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1年, 第27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章力建1,吴爱忠2, 赵志辉2*, 蔡典雄3,朱立志3, 胡育骄3
    2011,27(3):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及联合研究平台,加强亚太地区国家间的合作,不仅对亚太地区国家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保护涉农利益,增加出口,保证进口食品安全以及对我国食品安全保障非常必要,也是建立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 谭 琦1, 2,蔡 涛1, 2,汪 虹1,魏 静1,冯爱萍1,林 楠1,鲍大鹏1*
    2011,27(3):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技术对供试的蛹虫草栽培用亲本菌株及其100株无性孢子单孢分离株的交配型基因类型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栽培用的亲本菌株同时含有MAT-HMG(MAT1-2-1)和MAT-alpha(MAT1-1-1和MAT1-1-2)两种类型交配型基因,100株单孢分离株中,40株只含有MAT-alpha类型交配型基因,25株只含有MAT-HMG类型交配型基因,其余35株含有两种与亲本相同交配型基因。
  • 郑建立1, 2,高 峰2,田永生2,高建杰1, 2,帅建军2, 3,彭日荷2,熊爱生2,姚泉洪2*
    2011,27(3): 9-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子克隆(In silico cloning)的方法获得3个葡萄ERF类转录因子VvERF2.1、VvERF2.2、VvERF2.3,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从氨基酸组成、理化性质、进化关系、高级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转录因子属于AP2/EREBP-B1亚族,与其它物种的ERF在序列组成、结构及活性位点等方面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 吴淑杭1,周德平1,徐亚同2,姜震方1,褚长彬1
    2011,27(3): 16-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Hg2++Pb2+和多菌灵+Hg2+等农业源污染物二元混合的联合毒性作用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多菌灵、Hg2+和Pb2+等5种农业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毒性有显著的正效应。3个二元污染混合物对发光细菌的联合毒性作用不同,总体上甲氨基阿维菌素与阿维菌素以相加作用为主,Hg2+与Pb2+以协同作用为主,而多菌灵与Hg2+以拮抗作用为主。从单因子作用效应的角度看,混合物中污染物对发光细菌的毒性: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Hg2+>Pb2+,Hg2+>多菌灵。
  • 张红梅,金海军,丁小涛,余纪柱*
    2011,27(3): 21-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8个不同苦瓜自交系在低温弱光(白天15 ℃/晚上7 ℃,80 μmol·m-2·s-1)下的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严重抑制了苦瓜植株株高和叶面积的增长;低温弱光处理后苦瓜植株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qP增加,ETR、Yield 、qN下降;抗氧化酶SOD、CAT活性增加,POD活性下降;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有所增加。不同苦瓜下降或增加的幅度不同,从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以及生理指标综合来看,K4、K2和K7的耐低温弱光性最强。
  • 金春燕1,2,郭世荣2,施 标3,朱龙英1,朱为民1
    2011,27(3): 26-3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番茄品种(‘2583’ 、‘申粉8号’、‘浦红909’、‘申粉998’和‘粉2号’)为试验材料,以昼温25℃/夜温18℃为对照条件,在昼温38℃/夜温28℃高温条件下研究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高温条件下5个品种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有升高;同时,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也大量积累。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幅度较大的‘粉2号’、‘2583’和‘申粉998’,其体内O2-. 和MDA含量均较低。由此可见,不同植物通过渗透调节和酶活性的增加,来缓解高温伤害,提高自身的抗逆能力,在不同番茄品种间有明显差异。
  • 宋 科1,徐四新1,孙 欣2,罗国安1,查健生1,姚 政1
    2011,27(3): 31-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将等体积不同浓度的霍格兰营养液均匀地混合到等质量的风干土壤中,模拟出12种不同盐分含量梯度的栽培环境,采用盆栽土培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盐分含量梯度的土壤对青菜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大于3 g/kg时,青菜种子的发芽指数随土壤中盐分含量的升高而逐渐降低,青菜种子的发芽指数与土壤含盐量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青菜幼苗的平均生物量、株高和根长也随盐分含量升高而降低;当土壤中的盐分含量大于6 g/kg时,青菜种子的发芽率开始下降,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较严重的危害,出现缺苗;当盐分含量大于10 g/kg时,青菜种子基本不发芽,不能立苗。
  • 杨红娟1,顾卫红1*,宋荣浩2,马 坤1,麻浩3
