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第2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11-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沈国辉1,唐国来2,温广月1,蒋耀培2,钱振官1,李 涛1,田志慧1
    2011,27(4):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连续两年对上海9个区县稻田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稻田杂草稻发生与分布呈扩散趋势,发生频率由2009年的22.29%上升至2010年的24.07%,乡镇分布率由2009年的75.89%上升到2010年的83.79%。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面积中的90.0%以上属于零星发生且不造成危害的1级,3级中度以上危害的发生面积仅占3.0%左右,5级严重危害的田块经过防治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与分布趋势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
  • 李琳一,袁 涛,陈 旭
    2011,27(4):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分析了概率抽样和空间抽样理论和方法,用农业抽样调查实例证明了对于存在空间相关的空间抽样问题,采用空间统计理论和方法确定的抽样策略才是适宜和高效的。同时也从理论的角度验证了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是空间抽样调查中行之有效的方法。
  • 杨 娟,赵京音*,李琳一,郑秀国,袁 涛,孔军龙
    2011,27(4): 9-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系统了解各种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同农艺措施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定量关系,本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涉及温室气体排放和固碳的环节进行了详细梳理分析,并采用量纲分析法建立了低碳农业评估数学模型。利用模型可计算得到各种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具体碳消耗量、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回收利用量以及碳储存量,并可综合评估区域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水平。
  • 朱建军,李秀芬
    2011,27(4): 15-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3种主要的西鹃栽培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具有成熟花蕾的盆花进行催花,昼间(10~12 h)温度控制在23~27 ℃,夜晚(12~14 h)温度控制在13~16 ℃,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30~40 d后即可开花。不同品种的自然花期不同,其需要的催花时间也不一致。自然花期早的品种,催花所用时间较短,自然花期晚的品种,催花所用时间也相对较长。开花后的低温条件有利于延长花期。
  • 于海龙1,杨 娟2,尚晓冬1,李 玉1,王瑞娟1,周 峰1,冯志勇1*
    2011,27(4): 18-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荷兰AEM公司生产的食用菌环控系统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过程的环境进行调控,通过对杏鲍菇整个生育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了不同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相对湿度对杏鲍菇生长过程具有显著影响;菌丝恢复速度随着生长环境中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加快;原基数目随着生长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子实体生长过程在相对湿度为91%~93%之间最优,产量最高。
  • 朱红芳,侯瑞贤,李晓锋,朱玉英*
    2011,27(4): 22-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选育成的不结球白菜不育新种质及其保持系为试材,对不同时期的保持系和不育系的叶片、花蕾和花朵进行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O2·-、丙二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三种保护酶的测定。结果表明,在营养生长期,不育系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其保持系相近,而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低于保持系的含量;在盛花期,不育系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都高于其保持系。不育系花蕾和花朵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低于其保持系,而O2·-和丙二醛含量高于其保持系。
  • 郑佩培1,罗倩倩2,刘志学1*,陈士超1*
    2011,27(4): 26-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崇明白山羊3个群体和黄淮山羊群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用筛选出的12条引物,对127个个体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47条谱带,其中多态性谱带67条。分析结果显示:崇明白山羊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物种水平上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PPB=42.18%,Shannon's信息指数Ho=0.2085;在群体水平上,PPB=38.55%,Ho=0.1946。崇明白山羊各群体间遗传差异较小,遗传稳定性较高。UPGMA聚类分析显示,崇明白山羊3个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优先聚为一支,再与黄淮山羊相聚。
  • 马 妍,谢 晶,周 然*,刘 源
    2011,27(4): 30-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河豚鱼宰杀、清理、分块后,用浓度分别为0.5%、1.0%、1.5%的O-羧甲基壳聚糖(O-CMC)水溶液浸泡鱼肉,分装放入4±1℃的冰箱中冷藏,研究不同浓度O-CMC对冷藏条件下河豚鱼的影响。试验表明,O-CMC能较好地维持河豚鱼的鲜度,抑制细菌的增长,延缓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TBA)、三甲胺(TMA)及pH的升高。其中1.0% O-CMC对河豚鱼保鲜效果最好,在4±1℃冷藏条件下,能有效延长河豚鱼的保藏期。
