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上海农业学报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订阅及广告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6年, 第3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05-30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Bt抗虫基因导入上海主栽粳稻品种‘秀水134’的研究
林冬枝,董彦君
2016,32(3):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培育适宜上海地区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粳型水稻品种,采用传统轮回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手段结合,将我国第一个通过安全评估的水稻品种“华恢1号”中的Bt 基因CrylAb/CrylAc转育到上海主栽粳稻品种“秀水134”,育成了回交3次自交7代(BC3F7)品系“Bt秀水134”;该品系在生育期、形态、产量及品质上与“秀水134”相近或略好,可作为后续抗虫育种材料,也可作为上海地区推广转基因抗虫粳稻储备品种。
Select
大麦SERK基因家族cDNA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沙沙1,2,3,李颖波2,谭何新3,郭桂梅2,何 婷2,陈志伟2,刘成洪2*,黄剑华2*
2016,32(3): 5-1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大麦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类蛋白激酶SERK(Somatic embryogenesis receptor-like kinases)基因家族进行注释和基因克隆,得到3条大麦序列,即HvSERK1、HvSERK2和HvSERK3,其中基因HvSERK3与相应已有参考序列(Accession: AK374641)相比,编码氨基酸有所改变。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3条大麦SERK基因都具有1 870 bp左右的开放阅读框,620 aa左右的氨基酸残基数,69 kD左右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平均理论等电点5.5,说明SERK为酸性蛋白;大麦SERK蛋白具有强烈的亲水性,且存在N端信号肽和跨膜螺旋区,二级结构组件主要是环(loop)。本研究为为进一步探讨大麦中SERK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Select
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显性半矮秆粳稻不育系177A及特性分析
程灿1,刘斌美2,周继华1,牛付安1,储黄伟1,王新新3,曹黎明1* ,袁勤1
2016,32(3): 14-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粳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Y98149为基因供体亲本与保持系8204B杂交、回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BC1F5中筛选出携带显性半矮秆sdt基因的粳稻新品系177,与BT型‘寒丰A’连续回交育成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配合力强的显性半矮秆杂交粳稻不育系177A。
Select
米曲霉葡聚糖酶基因(AoEGLAI)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及其酶学特性分析
何永梅1,王波2,李大伟1,田永生2,彭日荷2*,姚泉洪2*
2016,32(3): 18-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PTDS 方法人工合成米曲霉葡聚糖酶基因(AoEGLAI),通过电击将其转化到毕赤酵母中表达,并采用DNS法对重组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酶耐酸但不耐热,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3.0,在30-45℃和pH 4-8时内切葡聚糖酶可保持90% 以上酶活力,在底物CMC存在时其热稳定性有一定的提高。10mmol/L的金属离子Cu2+、Ca2+、Zn+、Gr3+、Fe2+和Fe3+对酶有激活作用, Mn2+对酶则起抑制作用。该酶对胰蛋白酶有一定的抗性,对胃蛋白酶抗性相对较差。
Select
大麦‘花22’高产群体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王新其1,李国梁2,朱 峰3,施圣高2,石建福2,陈小倩2,赵志鹏1,曹黎明1*
2016,32(3): 24-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大麦‘花22’品种在崇明东滩盐碱地高产群体特征,收集整理了2012—2014年‘花22’品种试验资料,分析了若干高产群体指标特征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崇明盐碱地区‘花22’品种高产(≥6 000 kg/hm2)群体适宜基本苗和最高茎蘖数为预期有效穗数的36%—40%和1.60—1.90倍,大麦群体成穗率50%以上,齐穗期主茎绿叶数在4.62±0.20张,叶面积指数5左右,单株干物质控制在4.01±0.25 g;不同产量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此为:有效穗数>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高产大麦群体在稳定适宜穗数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以争取粒数为主攻目标。对不同产量类型中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统计分析表明,产量与产量因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这对调控产量构成因素以达到不同产量类型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Select
猫须草不同部位主要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比较
薛惠琴,蔡旋,熊慧慧,杭怡琼,肖长峰,卢永红*