    2011,27(3): 35-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青酥五号’是以‘AVR-1’为母本、‘VS-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连续8代的自交系统筛选,育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4 d,株型直立,有限结荚,鲜荚淡绿色,标准荚长×荚宽为5.33cm×1.33cm,每500g标准荚数196个,鲜豆百粒重达77.65g,白花,灰毛,鲜籽粒易烧煮,鲜荚产量达9 t/hm2以上,比对照‘青酥二号’增产27.8%。
  • 王伟荣,杨立勇,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27(3): 39-4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油19是通过品种(系)间复交的方法选育的高含油量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1%,硫苷含量18.87 μmol/g,种子含油量49.16%。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89.75 kg/hm2,产油量1 273.12 kg/hm2,较沪油15增14.78%;在上海市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3 020.85 kg/hm2,产油量1 485.05 kg/hm2,较沪油15增21.92%。
  • 余新桥, 李明寿, 刘国兰, 张安宁, 王飞名, 梅捍卫, 罗利军*
    2011,27(3): 43-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沪旱3号’为抗旱性供体亲本,与‘寒丰B’杂交结合连续回交,分离世代分别在水分胁迫条件下进行抗旱性筛选,并在水田条件下进行产量性状选择,育成粳型节水抗旱保持系‘沪旱2B’和不育系‘沪旱2A’。
  • 许才康,陈培锋,孙 华,张建栋,黄 萌
    2011,27(3): 47-5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施氮量水平处理,研究了苏油4号的适宜施氮量对产量及其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苏油4号的适宜施氮量范围为270~313 kg/hm2,增加施氮量主要是通过增加群体中有效角果数而提高产量。(2)增加施氮量对一次分枝生长的影响较小,而对二次分枝生长的影响较大。(3)随施氮量的增加籽粒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呈逐渐增加后趋下降,对菜籽中芥酸和硫苷含量没有直接影响。
  • 李 军
    2011,27(3): 51-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术语是构成知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对于农业发展模式而言,术语体系研究也是对农业发展历史的探讨与研究。作为该项研究的一部分,本文阐述了当代农业发展模式术语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原则。
  • 徐伟林,虞紫燕,李 明
    2011,27(3): 55-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就省级农科院下属蔬菜种子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分类汇总与分析,阐述了这些企业在推进农科院科研产品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起到的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指出了这些企业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 汤芷萍
    2011,27(3): 60-6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诠释了“新城乡二元结构”的概念,并结合对上海奉贤区新城乡二元结构的调查,分析了新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现状以及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新城乡二元结构的方法和途径。
  • 莫建国1, 2,汪圣洪3,谷晓平2
    2011,27(3): 64-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2005年和2006年贵州不同海拔烤烟试验点品质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将烤烟大田期各气象要素通过空间插值和地形订正(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等)处理与品质资料一一对应。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各气象要素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确定关键时期及影响因子权重,在GIS平台下完成贵州省烤烟种植气候区划,将贵州烟区划分为5个气候类型区。
  • 袁 涛,陈 旭,徐识溥,李琳一*
    2011,27(3): 70-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系统用户特征和系统功能性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最后对多源数据的融合以及专题地图的动态生成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 楼坚锋
    2011,27(3): 74-7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入编《上海市农作物品种资源》中的20份大穗型和10份大粒型地方资源为材料,分别对其区域分布、类型、生育期、株高、单株有效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性状和抗病、抗逆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上海大穗、大粒型稻种资源较为集中地分布于青浦区,占样品总量的37.5%;其类型丰富,单株有效穗变异较大,遗传多样;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在水稻种质创新和高产改良中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
  • 李倩倩,王一冠
