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3年, 第1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3-05-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熊爱生,彭日荷,耿其芳,李贤,范惠琴,姚泉洪
    2003,19(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恶臭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S-47)的DNA中扩增得到924bp编码儿茶酚双加氧酶的基因片段,将其构建入pBluescriptSK载体BamHI和SacI位点间。测序结果显示与Kim(2000)报道一致。将该基因插入带庆大霉素抗性基因启动子和tlt2终止子载体pG251、分别带ompA和EAP信号肽、lpp和Gm′启动子载体pYF395和pYF5254中,构建组成型表达载体pG251,分泌型表达载体pYFX1,pYFX2。酶活测定结果显示pG251为665mu/mL,pYFX1,pYF
  • 张承妹,钱炳俊,许赟,黄亚红,潘爱虎,梁婉琪,张大兵
    2003,19(2):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已有的油菜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的改进,建立了一种利用农杆菌感染油菜子叶柄的高效遗传转化方法,经过农杆菌感染的子叶柄在含有6-BA2.0mg/L,IBA0.15mg/L,AgNO33.5mg/L的MS培养基上由卡那霉素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出抗性幼苗的频率达到12.28%。利用已经构建的含有油菜Napin启动子加上反义ACP脱饱和酶第一外显子、内含子的基因片段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NACP,将该反义ACP基因片段转入油菜“沪油15”;PCR和GUS染色结果表明抗性植株中有60%的植株含有导入的目的基因。这为油菜
  • 王亦菲,孙月芳,周润梅,陆瑞菊
    2003,19(2): 9-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西洋杜鹃的两个栽培品种Rhododendron britannia和Rhododendron america为供试材料,比较MS、Anderson、Read、N6四种基本培养基对外植体诱导的影响;外源激素种类及浓度对杜鹃繁殖系数的影响;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抗坏血酸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组培苗褐化的影响;以及激素IBA、IAA和NAA对西洋杜鹃组培苗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ead培养基表现最为出色,诱导率达85%;在ZT与NAA组合上获得了较高的繁殖系数;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西洋杜鹃
  • 王新其,沈革志,程磊,殷丽青
    2003,19(2):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携带水稻蜡质基因反义片段导入中花11号粳稻中,分析了20个独立转化的转基因植株。经GUS染色、PCR分子检测,证明蜡质基因反义片段已整合到这些植株的染色体组中;在转基因植株后代T1的籽粒外观糯性检测中,有8个转基因植株检测到糯性籽粒的存在;在12个转基因植株T2后代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中,有5个T3的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有明显的降低;在T3、T4的直链淀粉含量测定中,获得了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低1%的株系;来自T2的糯稻株系其
  • 庄静,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
    2003,19(2): 17-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隐性核不育两型系内不育株和花叶自交系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雄性可育,叶型为半花叶。F2群体出现分离,花叶、半花叶、圆叶三种类型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2:1,可育植株与不育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5:1。在F2群体中选花叶可育株自交,同时与花叶不育株兄妹交,F3群体内所有单株均为花叶。这些可育株自交育性分离比例为3:1、相应兄妹交育性分离比例为1:1的组合为隐性核不育花叶两型系。
  • 吴征彬,陈鹏,赵忠利,谢红彬
    2003,19(2): 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9个陆地棉新品系(品种)为材料对其产量、品质、抗枯萎病、黄萎病性及一些重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育种中如果能协调好这些重要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就有可能筛选出高产优质兼抗病虫的棉花新品种。
  • 任云英,童尧明,陈锦秀
    2003,19(2): 2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球甘蓝是上海郊区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引种栽培历史仅百余年,经长期驯化,形成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结球甘蓝品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开展了结球甘蓝品种资源的调查搜集、引种利用和育种研究工作,先后育成了“四月慢”甘蓝新品种,同时还选育出一批自交不亲和系,为结球甘蓝杂种优势利用储备了物质基础;70年代中期以后,利用自交不亲和系为亲本,配置组合育成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大量用于生产,如“夏光”甘蓝应用至今已30多年,深受广大菜农的欢迎,对我国结球甘蓝的生产及科研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
  • 龚繁荣,范林华
    2003,19(2): 27-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甜椒(Capsicum annuum L.var.grossum Sent.)育种材料连续多代自交系的选育、配组、组合比较以及TMV抗性鉴定等选育研究,在配置的47个组合中鉴定筛选出1个综合园艺性状表现优良、适于温室长期栽培的灯笼型红果甜椒杂一代组合R201-10。经二年度(2000~2002)温室长期栽培比较试验观察测定,以及病毒病苗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的结果表明,上述组合具有连续结果、生长势强、果型大、肉厚质脆果实商品性好、对TMV抗性较强、产量水平较高等特性。其单果重为252g,果肉厚
