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9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9-05-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十年来团队在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猪体细胞克隆等技术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2005年在我国首先获得猪超低温胚胎冷冻后代、并建立了猪精液5mL大管冷冻技术,为地方猪种种质资源长期保存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2007年获得体细胞克隆巴马实验小型猪,建立优化了猪体细胞克隆技术,为异种器官移植及猪育种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近年来先后主持、参加上海市、国家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0余项,
  •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春秋王 设施专用品种,迷你型,雌性型,耐低温弱光及高温,春秋季均可栽培,高抗白粉病,持续结瓜能力强,瓜长15~18cm,单瓜重120g左右。
  • 沈雪芳,颜韶兵,钱卿,楼坚锋,楼新铨,刘康,郑洪建,张建明,陆永明,王义发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5个自育和1个外引自交系为试材,以田间试验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采用Griffing方法(4)完全双列杂交,对糯玉米 7 个鲜食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皮薄厚性状外,其余各性状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除色泽性状外,其余各性状的SCA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色泽主要受加性基因决定,其余性状同时存在加性基因效应和非加性基因效应,但在程度上存在差异.在鲜食品质性状方面,多数性状上一般配合力表现较高的自交系有P3、P6、P5和P2;特殊配合力在多数性状
  • 于力,朱龙英,万延慧,杨少军,张辉,朱为民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同时扩增、筛选分别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基因和番茄抗叶霉病的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与Ty-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398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 bp和95 bp以及398、303 bp和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呈现398 bp的特异带.与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扩增后抗感材料均产生
  • 张永平,郑奕,朱为民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上海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侵染番茄后在不同时期对叶绿素荧光猝灭和吸收光能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侵染后,叶绿素含量逐渐下降,后期虽有所提高,但一直低于健康对照;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m'、ETR、φPSⅡ、qP均低于对照,只有qN大于对照.与健康对照比,病毒侵染后导致了光化学反应速率的降低以及天线热耗散和反应中心过剩能量的增加.
  • 丁小涛,金海军,张红梅,余纪柱,卜崇兴,张艳苓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秋冬季节黄瓜生产温室中不同部位土壤温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最小,较适宜黄瓜生长,中部土壤和空气温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不同时期,不同部位温湿度变化情况不同;长时间低于0℃的空气温度(9 h)以及低于10℃的土壤温度(8.5 h)是导致温室北部黄瓜植株死亡的直接原因;随时间推移,温室每天处于饱和空气湿度的时间逐渐增多,温室中部湿度最大,北部次之,南部最小.
  • 张丽莉,杨翠云,于翠,袁文辉,马青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接种番茄斑萎病毒(TSWV)的烟草和侵染烟草脆裂病毒(TRV)及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非洲菊为试验材料,建立了同步检测非洲菊上述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可一次性扩增出 3 种病毒的DNA条带,可以从RNA含量1 mg的带毒叶片中检测到混合病毒;同时对单一病毒RT-PCR的灵敏度检测表明:最低可以从RNA含量分别为1 mg、10μg和100 ng的带毒材料中检测到TSWV、TRV和TMV.
  • 陈丽,唐寅,张承妹,董举文,宋学孟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百合(卷丹)鳞茎球经28~30℃高温催芽处理,剖取小于0.2 mm的微生长点,接种在培养基MS+6-BA 0.8 mg/L+NAA 0.1 mg/L,经3~4 d暗培养后,转光培养30~40 d,经启动、增殖,扩繁成脱毒无性系.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病毒率达100%.无病毒百合再生鳞茎球的鳞片在MS+6-BA 0.8 mg/L+NAA0.1 mg/L条件下,诱导丛生芽的效率最高;且使用该培养基,丛生芽增殖率最高.培养基糖浓度提高到10%时,再生鳞茎球的诱导率最高;NAA浓度为0.1 mg/L时具有最
  • 王慧,李茂柏,李培德,张建明,朱春梅,张志奇,Jung-Ro Lee,朴钟泽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10个氮素利用效率不同的粳稻品种,研究在3个氮素处理水平下水稻灌浆期营养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及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鞘叶和茎中氮的含量均以灌浆前期最高,以后逐渐降低,穗都氮素总积累量在整个籽粒灌浆时期均呈增加的趋势,N10、N20处理更有利于促进植株对氮的吸收及含量的提高.施氮后灌浆前期能够促进籽粒中增加磷、钾的积累,后期能加快磷、钾的转移速度.鞘叶和茎秆的氮素积累量与成熟期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在灌浆后期均呈负相关,鞘叶的NO和N2O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N10处理达到显著水平;3种处理水平下氮素在
  • 孙颖,卓丽环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百子莲的花蜜分泌节律及影响百子莲昆虫访花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结果发现:百子莲的花蜜存在2次分泌现象,花蜜分泌速率及花蜜常备量均在开花第2天达到最大值.花蜜含量糖为 21.80%~36.14%.去雄和切除花瓣试验表明:百子莲的主要传粉报酬为花蜜,其在诱导昆虫传粉中起主要作用.昆虫的访花活动与开花式样有一定关系,10~15朵花是百子莲有较好传粉效率的开花式样.
