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8年, 第3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8-07-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18,34(4):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18,34(4):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心, 张永春,姜红红,孙翊,李青竹,杨柳燕*
    2018,34(4): 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朱顶红新生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对朱顶红属品种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倍性鉴定。结果表明:0.002 mol/L 8-羟基喹啉水溶液4℃预处理朱顶红根尖9-24h,1 mol/L HCl溶液60℃解离根尖9min获得的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首次对朱顶红品种‘柠檬冰糕’进行核型分析,发现其为三倍体朱顶红,核型公式为K(2n)=3x=33=12m+12sm+9st,核型不对称系数(As. K%)为70.19%,核型类型为3B型。根据染色体制片结果对6个朱顶红品种进行倍性鉴定表明:‘凤蝶’为二倍体朱顶红,‘特伦蒂诺’为三倍体朱顶红,‘粉色惊奇’、‘快车’、‘苹果花’、‘樱桃妮芙’均为四倍体朱顶红。
  • 赵彦敏1,高海琴1,瓮巧云2*
    2018,34(4): 7-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在DNA和RNA水平上对ABI3基因由于T-DNA插入所导致的突变体进行鉴定,鉴定后将野生型Col-0与纯合abi3突变体种子置于含不同浓度NaCl的MS培养基上培养,进行萌发率统计、生物量以及根长的测定。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野生型Col-0和纯合abi3突变体植株萌发率、生物量、根长度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在相同NaCl浓度下,纯合abi3突变体的萌芽率、生物量、根长度均低于野生型Col-0。当NaCl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纯合abi3突变体的萌芽率、生物量、根长度均降到最低,与野生型Col-0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拟南芥ABI3基因具有提高拟南芥抗NaCl胁迫能力的作用。
  • 姚丹青1,楼坚锋1,顾芹芹1,刘建1,张琪2,夏建明1*
    2018,34(4): 1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毛细管电泳检测平台,利用筛选的25对玉米SSR引物,采集了上海地区32个玉米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并运用UPGMA法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2个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60-0.900;相似系数为0.53时,可将32个玉米品种分为3大类群。该研究可为当地玉米种子市场的品种管理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鉴定方法。
  • 吴 珏1,李建勇2,刘 娜2*
    2018,34(4): 16-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了解蚯蚓粪有机肥对蔬菜作物生长及设施菜田土壤质量保育效果,以番茄‘欧曼T-180’为受试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蚯蚓粪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主要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施用普通有机肥的常规生产相比,施用蚯蚓粪有机肥可提高番茄产量4.90%—16.22%,番茄果实的总糖、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柠檬酸含量显著减少。同时使用蚯蚓粪有机肥可减少化肥用量12.50%,土壤有机质提升效果显著,土壤保育效果良好。综合来看,蔬菜生产中蚯蚓粪有机肥用量15000kg/hm2效果最佳。
  • 邰 翔1,薄天岳1*,陈锦秀1,朱晓炜1,任云英1,陈富森2
    2018,34(4): 20-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不同除草剂在大田栽培秋甘蓝的防除效果,开展了四种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草铵膦、二甲戊灵、草甘膦异丙胺盐)对甘蓝田杂草防除效果的调查,并进一步测定不同除草剂对甘蓝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不同除草剂对甘蓝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植株的影响。结果表明:二甲戊灵处理土壤显著降低了甘蓝大田中的杂草株数,从而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SOD、POD、CAT活性,降低了MDA含量。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土壤显著降低了甘蓝大田中的杂草株数,但产生的药害严重抑制了植株生长,破坏了植株体内的抗氧化还原系统,致使SOD、POD、CAT活性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草铵膦、草甘膦异丙胺盐处理土壤显著降低了大田杂草株数,植株形态学指标、S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OD活性显著下降。二甲戊灵可以做为早熟秋甘蓝定植前的除草剂在生产上使用。
