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3年, 第1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3-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俞菊生,王勇
    2003,19(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和国内其它地方一样,上海市也因建立地方粮食储备及粮食收储企业的库存周转等原因产生了“陈化粮”,它给地方财政、银行、粮食企业所造成的压力,急待消除。本研究项目围绕“陈化粮”形成的原因及克服的办法开展调研,主要研究了“陈化粮”的成因、危害、处理难点和对策措施。为领导和粮食流通部门研究解决“陈化粮”问题提供了抉择参考。
  • 方志权,顾海英,于冷
    2003,19(3):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内涵特征,提出了进行城市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基本原则。并构建了蔬菜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
  • 马国斌,王鸣,郑学勤
    2003,19(3): 9-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西瓜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西瓜未成熟子叶和幼苗子叶的再生植株中存在明显的变异,其中以四倍体变异最为普遍,再生植株叶片气孔大小和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可以作为从再生植株中早期鉴别四倍体植株的可靠指标。此外再生植株中还出现无权、浅裂刻叶和板叶变异类型,且有嵌合变异现象。RAPD分析结果表明,西瓜再生植株的基因组DNA在供试的部分引物上表现出DNA多态性。
  • 孙超才,赵华,王伟荣,李延莉,钱小芳,方光华
    2003,19(3): 13-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沪油16”是采用品种(系)间杂交方法育成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种子含油率41.22%、芥酸含量为0.71%、硫苷含量为20.62μmol/g。该新品种在上海市油菜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菜籽产量达2387.3kg/hm^2,比双低油菜品种“沪油12”增产11.4%。沪油16适应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冬油菜主产区种植。
  • 王义发,沈雪芳,张璧,郑洪建,侯根宝,颜韶兵,吴三妹
    2003,19(3): 16-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糯玉米(亦称中国糯玉米或蜡质玉米)原产我国,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上游的滇、黔、川、桂山地及下游的沪与杭嘉湖平原地区。其特有的隐性基因wx控制的遗传功能赋予糯玉米宝贵的价值和广泛的用途。对中国糯玉米种质资源特性、起源、遗传功能、分布及价值进行科学评价,有利于种质利用和创新;促进品种改良和新品种育成。
  • 彭斌,王国忠,陆峥嵘,王余龙
    2003,19(3): 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寒优湘晴为材料,研究了密度、肥料措施对稻株氮素吸收、米质及稻谷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株拔节前各阶段吸N量随密度增加而提高,拔节后各阶段的吸N量和总吸N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提高后期施N比例会降低拔节前各阶段吸N量,提高拔节后各阶段吸N量和总吸N量。(2)稻米的加工品质、外观品质和粗蛋白含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提高后期施N比例可提高稻米加工品质和粗蛋白含量,但会降低外观品质。(3)抽穗期单茎吸N量、拔节至抽穗吸N量与单位面积颖花量相关密切;抽穗期植株含N率与抽穗期单茎吸N量相关密切。
  • 陈龙英,董玉光,王宏争,许子良,唐军明,余进安,顾林祥
    2003,19(3):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9~2001年先后引进国内外蔬菜品种6大类381个品种。分属16科41属68种(亚种或变种)。并对其319个试种品种中的植物学性状、农业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评价;初步筛选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29个,并对其采收标准、食用方法和功能作了初步介绍,从而为上海蔬菜生产向优质化、多样化、市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 陈春宏,向邦银,蒋春强,郁盛
    2003,19(3):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上海实施温室工程,引进国外各种类型温室7年来的实际运行情况,结果认为,荷兰Venlo-型玻璃温室在上海地区适应性较好,是上海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根据两种类型温室运行特点,结合上海地区的气候和蔬菜市场特点作了分析。建议在消化、吸收荷兰Venlo-型温室优点的基础上,增加夏天降温设施,改善其夏天降温效果,使之成为上海及周边地区今后发展的主要大型温室设施类型。
  • 朱为民,朱龙英,徐悌惟,杨志杰
    2003,19(3): 33-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浦红909番茄为新育成的连栋温室专用栽培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生长期8~10个月,采收期6个月。果实圆形,大红果,单果重18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货架寿命18d左右。高抗ToMV,抗叶霉病生理小种1、2、1.2、1.2.3,全生育期产量20.2kg/m^2左右。
  • 余纪柱,金海军,范林华
    2003,19(3): 36-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四年的选育,培育出了适于温室栽培的纯雌性华南型黄瓜杂交组合C96-06×C96-03,该组合高抗白粉病(Sphaerotheca fuliginea),中抗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前期产量及总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宝杂2号,年产量可达16.61kg/m2.该组合光补偿点低,在1500μmol*m-2*s-1光强下净光合速率仍维持高水平,表明该组合耐低温弱光及强光,夏秋高温季节栽培,雌花节率仍可达91%以上,因此,该组合可应用于低温及高温季节温室栽培.
