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2年, 第28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2-05-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叶水烽,李天菲,刘国兰,罗利军*
    2012,28(2): 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cry1C*基因导入籼型节水抗旱稻品种‘旱恢3号’中。通过对Basta抗性植株的PCR筛选和Southern检测证实,cry1C*基因已整合到受体品种中;田间自然感虫试验显示转基因植株对稻纵卷叶螟的具有明显抗性。
  • 吴雪霞,查丁石*,朱宗文,李 贤
    2012,28(2): 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48份茄子材料为试材,在120 mmol/L NaCl胁迫下,研究了其在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状况。结果表明,萌发期和幼苗期茄子耐盐性有所不同,根据茄子在幼苗期的生长情况,筛选出16个耐盐材料,22个盐敏感材料,其余为中等耐盐材料。
  • 沈雪芳1,王义发1*,楼坚锋2,张建明3,归连发1,刘 康2,陆永明3,侯根宝1
    2012,28(2): 8-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沪紫黑糯1号’不同种植方式(直播、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和种植密度(45 000、52 500、60 000、67 500、75 000株/ hm2)时的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方式‘沪紫黑糯1号’在产量方面差异显著,相同播期下地膜覆盖产量最高为13 986 kg/hm2,熟期比其它种植方式早2 d,最佳种植模式地膜覆盖。不同种植密度‘沪紫黑糯1号’在产量、茎粗、单株重、单株茎叶重、穗行数、穗粗方面差异显著,适宜种植密度52 500~60 000株/hm2。
  • 程 灿,周继华,曹黎明,袁 勤*
    2012,28(2): 11-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粳稻恢复系和6个BT型粳稻不育系为亲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没计,对其杂种一代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恢复系的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繁18>繁16>繁15>申恢C9>申恢254>206,综合比较其他性状GCA效应,籼粳交偏粳型恢复系繁15、繁16是GCA效应较好的父本。产量及相关性状大多数受恢复系的影响要大于不育系,在杂交粳稻新组合测配上,恢复系选择是关键,同时也不能忽视不育系的作用以及双亲的互作效应。籼粳交恢复系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组合的产量竞争优势表现突出,有很好的利用价值。
  • 高 骏,孙凤萍
    2012,28(2): 17-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ebank上已报道的鸭肝炎病毒Ⅰ型基因的全长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通过RT-PCR方法扩增出特异的DHV-Ⅰ基因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gami (DE3),并用IPTG诱导表达后,通过Ni柱纯化,获得了表观分子量在20 kD左右的融合表达蛋白;将表达纯化后的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健康小鼠,筛选和制备了一株DHV-Ⅰ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Western-blot及ELISA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均能与鸭DHV-Ⅰ阳性血清和制备的DHV-Ⅰ单克隆抗体产生反应。同时,制备的DHV-Ⅰ单克隆抗体除了能与重组蛋白反应,还能识别天然的DHV-Ⅰ病毒蛋白。
  • 李忠喜1,姚莹莹1,罗晓雅1,周 玲2,朱延林1*
    2012,28(2): 21-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5株优势木法对郑州市区的大叶女贞树进行了抗寒型筛选,共筛选出20株抗寒优树;在筛选优树的基础上,对其抗寒性与相对电导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的抗寒能力与其叶片相对电导率关系密切,抗寒能力越强,持续低温处理时叶片相对电导率回归系数越小;8月份-15℃、-20℃处理和12月份-20℃处理时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可以直接用来鉴定无性系间抗寒性强弱。比较结果显示,抗寒优树中65号抗寒性较强,66、4号次之;49号抗寒性最弱。
  • 崔学慧1,陈舜胜1,于 翠2,杨翠云2*
    2012,28(2): 25-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番茄环斑病毒(ToRSV)、南芥菜花叶病毒(ArMV)和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LRSV)3种检疫性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各种病毒单个RT-PCR技术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多重RT-PCR反应条件,初步建立了同步检测这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3对引物特异性较强,分别可以扩增出580、438、298 bp的目的片断;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为同时检测进境百合中多种病毒提供了参考。
  • 孙作登1, 2,宋祥甫1, 2*,付子轼2,何文辉1,王金庆2,刘福兴2,商传莲2, 3,宋芳芳1, 2
    2012,28(2): 30-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苦草、黑藻、马来眼子菜和常绿苦草4种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对水质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供试沉水植物对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均有一定的净化效果;但各品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常绿苦草的综合净化效能最强,对TN、TP和CODMn的净化率分别为65.1%、57.7%和17.3%,马来眼子菜次之,黑藻的净化效能相对较差。