  • 舒祯,偶晓捷,唐东芹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浸泡法和喷施法用多效唑(PP333)水溶液对盆栽小苍兰进行处理,测定并比较其生长指标,以确定PP333对小苍兰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苍兰高度生长在定植后2个月内基本完成,对照组高度生长增量比处理植株大;(2)浓度低时,PP333浸泡时间长有利于其矮化;浓度高时,浸泡时间短有利于植株矮化;用60 mg/L PP333浸泡种球10 h的植株矮化效果最好;(3)用不同浓度的PP333溶液喷施处理,小苍兰的生长量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中以120 mg/L的矮化处理最为明显.
  • 诸海焘,余廷园,田吉林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不同配方缓释复合肥在玉米播种时一次性基施,比较不同缓释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可明显改善糯玉米的营养品质和经济性状,用2号缓释肥玉米产量比常规施肥提高5.95%,氮素利用率提高近10个百分点.
  • 季香云,包杨滨,蒋杰贤,万年峰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浸叶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辣椒、马钱子、蔓陀罗和烟碱4种植物提取液对玉米蚜的生物活性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提取液对玉米蚜的LC50分别为0.0260、0.1590、0.2462、0.3260 mg/mL,其中辣椒和马钱子提取物以体积比8:2为最佳配比组合,共毒系数为149.8.对复合植物提取液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试验,药后7 d最佳防治效果为70.6%.
  • 李红梅,尚晓冬,谭琦,潘迎捷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号菌株(杏韩)和24号菌株(广杏)杂交组合的F1群体为试材,对杏鲍菇的菌丝生长速度、产量、子实体数及单菇重等性状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杂交F1代性状广泛分离,大部分性状平均值低于亲中值,属于数量性状遗传.但后代性状的变异系数有较大差异,均盖径的变异系数(38.86%)和均单菇重的变异系数(30.31%)较大,说明其遗传潜能较大.(2)杂交后代菌丝生长速度与单产无显著相关性,现原基时间与产量成正相关性,菇峰期与生物学效率极显著负相关.(3)F82菌株子实体单产最高(186.0 g)显著
  • 胡金霞,杨焱,张劲松,唐庆九,刘艳芳,郝瑞霞,冯娜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化学发光法和H2O2氧化损伤PC12细胞的模型,研究了8种桑黄子实体醇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神经细胞氧化损伤保护的作用.结果表明:8种醇提物均有良好的抗自由基活性,其中PB-10抗氧化活性最高,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IC50为3.76 μg/mL,对H2O2清除率的IC50为4.24 μg/mL.样品在10 μg/mL时对H2O2氧化损伤后的PC12细胞有较好的保护修复作用,其中PB-10活性最好,在10 μg/mL时修复率为(72.5±0.3)%,150 μg/mL时达到(90.7±3.6)%,且醇提
  • 廖志敏,郭倩,尚晓冬,谭琦,潘迎捷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厂化栽培条件下,比较传统培养基原料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的配方.结果表明,以玉米芯为主要碳源的配方与木屑和棉籽壳相比,其产量较高,栽培周期短,适合作为工厂化栽培的碳源物质.其中17号配方单瓶产量最高为147 g,与其他配方有显著差异.氮源中麸皮与米糠对比,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添加不同梯度麸皮试验表明,子实体产量随麸皮添加量减少而降低,氮源添加量在35%~40%为适合比例.
  • 谢春芳,曹伟明,罗维真,卢永红,施建春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Mare145细胞分别置于5%CO2培养箱和普通培养箱,连续同步培养3代后检测细胞成活状态和增殖情况.结果显示:普通培养箱中的细胞成活率显著高于5%CO2培养箱中的细胞成活率,生长状态也优于5%CO2培养箱中的细胞,当细胞完成消化状态后不添加CO2环境中的细胞比处于5%CO2环境中的细胞增殖早,恢复快,细胞存活时间长.
  • 吕玉华,陈剑,卢永红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指数流加法和pH-stat葡萄糖-氨水流加培养方式对法夫酵母的高密度发酵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stat葡萄糖-氨水流加培养方式发酵时间较短(96 h),且操作比较方便,容易控制.因此,在没有葡萄糖在线监控装置情况下,pH-stat葡萄糖-氨水流加培养方式是法夫酵母的高密度发酵的首选方式.
  • 曹华盖,陆贤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开发农业监测设备和环境调控机电设备通信协议服务器,解决应用软件与不同厂家设备的数据采集和过程控制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难点,实现农业监控现场总线等异构网与以太网的集成.集成平台采用了Web GIS与组态动画嵌入技术,将数字农业各项技术系统成果集成为一体,实现了对各子系统统一监测、控制和跨子系统的联动,为用户提供了空间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和资源共享、远程管理的网络平台.
  • 陈金星,李波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推行节水农业,利用GSM网络通讯技术,在田间采集土壤动态水分信息,由田间过程控制和上位计算机决策控制级组成的集散控制系统完成对区域农田土壤的墒情监测和灌溉管理,使农田、果园、林地的农作物和树木生产在最佳的灌溉环境下获得最佳的节水效果.
