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3年, 第2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3-03-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吕卫光1, 2,杨广超2,李双喜1,张春兰2,朱毅勇2,郑宪清1,沈其荣2*
    2013,29(2):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在西瓜残体腐解产物和根系分泌物中检测到的香豆酸、肉桂酸、阿巍酸、香草酸四种酚酸物质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根系生长的某些生理活性有显著影响。酚酸物质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在酚酸浓度为800 mg/L时,肉桂酸对种子发芽率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香草酸的抑制作用最小,其发芽率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2.6%和37.9%;肉桂酸对西瓜的胚根长和胚轴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香草酸的抑制作用最小。西瓜幼苗根系脱氢酶和SOD酶活力随酚酸浓度增加逐渐降低,POD、PPO酶活性随着酚酸浓度的增加逐渐提高。
  • 张树山1, 2,戴建军1, 2,吴彩凤1, 2,张廷宇1, 2,张德福1, 2
    2013,29(2):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猪精液冷冻保存效果,在9%鸡卵黄低密度脂蛋白(LDL)冷冻稀释液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谷氨酰胺对猪精液冷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DL冷冻稀释液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显著提高猪精子冷冻效果(P<0.05),较适宜添加量为40 mmol/L。
  • 罗碧平1, 2,马汝钧1,剧世强1,芮 荣1
    2013,29(2): 9-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靶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shRNA表达盒插入pEGFP-N1的EcoO109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转基因载体pEGFP-G1,并在转基因Marc-145细胞验证其抑制PRRSV复制的功能。用pEGFP-G1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欧洲型PRRSV,病毒感染后每天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获pEGFP-G1可明显抑制PRRSV复制。
  • 周 音,张建军*,殷丽青
    2013,29(2): 14-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3种抗氧化剂(抗坏血酸、亚硫酸钠、柠檬酸)对3个大花蕙兰品种组织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三者配合使用能明显抑制褐变的产生,在含有抗坏血酸0.125 g/L、亚硫酸钠0.125 g/L、柠檬酸2.5 g/L及BA 4 mg/L +NAA 0.5 mg/L +KT 0.5 mg/L的MS培养基上,3个品种的芽增殖系数分别为8.3、7.1和4.0,与对照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但高浓度抗氧化剂对大花蕙兰产生伤害。
  • 杜志钊1, 2,张志奇3,陆瑞菊1, 2,何为志3,黄剑华1, 2*
    2013,29(2): 17-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上海地区的大田种植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不同播种密度及施肥量对优质啤麦品种‘海花1号’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对‘海花1号’的产量具有显著影响,适时的早播可有效增加其有效穗数,从而提高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较小;施肥量未对其产量产生显著影响。为获得高产,较合适的播期是11月16日、播种密度240万/hm2基本苗、施肥量270 kg/hm2纯氮。
  • 袁永达,王冬生,张天澍,滕海媛
    2013,29(2): 20-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接虫的方法,测定了秋季青菜不同生育期甜菜夜蛾幼虫数量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青菜不同的生育期,随着接入虫数的增加,青菜产量均逐渐下降。青菜不同生育期对甜菜夜蛾危害的敏感性不同,以青菜前期较为敏感,低虫量的甜菜夜蛾危害就可能引起青菜产量明显的损失,因而此期的防治最为关键。青菜前期以低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1头左右,以中高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05头左右;青菜后期以低中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2~0.3头,以高龄幼虫为主时防治指标为单株虫量0.5头左右。
  • 褚云霞1, 2, 3,黄志城1, 2,李寿国2,顾可飞1, 2,陈海荣1, 2,顾晓君2
    2013,29(2): 24-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NCBI公布的EST数据为基础,通过一系列软件处理,连接成长175.294 kb的无冗余EST序列324条,从23条序列中发现25个SSR, 每7.011 kb出现一个SSR位点。运用Primer 3设计出引物15对,结合文献公布的11对引物,以46份中国芹菜品种及7份西芹品种的总DNA为材料,对EST-SSR在芹菜上的应用可行性进行验证,53份芹菜品种的12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从2(引物4)到 4个(引物11)不等,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个;并对53份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了鉴定。
  • 刘美华1,伊力塔1*,马元丹1,余树全1,余小近2,周 恬1,林小安1
