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5年, 第31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5-09-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赵志鹏, 李 刚, 施 标, 李茂柏, 王新其, 吴书俊, 曹黎明, 张建明
    2015,31(5): 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选育香型优质粳稻新种质,以粳稻‘武香075’为香味基因供体,优质水稻‘金丰’为受体,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KOH香味检测法对杂交分离后代进行味基因与香味鉴定筛选。 经世代综合优良性状选择,最终选育获得优质高产香型粳稻种质纯合株系‘香粳 1305'。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香粳1305’稻米品质优良,达到国标二等食用粳米标准。 两年多点试验结果显示,‘香粳1305’实割产量9487.50—9685.50kg/hm2,较对照有显著或极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3.79%-7.2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手段相结合,可快速获得香味性状株系。
  • 张倩倩1,2,王金斌2,3*,吴 潇2,3,蒋 玮2,3,李 鹏2,3,刘 华2,3,吕贝贝2,3,武国干2,3,白 蓝2,3,常晓蕾2,3,王荣谈4,唐雪明1,2,3**
    2015,31(5): 6-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稞淀粉为原料,分别以普鲁兰酶法,α-淀粉酶法,β-淀粉酶法三种方法制备慢消化淀粉(Slow digestion of starch,SDS),并优化SDS的制备条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制备SDS的最佳方案为普鲁兰酶法,制备得到的SDS的含量为32.72%。普鲁兰酶法处理条件为:普鲁兰酶的添加量200 U,酶解时间10 h,冷藏回生时间1 d,淀粉浓度15%。
  • 赵海涛1,李天鹏1,赵子笑1,刘 畅1,王明珠1,李德权1,3,颜志俊2,单玉华1,封 克1
    2015,31(5): 13-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蚯蚓消解牛粪产生的蚓粪为主要原料,与蛭石按照4∶1体积比混合后添加氮肥和磷钾肥复混成育苗基质,通过温室大棚培育黄瓜幼苗,分析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基质相比,蚓粪基质能显著增大黄瓜幼苗株高、叶片叶绿素、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总干重,根冠比和壮苗指数;蚓粪基质中添加蛭石能够显著增加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根长和壮苗指数;纯蚓粪基质中添加氮磷钾肥能显著增加黄瓜幼苗的根表面积和根冠比;蚓粪蛭石基质中添加氮磷钾肥显著增加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和根长。育苗后,蚓粪基质的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和EC值显著高于对照基质,而pH值显著小于对照基质。与以泥炭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基质相比,蚓粪基质具有更大的酸碱缓冲能力,更有利于黄瓜幼苗发育。添加蛭石显著降低了蚓粪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添加磷钾肥比添加氮肥更能增加蚓粪基质的EC值。蚓粪基质中较高的有效氮磷钾含量能够有效防止黄瓜幼苗发生营养障碍,0.5 kg/m3尿素、10.0 kg/m3过磷酸钙和1.0 kg/m3硫酸钾添加到4∶1体积比的蚓粪蛭石混合基质中最有利于黄瓜幼苗的壮苗形成。
  • 涂尾龙1 ,吴华莉1 ,曹建国1,胡志刚2,谈永松1*
    2015,31(5): 2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发酵豆粕饲料对‘申农I号’猪的生长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90头‘申农I号’猪分成对照组和添加发酵豆粕的试验组,相同条件下饲喂85天后,对猪的生长性状、屠宰性状、氨基酸及氨基酸评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末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屠宰前重和胴体斜长显著高于对照组,皮厚显著低于对照组,屠宰率、平均背膘厚、6-7肋骨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滴水损失、嫩度、肌内脂肪和肉色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除了脯氨酸和组氨酸,试验组的其他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可提高‘申农I号’猪生长速度,改善其肉品质。
  • 蒋凤英,张俊平,何锡忠,张春玲,李春华,周宗清,杨惠萍,倪建平
    2015,31(5): 27-3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减少鸽副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副作用,保证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利用分离到的鸽I型副黏病毒(S1株)作为抗原,配制了不同水油比的疫苗,对疫苗的物理性状、安全性、效力试验及免疫效果进行观察,探究疫苗不同水油比的差异。 结果表明:该疫苗的水油乳化比为1:4时,疫苗的稳定性最好、免疫效果最佳。
  • 张婉华,朱永军,徐平,曹伟明,何锡忠,彭丽英*