  • 顾卫红,杨红娟,马坤,郑洪建
    2003,19(3): 4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多代蕾期人工自交、系统选育的方法,得到5个优良抱子甘蓝新品系,并对它们的主要园艺学性状作了综合评价。其中,以BC-2和BC-3的结球数多、散球少,并以BC-3的球型佳,单球重大;BC-5的综合性状最好;BC-1的株型最矮、球型最小、叶型皱,颇具特色。对各新品系花期、蕾期自交结实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品每系间及同一品系内不同植株间的自交亲和性均存在差异,通过强化筛选,可获得花期自交不亲和性较强的优良新品系。
  • 李明,周志疆,王文娟,范林华
    2003,19(3): 44-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保湿培养法测定丸粒化种子的发芽率,穴盘播种法测试丸粒化种子的出苗率,结果表明:35℃、5.5h的恒温烘干处理种子可使丸粒化种子的水分含量降到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并且不影响种子出苗。
  • 陆锡康,陈忠,杨忠,王世忠,张佩菊,施俭
    2003,19(3): 47-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花椰菜大棚塑盘育苗、工厂育苗以及大棚土壤育苗(常规育苗对照)三种育苗技术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大棚塑盘育苗和工厂育苗有利于种子出苗,成苗率高;定植后具有成活快、僵苗少、生长势强等优点。产量和出口商品率分别较对照(常规育苗)增加11.83%、17.37%和11.27%、21.65%,经济效益分别增加77.55元/667m^2、73.73元/667m^2。在目前花椰菜种植规模较小(散户为主)条件下,选择大棚塑盘育苗方法最为经济有效。
  • 褚云霞,张永春,杨红娟
    2003,19(3): 50-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三种植物生长延缓剂(CCC、B9和PP333)对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进行矮化处理,结果表明CCC、B9浓度加大反而抑制作用减弱,各有一个拐点,CCC施用浓度<3000mg*L-1时,其抑制作用不强;B9则<500mg*L-1时抑制作用更明显;PP333作用强度随浓度及用药次数的增加而加强,以低浓度(40~80mg*L-1)即可达到抑制株高的作用.各种药剂在抑制株高的同时也缩短了花序的长度,使花朵密集.
