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4年, 第3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7-30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徐丽慧,曾 蓉,陆金萍,戴富明*
    2014,30(4): 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危害豇豆茎基部的病害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序列分析,明确了该病病原为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 (Schw.) Andrus & Moore。温度和碳氮源等因素对病菌菌丝生长试验表明: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2~36 ℃,最适生长温度是28 ℃;该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供试碳氮源中,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
  • 裴佐蒂1,2,彭日荷2,田永生2,赵伟2,姚泉洪2*
    2014,30(4): 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灰盖鬼伞漆酶CCLCC1I的蛋白序列和毕赤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设计并合成CCLCC1I基因片段,将其连接到经过改造的pPIC9K质粒上构建分泌表达载体pYN2395;构建好的载体经BglⅡ酶切线性化后电激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中,筛选获得阳性转化子。从培养基、发酵温度、铜离子浓度和甲醇添加量等方面对重组酵母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添加0.6%的丙氨酸能极大地提高灰盖鬼伞漆酶的表达量,并确定最终优化组合为:培养基使用MMA,发酵温度为20℃,铜离子体积浓度为0.5 mmol/L,甲醇添加量为1.0%/24 h?。
  • 孙 娟1,陈舜胜1,胡培龙2,于子翔2,于 翠2,杨翠云2*
    2014,30(4): 10-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棉黄萎病、枯萎病和炭疽病是对棉花生产和产量威胁最大、危害最重的病害,为此建立了同步检测进境棉籽中携带上述3种病害的三重PCR方法。结果表明,单一PCR检测棉黄萎病菌、枯萎病菌和炭疽病菌的最低DNA量分别为56.988 pg、2.633 pg和32.325 pg,同步检测3种真菌混合物最低DNA量可达1.061 ng。建立的三重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大大节省了检测时间和成本,可在我国检验检疫口岸和农林生产部门推广应用。
  • 宋 科1,2,3,郑宪清2,袁伟4,姚 政1,2,徐四新1,杨建军1*
    2014,30(4): 16-2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常规氮肥(尿素)和新型氮肥(稳定性长效氮肥)为研究对象,在前茬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的条件下,研究了两种不同类型氮肥在不同施用量条件下对水稻氮素吸收、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的条件下,长效氮肥处理水稻产量高于尿素处理,当施肥量为300 kg/hm2时,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减少(减量20%和50%时),长效氮肥处理稻谷籽粒产量比尿素处理分别增加6.38%和12.63%,差异显著。研究发现,长效氮肥主要通过增加每穗粒数来增加籽粒产量,而且由于每穗粒数的增加,千粒重降低。试验也表明,施用长效氮肥的处理氮素产谷效率、氮肥吸收利用率和氮生产指数均高于尿素处理,说明施用长效氮肥不仅能够增加稻谷产量,而且能够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 丁小涛1,郝 婷1, 2,金海军1,张红梅1,余纪柱1
    2014,30(4): 22-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大棚栽培条件下,研究了全地膜覆盖和畦面地膜覆盖对大棚中环境条件及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全地膜覆盖较畦面地膜覆盖可以有效提高低温时期大棚中的土壤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4月初大棚土壤温度最高可以提高约2℃,空气湿度最多可以降低11.5%;大棚全地膜覆盖增加了不同时期黄瓜单位叶面积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两个试验品种‘春秋王’和‘春秋王2号’平均单株总产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23.6%和16.9%;大棚全地膜覆盖使黄瓜两个品种霜霉病病情指数分别降低24.3%和22%,整个田间灌水量减少40%。
  • 刘丽鹃1,冯宁沙1, 陈杰2*, 李辉信1*
    2014,30(4): 29-3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有机肥(猪粪堆肥)和无机复合肥单独施用及配施对大棚和露地青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肥量为150kg/hm2的等氮条件下,就产量和经济效益来说,在施用肥料中无机复合肥的比例越大、产量越高,经济效益也越好。大棚青菜的产量和效益显著高于露地生产,但大棚青菜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露地青菜,维生素C(V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则显著低于露地青菜;不管何种栽培方式,随着有机氮的施用比例逐渐提高,青菜的硝酸盐含量降低,Vc、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配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蔬菜品质,特别是在设施生产中,效果更为明显。
  • 宋芳芳1,2,刘娅琴2,宋祥甫2*,陈桂发2,付子轼2
