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文

  • 2006,22(4):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农业学报》第22卷 第1~4期 总目次~~
  • 广告与信息

  • 2006,22(4):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矮杆、大穗杂交晚粳稻、适合在上海、浙北、苏南、皖南等地作一季晚稻或早茬口双季晚稻种植。2003年上海市杂交粳稻区试,比对照增产6.7%。2007年上海南汇区示范方平均产量628kg/666.7m^,比嘉花一号增产10.4%。2005年杭州市单位季晚稻区域试验比对照增产10.5%。
  • 论文

  • 2006,22(4):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章力建,顾晓君,朱立志,吕卫光,冯志勇
    2006,22(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崇明岛建立农业立体污染防控体系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集成创新是崇明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要求的战略选择。根据当前崇明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体系建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集成创新实施的保障措施,探讨了崇明生态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的集成创新思路。
  • 周熙荣,庄静,孙超才,李树林,赛晓峰,胡官保,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6,22(4):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纯合两型系48AB中选择硫甙含量低的可育株进行连续自交并淘汰育性分离的后代。当硫甙含量稳定在较低水平时,在有育性分离的后代中重新选可育株和不育株进行兄妹交,使纯合两型系的性状尽早稳定,由此育成双低纯合两型系72AB。对恢复系进行配合力测定,获得一般配合力最高的双低恢复系HF02。通过双低纯合两型系72AB和临保系LB03配制全不育系,并用全不育系和恢复系HF02生产杂交新品种核杂7号。它成为我国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双低显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
  • 朱玉英,侯瑞贤,杨晓锋,龚静
    2006,22(4):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国内外优良的种质资源,通过有性杂交技术和系统选育方法,结合抗病性鉴定和加代技术,选育出优良的高代自交不亲和系017和034,通过组合的选配,培育出抗病青菜新品种“新夏青”。
  • 王述彬,刘金兵,潘宝贵
    2006,22(4):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辣(甜)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21A、延A、8A及相应的保持系21B、延B、8B和恢复系湘紫、LS7为材料,首次系统研究3个CMS不育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辣(甜)椒雄性不育细胞质基因的遗传效应之一表现为单性结果在不育系间有明显差异。不育胞质基因对F1代株高、株幅、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有一定正效应和促进作用,不育胞质基因对繁种没有影响。不育系的扩繁与保持以及F1杂交种子的繁制以大棚人工辅助授粉为最佳,单株结果数和单果种子数显著高于露地人工辅助授粉和自然授粉。
  • 姜法铭,曹海军,朱志盈,姚惠娟,樊生超,华修国,崔立,缪德年
    2006,22(4): 18-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已发表的猪IgG H链序列,设计了1对通用引物,从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IgG H链基因CH2-CH3序列,并克隆入pMD18-T Simple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SalI和XbaI双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核酸序列测定分析表明,IgG H链基因CH2-CH3序列全长为669 bp,编码CH2-CH3的221个氨基酸和J区的1个脯氨酸。利用DNASTAR软件将其与猪IgG H链各CH2-CH3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与U03778-1、U03779-2a、U
  • 2006,22(4): 2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武彩红,戴建军,芮荣,侯加法
    2006,22(4): 2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猪未成熟(GV期)和体外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分组进行冷冻保护剂毒性试验,试验组经冷冻液处理,对照组不用冷冻液处理。结果表明,GV期与MⅡ期卵母细胞相比,两者经冷冻保护剂处理后,其存活率、体外受精胚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GV期卵母细胞存活率、体外成熟率及体外受精胚卵裂率虽略低于对照组(85.9%,72.4%和50.9%对91.3%,73.9%和53.3%),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MⅡ期卵母细胞存活率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卵裂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所用
  • 黄建珍,于瑞嵩,沈秋姑,李祥瑞,李震
    2006,22(4): 27-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重组牛白介素2复性条件,如pH,蛋白浓度,DTT浓度,氧化剂(GSSG)和还原剂(GSH)的比例,Cu2 及L-Arg,低浓度的盐酸胍的添加,复性方法等。结果表明,复性液中添加20 mmol/mL DTT可以提高rBoIL-2的复性效率;利用尿浓度梯度复性法3.5 mg/mL的rBoIL-2蛋白溶液复性率可达50%以上,测定活性效价达9.6×104IU/mL。
  • 于瑞嵩,黄建珍,李震
    2006,22(4):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尿素浓度梯度已成功用于多种重组蛋白的复性,对尿素浓度梯度复性rbIL-2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调整变性rbIL-2的浓度在4 mg/mL左右,添加DTT使其达到10 mmol/L,4℃搅拌过夜,4℃分别对4、3、2、1 mol/L尿素,50 mmol/L Tris.Cl,pH 8.5透析12 h,然后再对pH 8.5的PBS透析12 h,可成功对rbIL-2复性,复性率达70%左右。生物活性测定表明得到了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rbIL-2。
  • 杨智满,陆承平,樊生超,缪德年,姚惠娟,杨惠萍
    2006,22(4): 3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7日龄黄羽肉鸡250羽分为5组,即对照组、常规疫苗剂量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常规疫苗剂量减半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生理盐水组和法氏囊活性肽组,每组50羽。通过血凝抑制试验测定血清抗体水平及计算法氏囊指数等试验方法,研究法氏囊活性肽和禽流感H5N1灭活疫苗配合应用的免疫效果及法氏囊活性肽对母源抗体的影响。结果显示,29日龄后,常规免疫剂量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的法氏囊指数和血清抗体滴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常规剂量减半配合法氏囊活性肽组与对照组在法氏囊指数和血清抗体滴度上差异不显著(P>0.05);法