  • 罗 强,张 晨,俞菊生,马 莹,曹黎明*
    2011,27(4): 34-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崇明发展低碳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崇明低碳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路径建议。
  • 马 莹,张莉侠,马 佳,张 晨
    2011,27(4): 38-4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农业文化资源的视角,分析了上海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并对上海都市休闲农业中可利用的文化资源进行了解读,揭示了农业文化对于上海都市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 李思寰1,黄健柏2,欧阳晓年1,胡力丹1,吴艳超1
    2011,27(4): 43-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发展中地区农产品流通现状和问题分析,研究了影响发展中地区农产品流通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促进发展中地区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以农产品信息化为目标,应用电子商务等手段进行优化的建议。
  • 卞云龙,邓德祥,杜 凯,顾 啸,王益军,印志同,孙东雷
    2011,27(4): 48-5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7个性状优良茎秆糖含量差异较大的玉米自交系为亲本,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配置21个组合。通过对21个组合的玉米茎秆糖含量及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测定,分析玉米茎秆糖含量性状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1)玉米茎秆糖含量与产量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遗传负相关关系,基因型相关系数rg=-0.3031,但环境条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效应,环境相关系数re=0.2370,提高玉米茎秆糖含量可能不会对玉米产量产生负效应;(2)棒三叶面积与玉米茎秆糖含量之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增加棒三叶面积可以提高玉米茎秆糖含量;(3)穗粗、穗行数、播种—吐丝天数、株高、穗上一叶面积和穗位叶面积6个性状以及部分性状的互作对茎秆糖含量影响较大,偏回归系数均呈极显著水平,它们的复相关系数R=0.8028,达极显著水平。玉米茎秆糖含量可能与许多性状有关,且关系复杂,同时还受到玉米生长的环境因素影响。
  • 顾炳朝,岳绪国
    2011,27(4): 54-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及其组配的30个杂交种为材料,设置N0(不施氮)和N1 (150 kg/hm2) 2个处理,研究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各器官干物重分配比例的差异。结果表明:(1)杂交种在N0和N1条件下籽粒产量分别比亲本高27.60%和18.12%,其主要原因是杂交种具有较多的角果数。(2)杂交种的茎秆和果壳重均显著高于亲本,但各器官干重所占的比例差异较小。
  • 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27(4): 58-6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籽粒灌浆期旗叶枯尖的发生与根系活力、单株根干重、根鲜重以及根冠比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发生叶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剑叶叶绿素含量低于旗叶生长正常的小麦品种。叶枯尖症状发生与小麦生长后期根系特征关系密切。有枯尖症状的小麦品种后期根系活力相对较低,2个枯尖品种根鲜重、根干重和根冠比等均明显低于供试的4个无枯尖的小麦品种。
  • 管帮超,黄卫峰,冯加根,周 燕
    2011,27(4): 61-6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寒优湘晴’为材料,研究后期不同肥料运筹对其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穗肥能促进‘寒优湘晴’植株生长、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显著提高产量;不施长粗肥的产量最高;只施长粗肥,不施穗肥的产量最低。
  • 刘亚柏1,刘伟忠1,陈宏州1,马媛媛1,赵亚夫1,王润芳2,王全洪1
    2011,27(4): 64-6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烟紫337'紫薯进行有机栽培试验,研究覆膜和施用农作物秸秆炭对其商品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作物秸秆炭对紫薯有增产和减少虫害的作用,覆膜能有效防止虫害,但是施炭和覆膜也会导致藤蔓的生长过旺,以致影响产量。
  • 彭丽英,倪建平,张婉华,何锡忠,徐伟林﹡
    2011,27(4): 67-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在ST、PK -15、CEF、BHK-21四种细胞系上的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四种细胞对PRV都很敏感,PRV在四种细胞上增殖产生的病毒毒价分别为10-8.87±0.04TCID50/ml、10-8.50±0.03 TCID50/ml、10-7.68±0.06 TCID50/ml和10-7.87±0.05 TCID50/ml。四种细胞都能产生明显的病变,但不同的细胞上出现病变不同,PK-15细胞20±2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成葡萄串状的细胞;ST细胞22±2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细胞圆缩后成合胞体病灶;BHK-21细胞25±1h出现细胞病变且病变为细胞圆缩后成合胞体病灶,有拉网现象;CEF细胞24±2h出现细胞病变成葡萄串状的细胞。以上结果说明,ST细胞也适合用于PRV的增殖培养。
  • 孙凤萍1,高 骏1,胡建华2*,王胜昌2,高 诚2
    2011,27(4): 70-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Ⅰ型鸭肝炎病毒通过SPF鸡胚进行病毒培养和增殖,反复冻融后离心—0.22 μm滤膜过滤—差速离心—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后作为ELISA包被抗原,建立了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全病毒间接ELISA诊断方法。试验表明:此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的优点,为快速诊断鸭病毒性肝炎—Ⅰ型病毒感染提供了一条方便的途径。