    2014,30(4): 34-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沉水植物的生长状况及其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从浮游植物的密度、生物量、群落结构以及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探讨了浮游植物群落对不同沉水植物生境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4种沉水植物对水体中TN、NO3--N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效率依次为常绿苦草>普通苦草>马来眼子菜>黑藻;伴随着沉水植物生长引起的生境差异和水质条件的变化,浮游植物优势种类由单一隐藻门转变为隐藻门、硅藻门、绿藻门及蓝藻门的种类同时占优势;从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来看,不同供试沉水植物之间有较大差异,均以其中水质改善效果相对较差的黑藻处理为最大,全年平均值分别为1.485 mg/L、2.2和0.62,表明黑藻生境对浮游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小,有利于浮游植物形成稳定复杂的群落结构;浮游植物生物量与营养盐水平显著正相关,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ielou均匀度指数与氮磷比显著负相关。
  • 张德顺1,李秀芬2
    2014,30(4): 42-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IUCN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划分标准及适用范围,并对东亚地区的191种裸子植物的濒危程度进行了重新评估,更新了IUCN Red List的原评估版本;探讨了裸子植物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珍稀濒危裸子植物应用的一些建议。
  • 刘振国1,2,王伟1,2,王天慧1,2
    2014,30(4): 47-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紫花苜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和硫酸铜处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浓度达到0.0125mol/L时开始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育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硫酸铜浓度达到0.4mmol/L时开始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育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和对照纯水处理相比,虽然不同浓度的纳米氧化铜对紫花苜蓿幼苗的根重和苗重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度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纳米氧化铜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越强。推测纳米氧化铜表现出来的毒性是游离在溶液中的Cu2+和作为纳米材料所具有的纳米效应共同引起的。
  • 喻 倩1,2,王金庆2,刘娅琴2,宋祥甫2
    2014,30(4): 52-5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本地优势种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为试验对象,设成鱼和稚鱼两组处理,研究了其对水体营养盐浓度和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鳑鲏鱼后水体中的总氮(TN)、氨氮(NH3-N)和总磷(TP)等营养盐浓度明显增高,水质由试验始期的Ⅱ类标准恶化至劣Ⅴ类,其影响程度以其中的成鱼处理更高;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发生一定改变,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密度和生物量则明显增加,各处理均以大体积的衣藻为优势种,对照则以小体积的蹄形藻为优势种。鳑鲏鱼作为清澈水体的优势种鱼类,种群密度过高会造成水体营养盐升高并导致浮游植物生物量加大,成为恶化水质的隐患。
  • 陈家龙,朱建军,陈功楷,吴秀水
    2014,30(4): 57-6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早金雀花的花期以满足市场需求,以3年生植株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覆膜、不同增温栽培环境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金雀花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雀花在落叶休眠后覆膜,对促花效果更好,比不落叶覆膜开花早20d;日平均温度越高,开花越早,日光温室+内保温膜栽培环境下开花最早,现蕾期、始花期比露天生长分别早29d、26d;喷洒赤霉素450mg/L时的始花期比喷洒清水处理要早4d。但促成栽培措施对单株花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 方群英1,李丹1,顾盈1,唐建国1,陈旭2,王国兴1,王建军1,金秀华1*
    2014,30(4): 62-6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低油菜新品种‘沪油21’为材料,在直播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氮肥配比和硼肥对其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沪油21’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70 kg/hm2;当氮肥施用量270 kg/hm2时,年后氮肥施用比例应为25%~30%;施用硼肥对油菜籽产量无显著影响。
  • 孙 华,黄 萌,张建栋,陈培峰,许才康
    2014,30(4): 66-6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苏油6号’是通过品种(系)间复合杂交的方法选育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其芥酸含量0.24%,硫苷含量23.61 μmol/g饼粉,种子含油量42.59%。在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965.95 kg/hm2,产油量1 252.01 kg/hm2,较‘红油三号’分别增加5.75%、8.47%;在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 389.65 kg/hm2,产油量1 032.09 kg/hm2,较‘红油三号’分别增加4.32%、3.20%。
  • 彭 震1,蒋春号2,倪 江3,魏利辉2,周冬梅2,郭坚华2*