  • 马坤,王庆中,杨红娟,顾卫红,喻德跃
    2006,22(4): 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青酥四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和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新品种,母本从亚洲蔬菜研究发展中心引进,父本从上海地方毛豆品种“牛踏扁”中系选获得。经对2份种质材料有性杂交后代连续8代的定向系统选育,于F8决选品系21-11。在2002~2003年江苏省鲜食大豆区域试验中,该品系表现早熟,较对照“台292”早上市4 d,鲜荚平均产量529 kg/666.7 m2,比对照“台292”减产2.8%,未达显著水平;鲜粒平均产量265.16 kg/666.7 m2,比对照增产6.55%;鲜豆出仁率达55.2%,较对照高。该品种于2
  • 林田,刘灶长,李天菲,郑海柔,罗利军
    2006,22(4): 4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红花石蒜(Lycoris radiata)的鳞茎切块及茎尖为材料,采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对离体小鳞茎的分化和增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A 3 mg/L及NAA 1.5 mg/L配比获得的小鳞茎诱导频率最高,可达53%,诱导生成的小植株强健整齐。鳞茎茎尖培养可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本试验中有2种类型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可产生大量的小鳞茎。
  • 龚繁荣,范林华,李俊
    2006,22(4):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外黄椒(Capsicum annuumL.var.grossumSent.)育种材料连续多代的自交系选育、配组与品比试验,经弱光耐性、病毒抗性、商品性、产量等相关性状以及其他园艺性状的观测与鉴定,在配制的12个供试组合中鉴定筛选出适于大棚栽培且品质优异的黄色彩甜椒新组合P2203-8。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成熟期较早,耐弱光,果大,味甜,质脆,货架保质期5 d;产量2 000 kg/667 m2以上,其中单果大于100 g的彩椒产量超过1 000 kg/667 m2。田间表现较抗病毒病。
  • 郑洪建,王义发,沈雪芳,侯根宝
    2006,22(4):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设7个播期,选用早熟品种“沪玉糯2号”和中早熟品种“沪玉糯3号”2个不同熟期优质鲜食糯玉米品种,研究秋季鲜食糯玉米适宜播种期产量与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播期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品种与播期交互作用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随播期延迟,秃顶增大,行粒数、穗粗、百粒鲜重、籽粒深度减小,生育期延长,雌雄开花间隔变大。各生育阶段所需积温比较稳定,生育天数变异系数较大,稳定性能较差;吐丝至采收需要320~350℃的有效积温。
  • 高新华,吴畏,沈明,陈伟
    2006,22(4): 58-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发菜细胞进行连续培养,并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方式下发菜生长存活状况,结果表明:(1)pH值变化对发菜细胞的生长存活具有重要作用;(2)发菜细胞在无氮培养基上也能正常生长;(3)在适宜条件下,发菜能够耐受高水分的环境;(4)游离的发菜细胞比包裹在胶鞘中的发菜细胞具有更好的生长分裂能力。
  • 马承铸,李世东,顾真荣,陈昱君,周薇,王勇,刘云芝,夏振远,李云华
    2006,22(4): 6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土壤熏蒸剂、枯草芽孢杆菌、选择性杀菌剂复配剂处理种苗和根围土壤为主要方法,对连作田三七根腐病复合症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1)大扫灭(98%含量,30~40 g/m2剂量)、钾-威百(35%含量,40~60 g/m2剂量)和氰氨化钙(60~90 g/m2剂量)对三七连茬病土进行熏蒸处理后,真菌、杂草、细菌和线虫灭生效果达90%~99%,1年生与2年生三七成苗率显著提高,生长季前期3个月内根腐病复合症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大扫灭灭生效果突出。(2)土壤熏蒸后,用G3菌剂(枯草芽孢杆菌)与单杀菌剂农利
  • 陈伟,吴畏,高新华,唐乐珊,沈明,张红霞
    2006,22(4): 69-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全程监控虫草提取物中虫草素含量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乙醇沉淀物中虫草素占总量的2%,乙醇上清液中虫草素含量占总量的98%,确定乙醇上清液可以作为样品;采用硅胶柱层析可以高效率地分离和富集虫草素。经硅胶柱层析,虫草素相对含量从1.40‰提高到20.89‰,为富集前的15倍;虫草素的硅胶色谱柱的最佳溶剂系统为,氯仿∶乙酸乙酯∶异丙醇∶水=400∶100∶300∶24,每10 mL流动相中加入2滴氨水;此法可以作为大量制备高纯度虫草素的产业化技术。
  • 谢正荣,沈小妹,陈群,徐建中,钱惠民,季红芳,金龙,苏建珍
    2006,22(4): 72-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武运粳7号”为材料,通过不同稻作方式生产力比较试验,阐明了芽苗(乳苗)抛播稻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与分配、源库关系及产量形成特点,并提出了芽苗(乳苗)培育等关键栽培技术。
  • 刘亚柏,储国良,丁剑英,付反生,王敬根,花卫华
    2006,22(4):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多年来对苜蓿进行的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美国品种WL320产草量最高,国产品种以草原1号最好;要实现苜蓿高产,在播种前要施足底肥,调节土壤pH酸碱度至6.5~7.5;而苜蓿刈割后有足够的水分供应更有利于其萌芽生长;秋分后不再刈割,则为第2年丰产打下了基础。
  • 吴淑杭,姜震方,周德平,史家樑
    2006,22(4): 80-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结果表明,用猪粪便污水培养光合细菌(简称PSB)生产PSB液肥是可行的,但须进行预酸化处理;猪粪便污水发酵液(CODcr2 173 mg/L)通过8 d培养获得的光合细菌液肥PSB含量可达4.5×108MPN/mL。采用蒸馏水、“绿泉”植物营养液和光合细菌液肥(分别稀释50、100、200和400倍)等6种供试液进行绿豆不定根发生生物试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液肥能明显促进绿豆插条不定根发生,其中稀释200倍液的绿豆不定根数量、长度和生物量与蒸馏水处理相比,分别增加24%、57%和73%,而且不定根出现
  • 张艳苓,卜崇兴,李谦盛,姚永康
    2006,22(4): 8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部分网纹甜瓜试材进行了苗期接种鉴定和大田成株期自然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试验材料之间对蔓枯病抗性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X-3-2抗病最强,西域一号、翠蜜、春丽等感病指数高。比较不同栽培条件下的发病指数,表明湿度是影响蔓枯病发病指数的关键因素。甜瓜苗期人工接种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在不同栽培季节和栽培设施条件上存在显著线性相关,说明用苗期接种鉴定甜瓜蔓枯病抗性的方法是可靠的。
  • 茅国芳,陆敏,黄明蔚,刘敏
