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0年, 第26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杨立勇,蒋美艳,顾龙弟,钱小芳
    2010,26(1): 1-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沪油15”为轮回亲本,分别以显性核不育性的Ms不育基因和nf恢复基因为目标基因,通过杂交和回交,将目标基因导入双低品种“沪油15”。通过复交将Ms不育基因和可恢复基因融入同一群体,然后采用自交、兄妹交和测交等育种手段,获得育性分离比例为3:1的自交后代,其基因型为1MsMsrfrf:2MsMsRfrf:1MsMsRfRf,最后从该群体配置兄妹交组合,育性分离比例符合1:1的兄妹交后代就是经回交转育的双低纯合两型系“HY15AB”,其基因型分别为MsMsRfrf和MsMsrfrf。
  • 李春华,何锡忠,张春玲,邹勇,蒋凤英,倪建平
    2010,26(1):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以ConA刺激的猪外周血淋巴细胞为材料,从总RNA中扩增出484bp的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序列测定表明;扩增片段为猪IL-2基因,该基因与GenBank上发表的猪IL-2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L-2的基因工程菌株,经IPTG诱导表达和层析纯化,获得了纯化的重组猪IL-2蛋白。
  • 包和平,杨明,李颖,王利强
    2010,26(1): 9-1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以爆裂玉米杂交组合吉爆902的P1、F1、P2、B1:2、B2:2和F2:3,6个家系世代群体为材料,对雄穗性状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表明:爆裂玉米雄穗长度由1对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遗传;雄穗分枝数由多基因控制遗传。B1:2、B2:2、F2:3三个家系世代雄穗长度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4.01%、58.88%、58.62%,雄穗分枝数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6.82%、85.28%、84.82%。
  • 顾晓君,马佳,张晨,马莹
    2010,26(1): 13-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部分城市农家乐的成功经验,总结出五种农家乐模式,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和具有的各项功能。不同的模式所具有的功能不同,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
  • 吴轶韵,俞菊生
    2010,26(1): 16-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世界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瓶颈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研究了城市化进程中都市农业的发展趋势。
  • 王磊,杨山亭,戴建军,吴彩凤,张廷宇,张德福
    2010,26(1): 20-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1.00μmol/L紫杉醇预处理卵母细胞,冷冻后其形态完整率(89.93%)和FDA染色存活率(83.33%)均显著高于未处理组的79.12%和70.97%。不同预处理时间试验表明:预处理30min组冷冻后卵母细胞形态完整率和FDA染色存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21%和84.13%。预处理浓度1.0μmol/L,30min是比较合适的处理方法;紫杉醇、细胞松弛素B前处理能显著提高猪成熟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的效果,但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 杨佩燕,杨姣,刘志学
    2010,26(1): 24-2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崇明白山羊和徐淮山羊成年母羊的若干体尺指标与体重的相关性及其直接和间接作用,建立了体重.体尺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角基周长可作为预测崇明白山羊成年母羊体重和选择的主要体尺因素,胸深与肩宽则可作为徐淮山羊的相应体尺因素。崇明白山羊成年母羊的体尺-体重最优回归模型为Y=-14.5244+1.91.62X5+0.3862X4;徐淮山羊的体尺-体重最优回归模型为Y=-47.4653+1.7264X2+2.0831X8。
  • 陈志伟,何婷,陆瑞菊,王亦菲,邹磊,杜志钊,单丽丽,何烨,黄剑华
    2010,26(1): 28-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液培养试验的方法,对6个不同基因型大麦品种苗期耐低氮性状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株吸氮量、根于重、地上部于重、植株干重、分蘖数和根长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供氮水平对根长以外的各性状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相对性状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基因型差异,相对分蘖数〉相对地上部干重=相对植株干重〉相对根干重〉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根长〉相对氮素生理利用效率〉相对株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吸氮量和苗期各干重指标间互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对单株吸氮量、相对株高和苗期各相对干重指标间 互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 牛丽英,鲍大鹏,陈明杰,谭琦
