.1℃ ? h;完成幼苗全生育期所需的累积热量单位为10664.3℃?h。模型检验表明预测性较好。
  • 刘 建,魏亚凤,杨美英,李 波,汪 波
    2016,32(5): 52-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江苏沿江地区,研究了“麦-稻”两熟制稻田麦秸全量还田下,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肥40%、分蘖肥20%、穗肥40%的施N比例下,麦秸全量还田的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指标均随施N量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各指标达到最高值时的N用量有所差异,高产水稻N用量范围为286.78—427.83kg/hm2,在此范围内降低施N量能够实现节氮增效;水稻施N量300kg/hm2时,随着穗肥施N比例(20%~50%)提高,其单位面积穗数增多,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减少,麦秸全量还田下以基肥40%、分蘖肥30%、穗肥30%的施N比例,其穗粒结构较为协调,单位面积产量最高。
  • 殷丽青1, 2,孙翊1, 2*,李水根1, 2,张永春1,陆锦明3,范晓芬1,朱天华3
    2016,32(5): 58-6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非洲菊花托为外植体进行体细胞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体细胞胚发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BA 8mg/L+ KT 0.5mg/L + NAA 0.5mg/L +PIC 0.2mg/L +TDZ 0.03mg/L;以外植体初始培养时,先进行弱光照(400lx)培养8d,再置于强光照(2500lx)培养为宜,此条件下,体细胞胚再生率可达51.9%。外植体诱导培养40d后开始有体细胞胚发生,50d左右可达到发生高峰,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是不同步的。将非洲菊成熟子叶胚转接于分化培养基:改良MS+KT 0.2mg/L +IAA 0.2mg/L,成苗率达100%。
  • 陈志萍1,夏寒冰2,徐俐琴1,毛明华2,唐晓英1
    2016,32(5): 62-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本地主栽松花型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var. botrytis L.)‘台松90’为材料,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花药培养和再生植株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D 能促进花粉粒的萌动及再生细胞倍性的增加,BA可促进萌动的花药进一步诱导不定芽。接种在Keller+BA0.2mg/L+2,4-D0.5mg/L培养基上的花药,其不定芽的发生率最高。MS+ BA2mg/L+NAA0.1 mg/L培养基有利于芽苗的壮苗和生根。
  • 董 栋,2,商 军1*,钱晓璐1,田 恺1,张浩然1
    2016,32(5): 66-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了解上海某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的分子流行特征和规律,对2014年该猪场分离到的18株广泛耐药猪源大肠埃希菌分别用Xba I酶切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用EcoR I酶切DNA进行核糖体分型,两者均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场凝胶电泳将18株猪源大肠埃希菌分为13个型,核糖体分型将同样的菌株分为8个型;该猪场广泛耐药大肠埃希菌同源性较差,且基因型中未发现绝对优势条带。
  • 代欢欢1,2,崔全友3,宋绍祎1,陶宇清1,杨翠云1,于 翠1*
    2016,32(5): 70-7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鸢尾黄斑病毒是近年新发现的番茄斑萎病毒属的一个种,目前国内还没有发生、危害的报道。试验以带有鸢尾黄斑病毒的烟草叶片为材料,建立了免疫磁珠RT-PCR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通过抗体包被、吸附特异性及灵敏度比较等试验,确定了免疫磁珠在样品处理中的作用。免疫磁珠RT-PCR方法最低可检测稀释至10-6的病汁液,灵敏度比免疫捕获RT-PCR高10倍,比磁珠直接吸附RT-PCR高104倍。这一结果表明免疫磁珠用于样品处理,可大大增加病毒吸附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应用该方法检测进境葱类种子及田间大葱、洋葱等样品150份,结果均未检出。
  • 廖谨之,郭利利,沈健英*
    2016,32(5): 75-8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高频率使用苄嘧磺隆对固氮鱼腥藻细胞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并深层次地探讨了苄嘧磺隆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在固氮鱼腥藻生长周期内高频率使用高浓度(0.1—100 mg/L)的苄嘧磺隆,即使用2—3次时,显著抑制了固氮鱼腥藻的生长,明显改变了它的细胞数、异形胞数、黄化和解体细胞百分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不同浓度的苄嘧磺隆处理固氮鱼腥藻时,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其抗氧化系统活性升高,当浓度大于0.1 mg/L时,固氮鱼腥藻的SOD、CAT、POD活性变化显著。本试验结果可为苄嘧磺隆的正确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 宋科1,2,薛永1,郑宪清1,2,乔红霞1,杨建军1,2*