    2006,22(4): 86-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2年的田间定位监测和采样分析,研究上海稻麦轮作农田氮素流失特征及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稻季地表排水、麦季径流和渗漏水中氮素流失影响显著。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过量施肥和不合理的水肥管理是土壤氮素流失的主要原因。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可减少农田氮素流失,且对产量影响不大。因此,改进传统的施肥模式,加快制定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相关法律法规,对控制农田氮化肥流失污染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杨忠,陆锡康,陈忠,张有为,黄祖才,邱源
    2006,22(4): 93-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本地区目前花椰菜氮肥用量偏高的现状,开发、推广自行复配加工的35%专用配方肥(N∶P∶K=18∶10∶7),以减少氮肥用量,并对667 m2花椰菜施28.1 kg、24.6 kg、22.3 kg和36.5 kg(CK)4种剂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35%花椰菜专用配方肥,在纯N 22.3~28.1 kg/667 m2情况下(较对照减少23.01%~38.90%),产量、出口商品率、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增加10.96%~17.39%、8.3%~11.1%和207.16~285.94元(人民币)/667
  • 吕卫光,杨广超,沈其荣,张春兰,诸海焘,余廷园
    2006,22(4): 9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产生西瓜连作障碍土壤上增施有机肥,促进了连作西瓜生长,显著提高了西瓜根系活性,西瓜总根长、根表面积增大,改善了连作西瓜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区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显著。4种有机肥料相比,3号、4号肥料优于1号、2号肥料。
  • 杨佩珍,王国忠,毕经伟
    2006,22(4): 9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沪郊10.7万hm2优质粮田为研究区,在地理信息平台ARCGIS上,利用GPS定位网格化采集土壤样品2 817个,建立12个水稻高产示范基地。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土壤快速测定方法为当季水稻进行推荐施肥,水稻平均增产31.5 kg/666.7 m2,增幅为6.04%。
  • 2006,22(4): 103-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菊元,樊敏,朱华芳,管丽琴,朱靖,邓建宇,钱振官
    2006,22(4): 104-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杨树舟蛾、潜叶蛾和叶甲3类食叶害虫部分种类的生活史、习性及危害特点;对新一类杀虫剂进行了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甲胺基阿维菌素等杀虫剂效果优异,并分别提出了这3类食叶性害虫的综合防治方法。
  • 季文锦,曾水泉
    2006,22(4): 109-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布点、采样和化验分析,研究了温州市东、中部地区约3 129 km2的滨海平原和丘陵地带以及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约25 km2的山地土壤环境背景值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pH、有机质、粒度等理化指标及重金属等元素和营养元素在温州市土类间有明显分异。所有元素背景值表现为从山地黄壤→红壤→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逐渐升高。同时这些元素存在土层纵向和土属之间的分异,而且在红壤土属中存在明显的迁移和累积特点。Pb、Ni、Cr、Hg、F在石英质砂岩、花岗岩和凝灰岩发育的红壤中明显累积,Zn、Cd、Mn明显迁移。
  • 魏述英,吴震,黄俊
    2006,22(4): 114-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网纹甜瓜品种西域一号为接穗,选择葫芦科的7个不同栽培品种做砧木,研究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及嫁接植株的生长指标、果实性状和光合特性。结果表明:以西葫芦、丝瓜、瓠瓜、网蜜甜瓜为砧木,植株嫁接成活率及亲和力均达到100%;其中以碧玉瓠瓜为砧木,嫁接植株生长最快,株高和功能叶单叶面积最大;以江蔬一号丝瓜和碧玉瓠瓜为砧木,嫁接植株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最高,与自根植株差异显著。不同嫁接植株光响应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低光强区呈直线上升,光强提高到1 500μmol.m-2.s-1后,变化趋于平缓。江蔬一号丝瓜及
  • 干经天,吴建英
    2006,22(4): 118-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反映了目前上海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并作出了基本判断。在分析了失地农民制度安排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创新上海失地农民制度安排的基本思路。
  • 李军,何荣明,杨尊秋,毛祥东
    2006,22(4): 12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和功能定位等4个方面阐述了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奉贤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科学发展总体思路及基本框架。同时,就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核心问题、内在机制和长远目标上扎实推进奉贤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园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理论思考。
  • 王新其,吴雄兴,茅国芳,曹黎明,施国粹
    2006,22(4): 125-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上海市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农技推广服务的现状,阐明了现行经济体制下沪郊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归纳了水稻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在本市农技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客观地提出了当前实施水稻科技入户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后续的水稻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和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的运作提供借鉴。
  • 邱巧根
    2006,22(4): 128-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财政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以及单位本身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结算中心运行框架非常必要。本文以资金控制为核心,在岗位设置、流程控制等方面对如何构建财务结算中心设计了一套基本运行框架,并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 2006,22(4): 131-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文献综述

