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00年, 第16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00-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马承铸,顾真荣
    2000,(3):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150份自然材料中分离得到26个产纤维素菌株.其中,Ax-1、Ac- Ⅱ两高产菌株初步鉴定为巴氏醋杆菌木醋亚种(Acetobacter pasteutinus Subsp. Xylinum)和汉森醋杆菌(A. Hansenii).该二菌株在28℃ 4~5d静态培养中,从50g/L蔗糖(或葡萄糖)培养液中产出14g/L或16g/L纤维素,并初步测试了该纤维素的基本特性.
  • 崔星明
    2000,(3): .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保藏了63属125种近2000株食、药用真菌菌株.已公开发表的有1141株,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采用-86℃深度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进行保藏.近年来保藏设备有了更新.保藏方法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子囊菌亚门的可食用真菌数量不多,该中心仅保藏了4属13种23株真菌,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
  • 王勇,俞菊生
    2000,(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文献分析、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的基础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上海发展信息农业的决策建议,论述了建设上海农业信息系统的构思,可供有关部门参考。
  • 戎恺,杨星卫,段项锁
    2000,(3):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精准农业是基于信息和知识支持的集成技术管理的现代化农业。它是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环境污染、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支持精准农业系统的主要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 王爱兴,林明
    2000,(3): 9-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宝山区在20世纪最后近20年时间里,坚持改革创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光辉历史。为了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现代都市型农业的发展目标,给宝山区未来的绿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蓝图。
  • 顾品强,吴永琪
    2000,(3): 1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奉贤1959~1999年的降水、气温、日照资料,对奉贤40多年的气候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0多年来奉贤区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增温尤为显著,冬季变暖趋势(为+0.48℃/10年)明显大于春、秋两季,夏季气温呈略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上升趋势(+65.7mm/10年),月际降水变化幅度加大。夏季降水量增多尤为明显(+91.7mm/10年),春季、冬季降水量呈波动状态,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38.1mm/10年);年日照时数依次分为上升期(60年代中后期以前),下降期
  • 熊爱生,彭日荷,陈建民,李贤,姚泉洪
    2000,(3): 19-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连续延伸PCR基因合成法”(姚泉洪1999),按植物偏爱密码子,合成了全长441bp的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itreoscilla hemoglobin VHb)基因。此方法不需用连接酶,而用高保真DNA聚合酶pwo及7个长度为90bp左右的长寡核酸引物,经一次PCR反应即完成了全长为441bp基因合成。PCR产物经BanHI和SacI酶切,克隆入pBluescript载体,合成的VHb基因经克隆和测序证实与设计一致。与报道的VHb基因相比,核苷酸改动了98个。G+C含量由原来的45.3%提高到47
  • 李震,王英,刘惠莉,张德福
    2000,(3):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几种乳腺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特点。实验证明:胶原酶消化法和组织块种植法均可用于培养牛原代乳腺细胞。其中,胶原酶消化法容易得到均匀的乳腺细胞,且上皮细胞所占比例也比较高;组织块培养法不容易丢失、损伤上皮细胞,但上皮细胞长出较晚,且占比例较低,然而,用于培养小动物乳腺组织具有优势,并且可结合组织块转移、胰蛋白酶消化纯化上皮细胞,用此方法本实验获得了牛乳腺上皮细胞富集的细胞系;同时讨论了乳腺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关系,提出终末分化的腺上皮细胞已不再分裂增殖的观点。
  • 王莹,李震,周智爱,曹祥荣
    2000,(3): 29-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是引起幼畜、婴幼儿及旅游者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肠毒素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包括耐热性肠毒素(ST)和热敏感肠毒素(LT)。STI基因和LTB基因融合后产生的融合蛋白不仅增强了STI的免疫原性,而且降低了STI的生物毒性,这就给抗幼畜腹泻的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开发带来了新的希望。
  • 周熙荣,李树林,顾龙弟,庄静
    2000,(3): 32-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发现的天然不育株3213A为材料,采用正反交、自交和测交等方法,分析研究其后代的育性分离表现。结果表明,3213A的育性不但受一对细胞核基因控制,还受细胞质属性影响,属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不育株花粉虽然微量,但能被稳定、彻底恢复可育。3213A的遗传性表明,该不育性可用于三系配套,生产杂交种。
  • 2000,(3): 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义发,沈雪芳,孙国强,卞田,高允斌,王光文
    2000,(3): 3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青贮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田间农艺性状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的方法,育成适宜青贮专用玉米新品种“沪青一号”。该品种具有营养成分结构好,含量高;抗倒性强;产量,单株绝干重达257.4g,单位面积鲜重约67500kg/hm^2,目前正在推广之中。
  • 刘学珍,施晓钟,许建华,樊卫妹,陈文芳,黄启明,谢叙生
