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09-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17,33(5):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2017,33(5): .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光庆1,姚雪琴1*,刘春晴1,谢祝捷1**,黄成超2
    2017,33(5): 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明确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规律,选择内叶盖球度高的花椰菜高代自交系与内叶盖球度低的花椰菜多代自交稳定纯系构建P1、P2、F1、BC1、BC2和F2的6个联合世代群体,利用盖钧镒等的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方法,研究控制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基因分离规律。两年的研究结果显示,花椰菜内叶盖球度性状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符合E-0遗传模型),其中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加性效应;两对主基因的显性效应则分别为正向和负向,且第一对主基因显性度相对较高;两对主基因具有明显的负向互作效应。2012年,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5.96%、74.84%和81.09%,广义遗传力分别为84.99%、84.11%和89%,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2013年,BC1、BC2和F2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69.95%、70.96%和84.27%,广义遗传力分别为79.43%、80.91%和84.28%,环境变异占比相对较小。表明花椰菜内叶盖球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到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且主要受主基因遗传的影响,整体受环境影响较小,本研究为以内叶盖球性状为育种目标的花椰菜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 李建辉,陈 骏,刘丽丽,郑雪良,杨海英,刘春荣
    2017,33(5): 8-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2份桃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2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得到57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2条,总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为38.60%,平均为31.87%。每条引物扩增条带数介于3—8条,平均4.75条。12份桃种质资源总Shannon信息指数I为0.2006,平均为0.1669;总Nei基因多样性(h)为0.1349,平均为0.1125。P、I、h均表明12份桃种质资源总体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较高。12份桃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介于0.0357—0.2589,平均为0.1455;遗传相似度介于0.7719—0.9649,平均为0.8658。根据遗传距离进行UPGMA聚类分析,可将12份桃种质资源分为4个类群。
  • 张俊英,蒋美艳,李延莉,王伟荣,孙超才,杨立勇*,周熙荣*
    2017,33(5): 13-1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甘蓝型双低常规油菜品种‘沪油15’和‘川油17’为亲本,通过回交、自交和测交,育成显性核不育恢复系HF08、临保系LB4155和纯合型两型系4166AB,并建立了无性系4166A;用无性系4166A与临保系LB4155按核不育油菜二系制种法生产全不育系4166CA,并与恢复系HF08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显性核不育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核杂17号’。采用不同地域来源的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分别转育成不育系和恢复系,有利于获得优势明显的杂交种。
  • 杨晓春,朱宗文,张爱冬,吴雪霞*,查丁石*
    2017,33(5): 17-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沪茄08-1’为试材料,采用基质栽培方式,研究了外源6-BA对镉(Cd)胁迫下茄子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d胁迫显著抑制了茄子幼苗生长,降低了叶绿素a(Chl a)含量、叶绿素b(Chl b)含量、叶绿素(Chl a+b)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以及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CTK/ABA和IAA/ABA比值,提高了胞间CO2浓度(Ci)和脱落酸(ABA)含量,Cd胁迫时间越长,浓度越大,变化越显著。在Cd胁迫下,外源6-BA显著降低了Ci和ABA 含量,提高了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a+b含量、Pn、Gs、IAA和CTK含量以及CTK/ABA、IAA/ABA比值。可见,外源6-BA处理通过促进Cd胁迫下茄子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激素含量,降低Cd胁迫对植物的损伤,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 高 远1,2,3,马旭洲1,2,3* ,王友成4 ,郎月林4 ,范 伟5
    2017,33(5): 25-3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露天池塘中,通过试验模拟轮叶黑藻受到牧食损害(动物牧食对植物造成的损害)的情况,研究其对轮叶黑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损害形式(去除植物顶部0.5cm、去除植物50%的叶片、同时去除植物顶部0.5cm与50%叶片)对轮叶黑藻的生长率的变化、主枝与分枝长度的改变、植物干物质以及氮、磷含量变化等方面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去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都显著抑制了轮叶黑藻的生长,相对生长率分别是未受损植株的58.5%与71.4%;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方式在停止轮叶黑藻主枝的生长的同时使植物的分枝显著生长;去叶损害在主枝与分枝长度方面均对植株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分枝的重量的减少有显著影响。去顶处理方式能显著增加了植株中氮的含量,而去顶和去顶去叶两种处理方式能显著地增加了植物中磷的含量。对受损轮叶黑藻的生长机理分析表明,牧食损害能够显著影响轮叶黑藻在生态池塘的生长,通过改变轮叶黑藻的生长方式,促进轮叶黑藻种群数量的增加。
