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第2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1-05-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俞菊生,张 晨*,罗 强,马 佳
    2011,27(2):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陈述了长三角地区农业合作的基础和近年来农业合作的主要绩效,讨论了该区域农业合作面临的不足和成因,最后提出了下一阶段长三角区域农业合作的着眼点。
  • 马 佳,张 晨,马 莹,顾晓君*
    2011,27(2):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的发展必须以城市需求为导向,以现代技术为支撑。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可以为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及新农村建设起到支撑作用。本文在对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准确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分析,构建了上海都市多功能农业关键共性技术体系。
  • 胡丽芳,梁婉琪,张大兵*
    2011,27(2): 9-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水稻OsMADS3基因编码一个MADS盒转录因子,在早期花器官决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OsMADS3生物学功能,构建了pET32a-OsMADS3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成功表达了带有6xHis标签的OsMADS3全长重组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6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大小为48 kD,与预期大小一致。
  • 倪滔滔1, 2,谭 琦1*,J. A. Buswell1
    2011,27(2): 14-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跟踪观察杏鲍菇栽培周期的还原性糖、可溶性蛋白、木质素酶等各项生理指标,初步了解其木质素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杏鲍菇具有分泌漆酶以及锰过氧化物酶的能力,但是不能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初始培养料中还原性糖含量较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峰值与子实体发育相对应。可溶性蛋白整体呈上升趋势。木质素酶在菌丝营养生长阶段活力较高,生殖生长阶段活力较低,菌丝对基质的降解具有一定的次序。
  • 何立中,王丽萍,郭世荣*,阳燕娟,陆晓民,田 婧
    2011,27(2): 18-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品种‘津春2号’为试材,利用双向电泳技术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凝胶pH对黄瓜根系和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8.8时,蛋白点大多集中于胶面的中部;pH为8.2的凝胶使小分子的蛋白点过于接近溴酚蓝指示线,可能导致某些小分子的蛋白丢失;pH为8.5的凝胶能够得到较多和分离较好的蛋白点,适用于黄瓜植株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沈雪芳1,王义发1*,归连发1,张建明2,楼坚锋3,刘 康3,陆永明2,侯根宝1,孙大鹏1
    2011,27(2): 22-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沪紫黑糯1号在7种不同采收期下(即授粉至采收分别为16、18、20、22、24、26 d和28 d时)的性状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处理对穗长、穗粗、出籽率、百粒重4个性状都有显著影响。适宜采收期是授粉至采收20~24 d,最佳采收期是授粉至采收22 d左右,此时沪紫黑糯1号穗长、穗粗、单穗重、出籽率、百粒重、糯性和鲜食品质总评分分别为17.3 cm、5.3 cm、 258.4 g、67.45%、36.35 g、17.0分和92.5分,鲜果穗完全转色,乌黑发亮。
  • 李菊芬1,姚龙祥2,严秀琴2,倪秀红2,马国斌1*
    2011,27(2): 26-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人工授粉为对照,研究了3种坐果灵及其不同浓度和不同处理时期对哈密瓜型甜瓜品种“东方蜜1号”果实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坐果灵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坐果率,其中以使用坐果灵氯吡脲或噻苯隆在开花前1 d或当天的处理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最佳。然而坐果灵处理后的果肉硬度均有明显增加,且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糖酸比升高,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明显,但口感风味以对照为佳。
  • 汤芷萍
    2011,27(2): 30-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远郊土地置换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特别是对上海试点区域土地置换的实践分析,指出土地置换中的制度真空不利于社会稳定,要通过土地所有权的提升和确定土地的经济属性来弥补,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杜兴彬1,陆金余2,高 林2,刘 康3,余新桥1,陆家安1*
    2011,27(2): 34-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广节水抗旱稻以提高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2008—2009年在上海奉贤区庄行镇对节水抗旱稻“旱优3号”进行5种栽培方式的试验,并对其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机插秧栽培方式产量最高;免耕栽培方式经济效益最好,并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传统栽培方式生产投入最大,收益最低。
  • 陈 暖,杨佩燕,杨 姣,刘志学*
    2011,27(2): 38-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供一种基于体尺指标的山羊不同品种和地理类型的量化分析方法,用SPSS软件对崇明白山羊、海门山羊、徐淮山羊、关中奶山羊的17个体尺指标进行了典型判别和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总体判别率可达到95.5%,当要求交叉验证正确率大于90%时,至少需要9个体尺指标;在品种间两两进行比较时,对判别贡献率最大的指标因品种不同而异。在本研究范围内,角型和胸宽是崇明白山羊区别于其他山羊的两个最具区分度的体尺指标。