    2015,31(5): 32-3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2批猪细小病毒病弱毒疫苗分别在2℃~8℃保存11、12、13个月,-20℃保存22、24、26个月,进行物理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安全试验及免疫效力试验,探讨不同保存条件和保存期对疫苗的影响。结果表明,物理性状、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外源病毒检验符合《中国兽药典》的要求。安全试验每批次疫苗接种乳鼠全部健活;以10头份/头的剂量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猪,接种后定期采集血样和鼻肛分泌物,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均为阴性。疫苗在2℃~8℃保存至13个月,-20℃保存至26个月TCID50均≥106.25/头份;接种PPV HI抗体阴性豚鼠抗体全部转为阳性;疫苗免疫PPV HI抗体阴性猪,免疫后1个月、7个月分别用PPV强毒攻击获得100%保护。
  • 谢 昆1,2,蒋成砚1,2,王会英1,周文树1,唐秀华1,汪 镜1
    2015,31(5): 37-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云南省蒙自地区奶牛乳样中采集病原菌,通过细菌培养,进行形态和生化实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牛奶中分离得到的7株链球菌(编号为MZ1—MZ7),按照传统的形态学和生理生化学并参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2株是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MZ1和MZ6)、3株是乳房链球菌(S. uberis)(MZ4、MZ5和MZ7)和2株停乳链球菌(S. dysgalactive)(MZ2和MZ3);这些菌株对四环素、头孢噻吩、环丙沙星和苯唑西林几种药物敏感,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和青霉素3种药物敏感性较低。
  • 刘福平,张小杭,崔寿福
    2015,31(5): 42-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减缓长期继代蝴蝶兰类原球茎增殖、萌发能力降低,在培养基中添加抗氧化剂继代类原球茎24个月,观测类原球茎增殖能力、成活率及萌发率,并分析其生理学指标。结果表明:100 mg/L半胱氨酸与8.0 g/L甘露醇组合为适宜抗氧化剂浓度;在培养第24个月,处理组每瓶鲜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萌发率极显著提高;培养期间对照组和处理组类原球茎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处理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主要在第16个月),对照组与处理组叶绿素水平均变化不明显。
  • 孙鸣镝1,2,郝冠军1,方海兰1*
    2015,31(5): 47-5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B-DTPA浸提剂联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上海地区48个典型土壤样品中8种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并与经典的土壤测定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AB-DTPA法能提取出土壤中大部分有效磷和速效钾,提取率分别为93.0%和98.4%,与经典测定方法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7和0.981;无论是土壤营养元素还是污染重金属,AB-DTPA法测定的有效态含量均高于CaCl2-DTPA法;其中AB-DTPA法测定的Fe、Mn、Cu、Zn、Cd等5种元素的有效态含量与CaCl2-DTPA法均达到极显著相关;AB-DTPA法提取的有效Pb与CaCl2-DTPA法测定结果也达到了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只有0.325。总体而言,AB-DTPA法适用于上海典型土壤中多种元素的有效态含量分析,但除P、K外,其它元素的评价指标应相应提高。
  • 王伟民1,王新其2*,蒋杰贤3,胡 永1,张 琳1,成 玮4,蒋耀培4
    2015,31(5): 51-5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上海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普查资料,分析整理显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的越冬代虫量基数、播期、种植方式及品种自身抗性有一定的关系。灰飞虱越冬代虫量基数与冬季的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7227*);在5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播期越早,条纹叶枯病发病程度相对越重,与播期存在明显的指数关系(y = 43.614e-0.867x, R2 = 0.9918**);直播稻的发病率要高于移栽稻,品种间条纹叶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
  • 张德林1,李 军2,蒋其根3,张 青4,沈 洁1,张佳婷1,陆佳麟1,顾春军5,王治雄5
    2015,31(5): 56-6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草莓大棚栽培生长、产量和同期青浦区气象资料,应用数理统计中的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大棚草莓生长、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结果表明:草莓大棚内10 cm高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在晴天天气下比青浦区气象站分别高4.9 ℃、14.3 ℃和2.3 ℃,在多云天气下分别高5.2 ℃、15.1 ℃和1.7 ℃,在阴雨天气下分别高3.0 ℃、7.5 ℃和1.9 ℃;大棚草莓在繁苗期和移栽生长期的农业气象灾害是高温、暴雨和热阵雨,在开花收获期是连阴雨、暖湿天气、低温冻害、高温、大风和暴雪积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草莓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指标,为青浦地区草莓气象业务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 李双喜,吕卫光,郑宪清,袁大伟,张娟琴,何七勇,张翰林,陶晓斌,
