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广告与信息

  • 2007,23(3):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品采用高新生物技术,利用微生物高温发酵分解农林废弃物而成的一种高效轻质、无公害的有机栽培基质。
  • 论文

  • 乔勇进,王海宏,方强,张绍铃,徐芹,顾海峰
    2007,23(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1-MCP处理"白玉"枇杷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总糖、维生素C含量、果实失重率、腐烂率、果皮相对电导率以及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6℃冷藏条件下1-MCP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枇杷果实的失重率,延缓总糖、总酸含量的下降,有利于枇杷品质的保持。0.10 g/kg 1-MCP处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最佳。
  • 朱为民,王曙霞,杨少军,朱龙英,万延慧,张辉,于力
    2007,23(3):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基因组DNA为模板,对番茄ISSR-PCR反应体系的Mg2 、dNTPs、Taq DNA聚合酶浓度和退火温度进行了探讨,确立了适合番茄植物ISSR分析技术体系,为番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骆军,沈国军,王晓庆,杜纪红,李世诚,张学英
    2007,23(3):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5BB,华佳8号2种砧木嫁接的藤稔葡萄(Vitis vinifera L.×Vitis labrusca L.)为试材,巨峰砧木嫁接的藤稔葡萄为对照,研究砧木对藤稔葡萄着色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5BB砧木对嫁接其上的藤稔葡萄着色有明显促进作用,华佳8号使藤稔葡萄着色延迟;不同砧木嫁接藤稔葡萄果皮中花色素苷含量依次为5BB>巨峰>华佳8号,且差异显著。砧木影响浆果转色期花色素苷合成途径中PAL(苯丙氨酸氨解酶)、CHI(查尔酮异构酶)、UFGT(类黄酮葡糖苷转移酶)3个酶活性,同时砧木也影响果皮中叶绿素
  • 张饮江,罗坤,左本荣,黄薇,朱雪骄,徐克怀,何培民
    2007,23(3): 14-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上海世博园区后滩湿地分布的植物进行了鉴定,并分析了植物的区系成分特点、主要植被类型以及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后滩湿地区域共有植物138种,分属于51个科,108属。植被以禾本科、菊科、蓼科、十字花科等优势种群组成,体现了上海地区生物群落演替初级阶段的基本区系特征。结合世博园区总体规划,对后滩湿地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提出了建议。
  • 2007,23(3): 2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朝轩,谢祝捷,姚政,吴震
    2007,23(3): 2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方法设计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磷肥、钾肥不同配比对出口生产中青花菜产量、外观指标和出口成品率的影响,建立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青花菜产量、成品率及施肥利润的函数模型,模拟出青花菜不同生产目标的氮磷钾施肥最优组合方案。寻优结果表明,最高产量为13592.2 kg/hm2,其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N:371.35 kg/hm2、P2O5:102.66 kg/hm2、K2O:172.04 kg/hm2;以追求高产为目标的最高利润为37911.35元人民币(下同)/hm2,其氮磷钾施肥组合
  • 杨智满,姚惠娟,缪德年,樊生超
    2007,23(3): 26-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7日龄黄羽肉鸡300只均分为5组,即对照组、常规疫苗剂量配合活性肽组、常规疫苗剂量减半配合活性肽组、生理盐水组和活性肽组。通过间接ELISA测定血清抗体水平及计算法氏囊指数等试验方法,研究活性肽和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联合应用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常规免疫剂量配合活性肽组和疫苗剂量减半配合活性肽组的法氏囊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免疫剂量配合活性肽组的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常规剂量减半组与对照组在血清抗体滴度上差异不显著。说明活性肽对传染性法氏囊弱毒疫苗有免疫增强作用,疫苗剂量减半配合法氏囊活性肽应
  • 陈金伟,朱祖明,孙国荣,薛惠琴,杭怡琼,蒋凤英
    2007,23(3):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红宝公鸡104只,随机分成4组。1~3组每只在0~14日龄分别给予活性肽1.36 mg/d、1.78 mg/d、2.36 mg/d,第4组为对照组。试验期为8周。结果表明:(1)0~14日龄给予肉鸡活性肽能显著提高肉鸡2、4、6、8周体重(P≤0.05),6周前剂量反应显著;(2)试验2组和3组在第2周、第8周血清中乳酸脱氢酸(LDH)、在第8周肌酸激酶(CK)活性显著降低(P≤0.05);(3)试验的第4、8周,试验2组和3组血清中T4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4)胸肌中水分、
  • 庄勇,王述彬
    2007,23(3):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察了7个抗茄子主要病虫害的近缘种质,并与栽培茄进行了初步的种间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近缘种在南京地区均能健壮生长并开花结果,但部分植物学性状特别是果实性状多为劣质性状。茄子与其近缘种质间存在着严重的种间杂交障碍,基因型和正反交差异是影响杂交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通过选用不同的基因型进行正反交共获得种间杂种12个,为近缘种中优良基因的利用奠定了基础。
  • 杜永芹,倪林娟,王玉勤,张永春,刘贤雯
    2007,23(3):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法国引进火焰南天竹进行实地栽培和生物学习性、生长适应性及观赏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了常规扦插和组培两种繁殖方法,初步提出火焰南天竹的育苗栽培技术措施。
  • 沈雪芳,黄璜,曹林奎,楼坚锋,郑洪建,张保国,侯根宝,王义发
    2007,23(3):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2种不同类型玉米鲜食期籽粒品质变化,以明确各品质变化的动态规律。试验采用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材料,测定果穗鲜食期可溶性总糖含量、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百粒鲜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鲜食期籽粒发育过程中加强甜玉米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积累速度高于普通玉米;水分的下降速度加强甜玉米比普通玉米慢;蛋白质含量加强甜玉米略低于普通玉米,蛋白质的积累与籽粒鲜重的增加过程基本一致;鲜粒重积累速度加强甜玉米低于普通玉米;授粉13d和授粉28d加强甜玉米和普通玉米蛋白质含量和鲜粒重都相近。
  • 2007,23(3): 45-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俞菊生,罗强
    2007,23(3): 4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取统计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归纳提炼了我国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重点分析整理了上海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不同实践模式,弄清了高效生态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对策措施。
  • 邹大燕,马进,田小平,吴永兴
    2007,23(3):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切实掌握沪郊外来农户从事种植业的经营绩效,利用《上海市农业经济绩效评估及动态监测系统》数据,对外来农户与本地农户主要农作物(水稻、蔬菜、西瓜)的生产绩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外来农户种植经济型作物(蔬菜、西瓜)的绩效明显高于本地农户,而种植粮食作物(水稻)与本地农户单位面积产量相近,但产值差异较大。
  • 刘红,谢小红,顾琳珠,王呈芳