  • 姜俊君,李 莉,陈金星
    2011,27(2): 42-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动设施农业的数字精准作业,在大型连栋温室内,以现场总线、GSM、CDMA和互联网络通讯技术为载体,完成设施栽培环境参数和室外气象参数的采集与监测,并通过人为调控设施装置,改善作物生长环境。该系统为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为适宜的作物种植模式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设施硬件系统安全提供实时监测和越限预警保护。
  • 刘 亮1, 2, 3,孟祥黔2, 3, 4*,吴彩凤2, 3,戴建军2, 3,张廷宇2, 3,顾晓龙2, 3, 4, 吴志强2, 3, 4,谢一妮2, 3, 4,张树山2, 3,张德福2, 3**
    2011,27(2): 45-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崇明白山羊精液采取3种不同离心处理去除精清,比较添加鹌鹑蛋黄和鸡蛋黄对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崇明白山羊精液冷冻保存中以1 000 r/min离心5 min去处精清后,添加鸡蛋黄组解冻后精子活力为50.48%,鹌鹑蛋黄组解冻后精子活力为42.98%。添加鸡蛋黄组的效果显著优于鹌鹑蛋处理组。
  • 李俊霞1, 卢永红2*, 吕玉华2, 肖长峰2
    2011,27(2): 49-5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吸附剂对仔鸡日粮中赖氨酸和蛋氨酸两种营养元素的吸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对赖氨酸和蛋氨酸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对赖氨酸的最大吸附率为33.8%,对蛋氨酸的吸附率在12.09%~13.3%之间。随着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吸附剂对它们的吸附率呈增加趋势。因此,配合饲料时应注意对这两种氨基酸的补充平衡。
  • 滕海媛,孙 云,袁永达,张天澍,史苹香,王冬生
    2011,27(2): 54-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26±1)℃、相对湿度(70±5)%和光照L∶D=14∶10条件下,探讨了B型烟粉虱对甘蓝、番茄、甜椒的选择性,研究了3种寄主植物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供试寄主植物中,B型烟粉虱成虫最喜好番茄,其次为甘蓝。B型烟粉虱在3种蔬菜上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且种群均呈明显增长趋势,但B型烟粉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存活率、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等均随寄主植物不同而存在明显差异。在番茄上,若虫的历期最短、存活率最高、雌成虫的寿命最长,单雌产卵量最高,种群内禀增长率最大,说明番茄比较适合B型烟粉虱的种群发育。
  • 王晓庆1,张秀龙2,任节红3,骆 军1*,张学英1,刘川静4,吴建平4,奚春燕4
    2011,27(2): 58-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翠冠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处理对果实内在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降低了平均单果重(套一次白袋除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改变了果实硬度。套袋提高果面亮度,不同套袋处理果皮色泽差异显著,套白袋果表呈绿色,黑袋呈白色,不套袋果(CK)果锈明显、外观暗淡;套黑袋果皮厚度增加,早期套白袋果皮变薄;套袋增加果面果点密度,减小果点直径。相同套袋时期下,套白袋处理与套黑袋处理相比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实硬度小,果实亮度低,果实偏向绿色和黄色、果点大。套袋晚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果表偏向绿色,果点密度小,
  • 宋 科,姚 政*,徐四新,金海洋
    2011,27(2): 63-6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和崇明地区稻田土壤缺锌的实地调查结果,开展了水稻直播追施锌肥试验和秧盘育秧适宜锌肥液浓度试验。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氮磷钾肥料施用量充足的条件下,采用两种不同的锌肥施用方式都能够改善和提高水稻的农艺性状,促进有效分蘖,提高结实率,显著增加稻谷产量和经济效益。采用水稻直播追施锌肥的方式,最适宜的锌肥用量为30 kg/hm2;采用秧盘育秧,最适锌肥液浓度为2%。水稻直播追施锌肥的增产幅度(最高达19.17 %)高于秧盘育秧添加锌肥液的增产幅度,但后者施锌肥方便。
  • 季香云1, 2,蒋耀培3,蒋杰贤1*,万年峰1,印杨毅1,杨建军1
    2011,27(2): 67-7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光照周期和补充营养对淡足侧沟茧蜂成蜂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成蜂寿命缩短,成蜂寿命在不同温度间有显著差异;补充蜂蜜和清水能显著延长成蜂寿命;在18℃并饲喂10%蜂蜜水条件下,雌蜂和雄蜂寿命最长,分别为17.05 d和15.44 d;在38 ℃不饲喂条件下,雌蜂和雄蜂寿命最短,分别为1.70 d和1.95 d。同时,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别建立了以淡足侧沟茧蜂雌蜂寿命和雄蜂寿命为目标函数的二次回归模型,可预测不同温度和光周期组合下的侧沟茧蜂成蜂寿命。
  • 张永平,陈幼源*,杨少军
    2011,27(2): 71-7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高温逆境胁迫下对16个甜瓜品种幼苗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叶绿素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16个甜瓜品种植株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含量降低,但耐热性强的品种降幅较小;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高温处理后与对照比较均升高,而耐热性较差的品种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耐热性比较分析表明,2个品种较强,4个次之,中等的7个,热敏感品种3个。
  • 万旗东,沈健英*