    2016,32(5): 82-8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氮、钾肥配施对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上海浦东新区栽种的“章姬”草莓而言,最佳施肥处理组合为施氮量(N)300 kg/hm2、施钾量(K2O) 450 kg/hm2,最佳处理的草莓产量为37326.76 kg/hm2,与不施氮、钾肥相比,草莓增产16703.40 kg/hm2,增幅最高达80.99%。对草莓的品质而言,在试验范围内,增加施钾量对草莓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糖度和固酸比等指标都有一定的提升作用,但高的施钾量也增加了草莓的酸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也明显提升了评价草莓品质的各项指标,但过高的施氮量也导致草莓含糖量和固酸比降低,影响草莓品质。
  • 张天澍,袁永达,常晓丽,滕海媛,章巧利,王冬生*
    2016,32(5): 87-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分析其对幼虫体内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幼虫后,能显著增加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且这种作用具有明显的持续性,处理结束后48h,各处理组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持续增加,LC10、LC20处理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54mg/mL,19.55 mg/mL,为对照组含量的3.5倍和3.7倍。96 h时高浓度处理组LC30、LC40和对照组的蛋白量显著增加,96h时对照组的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各处理组。同时蛋白质SDS-PAGE结果也进一步表明,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结束后48 h,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继续增加;而96h后则表现出下降趋势。血淋巴中总糖含量的研究表明,不同亚致死浓度氟啶脲处理甜菜夜蛾后,幼虫血淋巴中糖含量比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在处理结束后48h、96h时,各处理组的糖含量要高于对照组,其中LC30处理组的总糖含量最高,在48h、96h时其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和1.8倍。
  • 卢欣欣1,邢茂玉2,姚陆铭1,王 彪1,武天龙1,赵大云1*
    2016,32(5): 92-9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土壤盐渍化、酸化是当前扁豆连作引起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扁豆-水稻轮作的种植方法能优化土壤环境。通过试验对比扁豆-水稻轮作、扁豆连作(CK1)和水稻连作(CK2)三种方法对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扁豆-水稻轮作情况下的电导率(EC)、主要阴离子、阳离子、盐渍化程度显著下降;土壤养分方面,扁豆-水稻轮作与CK1相比有所下降,各养分物质含量下降幅度在9.1%—27.1%,有助于水稻生长;土壤理化成分中总孔隙度扁豆-水稻轮作比CK2增加11%、土壤通气孔隙度比CK2增加9.7%。研究表明,扁豆-水稻轮作有利于土壤环境改良。
  • 李 涛,钱振官,温广月,沈国辉*
    2016,32(5): 97-10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麦极、骠马、大能、优先、彪虎、爱秀、世玛七种茎叶处理除草剂,开展其防除小麦田大龄硬草试验。结果表明:15%麦极WP 300g/hm2、50g/L大能EC 1200mL/hm2、50g/L爱秀EC 900mL/hm2和30g/L世玛OF 300mL/hm2+助剂900mL/hm2在试验条件下可有效防除2—3分蘖期的硬草,药后150d的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大于90%,69g/L骠马EW1500mL/hm2对2—3分蘖期的硬草也有较好的防效,药后150d株数防效接近90%,鲜重防效优于株数防效,70%彪虎WG 60g/hm2和7.5%优先WG 150g/hm2+助剂450mL/hm2处理对2—3分蘖期的硬草防效较差,药后150d株数防效和鲜重防效均不足41%,不足以有效控制大龄硬草的危害。各供试药剂及剂量对小麦生长安全。
  • 张红霞,高新华*,陈 伟,黄开华
    2016,32(5): 101-10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麦仁和活体蚕蛹为培养基栽培蝉花获得孢梗束,对其有效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蚕蛹为基质感染蝉花菌株,获得的蝉花孢梗束(CY)中粗多糖、腺苷、N6-(2-羟乙基)腺苷、海藻糖、甘露醇、葡萄糖、尿苷、鸟苷含量分别为1.17%、1.40 mg/g、0.2 mg/g、9.95%、8.16%、1.90%、2.58 mg/g、0.90 mg/g;CY中多糖由海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3种单糖组成,海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摩尔比=1∶2.03∶16.91;与麦仁培养基栽培获得的蝉花孢梗束(DM)相比,CY中腺苷、海藻糖和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DM,粗多糖及N6-(2-羟乙基)腺苷含量略低于DM。由此可见,不同的培养基在蝉花代谢产物的种类及含量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 温以斌1,王洪林2,李冠喜1,樊继伟1,李荣花1,梁长东1,杨和川1,代慧敏1
    2016,32(5): 105-10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灵芝引进品种,以灵芝产量、产孢量以及灵芝子实体多糖和三萜的含量为指标,对引进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同时以灵芝优选菌株为试材,对灵芝的培养基质进行了优化筛选。结果表明,菌株L3和L5表现相对较好,该两株菌可以作为优选菌株进一步推广;菌株L1的表现次之,该菌株可作为备选菌株进一步研究;其他的5个菌株表现较差,不宜在连云港地区推广;配方Ⅴ和配方Ⅲ的灵芝产量及产孢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配方,为较适宜的栽培配方。