  • 徐四新,诸海焘,蔡树美,张德闪,付子轼*
    2018,34(4): 25-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径流池收集地表径流的方法,研究上海郊区菜田不同施肥处理下地表径流导致的氮(N)、磷(P)养分流失规律。结果显示:2016年试验区降水量1153.2 mm,总径流量391.1 mm,产流系数33.9%;减施N肥可降低N流失量;和对照相比,减N 25%的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7.8%,减N 25%+有机无机配合使用径流中N的流失量减少13.4%-17.0%;减N 25%的缓释肥料N流失量减少12.8%;可溶性总N是径流中N流失的主要形态,其中NO3-N占60%以上。施用P肥处理和径流中P的流失量无显著的差异性,径流中可溶性总P占径流中总P流失量的9.2%-12.2%,可溶性总P不是菜田土壤P流失的主要形态。
  • 宋艳红1,史正涛1* ,王连晓2 ,冯泽波1
    2018,34(4): 29-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差异,通过检测土壤自然含水率、土壤容重、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土壤肥力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20 a茶树林、甘蔗地、5 a橡胶林、8 a橡胶林、15-20 a橡胶林、火龙果地和香蕉地等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纳板河流域土壤自然含水率变异系数除8 a橡胶林和15-20 a橡胶林外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土壤容重除甘蔗地变异系数为18.12%,属中等强度变异,其他植被类型变异系数均低于10%,属弱变异;土壤pH变异系数均属于弱变异;有机质变异系数除香蕉地外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全氮变异系数除20 a茶树林和香蕉地外,也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全磷变异系数除甘蔗地和火龙果地均属于弱变异;甘蔗地、5 a橡胶林和香蕉地全钾变异系数属于弱变异,其他植被类型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而速效钾变异系数在22.15%左右,属于中等强度变异的只有20 a茶树林、香蕉地、5 a橡胶林和火龙果地。通过对纳板河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肥力研究,将其肥力排序为:甘蔗地>20 a茶树林>5 a橡胶林>香蕉地>火龙果地>15-20 a橡胶林>8 a橡胶林。
  • 赵海成1,李红宇1*,陈立强1,赫臣1,郑桂萍1,韩笑1,何文翠2,周云峰3
    2018,34(4): 36-4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氮硅配施对寒地水稻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影响,明确高产优质的硅氮优化管理措施。盆栽条件下,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进行2个硅肥水平下3个氮水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A2处理穗数、穗粒数、结实率、产量较A1处理分别提高4.95%、1.20%、0.29%、5.14%;随施氮量增加穗数、产量呈增加趋势,硅氮互作对产量及构成因素不显著。施硅能够极显著改善加工品质, 减氮利于改善外观品质,蛋白质含量降低为8.30%,提高食味值,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在硅氮互作间达到显著水平;施硅能够提高各节间茎秆抗折力,A2处理抗倒伏指数与A1相比提高了18.40%。在B3条件下,A2处理的各节间抗折力,抗倒伏指数极显著或显著高于A1处理,分别为63.30%、114.50%、70.60%,76.10%。氮肥和硅肥运筹以二者对应最优指标施用量的组合为最优配比。
  • 卢阳阳1,2,关舒会1,孙强1,饶钦雄1,宋卫国[1]*
    2018,34(4): 43-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菜、杭白菜、黄瓜、番茄、芹菜、豇豆为对象,采用吡虫啉溶液浸泡,QuEChERS法进行预处理,超高压液相色谱仪检测,动态监测不同蔬菜吸附吡虫啉的残留数据并进行吸附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六种蔬菜对吡虫啉的吸附残留量逐渐升高,分别在30 h和36 h到达峰值,之后趋于平衡;同一时间点各蔬菜中吡虫啉残留量差异极显著(P<0.001);吡虫啉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决定系数R2>0.9;吸附的残留峰值理论量与实际量接近,但速率有所差异。
  • 黄华磊1,李艳花1*,肖长明1,刘 涛1,石有明2,周 燕1**
    2018,34(4): 48-5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了油菜与蚕豆间作不同行比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油菜与蚕豆间作使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降低,油菜与蚕豆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提高。其中,油菜与蚕豆2:2行比处理的油菜菌核病发病最轻,两年发病率分别为9.16%和11.90%,病情指数分别为5.90和7.14,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分别为2641.1 kg/hm2和12546.6元/hm2;其次是3:3行比。