2016,32(3): 30-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比较猫须草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采用常规方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用比色法测定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液体外抗氧化能力,用荧光探针法检测IPEC-J2细胞胞内NO自由基含量。结果表明:猫须草根、茎、叶基本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猫须草根、茎、叶50%乙醇浸提得率分别为9.52%,16.64%和16.70%,浸提液均具有良好的体外铁离子还原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NO自由基升高有缓解作用。猫须草叶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清除胞内NO自由基能力优于根及茎。结果提示:根据猫须草各器官特点,针对性综合利用猫须草资源十分必要。
Select
野生仙人掌果实主要农艺性状与果实可食率关系的多重分析
张慧君1,葛 宇2*
2016,32(3): 36-3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深入了解海南野生仙人掌果实农艺性状变异特征,为驯化野生仙人掌,选育出适合加工、可食率高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调查了野生仙人掌果实的12个农艺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野生仙人掌果实12个性状均存在较大遗传变异,变异系数为5.49%—45.07%;降低果实外皮重,减小果实纵径,增加果实横径是提高可食率的首选育种目标。
Select
不同供氮水平对机条播小麦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张春明1,邱韩英1*,张 炬1,赵铁铮1,王一丹1,吴 刚2
2016,32(3): 40-4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机条播小麦‘罗麦10号’不同施氮量试验,分析了氮素吸收利用和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条播小麦施用氮肥能显著促进有效穗数、粒数的增加,产量呈现随氮素用量的增加先增后减的趋势。机械条播小麦氮肥利用率在氮肥0~315 kg/hm2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氮素用量过高时利用率反而降低。当氮肥施用量为315kg/hm2时,氮肥利用率最高为31.56%,氮肥的农学效率、偏生产力、生理利用率分别为9.26、20.52、29.25。效益分析表明,氮肥的最佳施肥量为317.55kg /hm2,此时效益最高。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机械条播小麦生产中氮肥施用量为315kg/hm2为宜,可供市郊小麦生产参考。
Select
西瓜新品种‘申抗988’的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宋荣浩1,杨红娟2,朱丽华2,李超汉2,顾卫红2*
2016,32(3): 45-4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西瓜新品种‘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确保‘申抗988’良种的供应,开展了‘申抗988’杂交种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申抗988’在新疆地区进行杂交种繁育的适宜种植密度为37500株/hm2,基肥施狮马牌复合肥975~1050 kg/hm2,采取单蔓整枝方式,控制主蔓第2-3雌花坐果,种瓜在室温下后熟10 d,并种瓜瓜瓤在室温下发酵处理24-36 h,可有效提高‘申抗988’杂交种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可杀灭种子表面携带的果腐病菌,达到健康种子生产标准。
Select
Zn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吴雪霞,朱宗文,许爽,查丁石*
2016,32(3): 49-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沪茄08-11’为材料,研究了5 mmol/L、10 mmol/L和15 mmol/L Zn2+ 胁迫对茄子幼苗生长、光合作用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5 mmol/L Zn2+ 胁迫下,茄子幼苗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潜在活性(Fv/Fo)、抗氧化酶 (SOD、CAT)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胞间CO2浓度(Ci)、PSII天线转化效率(Fv′Fm′)、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非光化学荧光猝灭系数(qN)、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ˉ)产生速率均无显著变化;10 mmol/L和15 mmol/L Zn2+ 胁迫下,以上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除Ci、qN变化较复杂外)均显著降低,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和O2?ˉ产生速率均显著升高,且Zn2+浓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
Select
γ-氨基丁酸对淹水胁迫下不结球白菜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刘金平1,2,李晓锋2 ,朱红芳2 ,朱玉英2* ,侯喜林1
2016,32(3): 55-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新夏青’为试材,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淹水胁迫下,叶面喷施不同浓度γ-氨基丁酸(GABA)对不结白菜生长、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淹水胁迫显著抑制了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使植株的株高、根长、叶面积,鲜重都显著降低,而叶面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有效缓解胁迫对生长的抑制,使各生长指标都显著提高,且40 mmol/L处理时效果最好。(2)淹水胁迫下幼苗叶绿素含量比正常栽培处理组显著下降,但淹水胁迫下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以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a+b),其中40mmol/L时达到最大值,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光合色素的伤害。(3)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不结球白菜幼苗光合作用效率,幼苗Fv/Fm、qP、ETR、产量均显著下降,qN显著升高,破坏了幼苗荧光系统;幼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降低,胞间CO2浓度(Ci)显著升高,光合效率显著下降。叶面喷施适宜浓度GABA可以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Select
