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第3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8-01-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18,34(1):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18,34(1):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朱恒文1,2,田永生2,李大伟3,于成野1,2,陈 磊1,彭日荷2,姚泉洪2*
    2018,34(1): 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密码子的偏好性,采用PTDS方法化学合成了一个来源于Yersinia kristensenii的新型植酸酶基因(以下命名为YkAPPAS),并且作为外分泌蛋白在毕赤酵母GS115中成功表达。重组植酸酶YkAPPAS的蛋白分泌量可达到106.73 μg/mL。对重组植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酶的比活力为2 330 U/mg;最适pH有两个:4.5和6.0;最适温度为45 ℃;在100 ℃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56.75%;90 ℃处理5 min后其剩余活性为47.55%;在pH 3—12时的活性都在30%以上。Mn2+、EDTA对酶活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重组植酸酶还具有良好的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水解的特性。
  • 储黄伟,程 灿,牛付安,周继华,涂荣剑,罗忠永,王新其,曹黎明*
    2018,34(1): 8-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功能性分子标记检测了36份恢复系和42份不育系中Pi2、Pi5、Pi9、Pi54、Pia、Pib、Pit和Pita等8个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布。结果发现这8个抗性基因在检测的品系中均有不同频率的分布。在这78个品系中,不育系申11A是携带抗性基因最多的品系,检测到了6个稻瘟病抗性基因;而8527A、徐1A和5016A等3个品系中未检测到抗性基因的存在。根据品系间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这78个品系分为5组。
  • 吴潇1,2,3, 吕贝贝1,2,3*,蒋玮1,2,3,王金斌1,2,3,4,白蓝1,2,3,武国干1,2,3,胡为一5,唐雪明1,2,3**
    2018,34(1): 14-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以转基因大豆中结构特异性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特异的微滴数字QX200 PCR (droplet digital PCR, ddPCR)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准确定量。结果表明:ddPCR对结构特异性基因的检出限为2拷贝/ (20μL),检测灵敏度高于国标中qPCR方法。微滴数字PCR方法是一种准确、高灵敏度的基因拷贝数的分析方法,操作简便,可在转基因检测领域广泛应用。
  • 刘静1,2,武国干2,3,吴潇2,3,刘华2,3,王金斌2,3,吕贝贝2,3,蒋玮2,3,唐雪明1,2,3,4*
    2018,34(1): 20-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 外源基因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PAT)与载体骨架连接区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的转基因玉米Bt11特异性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37 ℃条件下20min内完成转基因玉米Bt11检测,绝对检测限为100拷贝,相对检测限为0.1%。
  • 杨 锦1,杨 欢2,涂娅欣1,王 瑞1,张黎骅1*,杨文钰2*
    2018,34(1): 25-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筛选适合套作的大豆品种提供相应的生物力学性能指标,以耐阴型‘南豆12’和不耐阴型‘C103’为试验材料,在玉米-大豆套作和大豆单作两种种植模式下,进行了不同品种的节间惯性矩、弹性模量、抗弯刚度等力学指标的测定和相应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套作模式下,两个品种的惯性矩明显小于单作模式,而弹性模量明显大于单作模式。‘C103’在单作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明显大于套作模式,而‘南豆12’在两种种植模式下茎秆的抗弯刚度差异不大。在两种种植模式下,两个品种的弹性模量和抗弯刚度均为第一节间最大,且由低位节向高位节递减,可以作为筛选耐阴型品种的生物力学指标。
  • 王晓庆1,施春晖1,张学英1,褚长彬2,吴淑杭2,骆 军1*