  • 李 猛,郭晓红,周 健,胡 月,姜红芳,吕艳东,苏晓月,栗祎琳
    2018,34(4): 53-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促进寒地早粳稻优质育种工作,对217份寒地早粳稻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垩白度和垩白粒率变异程度最大,各品质性状间存在相关性。聚类分析将供试种质分为5类:Ⅰ类群蛋白质含量最高;Ⅱ类群加工品质最好,垩白度垩白率最低;Ⅲ类群综合品质性状最优,食味评分最高;Ⅳ类群粒型偏长;Ⅴ类群垩白度、垩白粒率最高,外观品质最差。
  • 丁小涛1,2,金海军1,2*,杨少军1,2,何立中1,2,余纪柱1,2**,周 强1,2**
    2018,34(4): 58-6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夏季半封闭温室不同垂直高度空间(ATU吹风口0m、向上1m、2m、3m、4m)在ATU降温条件下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此条件下落蔓与不落蔓黄瓜植株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ATU吹风口0m、向上1m、2m、3m、4m测量10 d的平均温度比室外温度分别降低6.89℃、5.82℃、3.45℃、1.45℃、0.29℃;和室外温度比较,ATU明显降低了近日落至第二天日出前温室不同垂直高度空间的温度,白天对ATU吹风口2m高处以下的空间有较好的降温效果;落蔓后黄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潜力明显好于落蔓前,这可能和落蔓前高温导致黄瓜叶片的Rubisco最大羧化效率(Vcmax)、RuBP最大再生速率(Jmax)的降低有关。半封闭温室黄瓜夏季降温栽培中,植物顶部高度以控制在ATU吹风口向上2m左右为宜。
  • 吴凌云1,姚东伟1*,霍文雨2,李 明1**
    2018,34(4): 65-6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15°C、20°C和25°C 条件下,研究了固体基质引发与哈茨木霉菌结合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固体基质引发各处理显著提高了不同温度下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显著提高了幼苗出苗率、出苗指数、幼苗株高、根长、鲜重,缩短了平均出苗时间;显著提高了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相比于单一固体基质引发,固体基质引发与哈茨木霉菌结合提高了番茄种子发芽指数、幼苗株高、根长及萌发种子中α-淀粉酶的活性。20℃下,SMP+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株高,同一温度条件下其他指标差异未达显著水平。
  • 张红梅1,金海军1*,刘秀云2,李思思1,3,丁小涛1,余纪柱1**
    2018,34(4): 69-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 Bouché)、日本南瓜(Cucurbita moschata)、‘甬砧8号’白籽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 ‘Yongzhen No.8’)、‘五叶香’丝瓜(Luffa cylindrica ‘Wuyexiang’)和‘傲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n ‘Aomei’)为砧木,以‘春秋王2号’黄瓜(Cucumis sativus‘Chunqiuwang No.2’)为接穗,研究了大棚自然高温对不同砧木黄瓜嫁接植株生理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下嫁接植株和自根植株叶片内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下降,且嫁接植株叶片内丙二醛含量低于自根植株,脯氨酸含量和根系活力高于自根植株;不同砧木嫁接植株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基本无差异,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及VC含量则表现为嫁接植株高于自根植株,其中以‘五叶香’丝瓜砧木嫁接植株的果实品质为最佳。
  • 杨红娟1,朱丽华1,李超汉1,宋荣浩2*
    2018,34(4): 74-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申选958’是以自交系W26-5-8为母本,自交系V16-3-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一代西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长势强健,综合抗病抗逆性强,在南方多阴雨弱光照地区栽培,易坐果,果实发育期约35 d,平均单果重5.5 kg,一般产量52.5 t/hm2。果实高圆球形,绿底覆墨绿中宽花条带,果肉浓粉红,中心糖含量12.0%以上,边糖含量8.5%以上,肉质松脆多汁,品质佳,耐贮运。适合南北各地春播大中棚覆盖及露地栽培。目前,该品种在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地区累计示范面积已达746.6 hm2以上。
  • 刘晓飞,崔小平,孙宝林,陈立昶,王卫军*