西瓜中氯吡脲残留的LC-MS/MS检测方法研究
白 冰1,赵 莉2,宋卫国1*,唐红霞1,王伟民1,饶钦雄1
2016,32(3): 60-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了西瓜中氯吡脲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涡旋提取后,加入C18分散固相萃取净化,LC-MS/MS检测。结果表明:在0.1—500 μg/L的浓度范围内,氯吡脲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该法最低定量检出限为0.1 μg/kg;在全瓜、瓜瓤和瓜皮3种基质中,100 μg/kg、1 μg/kg和0.1 μg/kg三个添加水平下,氯吡脲回收率为97%—124%,相对标准偏差为5.39%—11.2%;该方法可以满足西瓜中氯吡脲残留检测的需要。
Select
复合氮源对香菇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于海龙1,吕贝贝2,宋春艳1,尚晓冬1,章炉军1,张美彦1,谭琦1*
2016,32(3): 63-6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申香16’为供试菌株,以硬杂木为主要碳源,研究了以麸皮及玉米粉为主要氮源材料对香菇菌丝生长、发菌、转色、出菇以及产量等指标的影响,试验表明香菇栽培中适量添加玉米粉有利于提高香菇菌丝生长速度,缩短发菌周期,且随着玉米粉含量的增加,菌丝生长速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麸皮含量为14%玉米粉含量为6%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香菇栽培中适量添加玉米粉可以起到增产的效果,但随着玉米粉在复合氮源中比例的增加香菇产量呈递减的趋势,当麸皮含量为18%麸皮玉米粉含量为2%时香菇产量最高。
Select
人类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的原核表达
李红,刘成倩,易建中*
2016,32(3): 67-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Ptn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人类Ptn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上,得到重组质粒pET-30a-Ptn。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并进行表达条件优化,经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融合蛋白在0.5 mmol/L IPTG、37℃条件下诱导3 h表达量最高,其分子质量约24.9 kD,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表达的融合蛋白能与His标签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Select
基于微卫星位点的中国4个野生东方田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高骏1,2 倪丽菊3 孙凤萍2 肖君华1 周宇荀1 李凯1*
2016,32(3): 72-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20个微卫星位点,采用荧光-多重PCR分型技术,对4个野生东方田鼠群体(福建、湖南、宁夏、广西)进行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检测。结果表明,19个微卫星位点显示出高度多态性(PIC=0.83>0.5),平均等位基因数、位点杂合度均显示4个地区野生东方田鼠的遗传多样性丰富。F统计量表明,4个野生东方田鼠群体的遗传差异有13.5%来自于群体间,86.5%遗传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间。遗传距离与UPGMA聚类分析均表明,宁夏群体与广西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大,而湖南群体与广西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最小,这在STRUCTURE聚类图分析时(K=2)同样得到提示。分析认为,广西群体与湖南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小,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的原因是这两个群体间较近的地理距离。
Select
不同施肥处理对温室气体排放和花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吕卫光,郑宪清,李双喜,何七勇,张翰林,王金庆,张娟琴*
2016,32(3): 78-8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综合考察了单施化肥(H)、有机肥配施化肥(HY)、秸秆还田配施化肥(HJ)对CH4、CO2和N2O 3种温室气体排放规律、花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HJ处理显著提升CH4季节累积排放通量,分别高出H和HY两处理22.86%和13.16%。H处理增加了N2O、CO2季节累积排放通量,较HY处理分别高出了23.66%和24.44%,较HJ处理高出了9.63%和11.88%。HY、HJ两处理花菜产量及花球中V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比对照H处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产量分别提高了16.25%和17.92%,Vc分别提高了8.79%和8.08%,蛋白质分别提高20.99%和16.67%,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提高15.79%和20.47%。综合考量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花菜产量及品质等指标,试验表明:HJ、HY两处理能明显降低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排放强度,提高花菜的产量及品质。
Select
香菇工厂化栽培中常见霉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筛选