    2015,31(5): 61-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及覆土还田,研究了生物耕作下不同蔬菜(玉米、芋艿、山芋以及毛豆)茎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建立了不同蔬菜的腐解模型。 结果表明,蔬菜茎秆还田后,腐解速率表现出先快后慢的特征;在试验期内,玉米、山芋、芋艿以及毛豆等4 种蔬菜茎秆的腐解率依次达到73.8%、95.9% 99.2% 和75.4% ,T2处理(10cm)显著高于T1(0cm);提出了不同蔬菜茎秆残留量自然对数的天数回归方程,可以预测蔬菜茎秆还田的腐解期限。
  • 何七勇,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张娟琴,王金庆,袁大伟,张翰林
    2015,31(5): 66-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秸秆还田大田试验,考察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理化性质、水稻苗期生长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不同机械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物理性质影响不大,但旋耕铧犁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土壤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初苗期生长有一定影响,但苗期结束时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在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采用旋耕铧犁耕作方式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
  • 赵蓬晖1,张江涛1,周 玲1,刘 军2
    2015,31(5): 70-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培养液量、管理措施和营养液成份等不同水培条件下,对白榆离体花枝结果品质作了比较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4 L培养液量、1/4 MS微量元素无机盐培养液和每隔7 d换水、14 d短截和定期清洗切口等培养措施,对提高白榆离体花枝的结果品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宋献策1,张建军2,顾巧英1,王 奕3
    2015,31(5): 74-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光(0-3340lx)和碳源(0%-3%的蔗糖)对非洲紫罗兰离体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非洲紫罗兰可在没有外加碳源的有光照条件下存活、生长和分化,其繁殖率和生长量与光照强度正相关,但离体培养效果不及添加蔗糖的处理。 弱光(379-405lx)与3%的蔗糖组合最有利于叶片不定芽诱导,强光(3110-3340lx)与3%的蔗糖组合更有利于试管苗不定芽的扩繁,强光(3110-3340lx)和1%的蔗糖组合较适宜非洲紫罗兰壮苗与生根培养。
  • 赵 钢,谭茂玲*,万 燕,向达兵
    2015,31(5): 79-8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苦荞品种‘川荞2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全株喷施处理,测定了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GA3处理促进苦荞株高的增加,NAA和PPP333处理均显著降低了苦荞的株高;NAA处理促进苦荞产量的显著增加;低浓度的GA3和PPP333处理促进苦荞产量的增加,随处理浓度的进一步增加而显著降低。从对品质的影响来看,除GA3处理显著降低直链淀粉含量、NAA处理显著降低支链淀粉含量外,总体上,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均随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GA3处理显著降低了苦荞籽粒中蛋白质和黄酮含量;NAA和PPP333处理时苦荞籽粒中蛋白质和黄酮含量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由此可见,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苦荞的产量和品质。
  • 白保勋1,王希宏2*,张根梅2,左红娟1,陈东海1
    2015,31(5): 83-8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郑州市4种主要果树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固碳量及其经济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枣树、苹果树、桃树和葡萄树的年固碳量分别为3 097.32 kg/hm2、4 658.35 kg/hm2、4 278.72 kg/hm2和6 045.17 kg/hm2,这4种果树年固碳经济价值分别为3 700元/hm2、5 600元/hm2、5 200元/hm2和7 300元/hm2;郑州市主要果树年固碳总价值为8 760.44万元,果树对空气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 姜玉萍1,2,丁小涛1,张兆辉1*,陈春宏1
    2015,31(5): 87-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白粉虱侵害对黄瓜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粉虱侵害使黄瓜净光合速率、Fv/Fm明显降低,并且侵害程度越重,降低越明显;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也随着侵害的加重而降低越明显;白粉虱侵害明显增加了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并且侵害越重,增加越明显。说明白粉虱侵害时,黄瓜受到了明显的胁迫,胁迫植株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等来适应外界胁迫。
  • 朱龙英,张 辉,刘 娜,田守波,万延慧,朱为民*
