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1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1-11-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李军 张忠明 等
    2001,17(4):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我国的小康建设、国际形势、改革进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及加入WTO的需要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应坚持的原则,并就如何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提出了若干对策和建议。
  • 王勇 俞菊生
    2001,17(4):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理论研究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论述了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各种模式,并针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院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可作为院所改革和发展的决策参考。
  • 刘文敏 俞菊生
    2001,17(4):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入世”对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将产生较大的冲击,中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抉择。而其目前规模小、分布散、效益低、市场功能残缺不全的问题将阻碍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在WTO框架下的持续发展。本项研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了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现状与问题;WTO框架下的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方向;建设现代化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保障措施。结果认为:压缩上海市中心批发市场的数量,积极发展产地市场,运用现代营销方式是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今后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
  • 高健 张相国
    2001,17(4):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了江苏省南通地区15艘双拖网渔船1999-2000年的作业实态,统计和分析了固定生产成本、各种可变生产成本的比率以及对捕捞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机会成本)的条件下,双拖网渔船中约有20%亏损,80%盈利;在考虑人力资源成本的条件下,73%以上的双拖网渔船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还讨论了隐性成本和沉淀成本对拖网渔船作业的影响。
  • 陈涛 李震 等
    2001,17(4): 18-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S-PCR方法和SOE技术相结合的策略,通过找出猪α干扰素基因内部的特异位点,设计引物扩增出两个DNA片段并将其连接为全长基因。所得片段编码序列长501bp,共编码166个氨基酸,与已知PoINF-α1基因有5个碱基差别,导致3个氨基酸不同。
  • 林丛发 魏泽平 等
    2001,17(4):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热处理与0.2-0.5mm大小茎尖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新的材料处理法解决了姜根状茎在组培中污染率高的问题,将污染率控制在10%以内,确定了竹姜生长特点为初代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分化成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2mg/L IAA0.2mg/L,成芽率为233%,姜幼芽及愈作组织继代培养基为MS+KT1mg/L IAA0.5mg/L,月增殖倍数为6.3倍。试管苗很容易生根,对培养基无特别要求。姜试管苗室内培养时的最适光照强度为4000-6000lx,适宜温度为25-26℃;炼苗阶段的最适光强度为2-3万l
  • 陆家安 万常照 等
    2001,17(4): 2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优丰”是由罗卡/6366//812084/812085复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良种。其特点是产量高而稳,一般产量7.8-8.25t/hm^2,高产栽培可达9/hm^2以上;米质优,食味佳,经检测其8项指标达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两项为2级标准;即抗稻病又抗白叶枯病且抗谱广;它能育身栽插,还能用于直播和抛秧栽培,是一个单晚和双晚兼用型品种。目前正在推广之中且面积迅速扩大。
  • 朱新民 曹月琴 等
    2001,17(4): 3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61S为粳型光温互作型核不育系,起点温度为24℃,光长13.5h,不育期长(上海地区30d左右),可育期结实性好,可恢性好,穗大粒多,柱头外露率高,配合力强,制种和繁殖产量高,测配组合有较大的产量优势。
  • 沈光华 童一中
    2001,17(4): 35-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扬麦1号”小麦单体系统,经连续6次的代换程序,将品种“贵早白”抗白粉病基因所在的一对5D染色体代换入“扬麦1号”中,所获得的三个代换系经农艺必状鉴定、抗白粉病性田间自然鉴定、异地人工接种鉴定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表明,“O2”代换系可作为抗白粉病育种的优良亲本加以利用,也说明利用小麦染色体工程进行普通小麦品种间染色体代换来培育抗病代换系,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实践中是可操作的。
  • 王义发 张璧 等
    2001,17(4): 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沪玉糯一号”是由隐性基因wx控制的糯性(或称醋质)玉米自交系SW01和SW22杂交选育而成的鲜食糯玉米单交种,该品种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目前,我国已有较大面积推广。
  • 朱为民 朱龙英 等
    2001,17(4): 45-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6个不同特性的番茄品种,分别在两层覆盖连栋大棚、单层覆盖连栋大棚及现代化加温玻璃温室等3种不同设施条件下,对不同番茄品种在低温弱光下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指数及净光合作用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可以用叶征中叶绿素含量在低弱光下的变化趋势作为设施专用番茄品种选育的筛选指标之一,耐低温弱光的品种在低温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净光合作用曲线可以作为选育设备番茄品种的一个比较理想的群体指标;叶绿素荧光指数不宜作为品种选育的耐低温弱光指标。
  • 朱玉英 龚静 等
    2001,17(4): 49-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培育出的优良早熟耐热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新组合进行保护地栽培品比试验,筛选出了适合大棚设施栽培的结球白菜新品种C3;比较了不同栽培基质、各种营养液配方对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了适用于结球白菜生长、成本较低的基质和营养液;根据结球白菜的生长特点,为了抵御高温,经比较试验,得出了早期覆盖遮阳网能够促进生长而获得高产的结球白菜耐热栽培技术。
  • 郑洪建 董玉光 等