    2013,29(2): 29-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浙江省常见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和银杏(Ginkgo biloba)的凋落叶作为研究对象,在pH 2.5、4.0、5.6模拟酸雨梯度下,分别对凋落叶进行淋洗及浸泡处理,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凋落叶对酸雨缓冲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式下凋落叶均表现出酸缓冲能力;浸泡处理比淋洗处理凋落叶对酸雨的缓冲效果明显。在pH 5.6处理下,毛竹和银杏的凋落叶浸泡液与淋洗液差异不显著。在pH 4.0处理下,毛竹凋落叶浸泡液与淋洗液差异不显著,但银杏凋落叶浸泡液与淋洗液差异显著。在重酸条件(pH 2.5)下,尽管凋落叶对酸缓冲的效果不明显,但不同处理方式差异显著。因此,可推测凋落叶与酸发生充分反应,从而提高酸液pH。
  • 施林林1, 2,王海候1, 2,蒋 敏1, 3,张 帆1, 4,陆长婴1, 2,周新伟1, 2,沈明星1, 2*
    2013,29(2): 33-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选择具有不同磷素面源污染特征处理,分析水绵生物量(干物质量)、氮磷含量与土壤、水体氮磷含量的关系,探讨利用水绵生物指示磷素面源污染力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水绵生物量与土壤总磷、Olsen-P含量极显著相关,而与土壤总氮、有效氮以及田面水总氮、总磷含量无明显相关性。根据水绵生物量与土壤Olsen-P的回归方程以及文献报道太湖地区磷素面源污染阈值(土壤Olsen-P=30 mg/kg),得出水绵生物量 45 g/m2为该区域稻田磷素面源污染的生物指示阈值;因太湖地区稻田系统土壤供氮能力稳定,水绵磷含量与水绵N∶P极显著相关,所以水绵化学计量值N∶P也是稻田系统供磷能力的有效生物指示;根据水绵N∶P与稻田土壤Olsen-P含量回归方程,可得出水绵N∶P=9.57是判断本区域磷素面源污染的阈值,水绵N∶P低于9.57即需对稻田生态系统磷库容量高度重视。
  • 吴 庆1,孔秋莲2,戚文元2,岳 玲2,陈志军2,包英姿3,颜伟强2
    2013,29(2): 38-4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意式风干火腿为试材,研究了γ射线和电子束辐照对火腿色泽、辐照异味和过氧化值、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双烯值等脂质氧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后火腿红度(a*)降低,γ-射线的降低幅度大于电子束辐照,与未辐照处理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电子束辐照后a*/b*比值与对照相同,γ-射线辐照后a*/b*比值显著低于对照(p<0.05)。电子束辐照处理火腿的色泽和风味优于γ-射线处理,辐照异味处于感官可接受水平。辐照导致火腿过氧化值、双烯值上升,但过氧化值仍保持在较低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腌腊肉制品卫生标准(<0.25 g/100 g)。辐照火腿的脂质氧化产物指标(TBARS、羰基值)低于未辐照火腿。
  • 宋荣浩1,杨红娟2,张兆辉3,陈远东2,顾卫红2*
    2013,29(2): 43-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圣女红2号’是上海农科院园艺研究所育成的早熟、优质、抗逆、小果型西瓜新品种,为提高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加速‘圣女红2号’的推广,开展了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的最佳整枝方式为单蔓整枝,种植密度以株距25 cm、行距250 cm、1.20~1.44万株/hm2为佳,基肥施用量以精制有机肥22.5 t/hm2 +狮马牌复合肥900~1 125 kg/hm2为宜。果实膨大期通过叶面喷施4~5次500倍液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7%∶12%∶40%),每次400 g,比不追肥对照增产29.67%,比传统穴施方式增产10%以上,同时显著改善了西瓜果实的品质。
  • 李 涛1, 2,刘德好1,郭水良1*,沈国辉2,胡佳耀1,钱振官2,温广月2
    2013,29(2): 47-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田间试验和调查对上海郊区稻田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杂草群落和节肢动物、水稻产量关系作了研究,构建了双穗雀稗-空心莲子草杂草鲜重与昆虫发生量、水稻产量、每穗实粒数、有效穗数、白穗数等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随着杂草群落生物量的增加,因水稻穗数、每穗粒数减少会极显著地降低水稻的产量;因同翅目、双翅目等昆虫数增加会极显著地增加稻田昆虫的发生量;虽增加稻田昆虫的多样性,并使某些优势昆虫发生加大,但是并没有增加有益动物蜘蛛的数量。杂草群落竞争性利用环境资源,并诱发昆虫、白穗等病虫害的发生而使水稻产量下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双穗雀稗和空心莲子草是引起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昆虫的发生更多是由双穗雀稗引起的。根据经济危害允许损失率计算公式,得出移栽稻田双穗雀稗和空心莲子草杂草的防除经济阈值为21 g/m2。
  • 李友星1,杨学龙1,丁广礼1,张剑锋2,张安宁2,余新桥2*
    2013,29(2): 52-5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因节水抗旱稻田苗后杂草的发生是影响其高产和稳产的重要因素,对14种除草剂处理的杂草防效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筛选出合适的节水抗旱稻田除草剂,为沿淮地区节水抗旱稻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节水抗旱稻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在节水抗旱稻3~5叶期,以667m2施10%韩秋好80 mL和288 g/L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66 mL进行茎叶处理,效果显著。
  • 张瑞明1,李 军2,孔令娟1,薛正平2,朱丽萍3