    2018,34(4): 79-8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泗棉6821’是江苏省泗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中熟转基因常规抗虫棉花品种,该品种生育期135 d,株型紧凑,株高107 cm,果枝短、较平展,茎干粗壮,绒毛多,叶片中等,叶色中等,果枝始节位6.8节,单株结铃31.8个,单铃重6.2 g,衣分39.1%,子指12.2 g。2011-2012年参加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分别为3636.0 kg/hm2和1494.0 kg/hm2,比CK(泗抗1号)分别增产3.3%和4.4%;2013年通过江苏省生产试验,籽棉产量4203.0 kg/hm2比CK(泗抗1号)增产13.4%,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排名第一,皮棉产量1650.0 kg/hm2比CK增产10.4%。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4 mm,断裂比强度32.9 cN/tex,马克隆值5.1。耐枯萎病、黄萎病,抗棉铃虫。
  • 吴 翔1,3,高晓阳1,2,3*,陈天雨 1,3,颜仁喆1,3,李红岭1,2,3,武季玲1,2,3
    2018,34(4): 85-9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兰州露地栽培红提叶和果实发育规律,实现叶和果实生长动态预测,为葡萄栽培管理调控提供重要参考。以鲜食葡萄红提为试验材料,于2016-2017年进行田间试验,分别于展叶期和坐果期后定期测量叶主脉长、果实横、纵径生长量变化,数据显示叶主脉生长呈“S”曲线,果实几何生长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呈快-慢-快-慢的双“S”型曲线,先采用Logistic模型对叶主脉和果实横、纵径生长变化拟合,然后采用三次多项式模型对果实横纵径数据进行拟合,并对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在年生长周期内,果实始终保持纵径大于横径的特点;用Logistic方程对叶主脉拟合较好;果实横、纵径的两种模型,三次多项式对果实生长量模拟优于Logistic模型。结合果实横纵径相对生长速率与生长变化的曲线可知果实的第一次快速膨大期为6月初到7月中旬,第二次快速膨大期为7月下旬到8月下旬。因此,应在5月中旬及6月初做好除草、去副梢、施肥和套袋工作,以确保兰州露地栽培红地球果实较好的发育。
  • 石小亮1*,陈 珂1,曹先磊2,何 丹1
    2018,34(4): 91-9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根据吉林森工集团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结果,设计多套方案并应用Vensim软件利用仿真模拟预测法对吉林森工集团在2008—202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仿真预测研究,目的是预测未来何种方案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结果显示:(1)2020年,方案三在维持天保工程年均造林面积和采取禁伐措施下,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提供的实物量和价值量均最大。(2)不同方案下的吉林森工集团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随时间的推移呈递增态势。(3)方案三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2015年为拐点增长最为明显,由2008年的385.08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19394.08亿元。吉林森工集团应选择能提供最大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方案三,仿真预测研究对吉林森工集团的林业发展和战略制定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
  • 林鸷1,何锡忠,李本强,潘洁,朱永军,赵本进*,彭丽英*
    2018,34(4): 100-10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CRISPER/Cas9编辑技术编辑实验室分离得到的PRV-SX株的gE基因,并利用蚀斑纯化等方法得到gE基因缺失的突变株。通过T7E1核酸内切酶及测序来鉴定gE基因的缺失,并对gE基因缺失毒株的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CRISPER/Cas9编辑技术成功得到了gE基因缺失毒株,用这一毒株制备疫苗后免疫仔猪后0、14、28、42、56d时PRV gE抗体均为阴性;PRV gB抗体呈阳性且42 d时达高峰。
  • 孙国荣1,杨海峰,黄志英,王 昇,倪苗娟,王红梅,白 冰*
    2018,34(4): 104-10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上海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的污染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性评价,采集2011—2016年上海地区送检饲料样品的检测数据,统计猪、鸡全价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铁、锌、锰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浓缩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按照在配合饲料中的添加比例换算成配合饲料或精料补充料中各元素的含量。铜、铁、锌、锰的检测方法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安全性评价采用单因素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依据为农业部公告第1224号。