朱晓玲1,2,章炉军1,张俊玲1,谭 琦1,2,尚晓冬1*
2016,32(3): 83-9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明确香菇工厂化栽培中污染霉菌的优势种,对分离的49株常见霉菌进行鉴定,并针对优势种进行抑菌剂试验,筛选出绿色高效的抑菌剂。显微形态鉴定和ITS序列分析的鉴定结果表明:香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中的霉菌优势种有:哈茨木霉、侧耳木霉、深绿木霉、短密青霉和总状毛霉,其分离频率分别为57%、25%、4%、6%和8%。H2O2、中生菌素和克霉灵对除短密青霉外的4种霉菌的菌丝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H2O2、中生菌素和克霉灵,对5种霉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H2O2、中生菌素和克霉灵;这些抑菌剂中,H2O2的安全性最高,中生菌素次之。这为制定香菇工厂化污染霉菌优势种的控制方案提供参考。
Select
上海农科院奉浦院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
田志慧1,周丽妍2,蒋书洪2,何荣明2,沈国辉1*
2016,32(3): 91-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上海农科院奉浦院区种子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奉浦院区共出现种子植物82科185属228种;其中以菊科、蔷薇科、禾本科含种数最多,高比例的单种属表征了院区种子植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在科和属的水平上,院区种子植物的地理成分均比较丰富;从生活型和物种来源分析,园林绿化中应用外来木本物种较多,而草本物种特别是乡土草本物种较少。最后,对乡土草本植物在绿化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Select
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优条件的研究
吕卫光, 王金庆, 郑宪清, 李双喜, 张娟琴, 何七勇, 张翰林*
2016,32(3): 96-10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药用价值高、吞食量大的威廉环毛蚓进行牛粪消解试验,以期在资源再生利用的同时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考察pH、温度、湿度和接种密度等4个环境因子对蚯蚓日增重倍数和基质降解速率的影响,研究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威廉环毛蚓消解牛粪最佳pH为7.0-8.5,温度为20-25℃,湿度为60%-70%,最佳接种密度为蚯蚓与基质质量比1/40。
Select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有机肥料中的植物生长激素2,4-二氯苯氧乙酸
杨 一1,林振华2,雷小瑞2
2016,32(3): 101-10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肥料中2,4-二氯苯氧乙酸(2,4-D)的分析方法,主要分为样品的前处理过程和GC-MS分析过程。肥料样品中的2,4-D以酸性乙腈为提取剂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甲酯化衍生处理后进行GC-MS分析。使用INERTCAP 5MS/NP毛细管柱程序升温分离,选择质荷比为199的碎片离子定量分析。以3种市售有机肥为样品,2,4-D的加标回收率为63.5%—78.0%,进样溶液浓度在1—80 μg/mL内线性良好;样品检出限为0.24 μg/g,定量限0.8 μg/g。该方法灵敏度高、方便快捷,可用于有机肥料中2,4-D的分析检测。
Select
梨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的室内筛选
陈国平1,赵 杰2*
2016,32(3): 105-10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梨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植物煎汁培养基中以梨果和梨枝培养基较有利于菌丝生长,梨果培养基有利于产孢;PDA培养基最适宜菌落生长,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产孢量最多。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0 ℃,最适温度25 ℃;菌落产孢能适应较广的pH范围,以pH 3产孢量最多;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6 ℃,黑暗条件下产孢量最大。在测试的碳源中,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最适宜菌丝生长,蔗糖最适宜产孢;氮源中以酵母膏、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宜菌丝生长,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宜产孢。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4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咪鲜胺锰盐、氟啶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毒力较高。
Select
浦东滩涂土壤综合改良技术和应用效应研究
徐霞倩1,2 , 顾介明3 , 顾春军3 , 陆利民3 ,李金丹2 , 郁亚忠4
2016,32(3): 110-1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浦东滩涂盐碱地垦复过程中,采用土壤综合改良技术,包括沟渠配套引淡排咸、农机改装适度耕翻、淡水灌溉淋盐洗碱、移高垫低平整土地、扣青培肥改善土壤、水稻秸秆全量还田、增施外源有机肥料、土壤调理减少盐分等8个方面,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提高土壤耕层养分,达到种植水稻和逐年提高水稻产量的目的。滩涂地经4年改良,为碱性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低,钾含量高。在生产中应注意水旱轮作、增加有机质和有效氮、磷的投入。
Select
探索建立育种人测试模式,推进DUS测试多元化
褚云霞1,2,杨旭红3,邓姗1,2,黄志城1,2,李寿国2,陈海荣1,2*
2016,32(3): 115-1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在新品种保护、品种鉴定和市场监管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通过分析我国DUS测试现状和所面临新形势,指出我国目前主要采取的集中测试,存在耗时长、投入高、占地多等突出问题,不适于我国快速发展的新品种保护事业,进而提出可将育种人测试制度作为重要的补充,以提高DUS测试效率,实现有效的植物新品种保护。