    2013,29(2): 56-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夏季高温期间涂白大棚对小气候及青菜生长的影响,2010年至2011年在嘉定区开展了大棚青菜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涂白大棚光温环境更有利于青菜生长,涂白大棚和黑色遮阳网大棚内平均气温分别为30℃和29℃左右,透光率分别为52%和39%以下,辐射强度分别在2000 μmol·m-2·s-1和1260 μmol·m-2·s-1以下;涂白大棚内青菜品种‘金夏莳’、‘华尔兹’和‘夏帝’分别比黑色遮阳网大棚增产20.8%、31.9%和26.0%,3个品种的株高、叶龄、最大叶长和叶宽显著优于黑色遮阳网大棚内生长的相应品种。
  • 马 佳,闫其涛
    2013,29(2): 60-6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地的高效利用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在界定现阶段农地高效利用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上海农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提出了上海农地高效利用的建议。
  • 罗 强,张 晨,俞菊生*
    2013,29(2): 64-6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分析了农村拆迁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入弱势收益的概念,构建农村拆迁问题博弈模型,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拆迁农户和拆迁单位的行为选择。分析认为:要避免农村拆迁问题的产生,就必须消除农民弱势地位的影响,降低农民的弱势收益,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
  • 施 标,张 晨
    2013,29(2): 68-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上海农业的现状以及科技创新对推动上海农业发展的意义,分析了美国、荷兰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经验,概括了我国近年来农业科技创新的部署,进而提出上海都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思路,并强调需要加强体系建设。
  • 郑 洁,何 静*
    2013,29(2): 72-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特点,构建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农产品物流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找出其中的关键影响风险,并分析影响因素和原因,以尽量减少和规避高风险影响因素,为金融机构在开展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中控制风险,实现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 马 磊,胡麦秀
    2013,29(2): 78-8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鳗鱼出口日本市场为例,通过对比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规定的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之间的差异,分析技术-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鳗鱼出口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我国企业跨越技术-环境贸易壁垒的措施。
  • 张蔚俊,郑锦荣
    2013,29(2): 82-8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上海市的猪肉管理更为合理有效,通过抽样调查获得了200余份调查问卷,并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上海市市民的猪肉消费行为模式。研究表明:上海市民普遍倾向在菜市场购买现宰的猪肉。因此相关的监督职能部门应该集中资源,加强在菜市场的进货、存储、销售和废料销毁等关键环节的监管,实现社会资源效用的最大化,切实保障猪肉消费者的权益。
  • 于 丹,鞠 静
    2013,29(2): 86-8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态农业发展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山东省潍坊市实际,以芦笋产业为调查对象,探索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设计有利于生态产业链条延伸的技术对策,这对于促进潍坊市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孟 梁
    2013,29(2): 90-9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根系分泌物的种类、产生途径和影响因素,讨论了其在植物修复有机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今后该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植物修复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刘艳萍1, 2,朱延林1*,康向阳2,张江涛1
    2013,29(2): 95-9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围绕广玉兰的引种与繁殖、移栽、抗逆性和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对广玉兰已进行的研究,并初步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与建议。
  • 郭达伟
    2013,29(2): 100-10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假臭草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假臭草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假臭草精油中37种化合物,其中2-异地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4.4.0]-1烯、β-菖蒲烯醇、刺伯烯、荜茄醇和榄香烯等五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18.214%、14.165%、12.065%、10.476%和10.046%。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