    2015,31(5): 92-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樱6号’是以株系S12-620-2-4为母本、株系365-3-4-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节间短,中早熟,生长势强,果实高圆形,幼果有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平均单果质量18g左右,大小均匀,商品果率高,口感风味好,不易裂果,耐储运,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塑料大棚春提早栽培产量43000kg/hm2,塑料大棚秋延后栽培产量37500kg/hm2,。
  • 王 慧1,卢有林1,孙大鹏 ,于典司1,施 标1, 李茂柏3,潘玲玲2,林金元2*,郑洪建1*
    2015,31(5): 96-9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申科甜1号’是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多抗鲜食超甜玉米杂交新品种,苞叶包被完整,新鲜嫩绿,籽粒饱满,排列整齐,黄白籽粒相间分明,有光泽,秃顶少,商品率高,还具有风味好,色泽佳,甜度高,皮薄渣少、抗倒性强等特点。2011年参加本所多点异地品比试验,平均鲜穗12 600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6.4%;2012年上海市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平均鲜穗14 837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3%;该品种生育期86 d左右,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4.2分,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栽培。
  • 蔡金华1,2,陈爱大1*,李东升1,曲朝喜1,温明星1
    2015,31(5): 100-10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10—2012两个年度国家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组小麦区域试验资料和2012—2013年度国家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汇总资料,对‘镇麦11号’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镇麦11号’的平均穗数为505.13万/hm2,平均穗粒数为39.31粒,平均穗粒重为1.56 g,平均千粒重为39.78 g,平均产量为6392.89 kg/hm2。相关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均与产量呈正相关,相关程度依次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穗粒重。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直接通径系数Py=0.5312),其次是穗数(直接通径系数Py=0.4711),穗粒重的作用最小(直接通径系数Py=0.0944)。‘镇麦1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应在保证足够的穗数和穗粒重稳定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同时兼顾粒重。
  • 顾炳朝,岳绪国,唐泽庆,杨 军,张 超
    2015,31(5): 104-10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镇油6号’系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产量一般在3000.00 kg/hm2左右,全生育期244d,株高170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6个,二次有效分枝6.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78个,每角20.3粒,千粒重4.20g,芥酸含量0.3%,硫甙含量19.8umol/g饼粉,含油率41.3%,抗倒抗病性强,适宜在江苏省及相邻地区的油菜区种植。
  • 苏瑞芳1,江 健1,李 丹1,顾 盈1,瞿 洁2,王红梅2,金秀华1*
    2015,31(5): 108-1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扬麦16’为材料,在机械条播下,氮肥用量及运筹技术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作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条播下,基蘖肥∶穗肥=8∶2,施氮量为315 kg/hm2时,产量最高,增效明显;在施纯氮量为270 kg/hm2水平下,适当提高穗肥比例至30%,可实现节氮增效。
  • 朱钱平1,李国梁1,施圣高1,奚 刚1,曹伟召1,陈小倩1,左 军1,陈谊君1,王新其2*
    2015,31(5): 111-1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及其配比对崇明东滩上实农业园区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小麦生产氮肥合理用量为300—337.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以5∶5或6∶4为宜。
  • 顾树平,张 强,沈 杰,左 京,程 婷,周定邦
    2015,31(5): 115-1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研究在同一种植密度条件下,5个不同播幅对机条播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条播水稻的产量随着播幅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播幅为5 cm时的产量最高,达到9.064 t/hm2;播幅的增大有利于提高中期水稻分蘖能力和缓解高峰苗后分蘖消亡速率,播幅5 cm的高峰苗数比2 cm的增加了8.1%,而无效分蘖消亡速度降低了9.9%,最终有效穗数多;播幅5 cm基部第一、二节间总长比2 cm处理减少了3.32 cm;高效叶面积比例比2 cm处理增加了3.47,播幅大的处理节间和上层叶面积的配置更加合理,更易于塑造抗倒和高光效群体。
  • 丁凡琳,董晓霞,王建芬,姜小平
