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2007,23(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光兆工业森林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植物育种、植物组培繁殖技术研究、工厂化生产育苗和营造工业森林的高科技企业。于2004年7月5日正式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
  • 2007,23(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该项成果经查新认证,自主创新技术2项,基础创新1项,申报产品发明专利4项,其中虫草黄酒已授发明专利。成果的2种中间产物和单体还可用于2次创新或开发,基本上代表了国内外真菌学基础及其产业化技术领域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水平。本项目的核心技术经国内外检索和国内专家评审、属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符合循环经济方向和社会发展需求。该项目在市场
  • 广告与信息

  • 2007,23(2):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番茄课题组是我国较早开展番茄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的专业研究单位之一。1960年起开展番茄种质资源的引进、栽培技术和品种选育等研究工作。1963—1983年连续承担了农业部和原轻工业部的罐藏番茄新品种选育科技攻关项目。1968—1973年承担了国家番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科技攻关项目,所育成的浦红1号是全国最早育成的杂交一代番茄品种之一。1983—1995年作为副主持单位承担国家科委的"六
  • 论文

  • 高峰,姚泉洪,秦秋琳,刘金戈,熊爱生,彭日荷,洪义欢,陈建民
    2007,23(2):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DREB类转录因子特异地与DRE顺式作用元件结合,在非生物逆境胁迫(干旱、低温、高盐)中激活胁迫诱导基因的表达,使植物能够耐受水分胁迫的影响。以顺式元件rd29A3 cis构建诱饵质粒.通过酵母单杂交方法从水稻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7个阳性质粒,序列分析显示阳性质粒中插入的cDNA序列一致,根据核苷酸序列推导出cDNA编码一21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有保守的EREBP/AP2结构域,N端为核定位信号(NLS),而C端则为转录激活区域,属于EREBP/AP2类转录因子,命名为RdreB1。重新合成的R
  • 周德平,吴淑杭,闵航,姜震方
    2007,23(2): 7-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PCR方法克隆了少动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paucimobilis)ZX4菌株的儿茶酚2,3-双加氧酶基因(c230-ZX4)。核苷酸序列测定与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全长924 bp且具有一个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06个氨基酸残基。该基因与已报道的来自菌株S.yanoikuyae B1和Sphingomonas sp.KMG425的xylE基因(编码产物均为C230)具有较高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7%和94.05%。通过HindⅢ和XhoⅠ两个限制性酶切位点将该基因连接到质粒p
  • 王琳,曾玲玲,杨喜田,魏钢
    2007,23(2): 1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郑州市5种桉树品种耐寒指标的研究,筛选出耐寒品种和评价桉树耐寒性的首选指标。通过对桉树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膜脂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电解质渗出率等耐寒性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高山桉较其他4个品种具有较强的耐寒性。
  • 楼文阜,陈权,张朝君,董举文,唐寅,张军,宋学孟,王凌健,杨远方
    2007,23(2): 17-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方杉大树基部当年生的幼嫩萌枝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75%酒精消毒30~60 s后用升汞0.2%浓度消毒10~15 min。采用茎段微型扦插和诱导丛生芽的方法来增殖扩繁,适宜东方杉芽增殖培养基为:MHJ BA 0.5 mg/L NAA 0.05 mg/L L-谷氨酰胺0.5 g/L 活性碳5 g/L 蔗糖2%,茎段腋芽萌发率可达90%。芽伸长生长的培养基为:MHJ L-谷氨酰胺0.5 g/L 活性碳5 g/L 蔗糖2%,35 d平均增高4.2 cm。试管苗的生
  • 邢增涛,曲明清,李明容,门殿英,谢文明
    2007,23(2): 24-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工厂化栽培过程中,培养料中As、Hg、Pb、Cd的添加水平对金针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及在子实体中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子实体中As、Hg、Pb、Cd的含量随着培养料中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Hg会降低生物学效率,Cd略提高生物学效率。通过对培养料中重金属添加浓度与子实体含量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的线性相关性极显著。根据农业标准《绿色食品食用菌》中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初步推出金针菇的培养料中As、Hg、Pb、Cd的安全限量值应分别不高于1.0、0.1、10.0、1.0 mg/kg。
  • 席运官,钦佩,丁公辉,樊卫妹,韩才明
    2007,23(2): 2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RCSODS的最佳施肥决策模型对有机水稻生产的施肥量和产量进行了测算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模型预测的产量与实收产量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实收产量普遍高于预测产量。故提出模型中需要增加一个供N调整常数K,以提高模型预测的精度。田间试验表明在绿肥生长良好的情况下,不再施肥不会对水稻的产量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除稻纵卷叶螟外,病虫害没有产生随施N量的增加而加重为害的现象,相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有随施N量增加而增强的趋势。稻谷检测结果表明,有机稻谷质量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整体受施N水平的影响很小。