  • 高骏,易建中 李红 刘成倩 姚惠娟 孙凤萍*
    2017,33(5): 31-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Bank上已报道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组序列设计1组LAMP引物(F3/B3、FIP/BIP),通过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猪圆环病毒2型LAMP检测方法,并对阳性结果进行了酶切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最低可以检测到反应体系内1pg的PCV2 DNA;通过反应结束后的肉眼可视化观察,可方便地进行结果判定。本研究建立的PCV2 LAMP检测方法能够满足基层临床PCV2病原的快速检测要求。
  • 陆 扬1,王 通1,2,成艳芬2,夏 东1*
    2017,33(5): 35-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因粪浆处理产生的氧化亚氮(N2O)是畜牧业温室气体的一个重要来源,试验研究了温度对猪粪粪浆N2O的产生与消解的影响及代谢底物和可能参与代谢的功能基因丰度变化,旨在探究影响猪粪浆N2O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密闭条件下,随着氧的耗竭,粪浆N2O先累积后消解,3个组的N2O浓度和产生量都在第3天达到峰值,当温度从15 ℃升高到35 ℃时,其峰值从1.70 mg·kg-1升高到4.65 mg·kg-1。试验第10天以后N2O浓度下降到甚至低于大气本底值。粪浆N2O的排放速率与硝化和反硝化菌代谢酶基因amoA、nirK、nirS和nosZ丰度都显著相关(0.62、0.66、0.58和0.49,P<0.01),与nirK与nosZ的比值也显著相关(0.57,P<0.01)。结论:温度升高会加快粪浆N2O生成和还原,提高其排放峰值,但不影响其转化的时间节律。硝化和反硝化菌可能都参与了N2O的转化,但反硝化代谢酶nirK与nosZ的比值在N2O排放中起着更关键的作用。
  • 刘长娥1,邹国燕*1,2,周 胜1,2,付子轼1,2,程彬彬1
    2017,33(5): 41-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马蹄金(Dichondra erpens Forst)、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var.nana)、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4种不同根系形态特征的草坪,通过在相近覆盖度上设置径流小区,分析不同草坪对初期降雨径流的影响,解析不同根系形态与水土流失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草坪的根呈伞型分布,其中马蹄金根系主要由根径≤1mm的细根组成,麦冬根径≤1mm 的根长密度占60%以上,白三叶占48%以上,而红花酢浆草主要由根径>1mm的粗根构成。(2)马蹄金水土保持效能最好,其次是麦冬,再次是白三叶,红花酢浆草最差。(3) 相关分析显示:草坪的水土保持效能主要受根径≤1mm的根长密度影响,水土流失量与其显著负相关,细根型草坪对初期降雨径流的拦截效能高。
  • 李涛,钱振官,温广月,沈国辉*
    2017,33(5): 48-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静水式试验法测定了噁草酮、氰氟草酯、苄嘧磺隆·丙草胺3种除草剂对罗氏沼虾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120 g/L噁草酮EC 0.54—2.88 mg/L、100 g/L氰氟草酯EC 0.15—0.9 mg/L和30%苄嘧磺隆·丙草胺WP 0.72—3.6 mg/L在室内静水试验条件下对罗氏沼虾生长安全,未见急性中毒症状,各药剂处理区罗氏沼虾的死亡率与清水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一药剂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罗氏沼虾的校正死亡率也没有显著差异。
  • 张翰林1,吕卫光1,施 俭2,李双喜1,张娟琴1,黄仁影3,左 狄3,郑宪清1*
    2017,33(5): 52-5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上海市崇明岛14个乡镇、3种农田类型(粮田、菜田和果园)监测点的2003年、2009年和2013年的土壤有机碳实测数据,对DNDC模型进行本地化模拟与验证,并以2003年数据为背景值,对未来20年崇明不同种植类型农田在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实测结果显示,从2003年到2013年14个乡镇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一定程度提升,增长幅度范围在7.20%—120.39%;DNDC模拟数据的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0%,能够较好的模拟崇明岛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模拟结果显示崇明农田碳储量依然有很大的提高潜力,崇明岛现行的秸秆还田与施用有机肥技术均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应继续保持并扩大推广面积。
  • 郭 印1,魏 华1*,邵乃麟2,沈 竑3,陈金民3
    2017,33(5): 58-6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稻田黄鳝最佳放养密度,通过不同密度黄鳝养殖试验,比较了试验稻田部分水质指标,并对试验稻田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放养密度对稻田水体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氮有显著影响,800尾/667 m2水质相对较好,溶解氧均值3.76 mg/L,氨氮均值0.553 mg/L,亚硝酸氮0.022 mg/L。经济效益分析表明:1 200尾/667 m2稻田经济效益最好,利润为5 967.0元/667 m2。综合来看,1 000尾/667 m2既保证水质良好也取得较高利润:溶解氧均值2.86 mg/L,氨氮均值0.817 mg/L,亚硝酸氮0.024 mg/L,利润5 260.7元/667 m2,是较合适的选择。
  • 朱建军1,李秀芬1*,田 原2,李水根1,关 媛1,范晓芬1,殷丽青1
    2017,33(5): 64-6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丰富上海地区的早樱种质资源,以尼泊尔种源的喜马拉雅樱花为引种对象,进行了播种育苗、物候观察和生态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且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种子发芽率可达61%。在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露地播种育苗的出苗率和成活率都很低。温室培育的1年生苗移栽到室外避风向阳、环境条件较好的圃地上,长势良好,萌蘖力极强,对病虫害的抗性也较强。在正常年份,苗木足以安全地越冬度夏,但超过-7℃的超低温天气会对苗木造成冻害。