  • 谢大森,何晓明,赫新洲,彭庆务
    2003,19(2): 35-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重点分析了冬瓜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遗传趋势和杂种一代与其亲本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单瓜重、横径、瓜肉致密性分别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负向超亲遗传、负向不完全显性;瓜长度、瓜形指数、抗病性与其父本的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表现不完全显性遗传;果实固形物含量与其父本的相关系数,以及肉厚与其双亲的相关系数均达显著水平,且表现出正向超亲遗传。
  • 刘会宁,汪梅
    2003,19(2): 3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九个葡萄品种4次田间抗黑痘病调查(6月10日,6月20日,7月11日,9月22日)的结果表明,各品种(系)的抗病性存在一定差异。按照果实的感病指数可将供试品种归为三类:88—03,88—04为高感品系;爱格丽、88—02为中感品种(系);北醇、西拉、白克列海特为低感品种(即高抗品种)。综合叶果感病率及感病指数的结果,供试品种中以白克列海特抗病性最强。
  • 骆军,李世诚,张学英,蒋爱丽,杨天仪
    2003,19(2): 4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概括介绍了有机果品、绿色果品的概念和有机果品在国外广受关注的发展状况。较具体地综述了国外有机葡萄生产中的病、虫、草害和土壤管理技术。例如,病虫害防治主要使用铜制剂和硫制剂,以及一些容易降解、对环境没有危害的天然物质;土壤管理及杂草防除方法多采用生草栽培或覆盖有机质等方法,既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可以控制杂草大量发生。
  • 明凤,董玉光,娄玉霞,王敬文,梁斌,叶鸣明,沈大棱
    2003,19(2):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筛选到的25个特异引物对蝴蝶兰不同花色品种作RAPD分析,确定了12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并根据Neighbor—joining遗传距离矩阵构建系统聚类文件,将该12个品种分为两个家族:第一家族中包含基色为白色的花色品种,花蕊颜色略有不同;第二家族为具有条纹的花色品种。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大为0.7832,最小为0.1034。
  • 赵京音,吕卫光,姚政,田吉林,蒋小华,姚永康,何秀萍
    2003,19(2): 4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ISO14001标准和农业园区概况,并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生产环境因素及管理控制方法措施、程序文件的编写、存在问题及对策等进行了探讨。最后阐述了在现代农业园区中实行ISO14001管理的重要意义。
  • 吴淑杭,姜震方,俞清英
    2003,19(2): 52-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禽畜粪便臭气控制技术、禽畜粪便污水和干粪处理技术及其资源化途径进行了介绍,以期推动我国禽畜粪便处理技术水平的提高。
  • 高峰,曹林奎,张浩
    2003,19(2): 55-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应用试验,以茄子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新型生物有机肥的肥效性状和使用特点,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蔬菜专用肥(即化肥,N、R2O5、K2O总量25%)和大一元肥(即化肥,N、P2O5、K2O总量15%)处理的茄果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茄子的硝酸盐含量,以大二元肥(即化肥 有机肥,N、P2O5、K2O总量15%)和大三元肥(即化肥 有机肥 微生物,N、P2O5、K2O总量15%)处理的较低;茄子的Vc含量,以大二元肥和大三元肥处理的较高。生物有机肥料对茄子的增产是显著的,大三元肥的增产效果明显。本试验
  • 蒋杰贤,柴晓玲,蒋祝瑞
    2003,19(2):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非线性模型描述了斜纹夜蛾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的病死速率、病死时间分布与饲育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饲育温度的升高,感病幼虫病死速率加快。Schoolfidd模型、Stinner模型和分段Logistic模型均可很好地描述幼虫病死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不同饲育温度处理下,感病斜纹夜蛾每日病死率可用时间-剂量-死亡率模型较好地拟合,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吻合(Hosmer—Lemoshow统计量检验不显著),方程中各项系数经t检验达极显著水平;不同饲育温度下的幼虫病死时间分布可用Weibull模型、
  • 顾品强,汪祖国
    2003,19(2):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奉贤区1950~2001年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的观测资料,结合水稻栽培技术、栽培制度演变情况和水稻白穗率高低变化特点,本区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过程分为由高到低回落期、先升后降期、低发生期和波动上升期四个历史阶段;分析了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与一代灯下诱蛾数、水稻生育期变化、栽培方式及环境气候等条件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稻二化螟发生程度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历史拟合率为94%,经2001~2002年应用验证,预测效果较好。
  • 管丽琴,陈建生,张菊元,徐秋娣,陆善庆,何翠娟,李秀玲