    2018,34(1): 30-3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摸清上海‘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对上海地区从北到南5个有代表性的‘翠冠’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及叶片矿质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结合相关土壤、叶片养分适宜值,分析了‘翠冠’梨园土壤、叶片养分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上海梨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在适宜标准上限左右,枫泾、仓桥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近3%。梨园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适宜标准内。徐泾、仓桥梨园的土壤呈中性,枫泾的偏酸性,pH均值分别为7.16、7.05和6.72,庄行的偏碱性,庙镇的呈碱性,pH均值分别为7.46和8.04,显著高于标准上限值7.0。土壤呈碱性,其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低,利用率低,当土壤pH值回落,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利用率高。庙镇和枫泾‘翠冠’梨叶片N含量波动大,N肥施用不合理,徐泾则叶片N含量施用均衡,仓桥、庄行施N肥较多。叶片P含量整个生长期都有超标的发生,有的高出标准上限值约50%。叶片K含量多为7g/kg上下,明显低于标准的下限值13 g/kg。综上所述,上海‘翠冠’梨园土壤以中性或偏酸性为佳,尽管土壤有机质和主要营养物质含量适宜;但是梨树叶片中N含量不稳,P含量过多,而K含量严重缺乏;因此生产上应合理施用N肥,控制P肥,多增施K肥。
  • 徐四新,诸海焘,余廷园,蔡树美*
    2018,34(1): 37-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茭白秸秆堆肥的质量,采用上海青浦的茭白秸秆和普通废菌菇渣为材料,设置加微生物菌剂和不加菌剂(对照)2个处理,开展了微生物菌剂对茭白秸秆堆肥过程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接种菌剂的茭白秸秆堆肥温度上升迅速,升温后接种菌剂堆体的温度比对照高8.5℃以上;在堆肥过程中,堆体的含水量和pH均呈下降趋势,2个处理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接种菌剂处理堆体的EC值变化幅度大于对照,但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堆肥前期接种菌剂处理的发芽率低于对照,堆肥结束后2个处理的发芽率均达到94%以上。总的来看,接种菌剂可明显提高茭白秸秆堆肥的温度,加速茭白秸秆中有机物质的分解速度,加速茭白秸秆腐熟的进程,有利于堆肥质量的提高。
  • 段志斌,王 济*,蔡雄飞,宣 斌,胡丰青
    2018,34(1): 41-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花溪区7个乡镇的蔬菜种植基地和零散菜地的34个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检测,分析了土壤硒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花溪区城郊菜地土壤硒含量为0.20—1.06 mg/kg,均值0.62 mg/kg,明显高于全国(0.29 mg/kg)和全省(0.39 mg/kg)土壤平均硒含量,总体上处于富硒水平。各乡镇菜地土壤硒含量表现出空间差异性,其中青岩镇、党武镇、燕楼乡和金竹镇属于典型的富硒地带。对于花溪区城郊菜地土壤,土壤硒含量随海拔的升高有降低的趋势,两者呈显著负相关,而pH对土壤硒含量无显著影响。
  • 吴 凯1,2,3,马旭洲1,2,3*,王友成4,郎月林4,李星星5
    2018,34(1): 46-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塘不同水层水质因子昼夜变化规律,于2014年8月选择3个连续的晴天天气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3个河蟹生态养殖池塘的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水质因子进行昼夜监测。结果表明:水质因子均存在昼夜变化和分层现象,3个水层的水温、pH、CODMn浓度和PO43--P浓度昼夜变化差异不显著;上层和下层水体的DO浓度和NO2--N浓度差异显著;3个水层的NH4+-N浓度和NO3--N浓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一天中,水温、DO浓度、pH和NO3--N浓度在5:00最低,NH4+-N、NO2--N浓度在5:00最高,CODMn浓度在1:00最高,PO43--P浓度较稳定;NH4+-N浓度和DO浓度的昼夜变化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 田志慧1,沈国辉1*,袁国徽1,夏振洲2
    2018,34(1): 52-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2015—2016年开展了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对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效果、水稻生长安全性和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6d,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231.0—588.0 g?a.i./hm2对水直播稻田稗(Echinochloa crusgali (Linn.) Beauv.)、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 (L.) Nees)、异型莎草(Cyperus?difformis L.)、水苋菜属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 (L.) L.)等杂草的株数防除效果分别为99.5%—100.0%、95.4%—100.0%、100%、88.0%—99.0%和100.0%,总草株数防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其单剂对照和常规除草剂2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450.0 g?a.i./hm2;与人工除草1次相比,该药在231.0—378.0 g?a.i./hm2剂量下对水稻茎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长和地下部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不良影响,增产幅度2.3%—8.8%;对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分别种植移栽油菜、大麦、小麦、蚕豆和豌豆等5种后茬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具有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持效期长、杀草谱广等特点,231.0—294.0 g?a.i./hm2一次撒施即可解决水直播稻田整个生长季杂草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 袁永达1,张天澍1*,常晓丽1,滕海媛1,沈倍峥2,胡亚萍2,吴昌坪3,王冬生1**,张计育,黄胜男,王涛,潘德林,翟敏,郭忠仁*