    2010,26(1): 33-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运用简并PCR和基因组步行技术克隆常见食用菌草菇的乳清酸核苷-5’-单磷酸脱羧酶编码基因(vv-pyrG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和系统发育学的方法对所获得的基因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显示:vv-pyrG基因的编码区长度为920bp,含有2个长度分别为65bp和54bp的内含子,可以编码1个含有266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序列。该氨基酸序列经比对分析,显示与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的OMPDC序列的相同性分别为58%和64%,相似性分别
  • 殷丽青,胡永红,汤桂钧,黄卫昌,李世忠,王新其
    2010,26(1): 38-4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八仙花当年生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无菌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BA1.0mg/L+NAA0.1mg/L+CH0.5g/L十蔗糖30g/L+琼脂粉6.0g/L,诱导率为97.2%;芽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MS+BA1.0mg/L+蔗糖30g/L+琼脂粉6.0g/L,增殖系数达6.1;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1/2MS+IBA0.3mg/L+蔗糖20g/L+琼脂粉6.0g/L,试管苗在该培养基上根系生长良好,生根率达100%。
  • 李媛,姚雪琴,谢祝捷,龚义勤,柳李旺
    2010,26(1): 42-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设计,从Mg^2+、dNTPs、引物三种因素3个水平对青花菜SRAP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确立适合青花菜的SRAP反应体系,并在6个青花菜和花椰菜品种中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0μ/L反应体系中适宜体系的浓度dNTPs为0.2mmol/L、Mg^2+为1.25mmol/L、上下引物各0.4μmol/L、DNA为20ng、Taq酶1.2U、退火温度为50℃。
  • 张琰,卓丽环,赵亚洲
    2010,26(1): 46-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太空搭载百子莲DBH、BB、DB早花、DB大花4个品种的种子,通过盆栽试验观测其SP1代搭载效应。结果表明,搭载后DBH、DB早花的出苗率极显著提高,BB的出苗率显著提高,而DB大花的出苗率受空间条件抑制为0;BB的株高显著增高,DB早花的叶长、叶最大宽度、冠幅显著减小;BB、DBH分蘖数增加而DB早花减少,BB、DBH、DB早花的叶片、茎干、根鲜重均大于地面对照,但干重均低于地面对照。
  • 段丹萍,乔勇进,鲁莉莎,王海宏,陈召亮
    2010,26(1): 50-5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壳聚糖为成膜基质,复和抑菌、杀菌等物质,探讨了不同壳聚糖涂膜复合物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供试壳聚糖涂膜复合物均不同程度降低了草莓果实的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延缓了果实维生素C、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的下降,抑制了腐烂的发生;壳聚糖与那他霉素复合的涂膜液保鲜效果最佳,常温下采后5d腐烂指数仅为对照的6.5%,总酸含量为对照的122.8%,维生素C为对照的177.9%。
  • 沈根祥,王振旗,钱晓雍,朱英,张豪
    2010,26(1): 55-5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在实地调研和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采用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研究了大莲湖区域水产养殖和水生经济作物茭白种植特征性农业主要生产模式下面源污染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量及其排放负荷。结果表明:大莲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年排放总量分别为78.3、2.6、0.9t,其中鱼类养殖年排放量分别为53418.55、832.50、554.02kg,为水产养殖业主要污染源;茭白单作年排放量分别为6880.50、756.20、100.13kg,为种植业主要污染源;区域农业面源污染
  • 张德林,李军,薛正平,张皓,辛跳儿
    2010,26(1): 60-6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展设施鱼塘水温的气象预报和预警,对2007年12月6日至2008年5月20日设施大棚鱼塘水温与气象站气温同步观测资料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冬、春季大棚不同深度的水温均比气温高6.1~8.3℃;多云及晴天较阴雨天明显偏高。不同深度最低水温除春季多云和晴天比气象站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早0~1h外,其他时间均晚1~2h。水温日较差与气温类似,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但水温日变化幅度较气温缓和。水温垂直变化不明显,不同深度水温与气温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 黄钊贞,张炬,冯连芳,刘小英,李刚