    2011,27(2): 77-8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显微计数法研究不同pH、营养成分、保存温度对水华鱼腥藻厚壁孢子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相比对照组pH 8(厚壁孢子的最高含量为2.12%),中性和略偏酸性的培养液更容易诱导水华鱼腥藻厚壁孢子的形成,在pH 6和pH 7时,厚壁孢子的最高含量为4.58%和6.80%。营养物质K2HPO4、KNO3、蔗糖、葡萄糖和对照组诱导的厚壁孢子数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其中蔗糖和葡萄糖的诱导率分别达到15.29%和10.83%,两处理均可显著诱导厚壁孢子形成。4℃低温处理也可大量诱导厚壁孢子生成,其含量达6.13%。
  • 包和平,毕成龙,李 颖,王利强
    2011,27(2): 82-8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爆裂玉米杂交组合吉爆902(吉812×吉704)的P1、F1、P2、B1:2、B2:2和F2:3 6个家系世代群体为材料,对爆裂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受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遗传。主基因加性效应为d = -0.0247,主基因显性效应值为h = 0.0511。主基因存在显性效应,该组合的叶绿素含量存在杂种优势。B2:2和F2:3家系群体主基因遗传力分别为55.28%和42.1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
  • 李珍珍1,吴 珏1, 2,杨银娟2,曹欢欢2,牛庆良1,黄丹枫1
    2011,27(2): 87-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瓜为供试材料,研究4种土壤改良剂对植株生长、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剂1处理的黄瓜植株茎粗、最大叶面积、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9.2%、15.0%、4.1%,土壤硝态氮含量及EC值分别降低57.5%、31.5%,土壤微生物总量提高84.3%;制剂2处理的黄瓜最大叶面积较对照提高15.9%,土壤硝态氮含量及EC值降低61.8%、39.3%,微生物总量提高36.1%,但产量降低3.4%;制剂3和4对黄瓜植株生长和土壤状况影响不显著,但产量分别较对照降低6.3%、4.1%。以黄瓜生长、产量及土
  • 金春燕1, 2,郭世荣1,朱龙英2,朱为民2*
    2011,27(2): 92-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番茄品种(2583,申粉8号,浦红909,申粉998和粉2号)为试验材料,在33 ℃高温条件下(28 ℃为对照),通过对不同耐性品种的比较分析,研究了高温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发芽10 d早期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高温条件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降低,且耐热性越弱,其抑制程度越明显;高温对早期幼苗的根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苗长影响不大;同时,高温导致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升高,但耐性较弱的品种POD和CAT活性
  • 丁小涛,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
    2011,27(2): 96-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9年4—7月在单栋大棚和连栋塑料温室进行了黄瓜栽培试验,以研究设施内土壤温度、空气温湿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4—6月上中旬,连栋塑料温室的土壤和空气温度均高于单栋大棚,但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二者最低温度差值逐渐减小;6—7月,单栋大棚的最高土壤温度明显高于连栋塑料温室;整个生长期,连栋塑料温室内的空气湿度明显低于单栋大棚;连栋塑料温室的温、湿度环境比较适宜植物生长。
  • 吴凌云,李 明*,姚东伟
    2011,27(2): 102-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种子引发结合杀菌剂包衣处理对西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 ℃低温条件下,硝酸钾引发处理效果最好;20 ℃条件下,硝酸钾引发处理和蛭石引发处理效果相当,均能显著提高西瓜种子活力。运用咯菌腈和嘧菌酯药剂混配包衣西瓜种子,对西瓜种子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对西瓜种子进行引发和杀菌剂包衣综合处理可以提高温室西瓜种子萌发特性,缩短平均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和幼苗素质。
  • 林娓娓1, 2,赵明文2,于海龙1,王瑞娟1,郭 倩1*
    2011,27(2): 106-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5株对链胞霉有拮抗作用的细菌。结果表明,SK-12、SK-10的对链孢霉的拮抗能力最强;浓缩后拮抗细菌拮抗能力有显著的提高;浓度为20%时,SK-1、SK-10、SK-11对W-N、R-N的抑菌率均达到100%,且培养6 d后,W-N仍然不能生长。
  • 潘 辉1,郭 倩2,刘朝贵1,李正鹏3,李 玉2,周 峰2,于海龙2,王瑞娟2
    2011,27(2): 11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响应面法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物量为指标优化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麸皮和玉米粉是影响灰树花菌丝生物量的主效应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麸皮38.48 g/L,玉米粉48.92 g/L,对应灰树花液体菌种最大生物量为49.25 g/L。
  • 刘 洋1, 2,陈 辉2,冯志勇2,陈明杰2,汪 虹2,于海龙2,谢敏英2, 3,张津京2, 3
    2011,27(2): 116-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13株真姬菇菌株进行液体培养、可见光谱分析与结实性试验,采用LBL评价方法并结合统计学方法,探究其质量评价结果同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与菌柄直径等主要表观农艺性状间相关性。结果显示,LBL评价结果同10.0~20.0 mm与20.0~30.0 mm菌盖直径区间、5.0~10.0 mm与0~5.0 mm菌盖厚度区间、50.0~70.0 mm与30.0~50.0 mm菌柄长度区间,以及0~5.0、5.0~10.0 mm与10.0~15.0 mm菌柄直径区间内有效子实体数量的相关性关系是成立的,且上述区
  • 张艳敏1,高润红2, 3,郭桂梅1,杜志钊2, 3,李 梁1,何 婷2, 3,黄剑华2, 3*
    2011,27(2): 121-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3份优质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3种低温预处理和9个激素处理的组合对离体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花药对低温预处理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对激素处理组合的响应也存在一定差异。