    2000,(3): 4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跃进农场1999年小麦13个品种(系)计33块田的调查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冻害严重度与苗情及栽培因素的关系、产量与栽培因素及产量结构的关系、产量及产量结构与冻害恢复的关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早春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恢复措施夺得高产、须穗、粒、重协调发展,首先应确保高产所需的适宜穗数,并努力提高粒重和每穗实粒数。同时,穗数与冻害严重度密切相关,而产量、每穗实粒数和粒重与冻害严重度无重要相关,冻后恢复良好。(2)冻害严重与品种的春性强弱、播期、总叶片数、冻前P2O5用量和冻
  • 白朴,吴朋喜,周海平,荀飞琼,徐秀如
    2000,(3): 48-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三系法组配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协优9308在浙江南部作连作晚稻栽培的适宜播种移栽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308对光照的敏感程度比当地的主栽组合汕优10号强,属强感光性组合。从6月10~30日,每提前5d播种,协优9308的齐穗期约提早1d、汕优10号可提早2d。协优9308在当地的适宜播种期为6月25日,过早播种既不能提早生育期,又导致身龄延长,身苗素质变劣而影响产量。从7月15日~8月4日,移栽时间每提前5d,协优9308和汕优10号的齐穗期均约提早1d,且早插处理的产量显著提高,由于协优930
  • 郑寨生,吴良欢,孔向军,蒋梅巧,赵森荣,汤建忠,傅荣兴
    2000,(3): 55-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1998~1999年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效果,其水稻分蘖可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达到增产效果。同时初步提出了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 韩佩来,祝明福
    2000,(3): 61-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石刁柏四个品种花药培养后代38个株系的初步研究,考察产量与出茎数、茎长、茎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花粉植株间的分离较小,性状间相关性的可靠性大于品种间植株的相关性。2)产量与三个性状的相关性都很显著,但依次为:出茎数,茎粗,茎长。出茎数与茎粗也相关密切。3)在培育粗茎的基础上提高出茎数可以显著提高石刁柏产量。
  • 杨建海,顾建人,吴建忠,张守福,赵田芬,郁文辉,支凤高
    2000,(3):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奥普尔有机复肥(粒)是中国农业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绿色肥料,含纯N10%、P2O58%、K2PO7%,有机质40%,腐殖酸12%,兼有束速效养分和缓效养分的特点,在水稻后期作拔节肥使用,能促进水稻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叶色清秀,生长健壮,提高抗性;促进幼穗枝梗发育,防止颖花大量减少,增加实粒数;改善水稻米质和适口性。施肥量在7.5~25.0kg/666.7m^2水平时,没有倒伏和贪青迟熟现象。可以代替部分化肥,提高水稻后期有机肥料比重,为高效生产安全、优质、绿色的稻米,改善生态环境开拓新路。
  • 汤章其,王方桃
    2000,(3): 69-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有人研究植物的硅营养问题。到90年代,河南省在硅肥研制、试验、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1998年初,上海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对硅肥立项,利用炼铁水淬渣作主要原料,研制成硅肥样品,在水稻上进行不同用量的肥效试验、示范及其后效应观察。经较大面积多点试验、示范,取得了平均增产8.5%的效果,并根据硅肥性质特点,提出硅肥应该作为基肥施用在土壤耕作层中,让肥料与作物根系有更多的接触机会,方能更好地发挥硅肥的效果。
  • 段惠萍,陈碧莲
    2000,(3): 73-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过1988~1990年研究,初步摸清了豚草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确定了防除用药剂和人工防除的适期,提出了一次性防除豚草的新策略和技术,解决了多次用药防除费用大的难题。给大面积除豚草提供了新途径,并已实际应用。1989~1991年三年中累计防除面积达到333余hm^2,防效均在98%以上。已基本扑灭豚草。
  • 马承铸 顾真菌
    2000,(3):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150份自然材料中分离得到了26个产纤维素菌株。其中,Ax-1、Ac-Ⅱ两高产菌株初步鉴定为巴氏醋杆菌木醋亚种(Acetobacter pasteutinus Subsp.Xylinum)和汉森醋杆菌(A.Hansenii)。该二菌株在28℃~5d静态培养中,从50g/L蔗糖(或葡萄糖)培养液中产出14g/L或16g/L纤维素,并初步测试了该纤维素的基本特性。
  • 缪德年,樊生超,姚惠娟
    2000,(3): 83-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抗鸡球虫中草药制剂中添加一定的酶制剂,可减轻血便和提高增重,酶制剂对中草药抗球虫的增效作用与中草药本身的抗球虫效力有关。
  • 薛正平,杨星卫,汪治澜
    2000,(3): 86-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前期关于影响上海粮油消费量因素实证分析工作基础上,动用经济计量和时间序列预测方法,组建了上海市粮油消费总量、各粮油消费品种和生活用粮、生产用粮等消费类型共18个定量预测模型。所有模型平均拟合精度为97.13%。
  • 陆锡康
    2000,(3): 93-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崇明县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崇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84年12月.为全民所有制事业、财政全额拨款机构.该中心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站、农业环境监测站、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学校、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崇明分校、信息管理站、电脑室、实验室、经济办公室、行政办公室等部门;经济实体有"上海禾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绿色开发公司";2000年5月经崇明县人民政府同意、崇明县农业委员会批准,成立崇明县无公害农产品检测中心,并与农技推广中心实行二块牌子一套班子.本机构现有职员137人,其中农业科
  • 崔星明
    2000,(3):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农业微生物保藏中心上海食用菌分中心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收集、保藏了63属125种近2000株食、药用真菌菌株。已公开发表的有1141株,主要属于担子菌亚门和子囊菌亚门。采用-86℃深度低温、冷冻干燥和液氮超低温保藏等方法进行保藏。近年来保藏设备有了更新。保藏方法正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子囊菌亚门的可食用真菌数量不多,该中心仅保藏了4属23株真菌,大多是有经济价值的药用真菌。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