  • 宋荣浩1,杨红娟2,陈远东2,马 坤2,顾卫红2*
    2012,28(2): 36-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设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申抗988是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播设施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10—2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7 725~9 000株/hm2,双蔓整枝,株行距为35 cm × 250 cm,基肥用量以狮马牌复合肥900 kg/hm2 +精制有机肥22.5 t/hm2为宜。膨瓜期沟施225 kg/hm2狮马牌复合肥,同时通过叶面喷施4~5次500倍液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 =7%∶12%∶40%),每次300 g,比不追肥对照增产达37.2%,且显著改善了西瓜果实的品质。
  • 化海霞1,郑志仁2,王莉莉1,王杰华1,胡之璧1,黎万奎1*
    2012,28(2): 41-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铁皮石斛试管种苗的分级标准,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试管苗及移栽苗的生长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移栽或作为种苗流通的8月龄试管苗指标主成分,利用聚类分析建立分级标准,并对分级后移栽的试管苗生长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苗高、茎粗、叶数、叶宽和根长作为分级指标,8月龄铁皮石斛试管苗可以分为3个等级。分级移栽的试管苗较混合移栽在成活率、苗高、茎粗、叶数、鲜重等方面都能得到显著提高(P<0.05)。因此,可以把这一分级标准应用于铁皮石斛种苗的流通和规范化种植等方面。
  • 顾巧英,董 静*,邵方均
    2012,28(2): 45-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宽叶武竹新发嫩枝上茎尖、茎段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0.5 mg/L +KT 0.1 mg/L,芽增殖适宜培养基为MS +6-BA 0.3 mg/L +KT 0.1 mg/L,生根适宜培养基为1/2MS +IBA 1.0 mg/L +NAA 0.2 mg/L。在生根培养中采用5 mm长的茎尖进行生根培养,生根率最高可达91.0%,生根苗的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
  • 李瑞发1,卓丽环1, 2*,王 磊1
    2012,28(2): 48-5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2年生加拿利海枣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4、-4℃低温持续胁迫对幼苗叶片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低温胁迫1~2 d,加拿利海枣幼苗叶片中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含量均不断升高,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不断降低;低温胁迫3 d,电解质渗出率、游离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含量继续升高,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净光合作用和蒸腾速率呈降低的趋势;与4℃胁迫相比,-4℃对加拿利海枣幼苗的寒害明显严重。
  • 程玉静,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虎华,石明亮,薛 林*
    2012,28(2): 53-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2种不同基因型玉米(普通玉米WXWX和糯玉米wxwx)为材料,用浓度为250 mmol/L NaCl进行盐胁迫,以清水处理的各自对应品种为对照,考察玉米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期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6、10和14 d)、鲜重和干重(14 d)变化率,研究玉米种质苗期的盐胁迫反应,对玉米种质进行耐盐性鉴定。结果表明,玉米对盐胁迫很敏感,盐胁迫下发芽势、株高、鲜重和干重受到显著抑制;不同材料间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10 d株高、14 d株高、鲜重和干重变化率能一致地反映出不同材料的耐盐性;通过鉴定筛选,18份材料中,通系5(wxwx)和4A(WXWX)为较耐盐的玉米自交系,苏玉947(WXWX)和登海9号(WXWX)为较耐盐的玉米单交种。
  • 韩建秋
    2012,28(2): 59-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外源GA3处理对NaCl胁迫下二月兰种子萌发的影响,设定了0、0.5%、1.0%和2.0% 4 个NaCl胁迫浓度,分别用0、50、100、200、300和500 mg/L外源GA3溶液处理,测定二月兰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NaCl胁迫下,GA3处理对二月兰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α-淀粉酶活性都显著提高,且随着GA3浓度的增加,其促进作用增强,200 mg/L时达到最高,随着GA3浓度的继续增加,其促进作用又逐渐下降,说明适宜浓度的GA3处理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二月兰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而在较高浓度NaCl胁迫下,GA3处理对二月兰种子的萌发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 周任佳1, 2,许 萍2, 3,乔勇进2*,王海宏2,陈召亮2