    2014,30(4): 69-7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上海、江苏徐州、山东寿光等地,使用生物农药“使命”水剂进行黄瓜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及混合性根病防治试验。结果显示:30 d时大棚土壤中相对虫口减退率可达75.35%,120 d时生防效果达70.13%;生物菌剂“使命”能够显著促进黄瓜生长,增加黄瓜产量17.44%。黄瓜蛋白质、维生素C、总糖含量等品质检测表明,“使命”处理组的黄瓜品质显著优于对照组。
  • 许开华,裘建荣
    2014,30(4): 75-7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草莓品种‘红颊’为材料,研究了深耕结合漫水灌排对大棚土壤盐分及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莓栽植前10~15d进行深耕土壤,并用清水每天灌排1次,每次保持漫水浸泡3h后再排水,在反复4次的情况下,可直接排洗降低土壤盐分2.25g/kg,提高草莓第一代果重2295kg/hm2。
  • 李 兵, 沈升法, 吴列洪
    2014,30(4): 78-8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地膜覆盖栽培对‘浙薯20’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有利于‘浙薯20’茎叶的早发和后期块根的干物质积累。春薯覆膜生育期长,茎叶前期干物质积累多,后期块根生长快,T/R值变化合理,表现高产。尽管夏薯覆膜茎叶起发早,但易受高温影响,前期茎叶生长量相对不足,收获时T/R值表现出早衰迹象,产量减少。夏薯露地7、8月份表现出比覆膜更好的块根生长优势,夏薯露地栽培更适合于‘浙薯20’的早收生产。
  • 华鹤良1,卞云龙2,李国生1,刘大林3
    2014,30(4): 81-8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耀青2号’为材料,通过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和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品质具有显著影响。在一定施氮量范围内,腊熟期生物产量及粗蛋白等品质含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生物产量、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施氮量225 kg/hm2时达最大,粗纤维含量在施氮量150 kg/hm2最大。生物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品质含量总体上随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综合施氮量和密度处理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在扬州地区种植青贮玉米‘耀青2号’适宜的施氮量为225 kg/hm2、密度为7.5万株/hm2。
  • 王 剑,王 勇,刘东阳,卢 军*
    2014,30(4): 85-8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贮藏15年的和当年收获的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裸种为材料,研究了16 ℃低温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贮藏和低温均能显著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抑制幼苗的根系和下胚轴生长;同一温度下,长期贮藏的和当年收获的种子的丙二醛含量差异不显著,相对电导率差异显著;同一贮藏时间下,低温和常温条件下种子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达差异显著水平。由此可见,低温和长时间贮藏都能抑制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 周慧敏1,2,李亚鹏1,2,赵 妍2,汪 虹2,陈明杰1,2*
    2014,30(4): 89-9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定纤维素酶活力最高时的培养条件,研究了草菇菌株V23液体基本培养基的最佳碳源浓度与培养时间,结果表明:在微晶纤维素为碳源的情况下,微晶纤维素浓度为1%时草菇V23的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在1%微晶纤维素浓度下,培养第5天时草菇V23的纤维素酶活力达到最高值。在此基础上,对产量不同的草菇菌株V23和A8进行相同条件培养,分别测定其菌丝生长速度与纤维素酶活力。结果表明,在棉籽壳培养基中V23的菌丝生长速度显著快于A8;酶活力测定结果显示,V23的纤维素酶活力也显著高于A8。
  • 姚俊峰1,2*, 高娟2,3*, 王晓亮2, 张传苹2, 叶绍辉3, 杨长锁1,2,3**
    2014,30(4): 93-9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验证文献提供的PCR引物是否可用作肠炎沙门氏菌常规检测,选取上海市超市零售品牌盒装鸡蛋和农贸市场在售散装鸡蛋共282枚,通过PCR法快速检测鸡蛋内沙门氏菌阳性率。结果表明:超市品牌盒装鸡蛋中沙门氏菌阳性率为0.42%,散装鸡蛋沙门氏菌检出率为4.76%。研究证明PCR法是一种快速、灵敏和高度特异性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可在畜产品沙门氏菌的检测中推广应用。
  • 林 淼,赵志辉,时文兴,关斯明
    2014,30(4): 97-10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饲料中油脂的皂化值的测定方法,并对各种最佳分析条件进行探讨和验证,优化了指示剂、提取剂和称样量等测定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 郝冠军
    2014,30(4): 101-10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半微量凯氏法测定土壤全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分析了该方法中不确定度的来源。各来源项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显示,在标定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过程和滴定重复3个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程度比较高,这对人员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王薇,郁琼花
    2014,30(4): 107-10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质控数据即控制样检测的结果是评定不确定度的方法之一,与传统Bottom - up法相比,该方法不仅能够包含各种变异因素,还大大简化评定过程,减少计算量。本文探讨了利用质控数据评定不确定度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其在农产品中两种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此外,对于已经使用质控样进行日常监控的实验室来说,利用已经收集的质控数据进行不确定度评定,还可以大大节省单独评定不确定度所需的时间和物力成本。