  • 薛正平,李军,张皓,辛跳儿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统计分析表明,梅雨期降雨量、降雨日数以及大雨以上降水日数与青菜价格的关系最为密切,青菜价格随着降雨量、降雨日数及大雨以上降水日数的增多而上涨;降雨量与降雨日数乘积值指标(降水指数)与梅雨期的青菜价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能综合地反映梅雨对青菜价格的影响.
  • 周如美,徐卯林,陆成彬,李爱宏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结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组建种业公司的运作实践,分析了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种子产业对做深科研、做强产业、做优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作用,并探讨了促进农业科研院所种子产业再发展的相应对策.
  • 俞美莲,张莉侠,干经天,俞菊生,刘刚,罗强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荷兰和上海的农业经济特征对比,指出了上海与荷兰在农业发展上的差距,并通过分析荷兰农业的成功因素,提出了荷兰农业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启示与可借鉴之处.
  • 马佳,韩桐魁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地调查、综合分析、主成份分析、ArcGIS空间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构建了评价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对孝南区行政村层面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作出了评价.
  • 尹金明,裴红罗,程彬彬,顾琳珠,江洪涛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不同角度概述了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农科院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理论,并提出了构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数字图书馆的设想.
  • 赵志鹏,李刚,吴书俊,陆家安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香稻的渊源、分类与特点,香味遗传、香味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香味的检测方法和香稻的育种方法、栽培技术;并对香稻育种研究作了进一步展望,旨在为加快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的香稻新品种(系)提供参考.
  • 刘家龙,李秀玲,翁德强,盛建,王宏光,汤剑平,钱建龙,曹玲珍,何正明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高产、优质、安全为水稻生产目标,研究了商品有机肥与氮化肥配合施用对水稻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配合氮化肥施用能显著提高了水稻产量,并且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
  • 吴德平,卞黎霞,龚宁,王涛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调查,崇明县现有林业害虫种类204种,主要害虫22种,其中为害程度中等以上且寄主种植面积在333 hm2以上的害虫种类为18种;崇明岛现有主要病害55种,其中为害严重的有10种.并基于对崇明县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的简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 蒋耀培,蒋建忠,汪祖国,陶赛峰,李军,杨秋珍,顾品强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确定上海地区植保机械喷药的安全间隔距离,测定了4种常用植保机械在不同风速下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并建立了有效喷射距离和雾滴最大漂移距离与风速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有效喷射距离与风速模型的R≥0.9723,SE≤0.76;雾滴最大漂移距离与风速模型的R≥0.9954,SE≤0.75.为了确保农田周围的水生动物不受农药危害,施药点的安全间隔距离为雾滴最大漂移距离+6 m.
  • 朱萍,沈金芳,钱非凡,陆金余,施秀燕,钱建光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奉贤区的3个不同土壤类型,中等肥力水平的田块实施水稻缺素试验,研究氮磷钾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对水稻的群体增长有显著影响,磷钾肥的影响较小.肥料的增产率、单位肥料稻谷产出率均为氮肥>磷肥>钾肥.植株及稻谷中氮素的总吸收量为最佳施肥区>无磷钾肥区>缺氮区>无肥区.肥料平均利用率氮肥为22.46%,磷肥10.67%,钾肥32.87%.
  • 顾玉龙,夏海荣,管帮超,沈卫平,蒋其根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006-2008年沪郊机插秧推广实践为依据,研究并完善了适合沪郊推广应用的单季晚稻硬盘机播育苗技术规程;明确了水稻机插栽培硬盘机播育苗在秧田、育秧土、播期、播量等方面基本要求和秧苗和秧块标准以及相应的育秧栽培管理等技术.
  • 夏雄勤,陈碧莲,孙兴全,夏彩云,陆军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地区重阳木斑蛾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虫1年发生4~5代,以蛹越冬,1龄~5龄幼虫头壳分别为0.01±0.03、0.03±0.07、0.05±0.06、0.07±0.11 mm和0.12±0.15 mm.幼虫期总食叶量为92.41 mm2.室内卵平均孵化率为89.63%.雌雄性比1:1.12.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6.71±1.66 d和5.03±0.83 d.在室外喷雾4 000倍5%氯氰菊脂、2 000倍20%杀灭菊脂、5 000倍20%除虫脲和2 000倍1%阿维菌素,7 d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
  • 汪仕涛,袁伟,黎伟裕,杨立帆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长江农场发展现状和有机食品市场需求,对长江农场生态农业发展在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培植与保护利用、有机食品开发等方面的功能规划提出了构想,并探讨了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模式.
  • 2009,25(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农业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和上海市农学会联合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学术季刊。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31-1405/S,ISSN1000-3924,CODENSHNXED。本刊主要刊载农业各学科偏重应用或与应用联系较紧密的未曾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科研简报以及专题综述。本刊为我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是Agris、CAB的文献源刊,全文编入我国“万方”、“同方”和“维普”三大数据资源系统。来稿要求如下: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