    2007,23(3): 56-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农业生态学基础上的一种实践形式,是从生态学角度观察、研究和实践农业的结构、功能、效益和调控。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未来生态农业将从系统生态学发展中寻求新的空间,同时又从农业实践中扩展自己的领域。
  • 李林峰,刘红,曹红亮,张晓彦
    2007,23(3): 59-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信息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分析了农业科研机构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端正对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大信息处理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工作制度以及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等措施,以便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 陈伟,吴畏,高新华,唐乐珊,沈明,张红霞
    2007,23(3):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溶剂的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对关系,采用了二元和四元组合的溶剂系统,顺次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醇沉法、低压正相硅胶色谱法(富集虫草素,去除杂质)、反相高效制备液相色谱法、分步结晶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子实体及其中间产物中的虫草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证明,95%以上的虫草素仍分布在超临界萃取后的子实体及其醇沉的上清液中,保证了含虫草素的中间产物未在制备前大量流失。北冬虫夏草子实体中3种有效化学成分的得率依次为:甾醇类物质8.51%,虫草多糖(CM-1为主)25%,虫草素(99.7%)0.036%。试验得
  • 万延慧,朱龙英,杨志杰,杨少军,朱为民
    2007,23(3): 6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对9个基因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在低磷胁迫下的根部耐低磷部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耐低磷特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基因型差异,番茄基因型25号和37号与2号、4号和46号相比具有相对高的磷效率。在低磷胁迫下,25号和37号具有相对较高的根部生物量、根冠比、根体积以及根部吸磷量。另外,低磷胁迫严重影响番茄根对磷的吸收。
  • 李淑娟,陈香波,李毅,张德顺
    2007,23(3): 70-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电导法测定10种(品种)山楂叶片经过一系列高温处理后的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得出组织的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10种(品种)山楂的耐热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阿尔泰山楂、华盛顿山楂、俄罗斯山楂、英国山楂‘红云’、红蕊山楂、摩登山楂‘托巴’、绿山楂‘冬国王’、皱叶山楂、英国山楂‘红保罗’、鸡矩山楂。
  • 戴必胜,熊凤琴
    2007,23(3): 73-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三唑酮 乙蒜素(1∶15)混合配制160~1600 mg/L 10种不同浓度的药剂,分别对鹅掌柴插穗浸泡处理后扦插。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的插穗生根数、根长、新枝长的平均值和最高成活率分别为39.7条、18.67 mm、47.25 mm、100%,分别比对照高出7.3条2、.54 mm、17.15 mm、46.67%,所测指标均与对照的差异显著(P<0.05);在160~400 mg/L,处理浓度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均符合二次曲线模型(R2>0.96);根径、小叶数、生枝数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 周根娣,史焱,俞周杰,方志发,朱有为,段丽丽
    2007,23(3): 78-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检测了淳安县主要农产品基地34个灌溉水样和26个土壤样点,根据国家及行业相关的标准,将土、水、境质量分为5级,以严控指标和一般控制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作出评价,从而进行安全预警。结果表明,淳安县千岛湖主要农产品基地34个水样均为1级优质水平。26个土样中,3级占96%,65%土样符合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 褚云霞,张永春,靖相密,陈建林
    2007,23(3):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10种培养基进行了春兰根状茎增殖培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增殖率有明显影响,以White NAA 5 mg/L培养再转入1/2 MS NAA 5 mg/L培养基,可获得较高的平均生长速度,但获得的根状茎总量以2号培养基最多。春兰根状茎的最适增殖条件为:1/2 MS为基本培养基,不加或添加少量NAA,60 d为1个增殖周期;5种培养基分化培养结果表明,根状茎分化受BA浓度影响较大,当BA浓度达3 mg/L时,经45 d培养平均每g根状茎可分化出20个芽,每芽重约0.15 g。活性炭的存在会抑制分化。
  • 陈丽,董举文,唐寅,陈明亮,宋学孟
    2007,23(3): 86-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杨树胚性愈伤组织,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定向筛选杨树耐盐变异体。对EMS处理"加引"杨树胚性愈伤组织的浓度和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EMS浓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处理相同时间,随着EMS浓度增加,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降低;不同EMS浓度处理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化芽的比率与处理时间呈线性关系。约200万胚性细胞经4‰(V/V)浓度EMS处理36 h,并经逐级耐盐定向筛选,可得在含NaCl 0.5%(m/V)的培养基上生根的组培苗40株。经筛
  • 2007,23(3): 91-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尤培雷,许杰,钱忠英
    2007,23(3): 92-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黄秋葵(Abelmoschus manihot)植株的叶片、顶芽及无菌苗的子叶、胚轴和胚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诱导产生了2种不同形态结构的愈伤组织: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通过观察,2种不同愈伤组织在细胞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非胚性愈伤组织结构松软、灰褐色,生长缓慢且容易死亡;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大、排列无规律且间隔大。胚性愈伤组织结构紧密、呈黄白色或者淡绿色;组织切片观察细胞小且排列紧密;容易形成胚状体,从而进一步发展成为完整植株。
  • 2007,23(3): 95-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谢杰,余沛涛,王全喜
    2007,23(3): 96-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宜兴百合外植体产生的小鳞茎为材料,用2,4-D诱导愈伤组织。结果表明,最适合的2,4-D浓度为0.01~0.10 mg/L,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小鳞茎的最佳条件为:pH 5.8~6.2,温度22~28℃。光照强度对小鳞茎的生长无明显作用。
  • 王新其,金燕,王伟民,曹黎明,施国粹
    2007,23(3): 10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水稻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分析了水稻褐飞虱防治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综合治理的对策,为生产部门领导、农技部门控制水稻褐飞虱,减少粮食损失提供参考,同时也为其他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 文献综述