  • 袁勤,曹黎明,徐峰,顾永平,倪林娟,程灿
    2006,22(4): 13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了长江流域杂交粳稻恢复系选育的历史,提出了目前存在问题和解决对策,重点介绍了长江流域广泛应用的R161、申恢1号、申恢254的选育与利用过程。
  • 庄静,周熙荣,孙超才,王伟荣,李延莉,顾龙弟,钱小芳
    2006,22(4): 136-1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利用植物油脂特别是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主要技术与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
  • 论文

  • 2006,22(4): 139-1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文献综述

  • 齐乃敏,杨少军,朱龙英,刑强,丁海东,薛林宝,朱为民
    2006,22(4): 140-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番茄生产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的关键时期,番茄品质的重要性受到关注。外形美观、大小合适、着色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高糖酸比、高维生素C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及耐贮运等已成为番茄品质育种的主要方向。
  • 研究简报

  • 杨晓华,王云飞,李建林,姚明军,陆保林,沈渊,姚莉英,李斌
    2006,22(4): 14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哈密瓜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分析,“东方蜜1号”是早春设施栽培哈密瓜的首选品种。“东方蜜2号”、“绿皮9818”和“黄皮9818”品种也可在春季种植,但与“东方蜜1号”相比,产量稍低。“仙果”不适宜于早春栽培。“雪里红”品种还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 曹欢欢,胡家阳,杨银娟
    2006,22(4): 147-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佳多频振式杀虫灯的高压网线和接虫袋的不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诱杀到鳞翅目害虫数是每天清刷高压网线>3 d清刷高压网线>5 d清刷网线>不清刷高压网线,每天清刷高压网线诱虫数为不清刷高压网线诱虫数的8.9倍;每天清洗接虫袋>3 d清洗接虫袋>5 d清洗接虫袋>不清洗接虫袋,4种处理的诱虫数差异较小;该杀虫灯对天敌影响不大。
  • 刘承珊,曹洪虎
    2006,22(4): 149-151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和分析了松江中心城区道路绿化的调查结果,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道路绿化景观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