Select
沪郊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度探究
马 佳,马 莹*
2016,32(3): 120-1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构建2个产出变量及8个投入变量的沪郊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测度模型,并选用上海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管理系统、上海松江区农经站相关数据以及2014年、2015年调研获得的40户家庭农场(包括29户种粮家庭农场、11户种养结合家庭农场)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目前条件下,按家庭农场净收入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6.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是5.3—10.3 hm2;按粮食实物产量最大化的目标,种粮家庭农场适度规模为5.3—8.0 hm2,种养结合家庭农场适度规模6.3—10.3 hm2。研究结果可为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的提高提供决策参考。该研究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家庭农场的研究,以提供理论参考和提出指导生产实践的政策建议。
Select
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北京市495位消费者的问卷调查
刘增金1,乔 娟2,张莉侠1,马 佳1*
2016,32(3): 126-1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北京市实地调查的495份消费者问卷,依据计划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认知水平整体不高,电视、食品标签、网络是人们了解可追溯食品的三种最主要渠道;购买可追溯食品的消费者不多,其中以购买过可追溯猪肉的消费者最多;在假设市场上的猪肉全部实施可追溯的情境下,若猪肉价格不变,大多数消费者的猪肉购买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若猪肉价格提高,较大比例的消费者表示猪肉购买量会减少;权益保障因素反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外界刺激因素正向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购买意愿。政府应加强对消费者关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
Select
上海农业物联网云平台构建及应用
张向飞,丁永生1,陈旭2 *
2016,32(3): 134-13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上海农业物联网应用需求,聚合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整合农业数据资源,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框架的农业物联网云平台,结合探索实践情况,分析云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关键技术。应用结果表明,上海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可有效降低农业物联网的应用门槛、提高系统利用率、促进平台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工作协作协同、易于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同时可为农业生产者、市民消费者、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Select
农村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支持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
张玉利1,郭永清2
2016,32(3): 139-1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市农业发展现状出发,结合上海市200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着眼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市场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等农业产业化指标和历年农业贷款的金融支农指标,运用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上海市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机构支农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然后根据上海市金融支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上海市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一,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打破正规金融机构垄断格局;二,创造性的发展多种渠道进行资金筹集,减少农村资金外流;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规范机制。
Select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图书馆服务“三农”应用研究—— 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图书馆为例
徐琳君,程彬彬*,逯连静,江洪涛
2016,32(3): 146-1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农业发展对先进农业技术的迫切需求,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合理开发利用知识资源,多渠道推进服务“三农”的信息化发展。为开展高效、个性化的“三农”服务,从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应用效果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市农业科学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平台,此平台可供农民利用移动终端随时访问图书馆资源。
Select
