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8年, 第1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8-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周红妹 杨星卫
    1998,(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气象卫星遥感资料为主,以土地利用、农业区划等专题图件为辅,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象处理技术,对小范围区域小麦、油菜面积分类和信息提取。通过对上海地区1995年小麦、油菜面积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表明,其计算面积与统计面积比较,精度达90%以上,取得了好的应用效果。
  • 谈建国 陆贤
    1998,(3):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基于GIS的暴雨灾害损失评估业务系统,该系统利用GIS软件ARC/INFO的空间数据管理,运算等功能使分布式暴雨积水模型的建立成为可能,系统经上海市1997年7月10-11日暴雨的实际验证,评估结果与实况相吻合,实现了暴雨后能够快速、客观、直观地提供上海菜区淹水分布与叶菜损失等灾情信息。
  • 曹建国 庄泉均
    1998,(3): 9-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枫”猪是由枫泾猪、长白猪、皮特兰猪杂交而成的商品瘦肉型猪“金枫”猪母系初产10.68头/胎,经产12.40头/胎,平均初生重1.202kg/头。泌乳性能强,21日龄窝重63.04kg。35日龄离奶头数10.68头,窝重86.62kg,发情明显,阴户红肿、阴道分泌物二个生理反应症状100%个体明显表现,一次配种受胎率86.49%。断奶后发情正常,6d之内发情配种的占82.22%,临产前4h就能挤
  • 范惠琴 姚泉洪
    1998,(3): 1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PCR扩增,从矮牵牛中克隆了能在花瓣、花药、花粉中特异表达的查尔酮黄烷酮异构酶(chiA)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该启动子含1305个核苷酸,与国外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
  • 孙月芳 李海谦
    1998,(3): 17-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4份叶用莴苣栽培品种为材料,比较了激素组合、AgNO3及其浓度和不同外植体切段地不定芽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ZT1mg/L和IAA1mg/L组合的出芽外植体在分率最高,平均为20.14%;培养基中添加AgNO3可明显提高植株再生频率,增加每个外植体的丛生芽数目,浓度以5mg/L为最好,具芽外植体百分率平均为44.90%;真叶的培养效果好于子叶,真叶柄的培养效果优于真叶其它部位,以真
  • 孙超才 陈银华
    1998,(3):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品种间杂交、回交和复交方法,经过田间农艺性状的选择和实验室品质分析,有效地协调了油菜品质育种过程中高产和优质、抗病性和优质的矛盾,育成高产、熟期适宜和较抗(耐)油菜菌核病和芜菁花叶病毒(TuMV)病的低芥酸含量分别为0.20%和0.21%;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亚油酸含量分别为25.96%和24.42%;油酸含量分别为56.96%和58.99%。其菜籽油的营养价值较常规品种高。“沪油12”菜籽饼粕中
  • 王永飞 王雷
    1998,(3): 2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5个带有Tm2^nv基因的加工番茄新品系为母本,加州汁和美东作父本配制10个杂交组合,以这些试地加工番茄35个主要性关诉杂种优势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加工番茄早熟性和总产量的杂种优势十分明显而普遍,因此利用杂各旭加工番茄早熟、丰产育种的简捷而有效的途径,而杂种在可溶性固形物、VC、茄红素等品质性状方面多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出现强优势的机率较小,因而以改善上述品质性状为主要育种目标时,不宜
  • 龚繁荣
    1998,(3): 35-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盛夏季节田间结球状况和抽薹特性的表现,采用单株选择法对有关国外结球莴苣种质进行了为期3年的观察比较与选择研究,成功地选育出了耐与抗抽生都显著优于国内主栽品种奥林匹亚和国外主栽品种SummerBibb且具有较主产量水平的两个结球莴苣新品系9544-1(脆叶型)和9608-2(绵叶型)。品比试验结果表明,9544-1具有较强的耐热性与抗抽薹性,在平均气温高于25℃的环境条件下叶球生长发育正常,不发
  • 陈银华 蒋健箴
    1998,(3):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5个辣椒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辣椒光合特性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椒的净光合速率和产量均以70%自然光强的为最高。说明适度遮阳可提高辣椒的净光合速率的产量。随着光强的减弱,植株变高,叶面积变大,叶片变薄,比叶重显著减少,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均随光强的减弱而增加,70%光强条件下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却随光强的减弱而减少
  • 黄丹枫 程浩