    2010,26(1): 65-6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目前应用于上海地区水稻生产的农技推广信息综合服务系统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同时探讨和分析了农技推广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的试验和应用方法,实现了“点对点”的农技推广服务新模式。
  • 王纪华,许奕华,陆安祥,潘立刚,王开义,杨信廷
    2010,26(1): 70-7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对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化的特点和发展方向;介绍了农产品安全信息快速获取、农产品安全信息综合管理、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监控和远程检测共享网络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并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领域的应用前景。
  •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
    2010,26(1): 74-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糯玉米杂交育种中存在的问题,首次对我国糯玉米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生态类型划分,创建了生态型聚优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申W22为父本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育成4个通过省市级以上品种审定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益,并提出今后糯玉米育种深入发展的领域和方向。
  • 张建光,李保国,刘玉芳,齐国辉,李中勇,张雪梅
    2010,26(1): 79-8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近20年来国内外有机苹果生产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澄清了有机苹果生产的内涵,总结了有机苹果生产的关键技术,分析了有机苹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有机苹果生产应采取的方针和努力方向。
  • 王雯丽,张书俊,瞿佳隽,万明伟,徐友才,赵永许,赵博韬,李平
    2010,26(1): 83-8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外对入境宠物采取的检疫监管措施,分析了2006—2009年上海机场口岸对入境宠物采取强制性隔离检疫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效果,并针对现场操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入境宠物强制性隔离监管措施的建议。
  • 马丽艳,袁长梅,石文婷,戴蕴青,黄昆仑
    2010,26(1): 88-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5nm,发射波长440nm)测定膨化玉米制品中伏马菌素硒和FB2的含量,该方法以乙腈-水溶液(1+1)为提取溶剂,邻苯二甲醛(OPA)为衍生剂,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磷酸二氢钠(77+23),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衍生反应适宜的pH为9~10,衍生物在0.5~5min内稳定,FB1和FB2的回收率分别为82.5%~93.2%和81.5%~90.7%,最小检出限均为0.03mg/kg。
  • 孙云,袁永达,杨益众,揭玲,邹六连,王冬生
    2010,26(1): 92-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烟粉虱各虫态在番茄不同叶位层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烟粉虱各虫态在番茄植株各部位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匀。卵、若虫主要集中分布在番茄的中部,而成虫主要集中分布在番茄的中部偏上。夏季番茄植株上调查烟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适宜叶位(由上往下)分别为第3~4叶、7~8叶和5~7叶,并建立了根据相关叶片上烟粉虱的数量估算整株虫量的数学模型。
  • 陈海英,刘建政
    2010,26(1): 96-9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镶嵌组合式窝眼排种轮的型孔形状、引种槽、退种槽和清种板的材质,通过采用筛选后的沪油15种子作为播种对象,经设计和试验得出油菜镶嵌组合式窝眼排种轮型孔的孔径为2.5mm,孔深2.2~2.3mm;引种槽倾斜角10°,槽宽3mm,槽深0.9mm;退种槽倾斜角1.5°,槽宽3mm,槽深0.4mm;清种板采用间隙可调式材质,选用厚3mm的硅橡胶板。播种性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陈连根,朱春刚,夏希纳
    2010,26(1): 99-10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地区桔小实蝇以蛹越冬,成虫发生高峰期为9~10月份。研究表明:桔小实蝇幼虫、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1.30±2.83℃、11.96±0.84℃和102.38±21.26日度、153.57±9.75日度。9月中旬~翌年1月,室温下成虫饲养结果表明,成虫产卵较少或几乎不产卵。
  •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2010,26(1): 102-10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低油菜苏油4号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苏油4号的适宜密度范围为12万~15万株/km2;增加密度主要通过增加群体中有效角果数而提高产量;增加密度明显削弱各枝序的生长,其中对二次分枝生长的影响最大;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的含油率逐渐提高,蛋白质含量较为稳定。