    2011,27(3): 77-7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浦东东滩采用刈割、耕翻与淹水集成技术清除外来物种互花米草,以加快沿海滩涂开发垦复,增加耕地面积。研究表明,对互花米草刈割1次、耕翻4次(淹水前和淹水期间各2次),淹水1个月后互花米草的地下部分死亡并开始腐烂,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控制。该技术从1月开始实施,于当年5月底结束,用时仅5个月,能够满足水稻种植的季节要求,是一种适于推广的利于滩涂开发的互花米草控制方法。
  • 刘 栋1,史宝胜1,黄印冉2
    2011,27(3): 80-8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比较金叶榆和白榆的抗寒性差异,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的方法,对低温胁迫下金叶榆和白榆一年生枝条的萌芽率、相对电导率、伤害率、POD活性、MDA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金叶榆和白榆枝条的萌芽率均呈下降趋势,白榆的下降幅度高于金叶榆;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均呈上升趋势,白榆枝条的伤害率和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均高于金叶榆;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也呈上升趋势,白榆的MDA含量一直高于金叶榆,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却低于金叶榆。综合分析表明金叶榆的抗寒性高于白榆。
  • 李 诚1,郑 佳1,L. Ostroumov2, A. Prosekov2, A. Zheleznov2, I. Smirnova2
    2011,27(3): 84-8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尝试比较和分析了中国与俄罗斯两个国家之间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奶酪制造为例,着重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不足,为两国在奶酪制造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奠定基础。
  • 尤冬梅1,王纪华1, 2*,马智宏1, 2,潘立刚1, 2,韩 平1,陆安祥1, 2
    2011,27(3): 89-9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京承高速公路沿线蔬菜地、粮田及果园三块典型的农产品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生态危害指数法分别对其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蔬菜地中突出污染元素是Zn,其地积累指数为0.17,达到轻度~中等污染水平;粮田中主要污染元素是Cu,地积累指数为0.6,同样为轻度~中等污染水平;果园中突出污染元素为Hg,已达到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蔬菜地中Cd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为84.3,达到强度生态危害程度,粮田中各重金属元素均为轻度生态危害,果园中Hg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为196.5,达到强度生态危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计算结果表明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是果园>蔬菜>粮田,其中果园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达到了中度生态危害水平,蔬菜地和粮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均处于轻度生态危害水平。
  • 李秋燕,刘华楠*
    2011,27(3): 94-9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欧盟水产品安全标准(氯霉素残留限量)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越来越严格的欧盟水产品残留物限量对我国罗非鱼的出口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应建立与欧盟接轨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罗非鱼的质量安全标准。
  • 胡慧子1,任淑华2,高 健1
    2011,27(3): 98-10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我国大黄鱼网箱养殖产业的发展历程和对环境的污染现状,然后从负外部性、公地悲剧、产权模糊以及囚徒困境四个角度分析了大黄鱼网箱养殖污染的经济学根源,最后指出了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各自的适用条件,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 郝冠军,黄懿珍,赵晓艺,奚有为,方海兰
    2011,27(3): 103-10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加入5 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过程、重复滴定和乘以系数1.1等4个过程在有机质测定过程中引入不确定度比较高,因此在有机质测定过程中要通过更精密的量具、减少实验温差、增加测量实验的滴定重复组来提高土壤有机质测量的精度。
  • 刘家雄
    2011,27(3): 110-1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保护上海古树,对古树生长点的土壤进行调查与测试,并作了指标间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古银杏、古香樟的生长与土壤的容重、有效N、速效P和脲酶呈显著相关,由主成分分析划分的5个主成分可全面概括17项土壤肥力指标;采用聚类分析将古树生长样点划为4种不同的肥力类型,并对各土壤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改良措施。
  • 孙国荣1,任继明1,薛惠琴1,卢永红1,夏 东1*,扶祥生2,席宣风2,肖苏荣2,姜红菊2,韩雪峻2,严国祥2