    1998,(3): 5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果表明,三个甜瓜品种均适于无土栽培。与土壤栽培方式相比,生育期缩短,果实营养物质和积累加快,甜度、VC含量、甜味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果实发育前期葡萄糖、果糖等还原糖是主要糖,成熟果实中以蔗糖为主,蔗糖酶与蔗糖积累呈负相关,磷酸化酶与糖于正相关。
  • 瞿伟菁 杨幼明
    1998,(3): 56-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含不同浓度(1,10,100,500,1000,5000μg/平皿)的无腺体棉仁(GCK)二甲亚砚(DMSO)提取物各0.1m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突变株(TA100,TA98,TA102,TA97)作Ames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对照一致。取含40%,20%GCK饲料和对照饲料喂养3个月的SD大鼠用环磷酰胺50mg/kg.d灌胃染毒的大鼠(B是性对照)作骨髓细胞洒色体畸变分析,结果表明试验鼠的骨髓细
  • 朱伟祺 张炬
    1998,(3): 63-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各项肥料试验,并汇集利用小麦配方施肥的知识和技术及农业专家长期积累的各类宝贵数据,资料,来编制计算机小麦高产配方施肥程序,建立小麦配方施肥的电脑模式,根据计算出的小麦肥料用量进行施肥,从而实现小麦大面积高产。
  • 谢叙生 杨保国
    1998,(3):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和污染区,非污染区稻田土、农用灌溉水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测定方法完成了对水(土)样品、超微用量除草剂、病原生物和土壤线虫笃水稻的伤害性、致病性测定,同时完成了确定污染源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994-1995年彭南村的水稻伤害事故是一起典型的水稻环境(水)污染事故,同时明确了污染源。
  • 吴菊芳 陈文龙
    1998,(3):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生产蝇明生态条件的优选研究,结果表明,猪粪最能吸引成虫产卵。成虫产卵和蝇蛆平生长最适温度是24℃。蝇蛆食料最适含水量为70%。影响蝇明生长因子主次关系依次为食料,温度和幼虫的饲养密度。在24℃条件下,以1号配方饲料100g饲养600头幼虫对其生长最为有利。
  • 杨瑞云 查丁石
    1998,(3): 7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芸薹属蔬菜是上海市郊区蔬菜的主要栽培属种之一,其种植面积的多少和产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上海市蔬菜市场的淡、旺季。上海市郊区芸薹属蔬菜年种植面积约4万hm^3。通过调查收集和观察研究,确定上海市郊区栽培的芸薹属蔬菜品种分属4个种22个变种,共有100多个品种。
  • 俞菊生 张占耕
    1998,(3): 81-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知识经济的主要时代特征和知识经济时代的都市农业,分析了我国都市农业和世界先进农业之间存在的差距,立意新颖地提出了构筑上海都市农业的二大突破口和六大创新体系,以及建设上海都市农业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 顾琳珠 唐齐千
    1998,(3): 87-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拓展思路,对农业技术推广作了定位并就宏观、微观两个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
  • 陈丽君 康尧
    1998,(3): 93-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分段取样,测OD260,及电镜观察等方法,对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粒子在蔗糖溶液中的病毒富集带和纤突丢失程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度离心后30-50%区带蔗糖溶液2为较理想的取样位置。
  • 李延莉 孙超才
    1998,(3): 96-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改良氯化钯分光光度法和目前测定甘型油菜籽中硫代葡萄糖甙含量的麝香草酚分光光度法,3,5-二硝基水杨酚分光光度法和EDTA容量法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经t测验,四种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入良的氯化钯分光光度法具有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该方法特别适合于大批量育种材料的筛选和粮油收购部门的快速检测。
  • 李贤 钟仲贤
    1998,(3): 99-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论述了植物离体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相对于整体植染色体加倍)技术的优点,染色体加倍时的选材、秋水仙素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染色体加倍的影响,以及多倍体的早期辩认方法和最后鉴定技术,最后论及染色体加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的发展前景。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