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上海农业学报
首页
关于我们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编委会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作者中心
我要投稿
征稿简则
稿件写作标准规范
论文模板
收费标准
审稿流程说明
订阅及广告
联系我们
English
过刊目录
1995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1995-08-25
论文
全选
|
论文
Select
金黄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超数排卵程序的优化
1995,(3):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应用PPA—ELISA检测系统控制猪瘟的持续感染
钱永清 孙智锋
1995,(3): 7-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海郊区某两猪场自1994年初起不断有少量仔猪死亡,经诊断为猪瘟持续感染(亚临床隐性感)。对发病舍的母猪和仔猪应用PPA-ELISA检测系统重点检测其血清猪瘟抗体水平,表明8.3%的母猪和相当数量的仔猪抗体郊价处于低水平状态。普查表明,在1158头母猪中OD值小于0.5的有57头,占4.92%。用4头份的猪瘟疫苗对抗体水平低的母猪进行强化免疫,一个月后检测其抗体效价;再用6头份的猪瘟疫苗对抗体效价
Select
小麦抗赤霉病性状的轮回育种效果
黄德崇
1995,(3): 1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抗赤霉病基因库进行四轮抗赤霉病性状表型轮回选择,显著降低了基因库群体的平均单穗发病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C4群体中不育株和可育株的穗发病率,病小穗数和病情指数分别比C0群体下降6.87%和5.99%、23.21%和23.25%、5.04%和1.45%。基因库群体中抗病类型属于R ̄MR的植株频率逐轮递增。随着轮选世代的递增,不同周期的可育株衍生集团系S3和S4的平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相应下降,抗与
Select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抗菌核病性(Sclerotinia sclerotiorum)鉴定
孙超才
1995,(3): 17-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田间和实验室采用捣碎菌丝体接种,黑麦粒接种和草酸浸根3种方法分别对15个甘蓝(Brassica napus L)春油菜品种(系)进行了抗(耐)菌核病性(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鉴定。结果没有发现高抗基因型,但是甘蓝型品种(系)之间存在着感染菌核病轻重程度的显著差异。15个甘蓝型品种(系)在田间和实验室3种方法鉴定试验中感染菌核病的轻重程度排列顺序基本相似。田间鉴定方法
Select
短季棉棉铃的生长发育与纤维中糖的组成
洪继仁 王少鸥
1995,(3): 23-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季棉中棉-16自开花后,棉铃的体积、铃壳的干物质积累和种子体积的增长都快于中熟品种泗棉2号,一般需时约20d;种籽和纤维的干物质积累随生长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增加,但仍然表现为短季棉中棉-16快于中熟品种泗棉2号,在开花后20d中棉-16纤维中阿拉伯糖与木糖的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糖含量下降,这种规律在泗棉2号品种中要延迟20d,这与纤维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
Select
影响草莓花药培养效率的若干因素
徐振南 万蜀渊
1995,(3): 27-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B5明显地高于MS、N6、E1。〔NO3^-〕/〔NH4^+〕值大,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乳糖作为碳源,其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明显优于蔗糖。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的高低与基因型和培养基有关。MS+BA2.0mg·L^-1+IAA4.0mg·L^-1+ZT2.0mg·L^-1适于作不定芽的分化培养基,其分化率达40.00%。
Select
黄瓜(Cucumis sativus L)组织培养与诱导四倍体再生植株
张承妹 陆家安
1995,(3): 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杨行黄瓜、长春密刺、农大秋光和杂种群丰、津研四号、津杂四号等黄瓜的子叶、真叶、茎段为外植体,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比较了细胞分裂素(KT)与不同浓度的2,4-D和NAA配比对诱导黄瓜愈伤组织的影响,及其所产生的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成苗率。所得结果表明:黄瓜在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时,对生长激素极为敏感,只需极低浓度的2,4-D或NAA即能诱导大量愈伤组织。激素浓度增高,出愈率提高,愈伤组织增殖加快,但
Select
乙烯利和6—BA对绿豆芽生化成分的影响
吴敦肃 张喜宁
1995,(3): 37-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绿豆芽萌发早期,每日喷酒植物激素(乙烯利或6-BA)一次,共处理4次,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及生化变化。蛋白质含量比不使用植物激素的对照组都有显著增加(乙烯利处理的增加26%,6-BA处理的增加8%)。总蛋白质类型有16种,大多数为低分子量的蛋白质,两种激素处理的实验组结果同对照组一样,绿豆芽下胚轴的游离氨基酸,用乙烯利处理的样吕比对照组增加32%,用6-BA处理的比对照只增加18%;游离氨基酸的各
Select
多效唑对部分作物植株组织结构的影响
刘兆良 沈岳清
1995,(3):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效唑能延缓作物植株伸长,培育矮壮苗,或控制旺长,经扫描电镜观察,多效唑导致植株茎秆矮化和叶片变小,主要是由于细胞变短,而不是多效唑抑制细胞分裂而引起细胞数量的减少。多效唑能使叶片增厚,茎秆和根系增粗,主要是由于多效唑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排列层次增多,而不是细胞体积的增大。使用多效唑后,在相同叶面积内,叶片表皮保卫细胞会明显增多。
Select
抗倒丸对直播水稻植株生长的影响
沈岳清 刘兆良
1995,(3):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直播水稻施用以烯效唑为主要成分的抗倒丸,能增强抗倒能力,其原因有二:一是水稻植株节间缩短,株高降低,重心下移;二是植株茎壁增厚,机械组织发达。抗倒丸对直播稻的控长效应与施用量、施用时期和灌溉方式等有关。直播稻施用抗倒丸能降低植株高度,不论在水稻植株倒伏与否的下,均有利于机械化收割。