  • 吕卫光,赵京音
    2003,19(3): 53-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实施ISO14001标准,促进农业生态园区大型温室生产的需要出发,分析了现代农业园区大型温室生产中存在的环境因素,提出了管理控制方法措施。并就环境管理方案的设计及实施进行了探讨。
  • 张建军,潘士华,沈烈英,朱建华,沈根华,竺唯杰,徐菊英,钮慧娟,叶增基
    2003,19(3): 56-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了杉科属间杂交新树种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 Ten.×Cryptomeria fortunei Hooibrenk ex Otto et Dietr.)的起源、特性和生态价值.该树种属半常绿高大乔木,1963年在南京杂交成功,1975年引入上海,并进行无性繁殖,上海现约有大树2000株.该树种此前鲜为人知,但如今因其树形美观,生长速度快,且兼备耐盐碱、耐水湿和抗风等优良特性,而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该杂种的形态与墨西哥落羽杉(Taxodium mucronatum)很相似,但一些营
  • 沈伟荣
    2003,19(3): 60-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开发区道路绿化的树种选择和配置对于丰富开发区域道路艺术效果,体现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文化气息,改善开发区外部生态环境,发挥开发区特色效应,提升开发区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开发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绿化应用现状分析,结合当今21世纪城市道路绿化对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的新要求,提出完善和改进的措施和构想。
  • 高志勤
    2003,19(3): 64-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是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主要适地绿化树种,种植面积很大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本文根据目前香樟栽培过程中存在的大面积出苗率低、小苗质量差、移栽死亡率高、生长成型缓慢、好树型难成等问题,提出了香樟“快速栽培”新概念,并对香樟的幼苗培育、小苗移栽、大苗种植等各方面提出了实用的技术要点。对香樟栽培技术的进一步提高进行了全方位总结。
  • 张绍铃,谢文暖,陈迪新,高付永
    2003,19(3): 6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梨、苹果、桃等8种11个品种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花药内花粉量、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每朵花的花药数及花粉粒数不同,因而花粉量也有显著的差异,如苹果每个花药的花粉粒数平均为8428粒,而李仅有1197粒;同一树种不同品种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如梨品种‘丰水’每个花药有花粉10745粒,而‘新高’仅有1622粒;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因树种、品种及培养基种类不同而异,以含10%蔗糖 1%琼脂 0.01%硼酸的培养基最适宜,在该培养基上,苹果、葡萄、桃、杏等的花粉萌发率为60%~90%,花
  • 张学英,叶正文,骆军,李世诚,叶兰香
    2003,19(3): 70-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连续3年对平核无落果规律的观察结果表明,平核无落果主要集中在花后3~4周和梅雨期,占总落果量的90%以上,疏果可以降低生理落果率,但对梅雨期落果率影响不大;总落果率与落果前的叶/果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果值越小,落果越严重。
  • 田吉林,奚振邦,陈春宏
    2003,19(3): 73-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无机惰性材料(珍珠岩)和有机物料(农业废弃物)作为基本原料,加入结构改良剂复合而成的两种复合基质进行黄瓜温室栽培试验,以珍珠岩为对照,从基质的理化性质、水分养分吸附、水分常数和产量、收益等方面分析了复合基质的特性和栽培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比较适中,结构比较合理。并具有较强的水分养分吸附性能。增强了对营养液的养分吸附和对黄瓜的营养供应,其中复合基质2号吸附的水分对黄瓜的有效性高,有利于减少营养液和水分的灌溉量、提高养分和水分的利用率。可使黄瓜产量比采用较成熟的珍珠岩栽培技术增产22.6%
  • 史吉平,董永华,姚永康