  • 周震祥,顾彩菊,倪建平,汤琳琳,杨凯旋,李世玉,黄启忠*
    2011,27(4): 74-7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家禽品种资源非常丰富且各具特色,林地养殖应选择肉质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鸡种及其配套系。根据多年优质肉鸡选育和推广的研究及实践,认为适宜于上海地区林地养殖的优良肉鸡品种主要有:鹿苑鸡、霞烟鸡、石岐杂、清远麻鸡、北京油鸡、东乡绿壳蛋乌骨鸡、新浦东鸡、矮小型黄鸡等。
  • 张瑞明1, 朱建华1, 高善民1, 李珍珍1, 林天杰1, 陆利民2, 杨 忠3, 唐纪华4
    2011,27(4): 76-7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沪郊不同年限设施菜地土壤盐分含量、离子组成和土壤pH,同时分析了土壤NO3-含量、总盐量与各类盐分离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设施2年及以上大棚的盐分含量、电导率均显著高于1年大棚,除HCO3-离子外,七大离子含量均显著提高;(2)设施菜地有酸化趋势,建成保护地蔬菜6年及以上,土壤pH降至6.38,达到弱酸水平;(3)随设施年限的增加,设施菜地NO3-、Cl-、K+、Mg2+等盐基离子在全盐中的相对比例上升,SO42-、HCO3-则相对下降,Ca2+、Na+变化不大;(4)相关性分析表明,除HCO3-外,硝态氮含量、全盐量、电导率与各离子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
  • 陈 宏1,唐 莹1,吴 杰2
    2011,27(4): 80-8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矾根带茎尖幼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条件下矾根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适宜的诱导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 +NAA 0.05 mg/L;继代培养基为MS+6-BA 0.1 mg/L +NAA 0.01 mg/L;生根培养基为1/2 MS+ NAA 0.2 mg/L +AC 1 g/L。生根苗移入泥炭土∶珍珠岩=2∶1的基质中,成活率达80%以上。
  • 何璐1, 2,纪明山1*,刘 娜3,徐洪波2,齐补坤2
    2011,27(4): 83-8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新鲜苦参种子中分离纯化内生真菌,对分离到的内生真菌进行形态学和16Sr 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以确定菌株名称;并通过测定该菌株对常见植物致病菌的作用,确定其抑菌特性。结果表明,一株内生真菌从新鲜苦参种子中分离纯化出来,其菌落呈浅黄色,短绒毛状,有少量放射状沟纹;营养菌丝为树根状,有隔,分生孢子梗较长;分生孢子梗顶端短棒状,孢子椭圆;16Sr DNA分子鉴定后,确认其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 Thom),命名该菌株为BS001。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植物致病真菌和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产气肠细菌和黄瓜枯萎病菌抑制效果最佳。
  • 饶钦雄1, 2,白 冰1, 2,董茂锋1, 2,宣岩芳1, 2,邵 毅1, 2,邢增涛1, 2*
    2011,27(4): 87-8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食用菌中咪鲜胺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残留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用UPLC测定。以甲醇-0.05%氨水水溶液(60/40, v/v)为流动相,0.4 mL/min等度洗脱,在0.1~10 μg/mL范围内,咪鲜胺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线性相关,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5 mg/kg,添加回收率在92.1%~98.9%之间,变异系数在0.79%~6.33%之间。
  • 程运斌1,刘育清2
    2011,27(4): 90-9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5% OV-101固定相色谱柱,邻苯二甲酸双环己酯为内标物,用FID检测器对噻嗪?哒螨灵混配制剂中两种组分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结果表明:噻嗪?哒螨灵混配制剂中2种组分与杂质得到了有效分离,噻嗪酮和哒螨灵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117、0.128;变异系数分别为1.11%、1.26%;回收率为99.54%~101.36%,99.17%~101.64%;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0.9993。
  • 王义发1,沈雪芳1*,张 壁2,颜韶兵3,张建明4,康慧仁5,许梅玲6
    2011,27(4): 94-9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育种的理论基础,理想株型的要求及育种方法作了系统综述,提出了基于紧凑型耐密植糯玉米种质创新、种质新类群建立及自交系选育的3种类型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 袁 涛1,王 铮2, 3,李琳一1
    2011,27(4): 98-10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就目前小城镇公共设施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城镇公共设施选址的原则和技术路线,并以上海市新桥镇公共设施为例,用Visual Basic 6.0+MapObjects 2.0开发出的韦伯型设施区位分析系统进行了选址实践。
  • 帅起义
    2011,27(4): 102-10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igmap软件的技术支持,在华中农业大学试验猪场开展计算机猪场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建立了猪场信息化管理平台,验证了该技术给养猪生产管理带来的便利高效以及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提出了猪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 张俊芳