  •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钱小芳
    2007,23(2):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沪油杂1号是利用隐性核雄性不育油菜两型系20118AB、临保系M-6029和恢复系沪油15三系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杂交种,芥酸含量为0.33%,硫苷含量为25.08μmol/g,含油量41.12%。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243.3 kg/hm~2,比对照汇油50和沪油15分别增产11.9%和3.8%;在国家长江中、下游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591.6 kg/hm~2,比对照中油821和皖油14分别增产15.35%和8.20%。沪油杂1号高抗油菜菌核病和病毒病。
  • 宋荣浩,杨红娟,马坤,顾卫红,苏桂龙
    2007,23(2): 3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单施有机肥易导致西瓜苗期生长不良,果实不能充分膨大,产量偏低,经济效益差;单施无机肥则使果实可溶性固行物含量下降,硝酸盐含量增高,导致果实品质下降;有机肥与无机肥合理施用,不仅能有效提高西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硝酸盐的含量,而且能显著提高西瓜的坐果率和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效益,并且显著提高了西瓜植株的抗逆性。
  • 姚红梅,谢关林,金扬秀
    2007,23(2): 4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地区的大豆叶斑病病株和病种上分离出20个细菌菌株,经菌体形态、培养性状、生理生化、致病性、Biolog和脂肪酸测定,并与12个国际标准菌株比较,在国内首次明确了大豆"叶斑病"是由大豆细菌性疫病菌Pseudomonas savastanoi pv.Glycinea(萨氏假单胞菌大豆致病变种)引起。种子可带菌和传病,10份自然病种的平均种子带菌率在7.6%,传病率在0.48%。
  • 2007,23(2): 45-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谢祝捷,陈春宏,赵京音
    2007,23(2): 4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观测并分析了自动控制型玻璃联栋温室内有效积温以及营养液栽培黄瓜全生育期内的株高、节数、叶片数、植株总干物质量以及叶、茎、根、果实等不同器官的干物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黄瓜主要生育特性如株高、节数、干物质积累与有效积温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根据完成某一生育阶段的累积有效积温值建立了基于有效积温的黄瓜发育速率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证实通过该模型,用温室环境温度可预测黄瓜发育进程。
  • 梁勇,卜崇兴,郭世荣,随学超,周静波
    2007,23(2): 50-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意大利耐抽薹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倍数营养液浓度处理下[山崎生菜配方的3/4 (3/4s)、1(1s)、2(2s)、4(4s)和6(6s)单位]Hymec膜栽培生菜的情况。结果表明,当营养液浓度增加到6s时Hymec膜栽培生菜的生长才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高营养液浓度处理并未显著影响生菜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这种根系非直接接触营养液的栽培方式为利用海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提供了可行性。
  • 朱龙英,万延慧,杨志杰,杨少军,朱为民
    2007,23(2): 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浦红10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串番茄(Truss tomato)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型,长势中等,第一花序着生于第7节位,单穗5~6个果,且排列整齐,果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整齐一致。果实深红色,圆形,果皮光滑无棱沟,果肉硬。单果重13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番茄红素含量9.67 mg/100 g,在品质、抗病性、耐贮运以及货架寿命等诸方面都优于普通番茄的对照品种浦红7号、接近进口的同类对照品种,可以在大型温室和连栋大棚内长季节栽培推广。
  • 2007,23(2): 56-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锦秀,薄天岳,任云英,侯喜林
    2007,23(2):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甘蓝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结球甘蓝的主要商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作用,株高、外叶数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开展度、单球重、帮叶比、中心柱/球高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相关分析表明,开展度-株高、开展度-单球重、外叶数-帮叶比等成对性状成显著正相关,利用株高可对帮叶比、中心柱/球高进行间接选择。
  • 2007,23(2): 60-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智奇,周音,张建军,顾佳清,顾旭忠,徐桂林
    2007,23(2): 6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檬草的茎段和幼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试验表明:诱导培养基MS BA 1.0~5.0 mg/L能使茎段形成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以MS或1/2 MS BA 4.0 mg/L交替使用为宜。以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生根试验。统计结果显示:采用ABT或者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使用,可以作为柠檬草组培苗诱导生根的理想培养基,生根率最高达93.6%。