    2003,19(3):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采用复合基质1、复合基质2和苇末基质,并在各基质中施不同配比的有机肥与化肥作基肥,种植番茄与黄瓜。在种植过程中定期追施少量的有机肥与化肥,探讨在这三种基质中施用的不同配比有机肥与化肥对番茄与黄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苇末基质中施用全有机肥栽培的番茄与黄瓜产量最低,在复合基质1与复合基质2中施用全有机肥,可以使番茄的产量达到有机肥与元机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在三种基质中施用全有机肥栽培的黄瓜产量比有机肥与元机肥配合施用的低。说明用复合基质1和复合基质2栽培番茄时可以采用全有机肥,而用三种基质栽培黄瓜时均需
  • 乔红霞,汪羞德,朱爱凤,顾仲兰
    2003,19(3): 80-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研制的三个滴灌专用肥配方应用到樱桃番茄上,经田间配方选择和吸肥规律验证,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N、P2O5、K2O比例为1.0:1.0:1.5的3号配方施用效果最好,增产52.7%,经济投产比为1:3.9。N、P2O5、K2O比例为1.0:1.0:1.0的1号配方和N、P2O5、K2O比例为1.0:1.0:2.0的2号配方施用效果其次,分别增产36.4%和47.3%,经济投产比分别为1:3.4和l:3.3。使用上述配方可使果实Vc含量提高8.6%,且能增强作物对低温冻害的抵抗能力。樱桃番茄的吸肥规律
  • 卜崇兴,李式军
    2003,19(3): 83-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甜瓜苗期和植株封行后分别测定无土栽培装置气室内温、湿度和封行后近地表的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苗期气室内温度紧随室内气温和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当外壁涂黑后升温更为明显,尽管气室温度日变化大,但相对湿度变化小,一天内最低湿度不低于90%;甜瓜植株封行后,气室内温度受气温和光照影响减小,但由于根系吸水量增加,气室内日湿度差变大,沙基质白色装置的湿度最低降到了86%,但苇末基质和沙基质黑色装置的湿度维持在90%以上,表明苇末基质和黑色装置对提高气室湿度有利;无土栽培装置营养液循环避免了营养液向土壤中渗漏,
  • 杨翠云,胡亚萍,李春华
    2003,19(3): 8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于2001~2002年对上海地区一品红根腐病病原菌的种类鉴别和防治该病的药剂筛选作了研究。试验证明在上海浦东新区发生的一品红根腐病菌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EAs.)Fitzp.];经两年田间药剂筛选试验,得出对一品红根腐病有理想防效的药剂及其使用浓度为97%恶霉灵(Hymexazol)WP2500~3000倍液和25%瑞毒霉(Metalaxyl)WP600~800倍液。
  • 张耀良,沈中建,钟江,陆晓莉,成功,李汝铎
    2003,19(3): 90-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上海市引种的凤果(Solanum muricatum)植株进行的病原物调查发现有较严重的凤果花叶病发生,经研究确认系病毒感染所致。从发病植物中提取得到长度主要为100~250nm,宽度约为10nm的短杆状病毒颗粒,SDS—PAGE电泳显示其外壳蛋白的主成分是20kD的蛋白质,变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均得到-RNA条带。经比对,该病毒分离物与原产地的凤果花叶病毒特性有一定的差别,暂定名为凤果花叶病毒上海分离物(Pepino Mosaic Virus,PepMV—Sh),其植物病毒学分类地位待
  • 钱振官,沈国辉,夏雄勤,罗勤辉,杨烈,袁永达
    2003,19(3): 93-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淡剑夜蛾[Sidemia depravata (Butler)]在上海地区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中越冬;整个世代历期(第3代)33.3d(卵3.5d,幼虫18.9d,蛹5.7d,成虫5.2d);3龄前幼虫食量小,4龄后食量大增,特别是6龄期食量占总食量的91.3%。每年7、8、9三个月为幼虫危害高峰期,以高羊茅草坪受害最重。田间防治试验表明,10%除尽(Chlorfenapyr)SC、24%米满(Tebufenozide)SC、40%毒丝本(Chlorpyfifos)EC、5%卡死克
  • 蒋杰贤,王冬生,张沪同,朱宗源
    2003,19(3): 97-1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桃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的大量繁殖及大棚应用技术.结果表明,(24±1)℃条件下,在盆栽萝卜植株上,1头成桃蚜(Myzus persicae)经10d可繁殖270头蚜虫,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60~200粒,平均寄生桃蚜130.4头,可获得僵蚜102.1~141.6头,收集的僵蚜经低温处理后羽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桃蚜茧蜂的大量繁殖采用5室繁蜂法,每10d理论上可生产蚜茧蜂近万头,用于繁蜂的萝卜每株可获得僵蚜657~1895头,平均每株1182.6头.大棚释放蚜茧蜂后,寄生率从