  • 郭小芳1,吕秀立2,3,4*,余刚5**,张莹5
    2017,33(5): 68-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对2个红花槭良种进行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初代培养基MS+2ip0.5 mg/L+GA30.5 mg/L较适宜;最佳增殖培养基是WPM+2ip1.0 mg/L+TDZ0.002 mg/L+GA30.5 mg/L,最佳培养温度为28 ℃,在此条件下,2个红花槭品种的增殖率分别为1.95和1.90;生根培养基WPM+IBA0.5 mg/L+NAA0.5 mg/L效果较佳,2个红花槭品种的生根率分别达85 %和90 %;适时移栽成活率可达80 %以上。
  • 罗玉兰1.2,张冬梅1.2,卞黎霞3,沈烈英1
    2017,33(5): 74-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设施大棚、露地大田、盆栽等不同栽培措施下种植明日叶,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检测其营养成分和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设施大棚条件下的明日叶生长势最强,产量高,通过夏季遮荫可以实现周年供应;其次为露地大田;盆栽条件下的明日叶生长势最弱,产量低。明日叶中的水分和灰分含量在不同栽培措施之间没有差异,粗纤维、还原糖、蛋白质、维生素C和总黄酮含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设施大棚条件下明日叶中的粗纤维含量最低,还原糖、维生素C、总黄酮及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最高;粗纤维、还原糖、蛋白质含量均以茎干中的含量为最高,维生素C、总黄酮含量以叶子中的含量最高,各成分在不同部位中的分布不受栽培措施的影响。从生长势和品质方面综合考虑,以设施大棚条件下种植的明日叶最好。
  • 薄天岳,陈锦秀*,邰 翔,朱晓炜,任云英
    2017,33(5): 78-8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苤1号’是由萝卜质球茎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3-390和自交系苤蓝13-289组配而成的球茎甘蓝新品种;从定植到采收为75 d,生长势强,平均株高51 cm,开展度60 cm;平均叶片数14张,最大叶长42 cm,叶宽20 cm,叶柄长12 cm;球茎扁圆,球色鲜绿,球面光滑,球横径14 cm,球高11 cm,单球重1.2 kg;球茎总糖含量较高,肉质脆甜,食用品质优良。较抗黑腐病,平均产量3 930.83 kg/667 m2,较对照品种‘科润花冠’增产10.58%。
  •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 红,顾春燕,赵 娜
    2017,33(5): 82-8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豆10号’(原系号为06-299)以‘99015’为母本、‘引99-04’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择法对杂交后代连续多年定向选择、获得农艺性状稳定、品质和抗性较佳的优良品系,于2014年6月通过江苏省审定。‘通豆10号’2010—2012年在江苏省淮南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2775.3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3.54%,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61.9kg/hm2,较对照‘南农99-6’增产7.45%。该品种生育期l12d,株高78.2cm,有效分枝4.6个,单株结荚50.6个,每荚1.90粒,百粒重22.4g,粗蛋白含量41.63%,粗脂肪含量19.56%,抗倒性强,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SC3株系,对SC7株系中感;适宜在江苏省淮南地区及周边相似生态适应区作夏大豆种植。
  • 陈锦秀,薄天岳*,邰翔,缪体云,朱晓炜
    2017,33(5): 88-9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芥1号’芥蓝是以萝卜细胞质芥蓝雄性不育系‘CMS早芥1219’为母本,高代自交系‘中芥121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芥蓝新组合。该组合早中熟,播后50—60天可采收。株型直立,株高36 cm,开展度35 cm。叶片卵形较平滑,叶色绿,叶柄短,蜡粉中。薹茎纺锤形,节间中长,薹长18—22 cm,薹径粗2.0—2.5 cm,平均单薹重110—150g,平均产量13500-18000kg/hm2。该组合抗病性强,高抗霜霉病。
  • 陈致印,罗 莹,刘广军,李魏巍,谭显胜*
    2017,33(5): 93-9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H、时间、液料比作为考察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8.05b软件进行Box-Behnken旋转中心组合优化设计,响应面分析,确定微波提取土党参中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41 min,pH 7.77,液料比26.1∶1 (mL/g),预测土党参中蛋白质提取率达到10.62%。试验证实该方法具有提取率高、耗能少的特点。
  • 蔡 旋1,薛慧琴1,杨 帆2,肖长峰1,杭怡琼1,卢永红1*
    2017,33(5): 99-10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考察了提取甲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猫须草根甲醇浸提法提取率和产物总还原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探讨猫须草根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猫须草根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采用25%甲醇,在70 ℃温度下,以1∶70料液比以300 W超声波提取10 min。在此工艺下得率为13.15%,每克提取物还原能力与22.88 mg维生素C相同。
  • 刘增金1 ,俞美莲1 , 董家田1, 乔 娟2*