  • 庄静,周熙荣,李树林,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7,23(2): 65-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菜自交系青4为轮回亲本,与青菜TPS不育系青2A杂交,并连续回交转育成TPS不育系青4A。利用该不育系与自选青菜自交系605-1配制杂交组合,育成杂交青菜品种"沪青杂1号",在产量和抗性上均高于对照。
  • 郭艳玲,张绍铃,李六林,马凯
    2007,23(2): 68-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石蜡切片,PAS反应染色,观察了"新高"梨(雄性不育)与"丰水"梨(可育)小孢子发育过程中雄蕊多糖分布的动态变化;同时测定了"新高"与"丰水"花药发育各个时期花蕾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结果表明,"新高"花药发育前期组织化学变化与"丰水"类似,无显著差异;单核后期小孢子败育时,"新高"药隔组织与花丝不发生多糖积累。花蕾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新高"花蕾发育后期淀粉含量不足;碳水化合物代谢异常发生在单核期之后,与小孢子败育同步发生。
  • 杜纪红,叶正文,张学英,张绍铃
    2007,23(2): 72-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蜜桃“红凤”和“清水”为试材,研究了果实硬核期套袋处理对果皮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果实外观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在一直套袋的条件下,果皮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速度加快,花色苷的积累受到强烈抑制,果实着色变浅;套袋一除袋处理能够改变果实花青苷含量,提高果实的花青苷/(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值,使果实着色鲜艳,改善果实外观品质。
  • 陈必胜,莫健彬,杜永芹,黄梅
    2007,23(2):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最新引进玉簪系列品种为试材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休眠终期玉簪芽尖为外植体进行培养成功率为69.7%;适合多数品种的增殖培养基MS 6-BA 3.0 mg/L IBA 0.1 mg/L,繁殖系数最高达4.9倍;适宜的生根培养基MS ABT 0.3 mg/L,生根率达96.5%,同时生产周期缩短;草炭 珍珠岩(v/v=2/1)是玉簪生长较为理想的移栽基质。
  • 孙兆法,王殿纯,翟晓灵,李梅,黄粤
    2007,23(2): 8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千禧’和‘早生天鹅绒’为材料研究了日长和覆盖材料对一品红促成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到苞片转色天数、现蕾到开花天数和短日照处理到开花的天数均以日长11h最长,日长9h和10h差异不显著;开花时的枝长、节数及其增加值也以日长11h最大,9h和10h差异不显著。所以,一品红促成栽培时日长应控制在10h以内。用黑色园艺地布做覆盖材料时一品红开花比用黑色塑料薄膜显著延迟。
  • 吴月燕,刘秀莲
    2007,23(2): 85-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油桃(Prunus persica vat.nectarina Maxim.)曙光品种为试材,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氮、磷、钾配合施肥对设施油桃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氮、磷、钾配合施肥都显著提高了油桃的光合作用、生长结果能力以及果实品质;在15种配合施肥处理中,N2P2K3(N:P_2O_5:K_2O=100:100:200)和N2P3K4(N:P_2O_5:K_2O=100:200:300)处理植株生长健壮,叶片光合作用能力强,花芽分化良好,产量高,品质优良。经方差分析,氮肥对油桃生
  • 李延莉,孙超才,王伟荣,庄静,钱小芳
    2007,23(2): 90-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沪油18"是采用品种间杂交,低世代抗性鉴定和定向筛选育成的高产、抗(耐)菌核病和病毒病、抗倒伏和抗冻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该品种种子含油率42%,芥酸含量0.33%,硫苷含量10.16μmol/g。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 338.5 kg/hm~2,比双低对照"沪油15"增产4.1%。
  • 李军,殷勤,何荣明,秦斌凤,杨尊秋
    2007,23(2): 93-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纲要》部分章节,就构建和谐科研院所提出了若干意见。
  • 李军 殷勤 何荣明 秦斌凤 杨尊秋
    2007,23(2): 93-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结合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行动纲要》部分章节,就构建和谐科研院所提出了若干意见。
  • 宋福民
    2007,23(2): 9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差额拨款农业科学研究所在事业单位改革中生存和发展的形态、过程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差额拨款农业科学研究所在现有国家财政拨款体制和国家对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下,如何持续发展和创新的建议。
  • 施标
    2007,23(2): 99-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近年来实施的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在上海农业科研和管理等领域上作用,并结合上海都市农业发展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初步探讨了今后引智项目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 赵凯,潘爱虎,赵星海
    2007,23(2): 102-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建设单位技术基础、建设内容、监管程序和检测技术流程、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估等方面论述了在上海进行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技术支撑体系与能力建设的可行性。
  • 何加骏,孔有利
    2007,23(2): 105-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鲜蔬菜为例,介绍了美国、日本、荷兰及我国台湾省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物流体系的运作模式,并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的建议。
  • 文献综述