  • 马承铸,顾真荣
    2003,19(3): 101-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试了10种天然脂肪酸类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以及豆圆蝽(Megacopta cribraria)、稻蓟马(Thrips oryzae)、桃蚜(Myzus persicae)、豆毒蛾(Cifuna locupl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等4个目12个属15种昆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根据不同用药方法的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脂肪酸类化合物渗透和堵塞昆虫呼吸道并覆盖呼吸细胞
  • 黄启忠,倪建平,周震祥,顾彩菊,蒋凤英
    2003,19(3): 105-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杂交,将白羽肉鸡中的dw基因导入黄羽肉鸡,培育矮小型黄羽肉鸡新品系。经过10年的周密研究,进行了9个世代的选育,参选公鸡和母鸡分别为307羽和2728羽,公、母鸡选留率分别为3.6%和31.9%。dw基因已在群体中纯合,生产性能和遗传稳定性均获提高,共组建了家系182个,核心群量300羽左右,已形成了一个矮小型专门化品系,可为品系间配套杂交提供亲本。F9生产性能分别为:56日龄公母平均体重1531.3g,饲料报酬2.52:1,成活率95.1%;50%开产日龄184d,开产体重2254.8g,500日龄
  • 孙国荣,祁永红,章世元,卜祥斌,刘波,姜德兴
    2003,19(3): 109-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0.1%、0.2%、0.4%有效磷 (AP) 蛋鸡日粮中添加粗制植酸酶(CPE),对营养物质存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0.2%、0.4% 三个AP日粮中,添加CPE,使总能(GE)、粗蛋白(CP)、钙(Ca)的表观存留率显著增加(P<0.05);使总磷(TP)的表观存留率极显著增加(P<0.01).添加CPE后,当AP为0.1%时,使铁(Fe)、锰(Mn)的表观存留率显著增加(P<0.05);锌(Zn)的表观存留率极显著增加(P<0.01).当AP为0.2%时,使Mn的表观存留率显著增加(
  • 胡建华,孙凤萍,王英,蒋凤英,高骏
    2003,19(3): 112-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发病雏鸭采集病料,以SPF鸡胚分离病毒,经血清学试验和病毒回归雏鸭试验确认为鸭肝炎病毒;对发病鸭场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作了简要描述。
  • 孙凤萍,胡建华,王英,高骏,蒋凤英
    2003,19(3): 115-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及周边地区鸽新城疫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毒分离、病毒回归鸽试验及血清学试验,证实了鸽新城疫的广泛流行。利用分离的鸽新城疫毒株研制了鸽新城疫灭活油乳化疫苗,疫苗安全、免疫效果良好,第5周达到抗体高峰7.8log2,免疫持续期较长,能有效地抵御当前流行株强毒的攻击。
  • 徐炜,王爱兴,汪明根,谭秀芳
    2003,19(3): 118-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Foxpro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的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测报防治系统,由田间调查虫量、灯下虫量、气象三种数据库和三个专业程序模块组成。运行程序可快捷地完成对数据资料的查询、输入和修改,其预测模块的运行,能准确测报出当年7月下旬自背飞虱(高峰期)田问虫量并附有相应的防治策略和防治方法,可作为计算机辅助决策和防治咨询。
  • 袁小华,高秀梅,马桂莲,张琴,尹金明,王遗宝,朱裕梅
    2003,19(3): 12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搜集整理了1996年以来有关出版著作中的上海市农业专家资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专家的资料进行了添加和更新,采用MySQL—NT工具,建立了上海市农业专家数据库和数据更新维护方法,结合Perl fcgi技术,最后建立了上海市农业专家网。该项工作初步建立了可让社会通过网络了解上海市农业专家的途径,为农业专题信息网络化的实现提供了一个范例。
  • 夏雄勤,封坚强
    2003,19(3): 126-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回顾总结了1997年以来松江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就当前松江农业结构推进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优化种植业结构的目标及措施。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