    2011,27(3): 114-1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长×大二元杂交仔猪为试材,研究了低蛋白氨基酸平衡日粮(低蛋白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蛋白日粮组(试验组)仔猪的体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比对照组多增重17.74%;低蛋白平衡日粮显著提高了日粮中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P<0.01),降低料重比7.9%,同时使死淘率下降51.47%;试验组粪样中氮含量低于对照组8.21%(P<0.01);圈内氨气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可见,低蛋白日粮不仅能促进仔猪的生产性能,而且能显著减少氮的排放。
  • 潘辰杰,宋辰琳,任俊尧,何俊民*
    2011,27(3): 118-1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放射免疫法(RIA),以甲状腺激素(T3、T4)和雌激素(E2)为检测指标,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转基因克隆羊的激素水平与同龄正常羊作比较,从激素水平上分析转基因和克隆是否会对动物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结果发现:转基因克隆羊的激素浓度与同龄正常羊在未成熟时T3、E2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熟时T3、T4、E2无显著性差异。仅未成熟时T4有显著性差异(P≈0.02)。表明转基因克隆羊与正常羊生长发育相关激素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激素水平初步否认了转基因和克隆对动物生长发育造成的影响。
  • 刘瑞丽1, 2,李 龙2,陈小莲2, 3,卢永红1, 4,徐建雄2, 3*
    2011,27(3): 121-1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非常规饲料经复合益生菌发酵对肥育猪生产与消化性能的影响,选择65 kg左右的三元杂交猪(杜×长×大)75头,随机分成5组,每组15头,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非常规饲料经益生菌发酵后,饲料本身的品质得到了改善;生长肥育猪饲喂益生菌发酵非常规日粮后,各组均有提高肥育猪日增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发酵1组提高肥育猪日采食量7.13%,降低料肉比3.22%,差异均不显著(P>0.05);复合益生菌发酵后,各组饲料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粗纤维和磷的表观消化率有极大的提高(P<0.01)。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显著提高饲料各营养素的表观消化率,提高肥育猪的日采食量和日增重,改善料肉比,并减少环境污染。
  • 吴华莉1,2,周 兵2,王惠影1,刘 毅1,朱 庆2*,何大乾1*
    2011,27(3): 126-1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浙东白鹅为试验材料,测定屠宰性能,取屠宰率(x1)、全净膛率(x2)、腹脂率(x3)、胸肌率(x4)和腿肌率(x5)共5个性状作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5个指标综合成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4.5143%,能反映原指标所提供的信息。研究结果对浙东白鹅的饲养管理和选育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李志文1, 2,周宝利3,刘 翔4,张 平1*
    2011,27(3): 129-1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糖苷生物碱是茄科植物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和化学生态学活性。本文阐述了糖苷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和合成代谢,总结了糖苷生物碱生理和化学生态学活性研究的现状和进展,并分析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 张 璐1, 2,边银丙1*,邢增涛2,邵 毅2
    2011,27(3): 135-13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生物胺的来源、种类、作用和危害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做简要总结。
  • 张计育1, 2,杜小丽1,渠慎春1,刘金义1,章 镇1*
    2011,27(3): 140-1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野生型和转几丁质酶烟草株系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进的CTAB法,对其DNA和总RNA进行同步提取和DNA中RNA的消化以及总RNA中DNA的消化,并分别进行了电泳检测、含量测定和相应的PCR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用该法提取的DNA条带清晰、无降解,所提取的DNA浓度在109.20~245.46 μg/mL,OD260/OD280的比值在1.83~1.94。以提取的DNA为模板,PCR能够扩增出清晰的目的条带。RNA具有5.8 S rRNA、18 S rRNA和28 S rRNA 3条清晰的条带,且无降解。RNA浓度在355.57~570.13 μg/mL,OD260/OD280在1.84~2.04,OD260/OD230在2.06~2.33。RNA逆转录成cDNA,经PCR扩增出清晰的看家基因和目的基因条带。
  • 徐国新1,吴昊旻2,李何君2,刘炜2,徐卫彬3,计国兴3,关佳佳4,朱丽慧4,孟 和5*
    2011,27(3): 144-1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浦东鸡及其杂交后代体尺体重和肉质性状进行了分析测定。体尺体重测定结果显示,3个组合均具有较好增重能力和相对理想的体尺指数,浦东鸡及其杂交后代具有适中的腹脂肪沉积,特别是2个杂交组合较好地改善了浦东鸡体型偏长偏窄和胫长偏高的不足。肉质性状测定结果显示,尽管3个组合在胸肌pH值、胸肌肉色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但在胸部皮色(黄度)上浦东鸡纯繁组合和浦东鸡与石歧杂杂交组合有明显优势,在肌肉嫩度上鹿苑鸡和浦东鸡杂交组合有明显优势。实验获得的这些基本数据,将会为浦东鸡优良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