    2017,33(5): 104-11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北京市5家批发市场172位猪肉销售商的调查数据,基于声誉激励与风险转移的新解释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批发市场销售商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批发市场销售商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广播和网络是猪肉销售商了解猪肉可追溯体系的主要渠道;信息强化后,销售商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程度较高,多数销售商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销售促进、追责信任、销售数量显著影响销售商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具体而言,认为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对促进猪肉销售的作用大、相信自己销售的猪肉因养殖或屠宰加工环节原因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时可以确切追查到相关责任人、猪肉日销售量在500 kg及以上的猪肉销售商愿意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可能性更大。最后根据结论提出对策建议。
  • 虞嘉雯,姜启军
    2017,33(5): 112-1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政府及公众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生鲜农产品电商迅猛发展,但对其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尚未明确。通过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发展现状和监管主体进行识别,论述生鲜电商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基于社会共治的生鲜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监管框架,以政府、媒体、公众以及生鲜电商平台共同治理,实现对生鲜农产品电商的监管,重点建设运营信息平台和多区域组合配送冷链体系,这对于促进生鲜农产品电商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生鲜农产品食品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唐姝琴1,胡冰川2*
    2017,33(5): 118-12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整体来看,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处于农业1.0时代的小农经济阶段向农业2.0转变的后半程加速阶段,与此同时,部分地区农业由2.0向3.0转变也在加速进行中。互联网是推动农业3.0和4.0发展的重要工具,互联网将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其加速开起我国农业发展的升级新模式,加快智慧农业发展的步伐。基于当前国内外有关“互联网+农业”研究,从“互联网+”在农业领域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入手,结合相关的调研案例,强调互联网发展、土地流转、和乡村基础设施对于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的重要性,进一步探究“互联网+”开拓农业升级的新模式。
  • 李亚琦1,韩兴勇1*,李志强2
    2017,33(5): 125-13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分析广东省21个市水产养殖的风险水平,从单产波动水平、历史灾损度、脆弱性和抗灾减灾能力四个主导指标出发,建立了一套水产养殖自然灾害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并根据主导指标的量化值采用聚类分析对广东省水产养殖自然灾害风险进行区划。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位于粤东和粤西的阳江和湛江,中风险区只有深圳、江门、和肇庆三市,低风险区主要位于粤北和粤中。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水产养殖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 褚云霞,陈海荣*,邓 姗,黄志城,李寿国
    2017,33(5): 132-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保护原始品种权人的权利,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UPOV )1991文本引入了实质性派生品种(essentially derived varieties,EDV)概念。尽管我国尚未实行EDV保护制度,但EDV的保护是新品种保护发展的必然趋势。EDV实质派生于原始品种但与原始品种有明显区别,然而EDV鉴定十分复杂,系谱分析法、杂交、形态鉴定、分子标记、基因分型等方法都可用于EDV鉴定,但由于不同作物育种强度、遗传基础等不同无法建立统一的鉴定标准。总结不同国家或国际组织对EDV的判定经验,可为中国建立EDV保护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 李春华1,王荣谈2,何锡忠1,丁卫星2,蒋凤英1,倪建平1,3*
    2017,33(5): 139-1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猪流行性腹泻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之一,在世界各地的养猪业中均有暴发流行,近年来在全国猪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发。为了降低猪流行性腹泻造成的巨大损失,世界各国的猪病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发安全、高效的PED疫苗。通过从灭活疫苗、活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对国内外的PED疫苗研究和开发进展进行综述,汇总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审批许可的PED商品化新疫苗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PED疫苗,以及疫苗研发的新技术,为开发更好的PED疫苗产品提供参考和前景展望。
  • 常晓丽,袁永达,张天澍,滕海媛,王冬生*
    2017,33(5): 145-15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小菜蛾是一种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一旦暴发,如果防治不到位,极有可能造成绝收。随着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小菜蛾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包括一些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为了更好地控制小菜蛾,国内外学者将苏云金杆菌基因转入蔬菜中,研究转基因蔬菜对小菜蛾的控制效果。为了更好地了解小菜蛾的发生特点和危害规律,采用更科学的防治方法,从小菜蛾的分类地位、危害寄主、为害特征、国内外分布、抗药性情况、综合防控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