    2012,28(2): 63-6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有效地控制芦笋采后老化,以延长芦笋的货架期,采用10、20、30 mg/L的6-苄氨基嘌呤常温下浸泡处理芦笋15 min,并结合自发气调包装,在4℃、湿度85%~95%条件下贮藏,测定叶绿素含量、膜脂过氧化程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木质纤维化相关酶类活性及商品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至贮藏期第15天,20 mg/L处理的芦笋叶绿素含量为40.99 mg/g,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为0.87×10-3 μmol/g;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分别为4.22%和2.43 U/g,极显著低于对照;PPO、POD、PAL活性都保持在较低水平,商品率为78.08 %,极显著高于对照。 试验证明,20 mg/L 6-苄氨基嘌呤处理效果最佳,较好地控制了木质化和纤维化进程,从而有效地延缓了芦笋的衰老。
  • 陈海霞1,杜兴彬1,张 穗2*,李帮学1
    2012,28(2): 69-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申嗪霉素SC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明显上升;当增加到15.0 mL/hm2时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高达89.53%,与对照药剂井冈霉素的防效相当;于发病初期连续2次用药的防效显著高于1次用药。
  • 徐四新,姚 政,宋 科,罗国安,查健生,金海洋
    2012,28(2): 72-7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果园村农田耕层土壤养分进行了空间变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果园村土壤N、K养分供应不足,P的供应充足,且赢余较大。因此果园村土壤养分管理以施N为主,平衡P、K,注意B肥使用。果园村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相关性拟合度较低,空间变异结构差异性不明显,说明其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程度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果园村土壤N、P、K的最大相关距离在100~130 m,这可作为村级土壤N、P、K养分分区管理中分区大小的依据。
  • 薛耀英1,顾国林1,叶黎红1,汤纪红1,顾保龙1,杨志栋2
    2012,28(2): 75-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市奉贤区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的4次野生鸟类的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地区共有鸟类44种,分属7目17科;其中留鸟14种(31.8%),冬候鸟16种(36.4%),旅鸟7种(15.9%),夏候鸟7种(15.9%)。共记录到鸟类707只,其中留鸟308只(43.6%),冬候鸟344只(48.7%),旅鸟25只(3.5%),夏候鸟30只(4.2%)。迁徙鸟类的种类占68.2%,数量占56.4%。以迁徙鸟类为主的这一结果与上海市鸟类记录情况相一致。调查期间还记录到上海市重点保护鸟类4种88只。
  • 田 丽,周鲜娇,钟金翠
    2012,28(2): 78-8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湛江师范学院校园内对不同生境中鼠形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季节变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校园三种不同生境中优势种为臭鼩鼱、褐家鼠和小家鼠3种,分属2目2科。臭鼩鼱在秋季密度最高,褐家鼠在夏季密度最高。臭鼩鼱在教室环境所占的百分比最高,褐家鼠在宿舍环境所占的组成比最高。不同生境及不同季节鼠形动物的数量有所不同,但其差异t检验结果不显著。对其防治可根据各季节优势种和密度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 刘卫国1, 2,熊兴耀2*,廖博儒1
    2012,28(2): 81-8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张家界市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作了用途分类。结果表明:张家界市有野生花卉753种,隶属124科,366属;按用途可分为观花乔木、花灌木、藤本花卉和草本花卉四种类型。
  • 高 威,孙成明*,刘 涛,郭斗斗,陆建飞,庄恒扬
    2012,28(2): 85-9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和研究区域——锦溪镇的新农村建设基本状况,构建了基于GIS的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致力于整合农村社会经济信息和农村政务资源,以软件服务村民。研究区域的试验性应用证明,平台基本解决了该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传输困难、农村适用信息开发程度不到位、农民信息获取能力低的问题,也为今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李 珊1,元 利1,刘云亮2,陈利东1,闫 妍1,史兴兴1
    2012,28(2): 91-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城乡关联水平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度地域不平衡性与空间差异性显著,这种空间地域特征与京津冀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规律一致;京津冀城市群城乡关联发展的区域差异变异系数较大。
  • 张杨珩
    2012,28(2): 96-10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农业总产值、产量、劳动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化肥施用量几个指标分析大陆和台湾地区自1949年以来各个土地制度阶段的经济效率,并将两地的农地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回归,比较不同产权制度下的土地效率。研究表明,农业用地的产权可以有不同的归属形式,但是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政策要稳定,产权边界要清晰,这才能提高生产的积极性,降低流转成本,增加相关受益人对土地的投入,达到提高土地生产效率的最终目标,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 汤学敏,胡麦秀