  • 徐建陶1, 2,孙定炜3,赵勤超4,施 庆4,沈晋良1
    2011,27(2): 125-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浸叶法和浸渍法测定了扑虱灵、蚊蝇醚对以棉花为寄主饲养的烟粉虱卵和若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扑虱灵对1龄和4龄若虫毒力的LC50值分别为1.3、128.8 a.i. mg/L,浓度为100~1600 a.i. mg/L的扑虱灵对0~1日龄卵孵化几乎无抑制作用;蚊蝇醚浸叶法和浸渍法使用对0~1日龄卵毒力的LC50值分别为0.0227、0.0011 a.i. mg/L,浓度为7.8×10-3~16.0 a.i. mg/L的蚊蝇醚对4龄若虫羽化几乎无抑制作用。用0.5、5.0 a.i. mg/L蚊蝇醚浸渍处理对
  • 余洪伟
    2011,27(2): 129-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从哈尔滨到日喀则引种的玉簪、胭脂景天、萱草3种宿根花卉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表明,3种宿根花卉在恶劣生境下,除叶绿素含量比较稳定外,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还原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栽植时间的延长而有不同程度的升高。SOD活性的升高增强了细胞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对膜系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陆利明,孙 欣
    2011,27(2): 13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浦东实际,探讨了基于互联网通讯、“农民一点通”和手机短信及电话通讯等多种传播途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并展望了今后不同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方向。
  • 彭 巧
    2011,27(2): 136-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园林式居住小区无锡花语莱茵一期为例,通过分析植物配置营造的多种空间氛围和不同的植物造景手法,探讨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居住环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 张德福1, 2,张树山1,2,戴建军1,2,吴彩凤1,2,张廷宇1,2,罗天福3
    2011,27(2): 139-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独龙牛是珍贵的地方牛种资源,仅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省怒江流域。独龙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对保持牛种质资源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此外,独龙牛在牛的新品种培育上的价值也不可忽视。报告简要介绍了独龙牛的习性、起源和生产性能等,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李 明,刘彦文
    2011,27(2): 143-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述了生物农药杀虫剂的主要种类、特点及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现状和进展,并对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及对发展前景提出对策建议。
  • 王 慧1,刘 康2,陈银华2,楼坚锋2,林金元1, 3*
    2011,27(2): 146-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上海玉米生产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上海玉米的消费与需求状况,指出制约上海玉米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上海玉米生产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顾建人,刘学珍
    2011,27(2): 151-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上海长江、跃进农场4 000 hm2水稻田为研究对象,应用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建立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在2006—2008年间累计实施面积9 196.13 hm2,平均产量达11 136.6 kg/hm2,且经济效益显著。
  • 徐晓梅1,陆雪珍2,潘春丹1
    2011,27(2): 156-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优质杂交种“雅玉青贮8号”为材料,设置4个种植密度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青贮玉米生长变化以及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增加,植株增高,茎粗变细,产量随密度增加有所上升,达到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综合水分及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等营养成份含量分析,在8.25和9.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其水分含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合理。结合产量分析,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较能发挥“雅玉青贮8号”优质高产特性。
  • 陈龙娟,王 坚,卲丹丽
    2011,27(2): 159-1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缓释放肥料在直播水稻上的使用效果,对单季晚稻品种“秀水123”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化肥相比,使用缓释放肥料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增产率3%~6%),肥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提高4~5个百分点),也明显提高了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增219.0~327.9元/hm2);使用缓释放肥料具有控肥、增产、增效的综合效益。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