    2018,34(1): 58-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黄板监测、室内生测和田间试验,研究了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以及8种药剂对该虫的毒力大小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上海地区黄曲条跳甲春秋两季是发生高峰,春季发生量最大,设施栽培条件下最高可达33.14头/(天·板)。8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室内毒力由高到底依次为:10%虫螨腈>20%呋虫胺>10%溴氰虫酰胺>20%啶虫脒>25%噻虫嗪>22%氟啶虫酰胺>22%氟啶虫胺腈>48%噻虫胺。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综合考虑药剂的速效性和持效性,20%呋虫胺200 mg/L、10%溴氰虫酰胺50 mg/L和10%虫螨腈100 mg/L田间防效最好,药后7 d田间防效分别为94.81%、95.50%和90.94%。本研究筛选出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可轮换使用,为田间防治黄曲条跳甲提供了技术指导。
  • 周 明1,赵 杰2
    2018,34(1): 63-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15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杀虫作用,其中龙葵根和泽漆根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杀螨活性,当浓度为200 mg/mL时,防效分别为95.5%和49.4%,其他植物提取物均无明显活性。盆栽试验结果的防效分别为90.2%和52.4%。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对龙葵根提取物依次进行萃取,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其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中。
  • 吴华莉1,2,3,涂尾龙1,曹建国1,3,都启晶4,常 华5,羊兆洪6,谈永松1,2,3*
    2018,34(1): 66-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比较ESR、NCOA1、ADAMTS1、FUT1和RBP4基因对猪繁殖性能的效应大小,采用PCR-RFLP技术,分别检测了杜洛克、长白和大白群体内5个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与3个猪群体的总产仔数(TNB)、产活仔数(NBA)和出生窝重(BLW)相关性。结果表明:对猪繁殖性能影响效应最大的是NCOA1和RBP4基因,其次是FUT1和ADAMTS1基因,最小的是ESR基因。NCOA1基因在杜洛克和大白群体内AA型的NBA比BB型的分别高1.11和1.92头,AA型的TNB比BB型的分别高1.18头和0.53头。RBP4基因在3个猪群体内AA型的TNB比BB型的高0.53~0.86,在杜洛克和大白群体内AA型的NBA比BB型的分别高1.1头和1.29头。FUT1在杜洛克和大白群体内AA型的TNB比BB型的分别高0.47和0.56),AA型的NBA比BB型的分别高0.76头和1.06头。ADAMTS1基因在3个猪群体内AB型的TNB比AA型的高0.67~0.88,AB型的NBA比AA型的高0.54~0.86。在大白群体内ESR基因的BB型的TNB、NBA比AA型的分别高0.36头和0.41头。5个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对3个猪群体BLW影响不显著。
  • 高 骏,吕玉华,戴建军,张德福,易建中,李 红,刘成倩,孙凤萍*
    2018,34(1): 74-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集了崇明岛及上海周边地区共14个点的72只白山羊样本,并参照山羊线粒体基因组序列(NC_005044)设计了2对引物(CF1/CF2,MA1/MA2),进行了覆盖白山羊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cyt b)全长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72只白山羊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长度为1 140 bp。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72个样本的线粒体cyt b基因主要分成2个大群体,其中32个样本属于波尔山羊群体(BOR),另外40个样本则属于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YRD),该40个样本的cyt b序列已登录Genbank(KY348291—KY348330)。研究发现:目前崇明岛上的白山羊群体已存在大量的外来山羊品种的杂交,但其中2个采样点的6个样本单独聚为一支,提示该6个样本可能是崇明岛本地白山羊群体;统计发现该6个样本与本研究中其它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在线粒体cyt b基因上存在8个SNP位点。因此,应当对该两个点上的崇明岛白山羊进行种源保护和进一步研究。
  • 丁卫星1,王荣谈1,李春华1,2,夏叶2,郭佳宏2,倪建平3,缪德年2*