    2012,28(2): 101-10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推进海洋文化建设的背景下对文化要素在滨海旅游中的作用进行量化,基于对滨海旅游文化承载力的分析,以舟山地区为例测量出该地区对文化感知度或是接受容纳程度的数值,得出文化因素在滨海旅游中有重要的作用的结论,提出加大滨海旅游中文化建设的建议措施。
  • 严 巍,杨瑞卿,张守锋
    2012,28(2): 106-10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林荫道的功能、起源与发展,分析了上海88条林荫道资源的现状。结果表明,林荫道建设和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道路结构与绿化种植结构模式相对单一、行道树生长空间较为局限以及树木养护管理尚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其中,除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外,隔离带内种植乔木的道路只占11.40%,81.82%的行道树上方有架空线或其他设施或距离建筑较近,等等。据此提出了上海未来林荫道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 陈功楷1,康华靖1,朱建军1,吴列洪2
    2012,28(2): 110-1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我国甘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温州地区甘薯产业存在的问题与开发优势,提出了甘薯产业开发利用的具体建议。
  • 邱巧根
    2012,28(2): 114-1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农业科研院所目前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提出了横向覆盖、纵向渗透的云财务服务管理理念以及云财务服务管理理念实施需求,以消除在核算管理模式选择中的弊端。
  • 李 梁1,黄剑华2, 3*,陈志伟2, 3,杜志钊2, 3,高润红2, 3,邹 磊2, 3,何 婷2, 3
    2012,28(2): 117-12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作物低氮胁迫下氮效率和筛选指标、基因型差异、生理生化、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作物耐低氮性改良方面的重要作用。
  • 王丽雅,陶宁萍*,龚 玺
    2012,28(2): 123-1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河豚食用安全性,以及国内外对河豚鱼肉、肝脏和精巢营养价值的研究现状,以期能为养殖低毒或无毒的河豚,科学地利用河豚资源,开放河豚市场提供参考。
  • 徐旭晖
    2012,28(2): 129-13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药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面对农药市场存在的巨大隐患,为了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农业发展,维护食品安全,就目前而言,供销合作社在农药市场的规范管理上承担着主渠道作用。
  • 张耀良1,姚春霞2*,陈 亦3,邱 琴3,杨业凤1
    2012,28(2): 132-13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大棚种植条件下,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225.00 kg/hm2为对照、168.75 kg/hm2为减量25%和146.25 kg/hm2为减量35%,研究了施肥水平对三茬小白菜的硝酸盐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每茬小白菜减量施肥处理组产量均低于对照,第三茬减量35%处理减产明显。第三茬减量25%和减量35%小白菜的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较对照下降明显,三茬小白菜的各处理MDA含量、SOD和POD活性均随着时间的推移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第一茬和第二茬小白菜CAT与SOD、POD呈相反变化,对照组均低于处理组水平,第二茬减量35%处理的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最低。综合考量本试验土壤肥力、小白菜连作的产量、各品质因素以及食用安全性,减量35%施肥处理至第二茬为宜。
  • 程秋华1,陆 萍1*,冯建忠1,黄海莺1,张 蓉1,倪国民2
    2012,28(2): 137-14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探索水稻对肥料吸收、利用等方面的参数。结果表明: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有效穗,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氮磷钾合理配施对增加水稻产量有显著作用。不同试验点间氮肥的增产率、产出率和产投比的标准差较小,而磷钾肥各指标的标准差较大,特别是磷较大。植株及稻谷中氮、磷、钾含量均以施肥区比不施区高,地上部分氮、磷、钾三元素的总吸收量均以最佳施肥区最高,缺磷、缺钾区次之,缺氮区较小,无肥区最小。平均肥料利用率氮肥为32.37%,磷肥4.21%,钾肥31.35%。
  • 金秀华1,钱非凡1,李 丹1,邹 治2,方群英1,张婉英1,顾 盈1,江 健1,吴培清1
    2012,28(2): 143-1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6个鲜食甘薯新品种在农艺性状、产量和鲜食品质等方面的考评,筛选出适合上海地区推广应用的‘宁紫薯1号’、‘浙132’和‘宁43-8’三个优质特色鲜食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具有鲜食口感品质好、富含花青素等营养保健成分,而‘浙132’和‘宁43-8’则具有鲜食品质好、丰产、较耐贮藏等优点。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