上海农业碳排估算、结构特征及经济脱钩弹性
张振宇
2016,32(3): 150-1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上海郊区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潜力与方向,参照IPCC提供的农业碳排系数和浙江省畜牧业和种植业的甲烷排放系数,考察了上海九个郊县近二十年的农业碳排总量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上海郊县的农业碳排总量排名前三的是浦东新区、崇明县和奉贤区,三个区县碳排之和占上海地区农业碳排总量的58.27%;上海郊区每万元农业产值排放二氧化碳当量,从1992年的2.5t降至2013年0.95t;1992-2013年上海农业碳排放的年平均几何增长率为9.1%,其中,能耗、农资、水稻灌溉和畜禽肠道发酵分别占农业碳排总量的54%、17%、18%和11%。以1992年为基期,计算了上海郊区1992-2013年农业碳排的脱钩弹性系数,结果显示农业碳排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基本呈弱脱钩关系。
Select
创建融合机制、合力打造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
辛雅芬,魏 华*,王军亮,谢锦平,郑江平,俞平高,顾剑新,张 江,高萍,孙修东
2016,32(3): 155-1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考察上海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在创建校企融合机制、合力打造现代农业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方面的成功做法,将其总结为:一是优化组织结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集团平台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二是设计及申报政府资金扶持的项目,开展师资培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促进校企融合,提高集团整体实力;三是校企“双主体”培养涉农专业技能型人才,学校育才与企业用才相融合,培养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满足上海现代化农业建设的需要。
Select
紧凑型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沪玉糯5号’的选育
韩 晴1,潘春丹2,许梅玲3,沈新芬4,沈渊4,王义发1,沈雪芳1
2016,32(3): 160-16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玉糯5号’是以W109为母本、W124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在上海地区春播出苗至采收85d,生育期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近;产量(去苞叶鲜穗净重)14 665.7 kg/hm2,比‘苏玉糯5号’增产32.4%。该品种株型紧凑,具有较强的抗性与适应性。
Select
超甜玉米新品种‘沪甜1号’的选育
孙萍东1,2,潘玲玲2,徐声宇2,周美华1,王慧1,孙大鹏1,于典司1,郑洪建1*,林金元1*
2016,32(3): 164-16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沪甜1号’是由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合作,通过品种间连续自交选育亲本自交系,再由自交系杂交后选育出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沪甜1号’综合了父母本的优势,具有籽粒饱满、无秃顶、风味好、甜度高、果皮薄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鉴定试验中,产量14969.3 kg/hm2,较对照‘金菲’增产9.8%;品比试验中,产量15252.7 kg/hm2,较对照‘金菲’增产8.6%;2014年上海市鲜食甜玉米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12008.4 kg/hm2,较对照‘金菲’增产6.7%;该品种生育期87 d左右,品尝品质综合评分87分,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种植。
Select
体细胞克隆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
张德福,戴建军,吴彩凤,张树山
2016,32(3): 168-1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生命科学和畜牧业中应用价值重大,是当今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详细分析、讨论了目前克隆技术存在的问题。
Select
MicroRNAs对羊生长发育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林月霞,吕玉华,丁宏林,廖荣荣*
2016,32(3): 172-17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MicroRNAs (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RNA分子,miRNAs通过与靶基因的3’端非翻译区的互补序列结合,抑制靶基因的翻译,进而调控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主要包括机体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信号转导、肿瘤形成等。文章综述了miRNAs的合成与功能,尤其是近年来miRNAs在羊的皮毛生长、肌肉生长以及卵巢发育等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1985年创刊,双月刊
ISSN:1000-3924
CN:31-1405/S
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农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3号楼314/
316室
邮政编码:201403
电 话:021-52235461
E-mail:xx6@saas.sh.cn
广告经营登记证:3101124000005
国内订价:10.00
编辑部公告
《上海农业学报》喜获“中国农业期刊网”两项大奖
我刊获评上海市2019年度编校质量优秀期刊
我刊2021年度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多...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s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