    2018,34(1): 79-8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RT-PCR方法对收集的2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临床毒株(D1、D3)的M基因进行克隆,并对其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株PEDV流行毒株M 基因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8%。流行毒株D1与参考株 EAS1、SM98、CHM2013分离株亲缘性较近,流行毒株D3与参考株 PEDV-LY、PEDV-WS、CH22分离株亲缘性较近。与参考株CV777相比,D1株M蛋白有4个抗原决定簇的位置和序列组成发生了变化。
  • 张慧君,宋运贤,余道亮,胡开莉,余静
    2018,34(1): 89-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35份甜瓜种质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甜瓜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进行观察测量和统计分析。变异系数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甜瓜生长发育过程中性状的变异较为丰富,前期(苗期)数量性状的变异比质量性状的变异明显,后期(结果前期)质量性状的变异比数量性状的变异明显。质量性状变异的幅度为14.44%-62.43%,其中叶脉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2.43%,子叶颜色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44%;数量性状变异的幅度为14.95%-49.30%,其中下胚轴高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49.30%,叶片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小,为14.9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欧式距离为25时,可将35份甜瓜种质分为两大类,当欧式距离为24附近时,第Ⅰ类又可分为2个亚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下胚轴粗度与下胚轴高度呈显著负相关,下胚轴高度与子叶长度、子叶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叶柄长度与叶柄粗度和叶片姿态呈显著正相关,子叶长度及宽度与子叶颜色和叶片形状呈显著负相关。
  • 邵毅1,2,3,沈源源1,2,*,刘海燕1,2,3,林淼1,2,3,陈佼佼4,林婷4,黄志城1,周昌艳1,2,3,**
    2018,34(1): 96-10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章姬’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 ‘Zhangji’)和‘红颜’草莓(Fragaria ananassa L.cv. ‘Hongyan’)为材料,研究草莓采后在(20±0.5)℃或(4±0.5)℃下(RH 80%—90%)贮藏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计数的变化,并结合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紧实度等品质参数,评估了草莓采后的微生物安全性和食用风险。结果表明:尽管‘章姬’和‘红颜’在采后3 d内均能较好维持外观品质和食用口感,低温下甚至能保持至第6天,但两种草莓的菌落总数、酵母和霉菌计数分别在第2天和第3天(20℃)、第3天和第4天(4℃)提高至采摘当天的10倍以上,20℃贮藏的‘红颜’第5天时大肠菌群超过200 MPN/g。因此,两种草莓采后贮藏期间有害微生物污染风险的提高先于外观品质和口感指标的劣变,存在微生物食用安全风险。
  • 蔡晓钰1,姜 宇1,蒋宝南2*,刘腾飞3
    2018,34(1): 101-10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超声提取土壤中的高效氯氰菊酯,提取液经PSA和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利用HP-5毛细管色谱柱程序升温分离,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GC/ECD)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在0.02~1.0 mg/L范围内,高效氯氰菊酯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30,方法检出限为0.003 mg/kg,定量限为0.02 mg/kg,加标回收率在83.8%~100.6%,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7%~9.8%。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溶剂用量少,对检测条件要求低,易于普及掌握,适用于土壤中高效氯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
  • 王晓亮1,2,王 敏2,涂盈盈2,朱根生2,吕文纬2,黄红梅2,姚俊峰1,2*,杨长锁1,2*
    2018,34(1): 106-1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国内饲养量最大的海兰褐壳商品蛋鸡为试验材料,采用Nova-Tech红外断喙器不同断喙模块和强度对鸡只进行一日龄断喙处理,同时以不断喙和传统7日龄热刀断喙为对照组,定期收集产蛋期蛋鸡不同组别鸡只生长和生产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再次验证了正确恰当的断喙尤其是红外断喙方式对鸡只产蛋期性能有提高作用,尤其是红外浅断喙组(IB2)的鸡群在产蛋率、死淘率以及淘汰前的羽毛覆盖程度上表现更为优秀。在密闭式鸡舍中,红外浅断喙模式是海兰褐蛋鸡更加适用的断喙模式。
  • 李 雪,付文阁*