  • 朱红芳,李晓锋,朱玉英*,郭欣欣,刘金平,高倩倩,翟 文
    2016,32(5): 109-1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不结球白菜根肿病人工接种鉴定的最适方法,采用4种人工接种方法对不结球白菜根肿病进行接种鉴定,结果表明:2亿个孢子/mL的浓度在4种接种方法中效果均较好,适宜进行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接种;浸芽法中随着浸芽时间的延长,不结球白菜根肿病的发病率提高;利用子叶期和三叶一心时期进行3个时间的蘸根法接种,发现三叶一心时期蘸根3 h的发病率最高;相同条件下的灌根法优于菌土法,灌根法在4种接种方式中操作简单,适合在育种中对大批量材料进行抗性鉴定。
  • 吉琴
    2016,32(5): 114-11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热带睡莲的抗寒生理,对上海古猗园内保存的6个品种(种)热带睡莲离体叶片进行低温胁迫(5℃、0℃、-5℃)处理,并以20℃常温处理为对照,测定并分析与抗寒性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热带睡莲叶片抗寒生理指标随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0—5℃范围内,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不同程度的上升,温度继续降低,大部分指标出现下降趋势。表明热带睡莲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在0℃下,抗寒能力下降。总体来看,‘红宝石’、‘泰国王’和‘伊斯兰达’表现出较强的抗寒能力。
  • 李秀芬1,朱建军1*,童清2,唐红燕2,接富庆3
    2016,32(5): 119-12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思茅松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分析辐照后思茅松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辐照处理能引起幼苗的形态发生变化;低于50 Gy辐照处理对思茅松幼苗高生长和存活率没有不利影响,当辐照剂量为100 Gy时,思茅松幼苗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存活率降低;对照和低剂量处理的思茅松幼苗的高生长与种子千粒重相关性较强;5个家系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106.3 Gy、82.2 Gy、111.2 Gy、111.9 Gy和107.4 Gy。认为思茅松辐照育种的适宜剂量为100—110 Gy,当千粒重小于10 g时,适宜剂量为80—90 Gy。
  • 倪迪安,刘世霞,张志国,乔博园,尹冬梅
    2016,32(5): 123-12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秋冬季节上海奉贤海湾高校的地被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记录地被植物的种类及应用现状等,比较分析,提出了秋冬季地被植物在上海奉贤海湾校园的配置以及在园林应用中的建议,为地被植物在该地区秋冬季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 赵正楠,董爱香*,辛海波,崔荣峰,卜艳华,孙宏彦
    2016,32(5): 128-1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选择出株高矮、花穗长、花序密、综合性状好的一串红材料作为进一步的单株选择对象和杂交育种亲本,以自育的8个一串红种质为材料,观测了株高、叶片长、叶片宽、花冠长、花冠直径、花萼长、花萼宽、花序轴长、节间长度、冠幅等10个性状,并采用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对上述8个一串红种质观赏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熵权法可以用来评价一串红种质观赏性状,优选材料K5(‘1120ZH’)为符合育种目标的材料。
  • 林 丰,汪之和*,施文正,黄天天,杨珊珊
    2016,32(5): 133-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南极磷虾经过热风干燥、真空平板干燥、真空冷冻干燥3种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后,通过感官评定并经电子鼻及GC-MS测定,比较了3种干燥制品的挥发性成分与风味特性。结果显示:经真空冷冻干燥的南极磷虾制品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且风味独特;真空平板干燥制品及热风干燥制品的风味接近,热风干燥及真空平板干燥都是经热加工,蛋白质变性及脂肪氧化所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相类似;在感官总体评价上,3种干燥方式的制品没有明显差异。
  • 贾文婷,杨 慧,吴 宏,金新文,吴洪斌*
    2016,32(5): 139-1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地区红枣为研究对象,采用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在前期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三因子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预干燥时间、膨化温度和抽空时间对产品水分含量、膨化度和色泽的影响。通过响应面优化工艺,得出红枣变温压差膨化干燥的最佳工艺是:预干燥时间4 h,膨化温度72.10 ℃,抽空时间84.69 min。
  • 刘月明1,汪秀秀1,2,刘 博1,李 想1*,高 琴1,潘良文1