  • 张璐, 姜卫兵*, 魏家星, 翁忙玲, 韩键
    2014,30(4): 110-1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休闲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1986-2010年中国知网中休闲观光农业类的3369篇论文进行了文献来源地域统计与分析。依据有关文献,对不同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政策支持情况、类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对比,并指出了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张 晨1, 2,施 标1,俞美莲1,马 佳1,顾晓君1*
    2014,30(4): 115-11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科技创新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种过程,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一系列方式。农业科技创新的引发可以归结为价格诱致和制度诱致两方面。多功能性是农业存在的自然属性,中国农业多功能的演化与“隐性农业革命”有密切关联。以农业多功能性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应注重社会对农业发挥民生保障功能的需求,对农业辅助新兴经济发展功能的需求,以及对农业配合生态文明建设功能的需求。
  • 孔军龙1,2,赵京音1,杨 娟1*
    2014,30(4): 119-12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农业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型的研究动态及其应用,将农业碳循环基本模型概括为光合作用模型、呼吸作用模型和土壤有机碳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模型,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适用条件和范围,总结了农业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型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建立区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的必要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鲁博1,刘娜2,谈平1*
    2014,30(4): 123-1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蔬菜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特征,概括了其蔬菜产业强劲发展的原因,探讨了上海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对上海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 沈海斌,李珍珍,张瑞明,李建勇,朱 恩
    2014,30(4): 126-13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渗灌系统的主要装置,主要论述了基于渗灌系统的水肥一体化技术要点、技术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杨冬梅1,施燕萍2
    2014,30(4): 131-13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产品销售难是阻碍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以松江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销售模式为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销售模式的差异化分析,以及制约销售模式创新的因素分析,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产品销售能力的途径,从而改善农产品销售模式,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
  • 茅文俊,周陈力,鲍大鹏*
    2014,30(4): 137-1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食用菌中的RNA沉默相关途径与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RNA沉默技术在食用菌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RNA沉默技术在食用菌应用中的优缺点与应用前景。
  • 李芳芳1,2,3,张树山1,2,吴彩凤1,2,戴建军 1,2,张德福1,2*
    2014,30(4): 144-1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睾丸下降是雄性生殖器官发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因素主要包括激素调节、环境因素和基因表达。本文综述了影响哺乳动物睾丸下降的若干因素及其研究进展。
  • 张兆辉1,2,左恩强1,姜玉萍1,陈春宏1,*
    2014,30(4): 148-15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配方施肥技术的内涵、依据及现实意义,详细阐述了配方施肥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进展,以及数学模型、信息技术在配方施肥上的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测土配方施肥的应用前景。
  • 姚惠娟,繆德年,樊生超
    2014,30(4): 152-1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验条件下,雏鸡通过球虫苗免疫抵抗野外球虫攻击。以病变记分减少率和相对卵囊产量为主要耐药指标,检测免疫前后粪便卵囊对马杜霉素的耐药性。结果显示经过3个饲养周期的球虫免疫,雏鸡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由28.6%升到66.7%,相对卵囊产量(ROP)从63.2%降为3.9%,从完全耐药转为敏感。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