    2018,34(1): 111-1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门限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小麦市场和面粉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进行分析,考虑到价格水平、面粉加工需求及流通环节方面的差异,将小麦市场细分为普通麦和优质麦,并结合最低收购价政策背景进行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小麦价格与面粉价格间存在非对称性传导,普通麦与面粉价格的传导为单向传导,优质麦和面粉价格间为双向传导,且均存在传导程度和调整速度的非对称性。造成价格传导方向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针对普通小麦实施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这种差异使得普通麦和面粉市场间处于一种相对分割的状态,而优质麦与面粉市场间的价格传导更为顺畅,产业上下游之间能够通过价格的传递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同时,干预政策、调整成本、产品本身特性以及政府的其他措施等因素导致了小麦与面粉价格间的非对称传导。
  • 冯晓晓1,刘增金2,高小玲1,马 佳2,俞美莲2*
    2018,34(1): 118-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上海崇明区绿华镇6个村565位农户的调查,选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确权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对本次土地确权一村一方案和镇干部村干部工作的整体满意度较高,年龄、学历、家庭成员政治面貌、耕地数量、对土地确权的了解程度、农户支持态度、确权面积变化以及确权纠纷解决情况、行政村等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对土地确权一村一方案的满意度;进而提出加强确权方案宣传、构建工作机制、明确认定标准、化解认定风险等有助于提高农户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任天驰,彭志远*
    2018,34(1): 127-13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讨论当前农户兼业行为是否会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问题,基于云南省的实地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行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结论显示:农户兼业行为不是阻碍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其中转出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非农户、II兼农户、I兼农户和纯农户,转入土地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纯农户,I兼农户,II兼农户和非农户。
  • 杨 红,陶雪娟,杜 辉,马 佳*
    2018,34(1): 131-1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近年来都市农业发展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并为相关部门的政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对2005—2014年都市农业发展地区的农民收入结构演变规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是目前农民收入的第二大来源,且其增速逐年上升,未来可能取代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力;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降幅收窄,今后可能成为增加农民纯收入的重要途径。各都市农业发展地区的不同点是:北京受经济发展速度和相关农业政策措施的影响,工资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增长较快;上海因工资性收入增长减速,农民纯收入增速总体明显减缓;广州因农业生产总值较大,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北京和上海,但2014年受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变动较大。
  • 殷丽青1,谢苗苗1,2,孙 翊1,蔡友铭1*,张永春1,李青竹1
    2018,34(1): 138-1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国内外种质资源概况、生物学特性、繁殖方法与栽培管理、抗性研究以及应用等方面总结了矾根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近年来矾根在繁殖方法及其抗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高抗性矾根选育及其叶色形成机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相关研究的深入可丰富矾根品种满足人们不同观赏需求,促进矾根产业的发展。
  • 翟晓虎1,陈慧英2,何卫华1,杨海锋3,杨俊花3*
    2018,34(1): 144-1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饲料油脂酸败等的产物。它不仅是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探索MDA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就MDA的理化性质、来源、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