  • 张德福,吴华莉,刘东,陈学进,陈莹,王凯
    2007,23(3): 105-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用核移植方法生产体细胞克隆猪的技术关键和难点及应用情况,并对提高猪体细胞核移植效率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 李明,郑宇
    2007,23(3):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甜玉米种子处理技术现状及在目前生产中所面临的困难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旨在为甜玉米种子的生产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23(3): 113-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4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 陆美英,邱艳庭
    2007,23(3): 117-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市民随机抽样调查基础上,对沪郊乡村旅游客流量和流向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乡村旅游集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纲要(2006-2008)》中的目标基本可以实现,市场定位符合市民旅游心理需求。
  • 广告与信息

  • 2007,23(3): 120-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文献综述

  • 汪智渊,杨红福
    2007,23(3): 121-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植物源化合物ZPT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C50=1.5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ZPT可湿性粉剂100 g/666.7 m2兑水喷雾,对油菜菌核病具有80%左右的防治效果。
  • 郊区农业

  • 胡胜昌,金燕,王伟民,张琳,胡永
    2007,23(3): 123-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虫情监测与发生特点、科学分析和制定防治策略、科学确定和调整防治适期、合理配药和统防保证防效等技术角度系统地总结了青浦区2006年有效控制水稻褐飞虱大暴发的经验,以期为今后褐飞虱的防治提供借鉴。
  • 论文

  • 2007,23(3): 125-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郊区农业

  • 孙连飞,杨决平,王继英
    2007,23(3): 126-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5年多的“温室黄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生产实践,初步掌握并总结出了该栽培方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温室黄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 论文

  • 2007,23(3): 128-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郊区农业

  • 何秀萍,董永华,姚永康
    2007,23(3): 129-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有机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2种方式,测定了罗勒、密生罗勒、莳萝、香蜂花、紫苏等食用香料植物的产量、株高、开展度、叶面积、香气等指标。结果表明:食用香料植物在基质中的生长情况较好,产量也较高,尤其是在生长前期,基质栽培无需缓苗,生长速度明显比土壤中快,香气浓;土培需要缓苗,前期生长较慢,缓苗期后生长加快。
  • 论文

  • 2007,23(3): 131-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郊区农业

  • 宋忠明,蔡希义,朱忠南,王世忠,张佩菊,马荣飞,邱源
    2007,23(3): 132-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收集的53份金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鉴定,筛选13份优良种质材料,按金瓜加工性状评价标准,对瓜形、单瓜重、瓜皮色泽、成丝率、脆度等7个主要性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M025、CM005、CM012的加工性状表现良好。
  • 论文

  • 2007,23(3): 135-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