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上海农业学报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订阅及广告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1996年, 第1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1996-05-2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双低油菜纯合两型系48AB的转育
李树林 周志疆
1996,(2):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例以油菜杂合型不育株204A与恢复系83248为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兄妹交,成功地转育纯合两型系48AB。该方法具有技术简便,见效快的特点,是目前想获得纯两型系而只有杂合两型系的育种者可借鉴的一种快捷方法。
Select
甘蓝型油菜(BrassicanapusL.)的春化作用及其应用
孙超才 方光华
1996,(2):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甘蓝型春性、半冬性和冬性油菜春化时间,不同设备条件和不同生长阶段的春化效果,以及人工春化技术的利用,结果表明春性油菜的开花株率不受春化处理时间的影响,半冬性和冬性油菜的开花株率与春化处理时间有关。
Select
花药培养技术在杂交大麦三系选育中的应用
杜永芹 陈如梅
1996,(2): 1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瑞典引进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为试材,与当地大麦品种(系)杂交,并于F1代进行花药培养。由花药培养再生的植株经加倍后,筛同4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93H2592、93H2593、93H2573、93H2574;培育出不育率在97.20%-98.48%的930753-01、930753-2、930753-3及930754-1四个不育系和恢复结实率大于95.00%的94H4771B2
Select
杂交粳稻米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倪林娟 全立勇
1996,(2):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寒丰A等3个粳型不育系和湘晴等3个粳型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禾谷类作物种子数量性状遗传模型,对粳型交稻米质性状进行了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主要受种子直接效应的控制。
Select
用RAPD技术分析软X—射线诱育成的香粳稻
李涛 王建东
1996,(2): 18-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粳832和申香粳4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顾德法等从武香203经软X-射线辐射的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品种。通过RAPD分析,证明了用软X-射线辐射处理萌动种子后可引起后代基因水平上的变化。
Select
根限联合固氮菌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朱美珍 陈磊
1996,(2): 24-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接种根际联合固氮菌对水稻分蘖的发生发展与成穗率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植株于重与结实率也优于对照,稻谷标准产量与生物量均比对照增加,尤其用遗传工程技术构建的EH1113和NGH111菌接种的增长量,均达显著水平及极显著水平。
Select
“绿肥—玉米—后季稻”新复种方式的应用
吴裕军 施忠
1996,(2): 28-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绿肥-玉米-后季稻”、“冬闲-玉米-后季稻”、“大麦-玉米-后季稻”、“小麦-单季稻”4种不同种植方式的试验研究,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绿肥-玉米-报季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土壤理化推广“绿肥-玉米-后季稻”粮、饲、肥相结合的复种方式,将更有利于提高农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且对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Select
早熟春甘蓝新品种“延春”的选育
施维钧 任云英
1996,(2): 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1-5-2-5-4和H1-6-1-1-10两个不同球型的甘蓝自交不亲和系作亲本,于1991年育成新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延春”。其具有早熟,丰产、优质、叶球紧实、不易先期抽薹等优良性状。该品种4月中旬开始采收,单位面积产量可达37500-48000kg/hm^2,,比原主栽品种“急春”增产10%。适于中国黄河以南,、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露地越冬栽培。1994年12月通过上海市农业科学成果鉴定。
Select
杂种一代番茄浦红8号的选育
徐悌惟 朱亚英
1996,(2): 38-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杂交育种和田间系统选育,育成早熟、含有Tm-2^nv抗性基因、座果率高的母本矮粉和生长势强、抗病、果大的父亲 一542,于1984年配制(矮粉×542)F1。经多年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试验证实,该杂交种具有抗TMV、中抗CMV、畸形果率和裂果率均较低,较对照品种强力米寿、强丰、中蔬4号、洋杂2号平均增产25.6%等特点,适宜季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
Select
影响黄瓜品质的物理特性
余纪柱