Select
金针菇FV8812发酵菌株的优选
宋士良 杨瑞长
1995,(3): 53-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国内外收集金针菇菌株25株,通过播瓶筛选获得优选株,经菌体生长曲线测定及菌体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说明FV8812菌株是具有工业化发酵生产价值的高产优质菌株,有待开发利用。
Select
太子参病毒病的防治途径
宋荣浩 濮祖芹
1995,(3): 5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太子参以种根无性繁殖,病毒病逐渐加重,产量损失在25% ̄40%,对种苗进行各种类型热处理都无法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能有效地脱除病毒;试验发现,太子参种子不传毒,其实生苗遗传性状稳定,增产效果与茎尖脱毒苗相近,可达40%;利用1%口针油(Mineral oil)+0.1%敌杀死(Deltamethrin)能有效防治病毒再侵染,防病效果可达80%。
Select
PEG法GUS基因在水稻原生质体及其愈伤组织中的瞬间表达初报
褚启人 Alex.,ME
1995,(3): 6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作者构建了pXM1和pGCY6两个质粒,其中质粒pXM,含有高赖氨酸基因和GUS报告基因,质粒pGCY6则由裂解多肽Cecropin B基因和GUS基因组成。这两个基因均以CaMV35S作为启动子,以NOS作为终止子。经纯化的质粒DNA以PEG法导入4个水稻品种:89-2、Laccasin、Cypress、台北309细胞悬浮系的原生质休中,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GUS基因在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及
Select
发展我国城效农业的战略思考
徐新春 祝耀明
1995,(3): 69-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研究我国城郊型农业模式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我国城郊型农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城郊农业的分区发展战略。然后,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重大政策、措施。
Select
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三系选育
马俊虎 黄培忠
1995,(3):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以引自瑞典的大麦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为材料,用我国不同品种(系)与其测交,回交转育,结果筛选出932573、932574二个具开颖、抗大麦黄花叶病的保持系。育成了930753、930754二个自交不育率分别为98.17%和97.83%的不育系及948739、948718、948679、948720等4个恢复系。恢复结实率均在97%以上。
Select
用优先结晶法拆分敌草胺
史坚
1995,(3): 79-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敌草胺的外消旋体可以用成盐结晶法进行拆分。为了提高效率、节约成本,作用通过成盐结晶法得到的晶种尝试用优先结晶法进行拆分,获得成功。得到两个光学异构体--D(-)敌草胺和L(+)敌草胺,白色结晶,熔点92℃,比旋光度分别为:〔a〕D-138.5°和〔a〕D+138.7°。
Select
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水稻品种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郑寨生 吴吉祥
1995,(3): 81-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分析了不同水稻品种、不同施肥方法和不同栽培密度3种主效应以及它们的互作效应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是决定产量性状表现的主要因素。不同施肥方法和栽培密度对大多数产量性状有影响。在合理的栽培密度内,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不大。互作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不大。由此可知,这3个主效应对产量性状的作用大多数是独立的。因此,要获得高产,第一是选择高产品种(早稻产量以舟优903为高,晚稻以协优46为
Select
甘蓝型油菜无蜡粉性状的遗传性
周熙荣 周志疆
1995,(3): 87-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杂交组合(86004×707)F2中出现了少量无蜡粉植株,经测验,有蜡粉株与无蜡粉株的比例符合15:1。为了对这一无蜡粉性状作遗传性研究,在F2中随机选择有蜡粉株自交;以无蜡粉株与F2测交,与双亲回交,交将回交一代自交。对上述后代的分离表现作遗传分析,这一无蜡粉性状受2对隐性基因g1和g2控制;无蜡粉株的基因型为g1g1g2g2,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基因为显性的基因型均表现为蜡粉。
Select
猪细小病毒研究近况
尤永进 徐泉兴
1995,(3): 90-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是一自主型细小病毒(Autonomous parvovirus),它是引起畸胎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头胎怀孕母猪感染了PPV之后,可引起繁殖障碍,主要症状为流产、不孕、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近30年来的研究工作揭示了PPV的各种特性,特别是8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运用,使我们能够从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去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1985年创刊,双月刊
ISSN:1000-3924
CN:31-1405/S
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农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编辑部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
1000号3号楼314/
316室
邮政编码:201403
电 话:021-52235461
E-mail:xx6@saas.sh.cn
广告经营登记证:3101124000005
国内订价:10.00
编辑部公告
《上海农业学报》喜获“中国农业期刊网”两项大奖
我刊获评上海市2019年度编校质量优秀期刊
我刊2021年度连续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更多...
二维码
关注微信订阅号
Email Alerts
RSS