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7年, 第1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7-08-25
      

    论文
  • 全选
    |

    论文

  • 袁勤 全立勇
    1997,(3):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优161即“8204A/R161”是一个高产、优质兼备的杂交晚粳优良新组合。1991 ̄1993年参加上海市杂交晚粳区试和生产试验,三年均比对照寒优1027增产,平均增产8.56%,1993年生产试验比寒优湘晴平均增产11.1%,南方稻区杂交粳稻联合鉴定,比对照秀水04增产12.88%,大面积试种产量在9000kg/hm^2以上,1996年最高产量达到11497.35kg/hm^2。米质优良,主要
  • 汪治澜 洪嘉琏
    1997,(3): 6-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青菜逆态试验应用正交设计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叶龄,受淹时间与指标之间,通过试验结果建立的数学模型,经回报检验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在2%左右,可用于市郊夏季暴雨对青菜受淹后的损失率预报。同时对淹水后青菜根系呼吸,以及土壤中氧化还原电位等机理进行了分析。
  • 汪雅谷
    1997,(3): 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上海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背景水平调查,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氯农药含量及其人珉志染物积累之间关系的研究,考虑到土壤条件、作物种类,元素特点及气体等因素,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按照绿色食品蔬菜无污染,安全的特点和要求,提出了上海地区绿色食品蔬菜和一般生产蔬菜的大田土壤中Cd、Zn、Cu、Pb,Cr、As,Hg和BHC及DD物环境质量指标。
  • 汪雅谷 吴其乐
    1997,(3): 16-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绿色食品蔬菜“安全、营养、无污染”的要求,通过对上海郊区蔬菜中若干重金属和农药含量水平调查,并经统计分析,提出了上海地区绿色食品蔬菜中Cd、Hg、Cr、Pb、Zn、As以及BHC和DDT的建议容许限量。其中,As,Hg和Cr分别为0.2、0.005和0.2mg/kg;BHC和DDT均匀为0.05mg/kg,Cd、Zn和Pb均维持原食品卫生标准。农药残留量,建议叶菜维持原蔬菜食品卫生标准,瓜茄果
  • 张大弟 张晓红
    1997,(3): 2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农药使用危险性评价方法和蔬菜农药污染程度的预测评价方法,从近百种化学合成农药中筛选了43种适合于青菜,叶用莴苣,大白菜,结球甘蓝,番茄五种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性质的化学农药,其中属“安全”级的有灭菌安、多菌灵、优乐得、农梦特、多来宝和喹禾灵等26种化学农药,属“较安全”级的有杀虫双,溴氰菊酯,杀螟硫磷,马拉硫磷和抑菌灵等17种化学农药。经评价,一些在蔬菜生产中应有的农药,如乐果
  • 汪雅谷 卢善玲
    1997,(3): 26-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汪雅谷 卢善玲
    1997,(3): 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分析了上海市郊菜枢布局变化对其水、土、气环境和蔬菜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中重要污染元素含量下降了50%左右,“优良”和“安全”的蔬菜田土壤上升了50%多,大气中氟化物等污染物含量也大大降低,但有水质,有机污染仍然明显。与布局调整前(以近郊菜区为主时期)相比,中远郊蔬菜中污染物含量也有显著降低。说明郊区蔬菜布局的调整有利于绿色食品蔬菜在郊区的发展。
  • 周根娣 卢善玲
    1997,(3): 37-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上海市崇明县大新乡前卫村、上海市五四农场和青浦县梅桥园艺场的土壤、农田灌溉水和大气采样测定及评价得到该三个生产基地的土壤,农田灌溉水及大气监测的各污染物含量均在所采用的有关标准以内,综合污染指数都小于1.0,环境质量被划分为1 ̄2级,符合绿色食品蔬菜生产的环境质量要求。
  • 赵京音 姚政
    1997,(3): 4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简易自然堆制,覆膜堆制,添加生物制剂堆制和简单仓式堆制四种方式;研究积制畜禽有机肥在堆制过程中的主要养分指标,卫生指标变化和对环境的影响,得出了采用不同积制方式堆制的畜禽有机肥达到无害化指标所需的时间以及适合于上海郊区绿色食品(蔬菜)生产中采用的有机肥积制方式。
  • 匡开源 王冬生
    1997,(3): 45-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表明,优化防治体系综合使用农业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及科学地施用化学农药等措施,以预防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可有效地控制蔬菜的一些主要病虫害,达到生产绿色蔬菜所要求的技术水平。
  • 王冬生 袁永达
    1997,(3):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孙锡娟 卢纯惠
    1997,(3): 56-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检测了三个绿色食品蔬菜基地18个蔬菜中总大肠菌,粪大肠菌,寄生虫卵和沙门氏菌,结果,除了一个甘蓝样品检到总大肠菌24个/g,其余样品皆未检到上述微生物,三个基地场蔬菜微生物污染大大好于一般蔬菜,施用腐熟的畜禽粪肥,不用人畜粪做追肥有效地防止了蔬菜微生物性污染
  • 卢善玲 汪雅谷
    1997,(3): 5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结球莴苣(生菜)、结球甘蓝、青菜和番茄四种蔬菜,用保鲜薄膜包封,分别置室温和冷风柜贮藏,定期观测其外观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贮藏方法中,无论是蔬菜的外观或品质,均以冷风柜贮藏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室温条件的贮藏效果。蔬菜中Vc的含量随贮藏期的延长而降低,亚硝酸盐的含量则随贮藏期的延长而增加,冷风柜贮藏的蔬菜,其Vc和亚 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速率均比室温下缓慢得多。
  • 顾祯祥 郑宏清
    1997,(3): 63-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5种蔬菜(甘蓝、大白菜、白菜、生菜、番茄)不同品种的比较试验和筛选及收获后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测定等,从中选择出最适合于上海地区栽培,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抗性较强的5种蔬菜的品种各若干个,这些品种可以作为绿色食品蔬菜在上海地区生产上应用,并可在国家审定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上生产后,作为绿色食品供应市场。
  • 郑宏清 章瑞华
    1997,(3): 7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总结了青浦县梅桥园艺场,奉贤县维奇特食品公司和崇明县前卫特种蔬菜园艺场三个基地绿色食品蔬菜的生产和管理技术。自1995 ̄1997年共抽检了13种蔬菜75个样品中污染物残留状况,检测结果全部符合绿色食品的要求。1996年三个基地共生产绿色食品蔬菜8629t,平均产值8.6万元人民币/hm^2。
  • 戴亚斌 符敖齐
    1997,(3): 75-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庆斌 陈同洲
    1997,(3): 82-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产业化自1992年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起步和稳步发展两个阶段,当前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其向更高层次迈进?问题有多方面,主要的有四点,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把农业产业化作为促进农村“第二步”飞跃的重要措施来认识,二是内部发展体系滞后,龙头企业、主导产业和商品生产基地的发展适应不了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运行机制不完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内部利益调节机制等都不够配套,不够协调,四是发展
  • 杨星卫
    1997,(3): 8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成果源于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85724-02-06)“太湖平原水稻遥感估产”的子专题,内容包括卫星信息源处理技术研究,遥感估产地面框架布设,背景数据库建设,水稻种植面积提取,遥感综合估产模型研制,信息系统集成六部分。该成果经1992至1996年连续五年业务应用试验,取得较好效果,专家鉴定认为成果总体达国际先进水平,总课题获199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 汪雅谷 张德兴
    1997,(3): 9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论述了我国绿色食品蔬菜发展的背景、现状和趋势,对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提出了政策和管理建议。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