    2016,32(5): 145-1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口岸重点监控的转基因棉花T304-40品系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外源插入片段与基因组DNA 3’端邻接区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经筛选和优化后,建立了转基因棉花T304-40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方法的适用性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高度特异于转基因棉花T304-40品系检测,反应效率达94.2%,绝对灵敏度为20拷贝基因组DNA,定量下限为25拷贝基因组DNA。以研制的检测方法建立标准曲线对盲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盲样的测定值与设定值间的偏差均小于10%。因此,本研究建立的转基因棉花T304-40品系特异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准确地对棉花及其制品中转基因棉花T304-40成分进行定性或定量检测分析。
  • 吴君兰,金曹贞,蒋建平,刘树超,鲍炜宇,黄芹花,柏秀萍
    2016,32(5): 152-15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闵行区域内5271份蔬菜、水果样本农药残留定性定量检测结果进行归纳整理,结果表明:闵行区蔬菜、水果农药残留禁用农药检出次数由2006年的25次降为2014年的1次及个别年份的未检出,超标农药品种由禁用农药逐渐转向非禁用农药,农药残留合格率由2006年的90.7%逐渐上升至2014年的99.2%。分析了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行标准化技术,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强化农药销售管理的控制对策。
  • 闫述乾1,范武迪*,丰中静2
    2016,32(5): 156-1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分析甘肃省财政金融支农减贫效果,构建了财政金融支农减贫绩效评价体系,利用POVCAL软件对贫困指标进行测度后,运用DEA方法对甘肃省2002—2013年财政金融等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率即减贫绩效进行了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贫困各指标维持在较低水平,总体减贫效果明显;2002—2005年,甘肃省财政金融支农的减贫绩效达到最优,其余年份为非DEA有效,但减贫效果正向最优状态发展;农户自有资金运用对农村减贫作用明显,财政支农减贫效益次之,金融支农减贫效果最差。最后为进一步提高减贫效率,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 姜燕飞,张艳荣*,王彩红
    2016,32(5): 163-1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50家经营状态不同的家庭农场为样本,基于经济效益、科技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四个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分析各指标权重并实际测算了家庭农场的绩效得分。研究发现,尽管家庭农场数量增长迅速,但综合绩效偏低、发展不平衡,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类经营模式是未来农场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会服务体系健全程度、经营规模对绩效有显著影响。
  • 龙腾,2,王海1,马佳3*
    2016,32(5): 170-17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更新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趋势下的必然结果。依托土地整治平台达到乡村更新为目的的研究在国内较少。研究以“有机更新”和“谨慎更新”为理论基础,分析了浦东合庆土地整治项目案例中现状区域发展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乡村更新的土地整治的目标、动力,因地制宜地以产业化、生态化为原则划分了居住生活区-立体农业区-果林生产区并存的规划布局,并分别在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保持、村庄整治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工程设计。
  • 余新桥,刘国兰,李明寿,潘忠权,王加红,黎良通,罗利军*
    2016,32(5): 175-1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旱7A是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武香B与内香B进行杂交,在F2中选优良单株与沪旱1B杂交并回交一次,后与沪旱1A测交并经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节水抗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于2012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沪旱7A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率好,达68.27%以上,抗旱性1级,其与旱恢3号配制的组合‘旱优73’于201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 周 强,2,王 慧3,于典司3,郑洪建3*,徐永平1,2*
    2016,32(5): 179-18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华耘黑糯501’是由优质糯玉米自交系ny1996和09NX4168杂交选育而成的黑色糯玉米单交种。经多年多点品比试验,该品种在上海地区从出苗至采收82 d左右,平均鲜穗产量10 252 kg/hm2,比对照增产1.15%。该品种籽粒黑红色,具有上色快、品质优、商品率高的特点,鲜食品尝甜糯香软,皮薄渣少,经上海鲜食玉米区域试验专家组和试点鉴定,品质综合评分86.8分。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