    2001,17(4):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保护地栽培条件下野生蔬菜蒌蒿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相应调控技术。结果表明,保护地栽培改变了蒌蒿的物候期,提早和延长了蒌蒿的采收供应期,同时个体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茎秆纤细、柔弱。通过调节扦插密度和采收期,可以控制保护地蒌蒿群体大小和个体生长量,适当扩大扦插密度和延迟收是保护地蒌蒿高产优质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 赵定国 李桥 等
    2001,17(4): 58-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佛甲草(Sedum lineare)是一种常见小草,分布于各地,在各种植物志及地方植物志上都有记载。该划生于岩石、墙头、屋檐上,特别耐旱、但也喜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考查试验证明,该草在多平屋顶上种植,具有无(少)土种植减少屋面负荷、根系无穿透力不破坏屋面结构、能耐上海高温、低温、干旱、自生自繁仅需粗放管理等许多优点,安全可以作为平层顶绿伦专用草坪的好材料。
  • 汪羞德 王方桃 等
    2001,17(4): 60-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先后在上海市嘉定黄渡镇园艺场温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温室及东海蔬菜示范基地现代化温室共设立三个试验点,用岩棉、蛭石、珍珠岩、泥炭、煤炉渣等国产材料设计的五个配方作栽培基质,以春番茄、春甘蓝、秋番茄、春黄瓜为栽培对象进行了60个小区的试验和一个玻璃温室春番茄煤炉渣栽培基质生产应用示范。结果证明,泥炭、煤炉渣、珍珠岩,蛭石等国产材料及其复合配方替代进口基质,作蔬菜设施栽培的基质材料,均可取得良好的产量结果,其中煤炉渣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对农产品无污染,作栽培基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郑宏清 张毓敏
    2001,17(4): 65-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上海“汇仁高效有机肥(尹氏)”及其它市售商品有机肥、农家有机肥、化肥人基肥、栽培草莓、番茄、芹菜和鸡毛菜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汇仁高效有机肥与同类商品有机肥相比,草莓增产23.1%;与农家有机肥相比,番茄增产18.9%;还可增加草莓和番茄果实的糖度。与同价格化肥相比,芹菜增产31.7%;与其它二种商品有机肥相比,鸡毛菜增产24.7%-30.7%。
  • 吴洪生 张炳宁 等
    2001,17(4): 69-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来源的钾细菌制剂及KCl对水稻、小麦等作物生物的促进作用和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钾细菌制剂对土壤矿物钾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在缺钾小粉白土中施用钾细菌制剂对水稻和小麦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能将更多的土壤无效钾转化为植物可吸收利用速效钾。如在缺钾土壤中施用钾细菌制剂,能提高钾肥和土壤钾的利用率,经济效益显著,投入产出比达1:9.2-22.5。
  • 王树红 姚政 等
    2001,17(4): 74-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室内常温培养法研究了秸秆配施不同菌剂、碳源、调C/N值三因素对秸秆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周培养期内,15d时,三因素对降解率的贡献为C/N>碳源>菌剂,30d时,C/N>菌剂>碳源,45d时,菌剂>碳源>C/N。C/N=40在30d内明显加速降解;菌剂Onless-C^R降解效果好,三种碳源中淀粉作用最明显。
  • 蒋杰贤 梁广文 等
    2001,17(4): 78-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几种主要捕食性天敌捕食斜纹夜蛾1-2龄幼虫的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草间小黑蛛雌成蛛、拟水狼蛛雌成蛛和叉角厉蝽2龄若虫对斜纹夜蛾1-2龄幼虫均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其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2次、26.00头和10.11头。在斜纹夜蛾幼虫的6个龄期中,最适合于叉角厉蝽雌成虫捕食的龄期为4龄,其理论最大捕食量高达10.59头。
  • 何翠娟 顾保根 等
    2001,17(4): 82-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8-1999年连续二年用五点取样法及五级目测法对上海市稻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危害程度作了第二次农田杂草普查,并用相对密度、相对均度、相对频率、相对多度对普查资料进行汇总。与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第一次农田杂草普查资料相比较,稻田杂草种类有所大幅度下降,共有28种,分属13科;经相对频率参量指标分析显示,稻田杂草的优势种发生了相应变化,依次为矮慈菇(Sagittaria pygmaea Mig.)、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 (Burm.f.)Presl ex.Kunth]
  • 顾真荣 韩长安 等
    2001,17(4): 88-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三株产几丁质酶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G1)、地衣芽孢杆菌(G2)和枯草芽孢杆菌(G3)]对植物病原真菌生长有抑制作用。它们在琼脂平板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均有抑菌圈产生。G2菌和G3菌,在灭菌土抑菌试验和不灭菌土抑菌试验中对油菜菌核病菌和水稻纹枯病菌显出强烈的抑菌活性。G3菌尤为突出。G3菌有开发成为生防制剂防治多种土传植物病害的潜力。
  • 马承铸 顾真荣
    2001,17(4): 93-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纤维素的生物合成、理化特性、发酵和应用研究的进展近况。醋菌纤维素形成纳米级极细的纤维,具有极高的杨氏模量和机械强度、高纯度和高结晶度、高亲水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预计不久将成为一种多用途的重要商品生物材料。
  • 傅国栋 夏国良 等
    2001,17(4): 99-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模拟活体卵泡环境研究了猪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和次黄嘌啉(HX)对体外自发成熟的影响,建立了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无血清培养模型。结果表明,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EO)和裸卵母细胞(DO)在M-199培养基中能够自发成熟;HX能够剂量依赖性地且可逆性地抑制猪卵母细胞体外自发成熟。
  • 金亚放 戚文元
    2001,17(4): 102-1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60Co辐室在增源放射性活度达3.54PBq后,用Fricke剂量计、Ag2Cr2O7剂量计、K2Cr2O7剂量计进行辐照场的剂量学性能测定;并以756M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了303nm、350nm及440nm峰值处的摩尔吸光系数。结果表明,本辐射场的剂量分布较均匀,能适应和满足当前辐照加工业的需求。
  • 姚麒麟 蒋正坤 等
    2001,17(4): 106-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调查分析了松江区为种植业服务的农业科技队伍的现状和在农业发展中已取得的成效;着重剖析了该队伍目前存在的“四个不适应”及迫切需求解决的六个问题,并对重塑农业科技队伍形象提出了解决的有效措施。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