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霞1,2, 张圣美1,2, 杨左芬1,2, 朱宗文1,2, 张爱冬1,2, 尚静1,2,田守波1,2, 查丁石1,2*
2020,36(1): 53-58.
为了研究西葫芦叶片面对短期温度胁迫时抗坏血酸代谢系统的变化情况,以西葫芦‘德绿808’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通过光照培养箱设置低温(12oC/12oC,T1)和高温(38oC/38oC,T2)进行试验处理。结果表明,T1和T2胁迫显著增加了西葫芦幼苗叶片MDA含量、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AsA、DHA和AsA+DHA含量,GSH、GSSG和GSH+GSSG含量,常温恢复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T1和T2处理下AsA/DHA和GSH/GSSG呈下降趋势,常温恢复后有回升但仍低于对照。T1和T2处理导致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明显升高,温度恢复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在整个胁迫期间,T2处理的以上指标均高于T1处理的,说明高温对西葫芦的伤害高于后者。以上结果说明了在温度胁迫初期,西葫芦叶片以 AsA为核心的抗氧化系统对抵御高温和低温胁迫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AsA代谢系统的抗氧化功能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