    2003,19(2): 67-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优势种阔叶杂草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对油菜籽产量损失的测定,建立了产量损失预测模型:Y=91.3032—0.2730X;确定了不同除草措施下产量损失经济阈值,提出了相应的防除指标,即直播油菜田牛繁缕达到40,28,34株/m^2时,需分别用30%好实多(benazolin—ethyl)SC、21.2%仙耙(ethametsulfuron benazolin-ethyl quizalofop-ethyl)SC、17.5%油菜双克(ethametsulfuron
  • 强胜,王庆亚,戴宝江,葛海燕,朱晶晶,李广英
    2003,19(2): 70-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多年生杂草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为生测材料对内吸传导型除草剂草甘膦(Glyphosate)配方的药效进行了评价,以高、低两种浓度处理生长均匀的空心莲子草,通过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毒害症状的分级记录与统计分析,比较不同配方的药效,筛选出最佳配方。试验结果表明,以空心莲子草为生测材料评价草甘膦药效是一种准确、实用的试验方法。
  • 陈晓宇,刘东,李青旺,张德福,李震,于瑞嵩,刘惠莉,周宗清
    2003,19(2):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猪卵母细胞的采集和体外成熟培养(IVM)以及培养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卵母细胞的采集过程中,机械破碎法平均每个卵巢所获得的A、B级细胞数(分别为7.00、20.50)显著多于抽吸法(分别为1.48、 2.73)(P<0.05).但抽吸法中平均每个卵巢所用的时间(1.05min)却显著少于机械破碎法(15.6min)(P<0.05).NCSU-23与TCM-199两种培养液对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10μg/L rpGH比20μg/L rpGH更有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分别为7
  • 赵志辉,邹思湘,陈伟华
    2003,19(2): 79-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6头体重为50 kg左右的去势公猪长大(长白×大约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头.试验组连续4周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剂量为每天4mg/头,对照组肌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连续注射四周后,分别在停止注射12h、第2天、第3天、第5天、第7天按15min间隔,连续4h采集血液样品;第5周屠宰取肝脏、背最长肌、半腱肌样品冷冻保存.结果表明猪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21d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增加3.6kg;停止肌肉注射重组猪生长激素12h时,猪血清中生长激素(GH)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停止注射2d时试验
  • 邹勇,钱永清,唐永兰,苏万国,何锡忠
    2003,19(2): 82-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设计了三对引物对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RV)的RNA进行RT-PCR,结果其扩增产物的目的条带分别为:199bp、886bp、342bp,证明对引起猪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的三种病毒用RT—PCR方法,可在3h作出内快速鉴别诊断。病毒间无交叉反应。
  • 薛循革,邱方红,乔连芳,乔美丽
    2003,19(2): 85-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形势的发展,浦东的种植业将再一次面临新的战略性调整,根据新区“十五”农业规划,本文仅从压缩粮食面积、多种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林木、进行花卉组培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探索新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 夏根龙
    2003,19(2): 88-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和完善镇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显得十分迫切而重要。奉贤区政府依据自身发展环境和特点,提出了“区域型农技服务指导站”的工作思路,并确定改革的三个原则为“大胆改革,稳步探索”、“体制和机制配套推进”、“改善结构,增强功能相结合”,由此成立了上海市郊首家区域型农技服务指导站——奉贤区四团农技服务指导站。在理顺管理体制、拓宽服务领域、改革运行机制、推进工作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工作实践,努力塑造集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市场中介为一体的新型镇级农科体系,为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进行
  • 陈泉生,杨瑾华,马飞,杨锋,陆美英
    2003,19(2): 9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设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石刁柏(Asparagus officinalis L.)的产量比露地常规栽培提高15.8%,一级品比率提高89.0%,产值增加144.2%,采收期延长90d。由于设施栽培避开了自然雨水对石刁柏的直接影响,降低了田间湿度,在减少病害防治次数及用药量的同时,茎枯病平均发病率从74.8%下降到10.0%。
  • 许建平,龚凯,包士忠,周燕
    2003,19(2):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崇明是沪郊西红花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受繁殖系数、栽培技术、病害等因素的制约,发展速度缓慢。为此我们就西红花高产栽培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效,对西红花不同大小球茎的产花量、播种期、留芽数、栽种密度以及病害防治等高产配套环节有了较充分的认识,从而为崇明县西红花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