    2011,27(4): 106-10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经费管理在保障科研活动有效资金支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减少和杜绝违法违规行为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研究了现有科研活动的特点,分析了科研经费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科研活动的高效有序使用提供财务支持和借鉴。
  • 邱巧根,朱 靖*
    2011,27(4): 110-1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财政预算管理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需要探寻一种新的资金和预算管理模式。本文引入财政“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概念,探索农业科研预算单位资金和预算管理模式,提出并分析了“集中资金、统一收支、预算管理、内部协调”的运行架构,以有效提升财务管理效果。
  • 蔡晓梅,张丽莉,卓 军
    2011,27(4): 114-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已成为带动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的内部增长力量,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危机和问题。本文分析了科技型中小农业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其管理的相关对策。
  • 李 赋
    2011,27(4): 116-11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乡村图书馆与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关系。文章指出,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必须大力加强乡村图书馆建设,充分发挥乡村图书馆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 贾严宁,吴庆全,曹林奎
    2011,27(4): 119-1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研究型大学农科师资队伍现状的分析,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为例,就提高农科师资队伍的水平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 宋祥甫1,周昌艳1,章秀福1,杨林章3,邹国燕1,潘琦1,王金庆1,王丹英2
    2011,27(4): 122-1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国内外观赏植物和大宗农作物室内栽培及展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从可行性角度简要介绍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水稻活体展的案例,分析了大宗农作物室内展示的发展前景。
  • 王真真1, 2, 3,朱玉英1, 2*
    2011,27(4): 125-1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芸薹属蔬菜的抽薹特性、影响抽薹的因素、抽薹前后生理生化变化、抽薹性状的遗传规律等几个方面综述了芸薹属蔬菜抽薹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 李双喜1, 2,郑宪清1, 2,袁大伟1, 2,张娟琴1, 2,吕卫光2*
    2011,27(4): 129-1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农牧生产系统固碳增汇减排技术、外源碳控制与减排技术、农牧业生产耦合模式与技术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指出发展低碳农业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潘 红,姚 愚,徐宏磊,周艳孔,董 萍,杨春艳
    2011,27(4): 133-1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温胁迫处理青菜新品种6A×2B和新场青(对照),分别测定它们的叶片电解质渗透率(EL)、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进行恢复生长试验,得出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6A×2B抗寒性强,该研究可为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蒋其根1, 顾玉龙2, 吴雄兴1, 王新其3*, 胡大明1, 徐锦瑾1
    2011,27(4): 136-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沪郊2008—2009年区域试验的水稻晚粳品种进行了各性状与产量、库容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和不同库容类型的水稻高产栽培调控因素筛选。分析表明:水稻的库容量与产量显著正相关(r = 0.748),并明确了水稻品种不同库容量的主要调控因素,为不同库容类型水稻高产和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科学的栽培调控策略。
  • 陆 萍,程秋华*,饶燕铭
    2011,27(4): 139-1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测土配方施肥对卷心菜增产效果,试验研究了氮、磷、钾三者配比与卷心菜成产的作用关系,确定了卷心菜最佳施肥方案。研究表明:“N2P2K2+沼液”增产最显著,较无肥区增57.79%。氮肥是通过影响植株的发育而影响卷心菜产量,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而磷、钾的影响较少。增产率以氮肥的最高(28.25%),钾肥次之(17.11%),磷肥第三(15.44%);产投比以氮肥最高(8.32),磷肥次之(8.08),钾肥第三(5.56);产出率以钾肥最高(50.92),氮肥次之(47.59),磷肥第三(45.96);肥料利用率趋势同产出率;从相对经济产量来看,以磷肥最高,钾肥次之,氮肥最低,这也进一步说明缺失氮肥将阻碍产量增加,而磷、钾肥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小。沼液在处理2中兼作基肥和追肥,减少了化肥用量,也提升了卷心菜品质。在扣除肥料成本后,处理2的经济效益最显著。
  • 程勤贤,杜永芹*,田晓龙,程秋华,管丽琴,王玉香
    2011,27(4): 144-1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嘉定区切花蜡梅生产技术的相关研究,阐述了品种繁殖、种植模式、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等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为切花蜡梅高产优质生产及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