  • 赵维峰,杨玉芝,杨文秀,孙光明
    2007,23(2): 108-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水杨酸是一种重要的内源信号分子,本文对水杨酸诱导植物的抗病性、抗旱性、抗盐性、抗温性及抗紫外辐射进行了综述,并对水杨酸与植物抗性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趋势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 广告与信息

  • 2007,23(2): 113-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农科热线”021-62826666是上海市政府搭建的为全国农民免费提供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信息咨询的服务平台,由上海市农科院、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市畜牧兽医站、市蔬菜科技推广站、市林业站、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市农产品质量认证中心、上海农业网共9家科技部门联办。
  • 文献综述

  • 鲁仪增,廖校丽,李纪元,李辛雷
    2007,23(2): 114-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花瓣色素研究历史、分析与鉴定方法、色素种类及其在存疑物种鉴定、系统分类、地理演化和花色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 论文

  • 2007,23(2): 118-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文献综述

  • 吴春芳 唐益其 姜永平 钱海民 唐纪华 俞雪美 吴菊芳
    2007,23(2): 119-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 论文

  • 吴春芳,唐益其,姜永平,钱海民,唐纪华,俞雪美,吴菊芳
    2007,23(2): 119-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蚕豆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育种目标、育种方法、育种程序四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并提出了改进蚕豆育种的设想。
  • 研究简报

  • 翁磊
    2007,23(2): 123-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藤本植物的特性,探讨了藤本植物在城市垂直绿化中的应用形式、选择与配置技术和发展趋势。
  • 潘洁,邢继兰,陈波,饶忠,徐泉兴,刘惠莉
    2007,23(2): 126-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组表达菌株的稳定性是决定试剂盒抗原生产的关键因素,对本室构建的重组菌株rNS- 3ABplysS携带质粒和表达蛋白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含Amp的斜面连续传1~10代时,分别作了检测连续传代质粒、携带质粒DNA、抗原蛋白表达的稳定性试验。发现各菌株携带质粒稳定性较好,酶切及电泳图谱未有明显改变,且外源目标蛋白可稳定表达,可作为理想菌株。
  • 殷伯贤,陈红辉,余纪柱,侯喜林
    2007,23(2): 129-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注重全雌性和侧枝分生能力2个特性,通过自交、分离、纯化等手段,获得了全雌性稳定的加工用小型黄瓜新品种C02-7(定名银龙加工黄瓜1号),该组合与同类进口品种相比,有早熟、生长势强、侧枝分生力强、抗病(霜霉病、白粉病)、丰产等优点。
  • 翁忙玲,姜卫兵,谷晓明
    2007,23(2): 13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芳香蔬菜的概念、发展历史、利用现状及目前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展望了我国芳香蔬菜的应用前景。
  • 论文

  • 2007,23(2): 136-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