结果表明:1)猪、鸡全价配合饲料、牛精料补充料中铜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6.4%、3.8、24.7%,锌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9.2%、1.8%、16.5%,锰含量的超标率分别为1.8%、10%、1.1%,铁的超标率相对较低,均不高于1.3%。 2)猪全价配合饲料中锌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为1.23,属于轻度污染水平;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鸡全价配合饲料中锰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83、0.82,污染程度均达安全警戒水平;配合饲料中铁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低于0.7,处于安全水平。3)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综合污染指数为0.78,达到污染警戒水平。猪全价配合饲料的综合污染指数最高,为0.97,污染程度达警戒水平,鸡全价配合饲料和牛精料补充料的综合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处于安全水平。综上可知:上海地区配合饲料中铜、铁、锌、锰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其中猪全价配合饲料中锌、牛精料补充料中铜、鸡全价配合饲料中的锰污染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 龙 腾1 ,史心怡1,2 ,刘 静1,孙彦伟1 ,马 佳3*
    2018,34(4): 109-1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集中居住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程,是农村实现新型城镇化,大都市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必经之路。通过分析上海村庄进行集中居住的必要性、可行性,对上海市农民集中居住案例进行梳理,提炼出“向城镇集中”和“向中心村集中”两种典型居住模式,并比较了两种模式的内涵、投资方式、财产权益、推进方式的差异及风貌保护和“造血”的特色,认为资金平衡方式对农民集中居住的模式有重大影响,而集中居住模式的差异又将带来农民权益方面的差异。最后针对农民集中居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建设标准欠缺考虑乡村风貌、老龄化程度高、补偿方式单一等问题,从鼓励向城镇集中、给予多种补偿方式、聚合多部门资金、保护保留乡村风貌等方面提出建议,为农民集中居住的发展提供参考。
  • 陈 旭1,唐卫红2,张向飞1,潘家铭3,杨 娟4,邵 芳1 *
    2018,34(4): 115-1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现有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采集方式繁琐、采集种类单一、覆盖范围小、共享不足等问题,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移动互联网、网络爬虫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与分析预测系统,该系统聚合了上海市及全国主要省市农产品生产者价格、批发市场价格、零售市场价格等数据,具有采集监测、统计分析、趋势预警、信息发布等功能。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采集与监管的效率,而且为政府主管部门分析决策提供宏观数据,为农业生产主体、交易主体及市民提供个性化价格信息服务。
  • 罗小莲1,吕秀立2,3,4*,尹丽娟2,3,4,张群2,3,4,关媛5**,郭小芳6
    2018,34(4): 121-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20万株考来木组培苗的生产情况,分类核算其生产成本,并分析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培养室用电、移栽基质、人工费的成本所占比例较高。考来木组培生产成本为2.46元/株,通过组培规模化生产,可为市场供应质优价廉的种苗,生产厂家、种植户、绿化工程公司都可受益。研究结果可为行业相关人员计算工厂化育苗成本、制定商品苗价格、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 吴雪霞1,2, 张爱冬1,2, 朱宗文1,2, 姚静3, 查丁石1,2, 李贤1,2 *
    2018,34(4): 127-1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花青素是决定植物花色的主要色素,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是花色研究和开发的重点。本文主要概括了植物花青素合成代谢过程及其合成途径中主要结构基因和调控基因的类型、作用机制,并介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同时展望了植物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 郭玲1, 2,蒋杰贤1, 2,杨安1,季香云2,张浩2,万年峰2*
    2018,34(4): 133-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昆虫消化道内围食膜的功能、杆状病毒对围食膜的影响以及影响杆状病毒感染性的干扰因子,并对杆状病毒与昆虫围食膜的互作研究进行了展望。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