  •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马祥建
    2010,26(1): 105-10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系统育种方法,育成大荚大粒、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从播种至采收青荚约97d,标准荚数364.3个/kg,二粒荚长5.72cm,宽1.34cm,鲜籽百粒重70.2g,出仁率52.3%。江苏省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8647.1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3.4%,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2.5%;平均鲜籽产量4492.3kg/hm2,2005年比对照“绿宝珠”增产21.7%,2006年比对照“南农菜豆5号”增产19.1%。江苏省鲜食
  • 石明亮,薛林,黄小兰,胡加如,陈国清,熊素华,孙权星,彭长俊,杨水英,陆冬梅
    2010,26(1): 108-1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苏玉糯9号是以自选系W15为母本、W35为父本组配成的糯玉米单交种,历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9号高产、优质、多抗,同时还具有较高产的优质青贮用茎秆,可作为蔬饲兼用型玉米品种应用。
  • 杨娟
    2010,26(1): 111-1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区域综合评价的流程,即“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框架选择或建立.指标选择.指标赋权.综合评价”,重点分析了区域综合评价流程中每一步所采用的数学方法,尤其是综合评价中的数学模型方法,以期为农业科研和区域发展研究中遇到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数学分析方法。
  • 王荣谈,张建中,刘冬儿,张大兵,杨立桃
    2010,26(1): 116-11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s)及其产品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一些检测方法。
  • 戢太云,张春华,周培
    2010,26(1): 120-1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目前以生物化学技术为基础的铅离子检测方法,阐述了今后铅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 陈斌
    2010,26(1): 124-12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植物提取液对杨小舟蛾的杀虫活性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苍耳植物提取液对杨小舟蛾2龄幼虫有很强的拒食作用,其种子提取液对杨小舟蛾2龄幼虫24h和48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80.49%和73.58%,茎提取液24h和48h后的拒食率分别为61.26%和65.47%;苍耳种子、茎和乌柏叶提取液对杨小舟蛾幼虫有非常强的毒杀作用,6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3.32%、72.17%和70.95%。
  • 张鲁民,刘志诚,胡亚萍,刘力行,陈捷
    2010,26(1): 127-12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适合监测粉虱成虫发生数量的新型取样器。它由白铁皮、半透明塑料盆、透明塑料瓶等材料制作而成。将白铁皮围成圆筒罩住单株寄主植物,半透明塑料盆扣在铁筒上并在中央做一圆孔,将置入黄色粘纸的塑料瓶口接入圆孔,即可对粉虱成虫的发生数量进行调查。该装置使用方便且耐用。
  • 赵杰,庄隽怡,唐亚芹,顾振芳
    2010,26(1): 129-1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甜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并对防治药剂进行了室内初步筛选。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为5~35℃,最适温度30℃,菌丝和孢子的致死温度为58℃;光暗交替条件下产孢量最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菌对孔雀石绿不敏感,对淀粉和硝态氮的利用能力强。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病菌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和氟硅唑的毒力较高,EC30分别为2.2671mg/L和13.3418mg/L。
  • 龚才根,宋卫良,许佳君
    2010,26(1): 133-13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崇明地区水稻病害发生的种类和历史演变规律;并根据相关资料,分析了今后5~10年崇明地区水稻病害的发生趋势;基于崇明生态岛建设要求,提出了防控水稻重大病害的对策。
  • 金秀华,金昕,李丹,方群英,陆雪珍,张婉英,唐建国,俞梅芳,顾盈
    2010,26(1): 136-1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青贮玉米肥料运筹试验,研究了青贮玉米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雅玉8号适宜的施肥量为285~375kg/hm2,且干物质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施用肥量315kg/hm2时,采用重基肥不施穗肥的施肥方式,青贮玉米产量高,营养成分好。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