1996,(2):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日产AutographIM-100质地测定装置测定了39个不同类型黄瓜品种瓜果的质地参数,包括果肉硬度、果肉脆度、果肉弹性及果皮硬度,同时研究了质地参数值与果形指数及口感风味的关系。结果表明:39个不同类型品种间质地参数值差异较大;不同质地参值问具有一定的正向相关,因此,测定其中1-2个质地参数值即可评价黄瓜的质地品质;果肉脆度与果形指数间具有显著的负相闫,表明在某种程度上短果类黄瓜的脆度与果
Select
一季性草莓品种对低温短日成花诱导的反应
叶正文 森下正博
1996,(2): 48-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熟期不同的一季性草莓品种对低温短日(8h)处理的反应不同,晚熟性品种反应相对低弱。经21d连续处理,“女峰”、“丰香”、“秀红”等早熟性品种花芽分化诱导成功率为100%;“明宝”、“喷汽机”、“宝交早生”、“丽红”分别为90%、80%、80%及70%。成熟期相近的品种,对低温短日处理的反应相似。
Select
缺钾对粗柠檬叶片氨,精氨酸和丁二胺含量及代谢变化的影响
郑玉生 张智奇
1996,(2): 54-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缺钾对粗柠檬幼苗鲜重和干重均较正常供钾植株减少了4倍。连续8个月最新展开叶的氨代谢分析结果显示:缺钾植株叶片氨含量比对照高2.5倍;精氨酸代谢加强,游离精氨酸浓度增加比对照高3.5倍;游离脯氨酸较对照高1.6倍,而丁二胺含量增加了10倍;缺钾条件下叶片精氨酸脱羧酶活性增强。
Select
丙烯腈废水中回收硫酸铵的肥效试验
费建安 贾庆桃
1996,(2): 62-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丙烯腈废水中回收硫酸铵用作肥料,与市售硫酸铵肥料进行田间肥效试验比较,结果表明,回收硫酸铵对青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影响,土壤和地下水中重金属含量亦无明显增加,青菜、土壤和地下水中氰化物含量虽略有增加,但都远低于有关卫生标准。
Select
施肥方式对蔬菜大肠杆菌污染的影响
孙锡娟 卢善玲
1996,(2): 68-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上海市郊各种蔬菜中指标微生物大肠杆菌的污染情况和不同施肥方式对蔬菜中大肠杆菌污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现场蔬菜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程度以白菜、甘蓝、菠菜、芹菜为最高。
Select
杀虫抗生素阿佛米丁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顾真荣 马承铸
1996,(2):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环内酯类杀虫抗生素阿佛米丁及其同系物,在紫外246nm处有一吸收峰。由有机溶剂抽提的阿佛下粗提物在60℃水浴蒸干溶剂,油状物用少量硅胶吸附,加水离心洗涤去除色素和杂质,用甲醇洗脱后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246nm处光密度。
Select
纽带科(Hoplolaimidae)两线虫的鉴定
周国梁
1996,(2):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定了两种纽带科线虫:松拟盘旋线虫及双宫螺旋线虫。松拟盘旋线虫为我国新记录种,分离自上海植物园细辛根围。双宫螺旋线虫为上海常见的螺旋线虫之一,根据观察认为双螺旋线虫的形态与具膜螺旋线虫一致,故提出具膜螺旋线虫为双宫螺旋线虫的同物异名。
Select
附子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hapla)的生物学和防治
钱振官 何重缘
1996,(2): 81-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0年以来,对为害崇明中草药附的北方根结线虫进行了形态学鉴定描述;对其年发生世代、发生量、寄主及在不同茬口为害情况和田间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线虫在附子一个生长季中有3个幼虫侵染高峰,其初侵染发生在附子栽后的10-25d,11月中、下旬为第一代侵染高峰,第二、三代侵染高峰分别为次年6月上旬和7月上、中旬,此时侵染密度可达71-125条/克根。附子被害减产20%-30%。田间防治试验
Select
果蔬复合营养方便豆腐的研制
汪敬吉 金静芳
1996,(2): 87-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传统方法制作的豆腐维生素含量少,带有豆腥味,食用时须经过烹饪。本试验将传统的豆腐制作技术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相结合,对大豆作脱腥处理,在调制豆浆过程中加入富含维生素的水果汁或蔬菜汁、使新产品的营养更全面、口味和色泽更丰富多彩。
Select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周音 张智奇
1996,(2): 91-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原生质体的分离纯化、原生质体培养基成分、原生质体培养方法及原生质体应用前景等方面介绍了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近10年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1985年创刊,双月刊
ISSN:1000-3924
CN:31-1405/S
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农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3号楼314/
316室
邮政编码:201403
电 话:021-52235461
E-mail:xx6@saas.sh.cn
广告经营登记证:3101124000005
国内订价:10.00
编辑部公告
《上海农业学报》喜获“中国农业期刊网”两项大奖
我刊获评上海市2019年度编校质量优秀期刊
我刊2021年度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多...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s
R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