    2015,31(5): 118-1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北京市延庆、昌平、大兴、房山、密云5个区(县)和首农集团107个奶牛养殖场的调研数据,运用多元Logit 模型对影响北京市奶牛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选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影响牛场粪污处理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以还田模式为参照,相关设备齐全度显著影响工业化处理模式的选择,而综合性处理模式更多受法人素质和补贴的影响。基于模型结论,建议按不同规模养殖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粪污处理模式,并加强法人环保意识,优化政策扶持方式,酌情为企业提供金融支持。
  • 陈廷贵,陈苗苗,周 洁
    2015,31(5): 124-1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光明乳业生产的小小光明宝宝奶酪被发现含有被禁止的“乳矿物盐”的食品安全事件后,对上海市3所幼儿园的孩子家长作了更安全奶酪的支付意愿问卷调查,然后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对影响他们的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食品安全事件对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产生了负面影响;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超过1/3的被调查者选择“国外产品”作为替代品,这部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支付意愿较高;了解“乳矿物盐”、具有农业、食品或医疗领域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认为光明牌奶酪安全”的消费者具有较高的支付意愿;而年龄在40岁以上和在政府机关或企事业有固定工作的消费者对更安全奶酪表现出消极的支付意愿。
  • 叶有灿,丁森新
    2015,31(5): 129-1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信息中心依托市政务外网链路资源,2013年完成农业部视频会议系统向上海市属节点及郊区县的延伸,建成了“2+15”个双向高清视频会议会场,实现了部、市两级MCU级联,系统支持农业部、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上海市区县农委三级视频会议组网模式。从视频信号源的摄取、线路的传输、视频终端、MCU平台和本地视频图像的显示等各个环节均达到高清1080P标准。系统的应用降低了会议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 邱巧根,朱 靖
    2015,31(5): 133-1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例,基于审计视角分析了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根 本原因是项目管理制度缺失,提出了从顶层制度设计角度,结合院情实际,在科研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方面制定 具有前瞻性的管理制度,加强制度的有效执行和监管,通过预算经费的统筹与支持解决科研经费管理短板等对 策,以期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农业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
  • 李秀芬1,朱建军1*,张建锋2,殷丽青1
    2015,31(5): 136-13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我国玫瑰茄的引种历史与栽培现状、有效成分与保健作用,以及在应用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认为:玫瑰茄适宜在热带、亚热带生长,长江中下游一带为玫瑰茄的引种栽培边界,长江以北地区栽培会受到早霜危害;适宜播种时间为3—5月,采收时间为9—11月;主要产品花萼可提取玫瑰茄色素、玫瑰茄皂甙、玫瑰茄多糖等多种营养物质;具有抑菌、抗氧化和保护心血管等作用;在保健饮料开发、天然色素提纯利用、玫瑰茄籽油榨取以及医药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并可作为荒山荒滩先锋作物进行种植。
  • 查 倩,蒋爱丽,王世平,奚晓军,田益华
    2015,31(5): 140-1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高温逆境下果树的应答反应,具体表现在:高温逆境伤害果树叶片组织结构;影响果树的光 合效率、细胞膜功能、抗氧化系统平衡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生化变化;激素、信号物质和磷酸化信号通路也会 应答高温逆境;与高温逆境相关的基因和蛋白在高温逆境下应答表达。 此外,高温逆境与光胁迫、盐胁迫、氧化 胁迫和干旱胁迫也存在密切关系。
  • 汪境成,李军乔,包锦渊
    2015,31(5): 145-1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试管反应和纸片法对蕨麻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甲醇、95%乙醇、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2—3种指示剂和显色剂的沉淀反应或显色反应,预测蕨麻中各大类物质的含量及相对丰度。初步确定蕨麻地上与地下部位分别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为进一步全面研究蕨麻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指导。
  • 陈 旭,张秋丽,茅一平,周 燕,李秀玲
    2015,31(5): 149-15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高含油量杂交双低油菜品种‘沪油杂8号’进行了氮肥施用量、氮肥运筹和施用硼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沪油杂8号’氮肥适宜施用量是270km/hm2;这时的氮肥基苗蜡肥与春薹肥施用比例为65%∶35%-70%:30%,产量结构最佳,产量最高。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